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夷孜佛說彌勒三經:一曰、觀彌勤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劉宋沮渠

京聲居士譯。註疏有:唐窺基、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新羅元曉、

彌勒上生經宗要,新羅憬興、彌勒上生經料簡記、經疏。二曰、彌勒

下生成佛經,西晉竺法謢、後秦鳩摩羅什、唐義淨,先後迻譯,標題

略有出入,但皆同本異譯;憬興於前兩譯,均有疏。三曰、彌勒大成

佛經,亦名彌勒當來成佛經,憬興疏、散佚。此經佛因舍利弗問,說

彌勒下生時之國土、時節、種族、出家、成道及接受法衣、廣轉法輪

等事蹟。內容頗類下生經,而特詳贍;前者可稱為小本,後者可稱為

大本。經中稱彌勒佛尊住世悠久,正法像法,各六萬歲。國土依正莊

嚴,寶藏遍布,香華彌漫,穀稼滋茂,人心慈善,壽命綿延,諸根調

伏,隨順佛化。彌勒淨土之殊勝,迥異於爾他各方之淨土矣!

    浩霖法師於一九六九年、即民國五十八年,東渡紐約,為美東佛

教會揚弘佛法。越三年,於華埠創建東禪寺。感念慈航大師之法乳恩

德,專闡彌勒法門,思建彌勒新宗,除印行彌勒三經及窺師上生經疏

外,近更擬流布彌勒下生大成佛經疏,饜餉信士。爰特倩默如老和尚

重新撰述,以補闕失。蓋謂:彌勒當來住世說法,賅攝人、天、聲聞

、緣覺、菩薩等五乘。凡「勤修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

香妙華供養、行正三昧深入正愛、讀誦經典」等六事,便可以即不離

、往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之兜率陀淨土。為易行道中之最易行道,

安隱處中之最安隱處。故此大成佛經即大本下生經,可作彌勒當來下

生之一代歷史看,亦可作當來下生之一切教乘看,在三經中厥為正宗

要典,不可不特別重視也!

    默老昔業肄常熟法界學院、杭州師範僧學院及閩南佛學院,為戒

塵、慈舟、太虛諸大師之高第。覃究內典,造詣湛深,嘗主講閩南、

金陵、竹林佛學院、臺灣靈泉、淨因、彌勒、善導、法華、華嚴諸寺

院,及檳城、星洲等處。南遊歸來,住持善導寺,剏建法雲寺。居恒

亦宗慈氏,而揚覩史。箸述豐饒,註疏有:華嚴普賢行願品論、占察

善惡業報經論、金光明經空品疏、金剛經略論、般若心經旨詮、八識

規矩頌記及彌勒大成佛經疏;專著有:大乘三系叢論、佛教文化通論

、唯識學概要、般若中道妙行論、五戒應用護衣論。此外,尚有小品

隨筆、語錄、散文等。年逾古稀,而操觚不懈,弘法志事,皦然足欽

已。

    大成佛經疏,已於菩提樹雜志陸續刊布。其主旨:在發揮經文,

研釋名相。體裁:為論疏合併式,說理用論式,敘事者用疏式。科

判…多采平列式之兄弟科,少用世系式之子孫科,以祛葛藤支蔓之弊

。疏前:特製一大科表格,下註經文起訖,取便繙㠾查對。疏中:備

具大小兩種科,大科列於每段經文前,小科則附於每段疏文中,而條

貫聯繫。間用括弧,媵附註解。且復以三種字體排版,分別經、疏、

註,並有線條式表格。眉目清釐,一覽瞭然,甚易引人入勝也。

    邦道承中華學術院院長張曉峰先生之屬,主持「中華大典」宗教

類編纂事宜;佛學部門已殺青問世者,計十有九種。前年擬將華嚴普

賢行願品論列入,因事未果。近默老來書,願將此疏編列為第二十種

。既于以助浩師宣流彌勒法門於美邦,亦于以踐履宿諾,而充裕佛學

典籍之庫藏;一舉兩得,甚盛事也。又以邦道曩曾為序八識規矩頌記

,屢屬再為一言,謹略識其因緣梗概於卷端焉。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元月廿六日瑞金周邦道,於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一、本疏取用論疏合併式。論理者,多用論式;憑思想腦力掘發之。敘事者,兼

    取疏式,以求簡明為原則。

  • 疏釋經文,一秉求真求知之精神,雖文顯者亦以理論發揮之;難解者亦不畏

難而探玩之,以盡疏釋之責。

一、遇有問題,或需參考處,間亦引用其他經論,或佛學大辭典等書,以資發明

    而貫通之。

一、古疏中可供參考者,只有基憬二疏。凡為本疏採擷引用者間亦有之。如其文

    旨幽奧,則加條理暢通之;設遇說理可滋疑處,則究其義辨明之,期得其當

   

  • 本疏科制,以求便於閱讀明瞭起見,一革向來陳舊之方式,另闢新徑。

一、本科,多分取用並列式之兄弟科,少用世代系之子孫科,以免葛藤糾纏不清

    之弊。

  • 疏前特製一大科表格,下附經文起訖,以便閱經者查對,分清眉目。

一、疏中備具大小兩種科:大科列在每段經文之前,便於大科表格之對照。小科

    附於疏文中,每段疏文有每段之小科,每段科疏自易清理,不得渾淆,以利

    初學。

一、本疏並加附註,如遇文字結構須加說明者;或疏釋經文,義猶未盡而需補充

    者;或考查名相有所鑒訂而需辨明者;或發特義而有貢獻考;或於人事而有

    特別警誡性者,概於附註中明之。

一、本疏有未盡善處,疏忽遺誤處,懇請閱者正之!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疏大科

 

