修行的目的

禪敬師父

  修行的目的有很多,它就如同我們求學一樣,是為了個人不同的理想。但是我們佛教徒修行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達到了生脫死,獲得寂靜涅槃。然而現今比較重要的是求生兜率淨土,求生兜率淨土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很容易的就能在淨土中聽聞佛法,廣植福德資糧。並且能夠證得不退轉,將來方能乘願再來,更有能力利濟眾生。

  除了上述兩項長短程的修行目的,如果再說更近的目的,那就是希望改變此生的宿命,怎麼講呢?過去生中所造的一切善惡因,會因為今生所行的善與惡,而成為過去善惡種子成長的緣。善因會因善緣而促其成長;惡因也會因惡緣而促其生長,也因此而有果報的現前。所以,我們認知這種道理之後,當努力修持善業,止息惡行。讓過去生中所造的善因快速成長為樂果,止惡則讓過去所造的惡因,無有能促其成長的緣,而無有惡的果報來受。以上所明為修行的初期目的。

  善與惡是由人去行使而產生的區別,《大寶積經》提到,「善惡眾生,慈心無異(眾生本性無有差異)」。佛弟子除了要慈愛自己的親朋好友外,更應該開拓心量,學習菩薩的胸懷,進而關懷一切陌生人。乃至我們的怨家或者無惡不作的壞人,都應該學習平等地付出慈心。每個人一生的身旁總會遇到或相聚在一起的兩種人:一是對我們善(好),一是對我們惡(壞)。或者會遇到表面對我們善而內心對我們懷有惡意的人,這些都是順緣或逆緣。這兩種因緣也都是個人過去所結的善惡因而於此生再相續的,對於順緣者,除了善意相待,更應共勉為善知識;至於逆緣,除了勇於面對,更要有耐心去化解怨憎為祥和。不應選擇逃避或對立的方式來處理,如果是用這樣的方式來面對,是不會消除,也無法解結的。

  連釋迦牟尼佛都會遇到提婆達多的惡意傷害,何況是我們凡夫呢!提婆達多處心積慮的要危害世尊,曾經於山頂滾下大石,想要壓死世尊,這過程中雖有護法將大石擊成碎片,但小石子還是擊中了世尊的腳指,而造成世尊腳指的出血,造下了出佛身血的重罪。大慈悲的世尊非但無有嗔心,還一再的原諒提婆達多。當然提婆達多所造的惡業也必然會嘗到苦的果報,然而,頑石也因而受到感化。《妙法蓮華經》第十二提婆達多品中,世尊稱讚提婆達多為善知識,過無量劫後,提婆達多當成就佛果,號「天王如來」。

  所以說,有情沒有絕對的善或絕對的惡,只要覺醒一念轉善,真誠懺悔,改過斷惡,當下便回頭是岸。今天師父以提婆達多害佛的一個典故,來鼓勵、提醒大家,他造下無量的惡業,將來都能夠成佛,那麼我們怎能不發大願心,努力、精進、斷惡、修善呢!期望將來大眾都能夠成佛,利益一切有情。

二零零五年六月十八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妙喜宗竹山法明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