 一、通序教興因緣

     一、師弟經行讚慈氏德……………………如是我聞……疾至解脫道……二八

二、四部治道請轉法輪……………………時四部眾……流注向佛……三六

三、人神繞佛哀慕泣淚……………………是時比丘……向佛泣淚……三八

四、鶖子穎悟乞施甘露……………………爾時大智……修八正路……四○

五、梵王白佛願奉慈尊……………………舍利弗……說大慈悲……四五

六、八部合掌偈讚如來……………………并八部眾……願轉法輪……四六

 二、正陳宗要旨趣

一、佛告鶖子依報莊嚴

 一、佛知道業如見掌果……………爾時世尊……庵摩勒果……五○

 二、佛令行者皈依慈氏……………告舍利弗……大慈悲者……五一

三、佛說慈氏國土莊嚴

一、心境相互交涉………………………我當為汝……隨順佛化……五三

二、大地開擴疆士………………………舍利弗……如淨琉璃……五五

三、城園花果美妙………………………大適意華……俱生彼國……五七

四、人生壽高康樂………………………智慧威德……爾乃行嫁……五九

五、翅城引人入勝………………………有一大城……以蔽穢氣……六一

六、人民樂善動態………………………時世人民……如天童子……六七

七、翅城花水鳥樹………………………復有八萬……普熏一切……七○

八、閻浮地天物人………………………爾時閻浮……氣力充實……七八

二、佛告鶖子正報莊嚴

一、輪王千子備具七寶………………其國爾時……遊行自在……七九

二、四國寶藏龍神守護………………有四大寶藏……形如蓮華……八六

三、時人見寶棄如瓦礫………………無央數人……墮大地獄……八九

四、城鈴風動宣演皈依………………翅頭末城……皈依僧……九二

三、佛說慈氏化現人間

  • 慈氏托生身光相好………………時城中有……脫三惡趣……九五
  • 慈氏感悟出家修道

一、諦觀患欲發心出家……………………爾時爾勒……寂滅為樂一○二

二、隨坐道樹初夜成佛……………………說此偈己……三菩提一一二

三、佛唱妙偈震動大千……………………即說偈言……皆得見佛一一九

  • 慈氏受請說法利生

一、釋梵請法慈氏開示……………………爾時釋提桓……得萬梵行一三一

二、他方天請慈氏默允……………………說是語時……卻住一面一三七

三、眾思脫苦發勤精進……………………爾時大眾……宜勤精進一四九

四、穰佉唱偈出家學道……………………時穰佉王……便成沙門一五四

五、慈氏入城轉正法輪

  • 足躡城閫驚感地動…………………………時彌勒佛……用供養佛一五九

  二、踞金剛座轉正法輪…………………………佛於此座……憂悲苦惱等一六三

  三、法音流布再感地動…………………………爾時大地……高聲唱言一八二

四、王臣出家慈氏讚佛

一、王臣發心出家……………………復有八萬……俱供出家二○一二、慈氏推功於佛

一、分別修行功德………………………爾時彌勒……來生我所二○六

二、偈讚釋迦如來………………………時彌勒佛……空寂本無處二二○

三、復讚眾生修行………………………說此偈已……甚為希有二二四

四、推尊釋迦化導………………………爾時眾生……利汝等故二三○

五、大眾安慰喜慶………………………時彌勒佛……信受渴仰二三六

五、爾勒如來三會說法

  • 初次大會紀勝……………………時大導師……不可稱計二三八

二、次後二會紀略……………………爾時彌勒……三菩提心二四八

六、慈氏率眾入城乞食

一、慈氏顯示神變……………………時彌勒佛……皆得解脫二五二

二、梵釋獻貢偈讚……………………釋提桓因……慈心大導師二五八

三、天王相應偈讚……………………東方天王……世間無有比二六二

四、佛弟食訖入定……………………爾時世尊……如鳥出㲉二七一

七、慈氏登山領付袈裟

一、帝釋請詣山中……………………爾時釋提桓……得清淨二七四

二、慈氏往詣山中……………………爾時彌勒……令奉世尊二八二

三、慈氏遣釋群疑……………………時諸大眾……悉為作禮二八七

四、佛敕現通說法……………………爾時彌勒……山頂起塔三○一

五、慈氏安慰骨身……………………彌勒佛歎……還入塔中三一一

八、慈氏懿德彌佈世間……………………爾時說法……必無疑也三二五

三、奉敕弘傳法化………………………………佛說語已……禮佛而退三三○

      註︰小科附在疏文中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疏

    釋此經題,分之為五:一、佛說,二、彌勒,三、大,四、成佛,五、經

           

    一、能說之人:佛門一切教乘,皆源本於佛,所謂教理行證,悉從佛陀平

等大悲心中所流出也,故佛為能說之人。佛,乃十方三世諸佛之通稱,為具一

切智者之德號。梵語佛陀,此云覺者。如就其覺悟之程序言,則有三覺:一、

本覺,一切眾生,本來固有之清淨覺心。二、始覺,依本覺內薰,與教法外薰

,漸息妄心而契合於覺性。三、究竟覺,由始覺淨薰、無明全銷而達到覺心之

圓滿者是。如就自他關係言,亦有三覺:一、自覺、自己已能覺悟,小乘羅漢

具此。二、覺他、大乘菩薩,能自覺,亦能覺他。三、覺行圓滿,唯佛能自覺

,亦他覺,而能廣圓覺心,統具三覺,遂得尊之為佛。

    今此所言之佛,非泛言諸佛通稱之德號,乃指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言;不

標其名,而彰德號者,求其言之簡便,亦所以尊之。本師略史約如下敘:

    今為民國六十五年,依照世界佛教會,公認本師佛曆今年為二五二○年。

佛學辭典云:

    「釋迦牟尼,印度迦毘羅城主淨飯王之之,母曰摩耶,名呼悉多太子。誕

生於城東嵐毘尼園,生後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養育之,跋陀羅尼教

養之。幼對於人生諸現象,既有思惟之處,或於閻浮樹下思耕農之苦,或

見諸獸相食而厭人生之鬥爭。又於四門出遊之途上,觀生老病死之相,有

遁世之志,遂乘月夜令侍者車匿為伴,跨白馬犍陟出家。尋跋伽婆而聞苦

行出離之道。更訪阿藍迦藍於摩竭陀國王舍城北彌樓山,聞僧佉派之法,

轉而歷問鬱陀羅仙,皆不得所求之大法,去而入優婁頻羅村苦行林,嚴苦

六年,形容削瘦,極酷烈之苦。繼以為苦行非解脫涅槃之道,斷然改前日

之非,浴於尼連禪河以去身垢;受村女所奉之乳糜,坐正覺山菩提樹下思

惟曰:不得等正覺,不起此座。思惟七七日,觀四諦十二因緣之法,於是

成覺者世尊,為人天之師。時年三十五。四十餘年,遊歷四方,化導群類

。最後八十歲,於拘尸城外娑羅雙樹間,入般涅槃。」

二、所說之法,佛自成道以後直至入滅,中經四十九年遊化諸國未嘗休息

,其所宣演之教詞,故為所說之法。佛說之法。略則空有二門,廣則四門俱得

入道。小乘教中,修析空觀而證偏真理者分為四門:一、有門,建立法體三世

實有,此為毘曇論;二、空門,成立三假而空我法之二,此為成實論;三、亦

有亦空門,雙照實有與空理,此為毘勒論;四、非有非空門,雙非有空,此為

那陀迦旃延經。毘勒經、迦旃延經,皆未傳來此土,依智度論知之。

    上之四論,皆限於析空觀之偏真理,故其皆為聲聞所行之境。若能善體佛

意,依此四門而晉修摩訶般若,則可遊入大乘法門,而得證入於大涅槃果。天

臺領悟智論奧旨,一切出世妙道,皆由摩訶般若而能證得。彼立四教,即以四

門融化於般若中,由其融化程度淺深不同,而分屬於四教。天臺將前四論之四

門,判屬藏教。晉修如幻即空之理,幻即實義,空即不實義,於此實非實上分

為四門。四教義三曰:通教四門者,即智度論明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

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者是。再晉觀但中之理而作四門觀察,則判屬於別教

。一切萬法,法爾相攝相融,當人一念,具足三千性相;而別教四門,則於有

、無、非有亦無、亦有亦無四句之中,歷別觀察其中道理性。圓教於一法上,

亦有四門入理之義,一、有門,諦觀假名具足一切佛法,三諦相即而有故;二

、空門,諦觀一切法空,三諦相即而空故;三、亦有亦空門,諦觀諸法空假相

即,此為空假相雙而中故;四、非有非空門,惑與法性不二,惑體非有,法性

非空,此為雙非空假而中故。別教觀但中,圓教觀圓中,此其所以有別也。

    佛說一切法,為說一切心,若無一切心,則無一切法。關於心與法之關係

,刪定止觀言之中肯,茲摘錄之:

    「問:心起托緣,為心具三千法耶?為緣具耶?為共具耶?為離具耶?心

    若自具,則不應待緣?緣若能具,則何關於心?若謂共具,未共既無,共

    時安有?若離具者,離體自無,又安能具?四句推求了不可得,云何具一

    切法耶?答:地論云:一切解惑依法性,法性持真妄。攝大乘云:法性不

    為惑所染,不為真所淨,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黎耶是也,無沒無明

    盛持一切種子。……此二師各據一邊:若法性生一切法,法性非心非緣,

    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非緣故亦應緣生一切法,何得獨應法性是真妄依持

    耶?若謂法性非依持,黎耶是依持者,離法性外別有黎耶依持,則不關法

    性;法性若不離黎耶,黎耶依持即法性依持,何得獨以黎耶為依持乎?且

    與經背。經云:非內外中間,亦不常自有。又與論違。論云:諸法對自生

    ,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借喻明之;夫夢為依心有?為依眠有?為

    眠與心合故有?為離心離眠而有?若依心而夢,則不當假眠。若依眠而夢

    ,則醉與眠同,亦應有夢。若兩合而夢,則眠人不應有無夢時。眠心各有

    夢,則合能成夢;各既無夢,合時故不應有。若離心與眠,則同虛空,虛

    空有夢,無有是處。……當知第一義中,一法不可得,況復三千法;一心

    中,尚具無量,豈止於三千耶?……當知四句,冥寂無名無相。有因緣故

    亦可得說,謂四悉檀因緣,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

    若依唯識家言,佛所說法,蓋基於平等大智。以如理智,即根本智親證真

空無相之絕待境界者,為出世間之勝義法性。此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人

飲水,冷暖自如。以如量智,即後得智變現交互遍攝之圓融境界者,為世間之

緣起法相,亦非言語所能詮示,如日照柱,影現光中。但以方便誘導眾生,於

無相真如之理,說之為空;於幻有緣生之相,說之為有。因言以顯無言,標月

之指而已。此與天臺意旨亦頗相應,第一義中絕名絕相,無法可說;佛與眾生

如有四悉檀因緣者,隨有一悉檀因緣,佛必大慈,隨時隨機而施予適當之法化

,空有性相,皆歸中道。

           

    彌勒名義,基師上生經疏,言之綦詳。今特引其原文,略加條理之,於字

句隱微者,註而發之,母庸取材他處。聊以分之為四:

    一、彌勒之心,此說彌勒初時因緣。「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經說:佛在摩

伽提國寂滅道場彌加女村自在天寺精舍,佛與千二百五十比丘經林中(本師

與其弟子千二百人經行)。彌勒菩薩金色相好放銀光明,黃金校飾如白銀山,

來至佛所。結髮梵志五百人等遙見彌勒,五體投地白佛請問:彌勒光明乃與佛

等,於何佛所初發道心(梵志因見彌勒相好,請佛說其因緣)。佛言:梵志,

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有世界名勝華敷,佛號彌勒,恆以慈四無量心

教化一切,經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聞者必超百億劫罪,成佛無疑。時有大婆

羅門,名一切智光明,六十四能,多智博達,聞佛彼經,即生難詰,不能屈伏

。」(一切智光明仙人,即下生彌勒之初發心者。即生離詰不能屈伏者,謂仙

人敬信彼佛經旨,有人難詰經義。而仙人不為之屈伏。另作一解:仙人對彼佛

經,發生問題詰於佛,而不能屈伏於佛,而仙人為佛所屈伏之。此中敘述彌勒

由於聞古彌勒經教而開始發心者。)

    「便發信心而發願言:願持彼經必得成佛,號曰彌勒。(以古彌勒為師,

自願將來自為彌勒。)即捨俗出家,入山谷,長髮梵行滿八千歲,乞食誦經(

自願而行,真正修道)。時有星規現表王荒媱(當時國王無道),慧星橫流,洪

水不止,不得乞食,七日空住。時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女兔母子,見仙無食

而作是言:仙人為法不食多日,法山將崩法海將竭,我今為法應不惜命。便告

諸兔,諸行無常,眾生愛身,未曾為法喪捨身命,今者欲為生類作大橋梁,供

養法師令法久住,即說頌曰:

    若有畜生類,得聞諸佛名,永離三惡道,不生八難處。

    若聞法奉行,生處常值佛,言法無疑惑,歸依賢聖僧。

    隨順諸戒行,如是疾得佛,必至大涅槃,常受無上樂。

說此偈已,告諸兔言,我今以身供養法故,汝等隨喜。我從多劫三毒所使,為

鳥獸形虛受生死,今將為法棄捨身命。」(一切智光明仙人修道,天災洪流,

無食可乞,感動兔王母子,發願捨身供養之。)

    「時山樹神為積香木。兔王母子繞仙七匝白言,大師,我今為法供養尊者

。仙人告曰:汝是畜生,此心難辦。兔言,我今身供養者,為法久住饒益眾生

。王語其子言:(王,指兔王。)汝可隨意求覓水草,繫心思稚正念三寶。子

聞母告,跪白母言:如尊為法欲供養者,我亦願樂。即投火中;母亦隨入。(

兔王母子與仙人對白,表示以身供養後,即實行投火捨身而供養之。)當爾菩

薩(兔王)捨身之時,大地震動,天雨諸華,持用供養。(天人散華供養兔王

。)肉熟之後,諸神白仙,兔王母子為供養故,投身赴火,今肉已熟,宜可食

之。」(時有諸神白仙,請其受食兔肉)。

     「仙聞神言,悲不能對,以所誦經書置樹葉而說偈言:寧當殺身破眼目

,不忍行殺食眾生,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慈悲者。寧破骨髓出頭腦,

不忍噉肉食眾生。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當受短命多病身。

仙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恆不噉肉入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仙

人非但不聽諸神請其食肉之意,自此發誓修慈三昧,永不食肉)。

    「語已,投火而死,與兔母子併俱時命終,地六種震動。天神之力,樹有

光明,金色晃耀照千國土。眾生見光尋光來至,見仙與兔俱死火中,得所說偈

並佛經已,持還上王(眾生尋光而至仙與兔王之前,獲得經偈法物,乃持奉於

當時之國王,以聽其處理)。王遺遍宣令,聞皆發大菩提心(當時之王,尚

能感發以起善思,將仙兔奉法精神而宣布之。)

    佛告梵志,時兔王者今我身是;其兔兒者羅睺羅是;誦經仙人者今彌勒是

;五百兔者大迦葉等五百人是;山樹神者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五十人是;時千

國王者今跋陀波羅等千菩薩是;彼國眾生得聞法者賢劫佛所得道者是。由是菩

薩乃至成佛猶名彌勒;其所說經,亦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此為本師釋迦

敘明過去世之仙兔諸神,即今彌勒釋迦等人之前身耳。)

    二、彌勒之行,此說彌勒在弗沙佛時之因緣,較初時發心為後,而與釋尊

同時之彌勒又為其過去之前生矣。此段因緣,仍據基疏摘錄之:「慶喜問佛慈

氏名因。佛言:過去此瞻部洲,有大國王名達摩流枝,此云法愛。爾時有佛號

曰弗沙。有一比丘入慈三昧,身相安靜,放光照耀。王問此僧何定致此(王問

於佛,此僧放光何定致此)。佛言入慈定。王倍生欣躍,云慈定,巍巍乃爾,

我當習之,生生不絕。往法愛王者今慈氏是。從彼發意常號慈氏,久習性成,

佛稱彌勒。」(此明慈氏在弗沙佛時,曾作國王名法愛,因見比丘習慈三昧而

放身光,因而發心常修慈三昧,以致將來成佛,號曰彌勒。)

    三、彌勒之事,此說彌勒與本師同時之因緣,基疏載:「賢愚經第十六卷

云,彌勒生波羅柰國劫波利村輔相之家。即上生經云: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

門家生,初生便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紫金色姿容挺特,輔相歡喜,召相師

相之。相師既見轉讚其善,因欲立名方問生時之相。父答之言,其母素性不調

,懷子以來慈矜苦厄。相師占曰:此即兒志因為立號……父母愛重聲譽遠聞。

王梵達摩心惱生懼恐奪其國,伺其未長方欲降之(彌勒相好,因遭王忌。)內

人既知潛報父母,私送舅氏避難習業。舅名波羅利,領五百弟子異方學道。舅

甥師弟聰穎超群,數歲之間學通經典。」(此敘彌勒未遇佛前依舅習業學道,

智慧不凡。)

    「舅後聞佛出世,遣慈氏等一十六人往至佛所而為四問:一問幾相,二問

年齒,三問弟子,四問種姓。(十六人問佛:我師波羅利,具有幾相,及餘三

種等)。慈氏問已,如來具答。慈氏歡喜。佛因更化餘十五人得法眼淨。俱從

座起並乞出家。佛言善來,衣嚴髮落。方便更說並成應果;唯有慈氏不預彼流

。」(此明十六人,被遣往佛所,慈氏與佛問答四事後,佛再化另十五人,同

皆歡喜,一致發心出家。佛再說法,十五人同成小果,而慈氏獨修大乘。)

    「後從世尊遊迦維羅衛國,其大愛道手自紡績金縷架裟,繫想奉持,世尊

不受,令供養僧。僧中次行無敢取者。到慈氏所,尋為取之。身披金疊從佛遊

化,身紫金色衣貫金彩,表裡相稱。巡行乞食,持鉢巷陌觀者無厭,雖皆敬歡

無與食者(此敘彌勒出家後,隨佛遊行,接受眾僧不敢受獻釋迦之架裟,雖身

衣光潤而無人以食與之)。有穿珠師將還供養,婦來瞋罵,言失穿珠之利;慈

氏得珠持還問眾人,廣說過去供養福利。(行途中,見有穿珠者,發心持珠供

養僧眾,其婦不悅,恐失穿珠之利;彌勒代表接受,隨持奉於僧眾。彌勒因而

請問眾僧人,眾因請問,廣說供養福利。)佛因無滅說過去事,便說未來慈氏

之事。」(彌勒經遊意云:佛為其人說阿那律過去世一氈,生生世無貧,亦為

說施彌勒未來果報事也——卍續卅五冊三三六頁)。(此明彌勒出家後,隨佛

遊化之事蹟因緣。)

    四、彌勒之姓,依基師疏,古云彌帝隸,或云彌勒者皆語訛也。依正梵本

應云梅呾利耶,此翻為慈。然此慈義,具有從母從父從自己心性之三種。若從

母言,應云梅呾利曳尼,是女聲,母性慈故,因名慈氏。賢愚經說,其母素性

不調,懷子以來慈矜苦厄故。若從父言,應云梅呾利曳那,是男聲,其父本性

即為慈氏故。若從自身言,遠從初發心時,慈不食肉,再逢弗沙佛時修慈三昧

,今與釋迦同時仍行慈化,今古合稱得名慈氏故。是心、行、性、亦種姓也。

彌勒經遊意云:相傳或云阿逸多是名,彌勒是姓,或云阿逸多是姓,彌勒是名

,兩釋未詳取捨也。又云:彌勒者,亦彌帝禮,或彌帝餘迦。阿逸多,此云無

能勝,淨土經云,莫能勝也。此人曩劫行慈,久習慈因,修慈以立為名,舉德

標人,故曰慈氏。

       

    一般言之:所謂屬於彌勒淨土之經典者,計有三種,一、彌勒上生經,二

、下生經,三、大成佛經,名曰彌勒三經。今見於藏經中者,一、佛說觀彌勒

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劉宋居士沮渠京聲譯。(註疏者有:彌勒上生經宗要一卷

,新羅元曉撰;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疏上下二卷,唐窺基撰;彌勒上生經料簡

記一卷,唐憬興撰,—憬興亦著有上生經疏;彌勒上生經講要,近代太虛講)

。二、佛說彌勒下生經,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疏釋者,彌勒下生經疏一

卷,憬興撰。)三、彌勒下生成佛經,鳩摩羅什譯。(註疏者,彌勒成佛經疏

,憬興撰。)四、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唐,義淨譯。(註者,下生成佛經講

要,太虛講。以上皆長行散文體,獨此譯,為伽陀體。)五、佛說彌勒大成佛

經,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註疏者,藏中尚未見之,今本,彌勒大成

佛經疏,本人默如試撰。)六、佛說彌勒來時經,失譯人名。以上,計有彌勒

六經,若縮之為三,即第一之上生經,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皆為下生經

,第五,則為成佛經。按其文義而觀,以上六經,當可納之為二,即上生兜率

天經與下生成佛經之兩類,除第一上生經外,其餘五種皆為下生經。原因,此

五經中,大成佛經,文義豐盛,詮理廣博,獨盛餘經,故於後五經中開出,而

為彌勒三經,以成鼎足之勢。

    此本,標名為彌勒大成佛經者,此一大字,顯示經本文義及所詮理之淵深

而博大,迴出於其他之五經也。單以下生之五經言,此成佛經,當可屬於下生

經,但所譯之各下生經,皆無如此之深廣而博大,故曰大成佛經。亦可就經本

言之,此成佛經,而非其餘四種小本彌勒下生成佛經,洵為大本之彌勒成佛經

    彌勒六經,見大正藏第十四冊經集部;基憬二種疏,存卍續藏第三十五冊

;虛公講要,載太虛全書。

           

    成佛之義,殊為深奧。茲仍自基師上生經疏中摘錄而疏釋之。其中佛成權

實一節,闡發精詳,就其文中直接詮示成佛義者引而伸之;其附加說明之複雜

文則剔出之,以免泛冗之弊。

    明成佛義,依基疏,自佛權實二身言之。佛身約分為四:一、法身;二、

自受用報身,此為實身。三、他受用報身,四、化身,此為權身。

    一、權實分別;疏中云:「法身及自受用,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是身之本

俱離差別,功德智慧一一無邊,不可以色形量而取,都無分限起盡之相,具真

實德,修證實成,非應物現,名之為實。他受用身及八相化身,隨生類所示現

身,可令下類皆知見,是身之末俱有差別,功德智慧非並無邊,可以色心形量

而取;然有分限起盡之相,具相狀功德,因利他取起,應物而現,名之為權。

    實身無限量方所,法身無言無相無生無滅,自受用身與法身相應,函大蓋

大,故亦無分齊無界限無生起無滅盡。權身則不然,他受身及化身,雖具功德

而有分限。二者有其不同之區別。

    二、自受用身:佛之自受用身由於修證而成,故須先從凡夫位言之。疏云

:「法身本有諸佛共同。凡由妄覆有而不覺,煩惱纏裏,得如藏名。由近善

友斷妄生死,出纏裏時,具法身之稱,諸功德法所依止。故勝鬘經中,在纏名

如來藏,出纏名法身,約位因果得名別故,但可說證不可說成。(凡天具有佛

性,只得名之如來藏,斷除虛妄生死法後,方可稱之法身。)初地以上分亦證

得,佛果圓證。自受用身新修所起,有情分別事體異故。(自受用身既由新修

而成,凡夫妄識分別心上之計執亦有淺深之不同,故其證得之位亦異。)從凡

夫位,但有無始無漏種子,由近善友聽聞正法,種子漸增為報身本,亦名如來

藏。楞伽經云:阿黎耶識名空如來藏(凡識雖具無漏種,在未熏習時全未發現

,故得空如來藏名)。具足熏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前法身藏(空如來

藏)此報身藏。」(不空如來藏)——以上明凡夫位。

    「在地前位,唯修種子令漸增長,由此勢力令有漏善業生,生當感報,相

好圓滿,生於八相變化土中。——此明地前位。至初地上,便資有漏得十王位

(據基疏下文,謂初地為此洲王,則二地至六地,如次為忉利天至他化自在天

之五天王,七至十地,如次為初、二、三、四禪之天王。)生生常得三十二相

八十隨好,然未無漏亦未圓明。」(相好屬五、八識,須至佛果位,始得轉為

無漏;唯有六七二識無漏,生他受用隨類土中。)——此明地上位。

    「金剛道後有漏皆滅,無漏五蘊一切圓明,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獲得無漏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盡未來際相依相續。」(金剛道,為

成佛前之一念智慧心,金剛道後,即成佛時,此時五蘊全轉無漏,一切圓明。

)——此明佛果位。

    「然諸菩薩受變易身,有從初地即受變易(此為智增)。如入滅定怖煩惱

故。有終乃至七地滿心方受變易(此為悲增)。如入滅定不怖惑故。其變易身

一得不捨,覺其勢盡還入定資,乃至金剛轉位方盡。」(菩薩修至某種程度時

,即捨分段身而得變易身,因其根性不一,悲增智增不同,故受變易身發覺其

勢力衰弱,則入定資,直至金剛轉位,變易身方盡。)

    「由此七地滿心之中,直往菩薩便生第四靜慮廣果天中(瑞應鈔云:其漸

悟者處不定故。)避五淨居不生彼故(小乘阿那含果居此,再一往來證阿羅漢

,菩薩發大心則避居之。)資此下地感現身業(下地,指大自在天,及淨居天

言,資此二天之下地業;利用此下地業以感招其變現菩薩之色身以作教化利人

之行。)乃至十地數數資助,將至金剛遂往色究竟上妙淨土中。」十地云:「

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瑞應鈔云:現報利益等

者,不論遠修,但對金剛不死成佛名為現報,雖捨有漏不名死故。摩醯首那智

處生身,其業必是地前所造,望此天身既經生死為後報,其果亦勝,又依成佛

名為利益)。瑜伽論言:「超色究竟有妙淨土,十地菩薩方生其中,有十相現

大寶華王出,菩薩坐中而成正覺。」——以上明由凡夫漸次修行而至於佛位之

過程,亦明其如何而成佛以及成此自受用身之佛之實際情形。若單就本節文言

,此明成佛,成自受用身之佛。

    三、他受用身;佛之他受用身,應地上菩薩之所現,供他所受用者,故明

他受用身,須連地上菩薩而並明之。疏云:「他受用身為初地菩薩現,由彼菩

薩悟十百門能見百佛。一佛,即是一佛所王三千大千。此理,即是百億化身,

一佛同化故言一佛。雖見百佛總一受用(一受用身佛,現百佛故。)此受用佛

坐百葉華,一葉即是百億化身一佛土地。然有二類,一者一四天下所現之身,

二者三千界中同一主佛。(按文,佛現百億化身,初地只能見百億化身中之百

佛。)由彼地前有階降,故初地所見他受用身,稱百葉華不大不小,初地菩薩

隨侍彼佛大小相稱;然彼地前隨生何界,身隨小大多等佛半(初地與地前所見

不同,初地見佛身,與百葉華大小相稱,初地侍佛之身,與佛之身大小相稱,

地前之身,只等佛身之平。)初地以往既證真如,現生無漏功德漸勝,相好轉

明,故所感身稱佛大小。分段變易粗細有殊,功德力資身量必大。於十王位為

此洲王,隨類化生或受不受。(菩薩教化眾生,有受化者,亦有不受化者。)

故此身量亦復不定,(隨所化生之不同,故現身不定。)正智證真如,後智見

彼佛,如十百門一一宣說。」(依瑜伽論四十七說:一、一剎頃,證百三摩地

,以淨天眼見百佛國;二、見百如來;三、動百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等

;四、化為百類,普令他見;五、成就百類所化有情;六、若欲留命,得百劫

住世;七、見前後際百劫中事;八、智見能入百法明門;九、能化自百身;十

、能現百菩薩眷屬。)——以上明初地。

    「若至二地得千法門,見受用身坐千葉華,一一葉中百億化身,其佛處坐

大小相稱。菩薩隨侍身量亦爾;如化弟子侍佛大小。(菩薩或佛皆可化現佛之

弟子以侍於佛,大小皆得其宜。)後得所觀即是權身,正智所證即是實身。」

(疏中引梵網法華等文,非關直接說明成佛,故不錄。)——此明二地所見之

他受用身。

    「若至十地菩薩將成佛時,必往色究竟,上大自在天妙淨土中,大寶華王

座中而取正覺。此大寶華王,量等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十地菩薩坐中

大小相稱,況此所見他受用佛身量無量無邊,此處定在色究竟上。」(疏中因

明他受用報土,引無量壽經,說報土無女人等,但此為明成佛之事,其重點,

非關報土之有無女人,故不錄之。疏中大意:謂報土無女人,設有女人,為佛

所化,如阿彌陀佛,變化白鶴孔雀等;但又引華嚴,說摩耶夫人腹中三昧,容

無邊世界,集大菩薩聽法,證明報佛有化父母,即說報土有女人。余意:報化

原不可分,自不離報而現之化土言,可以有女人;自不離化而現之報土言,則

無女人。或報化既不相離,有女人也可,無女人亦可。)——此明十地究竟成

佛位。

    四、化身,疏云:「且如化身為地前菩薩二乘等現,或淨或染或小或大,

任物所宜。將成佛時先昇知足,以彼天處機宜相稱,厭苦心深,生死樂具已知

足故,不處餘天必在於此;只如釋迦彌勒處知足天。菩薩處胎經說,具足五十

六億七千萬歲下生根熟,方下成道。三際成道,皆有道樹,金剛座道場、降魔

等事。其降魔不同,如理趣疏(請檢閱之)。金剛聖道二障已佛,解脫道中無

漏道備,冥真契德,證覺利生已,故名成佛。」——此明化身之成佛。

    五、三身合一;疏云:「上生成佛雖標化佛,影障餘身。自受用身圓成道

果,真如妙理障盡圓證。自利果滿宿願須行,當此會中化生權起。他受用佛、

應十地所宜。變化佛身,應地前所現。雖復此處彰化體,而影顯餘佛。見現自

成機別,現者身亦說殊;非實佛身有其異體。如月出雲際,圓朗徹空,影現水

中。水月圓明任器。器成萬別,月本一同,豈以影有千差,遂令月亦有異?真

權兩體,義理必然,真即理源,權隨物迹。」

    六、彌勒成佛;疏云,「今此下生經明成佛事:非法身佛,理但可證,非

有上下生成等義。亦非自受用,彼無處天成佛之相,說法利生令生見義。他受

用佛,不處天宮,不住摩竭提。令地前見故,即是化身。」

    此明下生經中,彌勒成佛,究屬於三身中任何一身也。原彌勒成佛,非法

身佛,法身乃諸佛所證得之實際理性,理性乃絕對境界,而無上生下生及成佛

等義。又非自受用身佛,自受用身佛,無處天相,不寄居兜率天宮故;無成佛

相,無下生人間非現成佛相故;亦無說法令生見義,唯為自所受用,住於事理

平等寂照統一境故。又非他受用佛,他受用佛,亦不處兜率天宮,亦不下來人

間而住摩竭提國,唯為地上菩薩示住千葉華臺說大法故。令彌勒菩薩,從兜率

下生人間,示現八相成道,原為地前相似菩薩,以及余儕凡夫等,而作三會說

法之開導,獲得法利,故為化身所攝。其所成者,化身佛也。

    七、一生補處;疏云:「菩薩有三:一者,一生所繫;二者,最後之身;

三者,坐於道場。上生則一生所繫;下生局得二生。成佛由因,故三皆盡。唯

化佛有,餘不見文,以理而推,亦應通有。如七地菩薩,唯此一身即受變易,

名一生所繫。八地以上名最後身,無別分段生死相故。往大自在宮坐蓮華座,

名坐道場。此名成自受用身亦有三。(此上明自受用身之三生——默。)菩薩他

受用身,理亦如是:觀音之身名最後身,其坐道場,一生所繫,未見誠證,理

必定有。(此明他受用身之三生。)說彌勒菩薩名一生者,住在人中名一生,

一大生故,如七生等。(聲聞初果,需七往天上,七來人間。每次計有二生,

一中有生,一本有生。七天七人計十四,每一有二生,故共有二十八生。今彌

勒以小乘法相比,彌勒上往兜率,又下來人間,計二次,每次二年,共四生;

即此四生並名一生,故謂之一大生——默。)據實並中有合有四生(基師在此

,亦如我說)。若說天中唯有半生,並中有二生(單就菩薩住在天宮而言,如

說在天只有半生。半生即是一生,再加一中有生,故曰並中有二生)。大智度

論說為三生,設在人中,除成佛身,故有三也。」(在四生中,除去最後成佛之

本有身,故只有三生。)——此明化佛之一生補處,兼明三身之各有三生。

        

    經為佛典中之一種體材。佛典計為三藏:一、素呾纜,舊日修多羅,譯曰

綖。又謂之契經,本經為經藏之一,故曰經。綖者,聖人言說貫穿諸法攝令不

失,如綖之貫華鬘,從喻名也。經者,順中國意,訓常訓法,聖人言教,得為

天下古今之常法也;且經能持緯,恰具綖義,故譯綖而易之為經。契經者,謂

佛之說法,深契其理,善契其機也。二、毘柰耶,舊日毘尼,譯曰滅,滅三業

之過非。別名優婆羅欺,譯曰律,毘柰耶教詮明律故。三、阿毘達摩,舊日阿

毘曇,新譯對法,以對觀真理之勝智而名。又譯無比法,亦稱勝智而謂無比,

此論藏,能生對觀涅槃之無比勝智,故名阿毘達摩。別名優婆提舍,譯曰論,

謂論諸法之義也。此藏所詮諸法之性相,而生勝智,故名為論。

 

【註】基師上生經疏,乃教界享譽精闢之創作,而亦為精誠靈感之妙笑,於投毫次

,筆鋒有舍利二七粒而殞,如吳含桃許大,紅色可愛。於上生疏中,首明佛成權實,因

疏上生而述及成佛一事,以啟發世人之認識。人皆個口而曰成佛,知其真義者殊鮮。當

余草此疏時,閱之頗感其靈筆之妙敘,似不必另出心材,乃錄而調理之,以為成佛說之

一助。古典中,多未分句讀,圈點者亦多誤,原文隱奧者亦間有之:錄出時,皆注意畫

心而顧及之,以作微分供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上為經題,此為譯題。解此譯題為三:一、姚秦,二、鳩摩羅什,三、譯

    姚秦者,中國晉代,司馬氏有天下,建都洛陽。後元帝自西晉渡江,建都

建康,對西晉言,名曰東晉。此後演變為南北朝對峙之局面。於秦之地,先有

苻堅據而立國,自稱大秦王,後苻堅為其將姚萇所害而佔其國,自稱後秦王。

史稱苻堅立國為前秦,又曰苻秦;稱姚萇立國為後秦,又曰姚秦。姚萇後,為

其子姚興所繼承,什師來秦,即當姚興時代,故此譯題,冠以姚秦字樣以表示

之。

    鳩摩羅什,為本經譯者之名。又作鳩摩羅時婆,鳩摩羅什婆,譯曰童壽,

合取父名童、母名壽而為名者。百論疏:鳩摩羅什者,父名鳩摩羅炎,母曰耆

婆;鳩摩羅炎曰童,耆婆曰壽,即童壽也。蓋取父母兩稱,欲令兒好,故合字

之。法師本籍,中天竺國人。其父鳩摩羅炎,家世相國,棄榮出避,龜茲王以

妹妻之,生師。七歲隨母入寺,見鐵鉢,取覆頂上,後覺何堪荷此重物,遂悟

萬法唯心之旨。既以聰穎,精通三藏,東逆龜茲,王設金師子座處之。苻堅據

秦,聞羅什名,遣呂光伐龜茲而迎之歸;呂光破龜茲後,載什以歸,中途聞苻

堅已死,遂止不反。姚萇繼苻堅立國後,向光請索什師,未允。萇亡,子興復

請,亦不允。因遣兵伐光,光姪降秦,乃迎歸而奉為國師,於西明閣逍遙園譯

出經論,達三百九十餘卷之多,乃中國佛教界大翻譯家之一,其功績甚大。

    譯,易也,易梵言而為華文也。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北方曰譯

。今經自西而來,言譯者,漢之北官,兼善西語。騰蘭始至,即稱為譯,故久

而相承、稱之為譯。

     一、通序教興因緣

  • 師弟經行讚慈氏德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遊】波沙山過去諸佛常降魔此處,夏安居中,與舍

利弗經行山頂,而說偈言:

    一心善諦聽     光明大三昧    無比功德人    正爾當出世

    彼人說妙法     悉皆得充足    如渴飲甘露    疾至解脫道

本疏依一般通例,分全經為三大科:通序教興因緣,為第一大科,當三分中之

第一序分。此科下,再分為六,師弟經行讚慈氏德,即此六中之第一。

凡契經首,當安「如是我聞」等字樣,遵佛囑也。緣佛垂滅,諸弟子以經教攸

關於法身慧命,請示如來,經首安立字樣,如何相應?佛陀慈悲吩咐,經首當

安如是我聞等字,以別於外書首安「阿憂」等字;果如此,一見而知內外經教

之殊異。佛滅後,結集經藏者,凡於契經之首端,一律安立如是我聞等字,以

小鄭重遵依如來之教敕。此為略出經首安立如是我聞字樣之淵源。

如是我聞,「我」何所目?一般皆目為阿難。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阿難

多聞第一,無怪要以如是我聞而為阿難之所聞也。在事相上,謂阿難聞,原未

可非,然亦不定目為阿難者。如是我聞之我,乃代表結集經藏為上首者之口吻

,阿難固屬結集上首之一,而一切經之結集未必盡推阿難為上首。自其參入上

首位者言,此一我字可屬之:自其未列上首席者言,則此我字與彼何與?若隨

常情通目阿難固可,亦不必可。世尊入滅,諸大上首弟子,維護如來遺教,積

極展開結集工作,從事集會,著手整編。當時參預結集大會者,咸皆證得漏盡

之大阿羅漢。其時阿難欣然嚮往加入,大會上首人中,以其雖能多聞,未斷結

使,嚴行排拒,制止涉入。阿難被逼,不得已而精進奮勉,毅然斷惑究竟;大

會主席團中,始允納入之。此為略出如是我聞之我字,實乃具有相當資格者所

用之一代表名詞。(大智度論首頁釋證信序中,敘述佛滅結集狀況,精細詳明

,請參閱。)

經首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比丘若干人俱,通皆釋為證信序。蓋欲證信

者,需必有其條件,即佛法所謂之因緣,因緣條件具備,即所謂五種證信,六

種成就,庶可成就佛之說法,而為垂法後世之證信也。六種成就者,如是,信

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時成就;佛,主成就;在某處,處成就;若干人

處,眾之四即是。六種成就者,對佛之說法因緣言;五種證信,乃對受持者言

,由此五者為證,使令生信無感。夫此二說,何者為真?答:主六者言,如是

目法,我聞乃人,人法二者,本體各別,其名與義,亦復不同;如合為一,則

落於混濫之弊,故應分為二種成就。主五者言,「如正」如是,縱目為法,與

人何關?「我聞」我聞,雖曰為人,所聞者何?如分為二,則失其相融之性,

故應合為一種證信。觀此二說,各具所本,咸有其據,孰是孰非,不必定準;

蓋主六者却為分析性之審辨,而主五者,似屬綜合性之聯貫,由於起始著眼不

同,故其歸結相異。此為略出經首通序中有其六五二說,並附以二說相異點之

何在。

經典浩瀚,疏釋重沓,卷初序文,通有解說,復再神思運筆,豈免徒煩之請?

曰:面臨本經,薰沐銷釋,安能佯裝緘默無言,縱欲罷而不可能。茲對通序文

義,臨時所思及者略出之:

通序六科之第一科下分二,一、法會因緣,二、師弟讚德,今初:

法會因緣,即六五二說中之條件也。一、如是:廣如諸疏及智論釋,今略出之

:惟如為是曰如是,此指理言。又:如者不異,是者無非,不異故符於理,無

非故順於事,此指凡合於事理之實際者曰如是,故此範圍賅廣,遍通一切法界

。又:如者不偏,是者不易,相通儒家以誠為本之中庸,亦空宗所謂之中道也

。又,當前面對之經文曰如是,此指目覩之現實境言。又,如是乃以證信為本

義,能證能信者曰如是,不能證信,則不如是。二、我聞:前已略出為結集者

之代名詞,今問:聞何為而必曰我?答:聞固屬耳,能聞性故;耳,身之少分

,不足代表能聞之總體;又耳,人皆有之,此耳聞者誰?如曰耳聞,含義不清

,所指不明,因是廢別從總而曰我聞。又問:佛法主無我說,今日我聞,何不

日無我而聞?答:無我從掃相去執而立,順真就理:我聞從慈化親切得立,順

俗就情。今則旨在彌布法施,普利含識,故曰我聞。三、一時:時為心理感覺

具有之聯續性,萬物欣生者春,草木凋零者秋,從各種情態之變遷上而有所謂

時間性,初無實體,百法中謂為不相應行。此中一時,並無定指,緣佛本為超

時空性者,天上人間,日曆不同,此土他方,時分有差,不容一準,故曰一時

。理故如此,不違事相,今則總括佛陀宣說本經自始迄終,其間若干聯續性之

時分,統曰一時。四、佛:佛為覺者之通稱。十方世尊,皆名曰佛,但現存佛

典中佛言之佛,皆目釋迦,尊教主也。此與中國儒典中子曰之「子」目孔子同

,凡子曰者皆為孔子、若顏、曾、孟等,當應冠姓以別之,不得直稱為子;獨

稱「佛」為釋迦者,其理亦然。五、摩伽陀國波沙山過去諸佛常降魔處:此山

巍然不動,如金剛幢,過去諸佛,所以依之降魔。魔之種類,及破壞性,詳載

經論,未遑枚舉。大率分為內外二種,內為心魔,外為天魔,天魔力強,心魔

猶難制伏,如能鎮靜其心,天魔伎倆則無所施。(楞嚴列有五十種陰魔,智論

列數說明尤詳,起信論亦言及。)摩伽陀國,乃印度境內之一國名。在我檢閱

大正藏十四冊內三種下生經及大成佛經,及本人推想中,即以摩伽陀為摩竭陀

,乃中印度之國名,為王舍城所在地。復檢佛學辭典果然不誤。辭典云:「新

曰摩竭陀,舊曰摩伽陀,又作摩訶陀,摩竭提。譯言持甘露,善勝,無惱,無

害等。或為星名,或為古仙人或帝釋前身之名。」波沙山,大正藏十四冊內本

經正文,「波沙山」文下,據「明本」加註「孤絕山也」四字。據此而言,便

有二義,一、梵語為波沙山,譯為孤絕山,顯此山形勢之孤絕。二、波沙為一

山名,意含形勢孤絕之意味,所解不出此二意義。此山既在摩伽陀,想或即為

王舍城之鷲峰,或鷲峰之附近處、或鷲峰山脈旁支之山地也。具上信,聞,時

,主,處之五條件,說法因緣,於焉具足。通序六科中第一科下第二,師弟讚

德,此下文是。再分為二,一、佛陀身行,二、佛陀語行。

大聖釋尊,視說法因緣具備,即興意念而示法要。此一動態,深具應時應機應

處之意味。經文「夏安居中」,即明佛說法之應時,經文「與舍利弗」,即明其

應機,文中「經行山頂」,乃明其應處。凡一動作,而能適應於時、地、人事

者,則無往而不利。究此時、處、機之三者,即儒書之天時、地利、人和是。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一論調,出於政治觀點之比較

;佛法重視因緣,法法相資相成,平等平等,無所軒輊。佛陀說法,具此適時

應機而行於山頂,皆屬身體之操作,故謂之身行。經文「而說偈曰」下之偈詞

,為佛所發之口業,故科為佛陀語行。實則動身發語,皆由於意俱思,身語心

行,業已具足。佛陀發語中計二頌:前一頌,明慈氏出世,後一頌明其說法獲

益。初頌第一句,誡辭,囑聽法者,心不可亂,必需專一心意凝神而聽。中二

句讚慈氏定德,文中「光明大三昧」即是大定。上加「光明」二字,形容定中

境界,定中發光故,因此名之光明大三昧。得此大定,業已無比,況慈氏萬德

莊嚴,文中所以曰「無比功德人」。末句說此人正是將當出世補處也。後一頌

,前二句,明慈氏說法,義理充足,乃一善說法者,所說者皆為妙法,具足無

量深義也。後二句,明聽者受益,頃聞慈氏法施之人,生其好樂之心,如渴者

得飲,所聞法喜,得究竟樂,如嚐長生不死之甘露妙法,速疾至於解脫身心苦

縛之涅槃妙道。問:文中「夏安居」一詞,請再說明。答:大辭典謂「結夏安

居,舊譯為三安居,分前中後三期,始於四月十六日者為前安居,始於五月十

六日者為後安居,始於其中間者為後安居,其日數,則九十日,見行事鈔資持

記四之二。新譯為兩安居,前安居始於五月十六日,後安居始於六月十六日,

無中安居。中國日本,皆取四月十六日為入安居之日,始此謂之結夏,解此謂

之解夏」。安居者,防於久雨不健康時期,外出傷害草木小蟲物類,因此結期

安居各自修養也。問:佛於安居其中,卻不歛神潛修,而偕舍利弗作山頂行,

豈非有礙微制損失威儀,竟可謂其應時耶?答:戒律禁惡防非,原為治初心易

犯者,猶如配藥開方,為治病者,病愈,藥方則失其效。世聖如孔子,已達從

心所欲而不逾矩之程度,而況圓證菩提之釋尊者乎!切不可以凡情而測聖心。

          二、四部治道請轉法輪

時四部眾,平治道路,灑掃燒香,皆悉來集。持諸供具,供養如來及比丘僧。諦

觀如來,喻如孝子視於慈父;如渴思飲,愛念法父,亦復如是。各各同心,欲請

法王轉正法輪。諸根不動;心心相欠,流注向佛。

此為通序中第二段文。通序文分為六,其中有佛,舍利弗及八部等言,是記敘

其所發之言。餘文皆為結集者之記事,通常謂之經家敘。

法王應順時機,宣示偈讚,對慈氏下生事,顯有欲說之透露;是時人天大眾,

群起擁戴相應,莫不翹虔渴仰,一致協力促成其事。通序第一段文下,所以連

續而有乃至第六段文,皆為記敘大眾請法殷勤之文。

此第二段文中,敘述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近事男)優婆夷(近

事女)請法之虔,約如下述:一、時四部眾整治道路,高低不齊者平之,污穢

不潔者除之,使佛行走安適而通順故。二、於道途上,灑之掃之以去塵坌,燒

香散花,以表誠敬;凡此所為,皆悉來集,奮勇趨赴而不退故。三、諦觀如來

,一心專精,不雜妄念。猶如孝子面視慈父,時加戀慕,體順周到;又如口渴

者,急思飲水,以平心火枯燥之苦。佛乃法身之父,能令眾生安置涅槃,又能

令除煩惱燃燒之火,四部弟子對佛崇敬,亦復如是之仰慕無比。四、將自六根

統攝鎮定,不外馳流;用心流注於佛,前後心念,依次相續,皆作正觀。以上

四者,皆其敬佛之切,其意則為經中所說「欲請法王轉正法輪」也。緣以上四

者,乃為表示請轉法輪之態度;請轉法輪,乃為以上四者欲達之目的。經中「

請轉法輪」之句,不在四者文中之最後結句上,而安於三者下,四者上,文字

結構頗為善巧,深具承上啟下之義,緣此「請轉法輪」句:乃前三者之結句,

諸凡治地、供養、諦觀,皆為請轉法輪故;又乃第四者之引句,以欲請轉法輪

,而乃一心流注於佛故。

問:大聖萬德圓具,何需庸凡治地灑掃供養耶?答:依相顯理,平地者,平心

地也。心上現有凸凹相,灣曲相,世界因此擾亂,大地所以惡濁。香花供養者

,香,嚴肅性,香有達信之功,燒之則可表達行者誠信故。花,芬芳性,花有

無染之能,散之則可莊嚴行者福德故。問:何謂請轉法輪?答:此即請佛說法

之意。說法有如輪轉,將說者之法義而輪轉於聽者之心懷故。又,說者運思顯

義,專心作意如輪轉故。又,聽者受益斷惑,心地惑業礫磧,如受車輪碎碾故

。(請參考拙作華嚴普賢行願品論)

         三、人神繞佛哀慕泣淚

是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

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各從座起,右繞世尊,五體投地,向佛泣

淚。

此中約有二義:一、請法之人事,二、請法之儀式。請法之人事,約分二類,

  • 四眾,二、八部。首列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為四眾,乃為受佛戒之

僧俗弟子。次列之天龍乃至摩睺羅伽為八部,八部中,通常則有夜叉而無鬼與

神,今合鬼神而為夜叉之一,得仍名之八部。經文中人非人等句,人,指十法

界中之人類,非人,指鬼神龍畜等類,乃統括四眾八部之詞,不必在四、八外

,而另有所指也。八部者何?今檢窺基上生經疏及佛學大辭典合併言之:一、

天、謂欲、色、無色三界諸天上之人,身具光明果報殊妙故。二、龍,水屬畜

類為王故。三、夜叉,新譯藥叉,辭典則謂飛行空中之鬼神,基疏譯藥叉曰勇

健,或云暴惡,飛行空中食噉生類;亦攝地行諸「羅剎婆」(此云可畏)。四

,乾闥婆,新譯犍達縳、舊譯義為香陰,陰指五陰色身,彼五陰,唯嗅香臭而

長養故。基師新譯義曰尋香行,諸作樂神中有此等輩;因此西方呼諸散樂名犍

達縳,不事生業,作樂乞尋香氣而食故。五、阿修羅,新譯阿素洛,素洛云天

,提婆異名,阿者曰非,多行諂詐無天行故。舊意無酒,彼之果報,有美女而

無酒,常與帝釋戰鬪故,又曰無端正,容貌醜陋故。六、迦樓羅,新譯揭路荼

,妙翅鳥也,禽中最大色彩麗故。舊譯金翅鳥,翅大以龍為食故。七、緊那羅

,新譯緊捺落,此云歌神。舊譯非人,頭上有角故。帝釋有二種樂神,乾闥婆

奏俗樂,此神則奏法樂故。八、摩睺羅伽,新譯莫呼洛伽,此云大腹,田父蝦

  • 蟒蛇所攝故。舊譯大蟒神,大腹行,屬「地龍」故。四眾雲聚,八部會集,

急求法施,表達情悃。因茲生起下文。二,說法之儀式,又分為四:一、起座

,示離本位,歸投身命依於佛也。二、繞佛,旋繞佛身之四周,意表佛身四週

,固皆行者身所及處,而亦心所及處,即全身心皆遍於佛之四週,亦即佛之四

周皆有行者之身心,即全身心咸繫念於佛也。三、五體投地,兩手兩足,加一

首級,合五而為一整體,悉皆投之於地,表周身中,內之五藏,外之各部,一

一毫毛,莫不屈伏於佛座下,以示尊佛之極。四、悲泣,請法之忱,哀懇急切

,表達無猷,滿面淚泣哭訴,只有呼救而已。通序中第三訖。

         四、鶖子穎悟乞施甘露

爾時大智舍利弗,齊整衣服,偏袒右肩;知法王心善能隨順,學佛法王轉正法輪

;是佛輔臣持法大將,憐愍眾生故,欲令脫苦縳。白佛言:世尊!如來向者於山

頂上說偈,讚歎第一智人,前後經中之所未說。此諸大眾,心皆渴仰,淚如盛雨

,欲聞如來說未來佛,開甘露道:彌勒名字功德神力國土莊嚴。以何善根何戒何

施何定何慧何等智力,得見彌勒?於何心中修八正路。

此中分二,一,請法之人,自爾時大智舍利弗至欲令脫苦縳。二,請法之辭,

白佛言下至修八正路。

大智舍利弗,佛在山頂,業已獲得明示;今居會眾一首之位,代為請白,情之

應得,理亦當然。舍利弗者,何許人也?據基師上生經疏擇要言之:梵云設利

弗呾羅,設利云鶖鳥,弗呾羅云子。母目有鶖鳥眼珠之明,彼為母之子,從母

受名舍利弗。其父婆羅門種,精究典籍,識鑒精微。其母受娠前,夢感異人,

身被鎧甲,手執金剛,摧破諸山,退立一山之下。其父即知當生一男,才智破

諸論師,將歸投唯一智者。尊者八歲,名擅四方,初與沒特伽羅子為友,同師

外道珊闍耶,既感理不究竟,分訪明師。時見馬勝乞食,尊者問其師長為誰;

乃告以佛為其師,尊者聞及馬勝隨宜演說,即證初果。乃率其徒二百五十人往

詣佛所;生尊告眾曰:弟子中智慧第一者,即此今之來者也。世尊隨呼善來,

尊者當下戒品具足。復聞佛為長爪說法,因而悟證阿羅漢果。後因阿難承告佛

之滅期,尊者不忍見及,乃請先期淹寂;城邑王臣,咸皆馳赴,尊者為其作最

後說法已,於後夜分,入定寂滅。

問:舍利弗為一請法之人,其請法方式為何如耶?答:經文明言,依經分之為

二:一、請儀——即外形;二、請意——即內心。尊者整齊衣服偏袒右肩者,

即請法所現外形之儀式也。整齊二字:一,運用手體,整理治齊其所著之衣,

屬動詞。二、衣已歸於整齊而不零亂散落,即形容詞。偏袒右肩者。印度天氣

炎燥,殆皆跣足而行,自然行成衣服單薄之勢。又,佛陀生活儉樸,粗布為衣

,足資遮蔽形體者即為適可。又,偏袒右肩,偏袒者,由其外形袒露,以表內

心坦白;亦可揭露以示於人,至誠無私;袒右肩者,向右而行,示其於事無左

,表信順也。尊者外形已明,再明第二請意,在經家敘之經文中又可分二:一

,上求,二,下化。其上求云何?尊者深知法王之心,而能善為隨順之。法王

之心在何?在轉法輪,尊者將亦學佛而轉法輪也。其下化云何?尊者是其佛之

輔臣,佛乃尊者所依之法王。佛之法,尊者秉持,負責推行,尊者又乃持法大

將;國之大臣,責在護國救民,佛之大將,旨在憐愍眾生令脫苦縛也。

白佛言下,乃本科第二請法之辭,尊者如何申述耶!依經文分之為三:一,說

佛向未說慈氏事,二,請佛為眾說慈氏事,三,請示如何修行慈氏法?茲且依

次言之:文中先敘「如來山頂說偈,譯歎慈氏,在前後諸經中,似並未見所說

。」羅什譯之下生經(大正藏十四冊四二三頁)有:大智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如前後經中說」。什譯經,憬興疏上說:「大成佛經云,前後經中所

未說,甚違此經。一云,同本別譯,然所未說者,譯者誤也。一云,別本別譯

,大先說,小後說。二說中初勝。小無證信序,從大經出,故大經誤。問:前

後經何指?答:一、彌勒三經互為前後;一,不然,於三經,隨指何經為前後

,前後則不可了,應說此經以前處處諸說彌勒作佛事者是。」(卍續藏三五冊

四三頁)余對憬疏作一問云:一室中,四面皆有窗牖,四面山峰高低不齊圍繞

之,室在山凹中,室中四面有人,各推窗門,向外觀賞雲月。有人問其天上景

色月光如何?有謂月光透明,有謂不見月光。請問憬師,同一窗室,何其所見

而不同耶!文中次說大眾垂淚如雨,哀求世尊說慈氏未來事。慈氏補處,三會

獲益,普施甘露,請先開道。文中後敘以何修行得見慈氏?於何心中修八正道

。什譯下生經中有「眾生以何施何戒何慧得見彌勒」句,憬疏解曰:「行何施

得大富?持何戒得人身?修何慧得見佛?又解,眾生見佛自有三品,故問此三

義,亦無失也。」經文所說,疏文所解,兩相對勘,風牛馬也。苦按憬疏,本

經中問,「以何善根、何戒、何施、何定、何慧、何等智力得見彌勒?」則應

眾生見佛自有六品,而所得果,有其六種:請問,六種眾生為誰?六種得果為

何?經文六個何字下,結句為「於何心中修八正路?」分明重在「於何心中」

。即修八正路,是「於何心中」?修善根、修戒、施、定、慧、智,亦問其於

何心中。以人天心修呼?以聲聞緣覺心修乎?以佛菩薩心修乎?若夫貌端而心

偽,形正而心曲,儼然精修梵行,別具醉翁意圖者,揚可得見彌勒耶!

八正道:一、正見,見四諦理,無漏慧為體;二、正思維,見四諦理而再思惟

,無漏心為體;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此三無漏戒為體;六、正精

進,無漏勤為體;七、正念,無漏念為體;八、正定,無漏定為體。正見是八

中之主體,是道,亦是道分道支,餘七是道分道支而非道也。

         五、梵王白佛願奉慈尊

舍利弗發此問時,百千天子無數梵王,合掌恭敬,異口同音共發是問,白佛言:

世尊!願使我等於未來世,得見人中最大果報,三界眼目光明;彌勒!普為眾生

說大慈悲。

經文明顯,有隱微者略出之:百千天子,天子又即天人也,百千,數多也。梵

王亦多曰無數。梵王,初禪之主;初禪三天,梵眾,梵輔,大梵;大梵,即初

禪之主。問:色界三天外,尚有二禪三禪四禪;色界外,尚有欲界無色界,何

故此中獨有梵王發問?答:梵王深信佛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來請轉法輪;

經中以多梵王為三界諸天請法之代表,非不攝餘天,故以無數二字而混言之。

文中白佛言下,其中「彌勒」二字,安於上下文之中,亦文字結構之巧,為上

文之結句,而亦下文之續詞。文上中,意謂彌勒乃三界眼目之光明,人天之最

大果報,所以梵王願求得見。下文中,申敘彌勒慈隆即世,悲臻末劫,所以梵

王請「佛」(釋迦)演說。

三界眼目之光明者,三界眾生無明昏夜,不見真理,猶若目盲,若被慈光攝受

,則能啟發其慧眼法眼,增長其本有之佛性光明,所以慈尊得為三界眼目之光

明也。彌勒位登等覺,一生補處,故曰人中最大果報。

         六、八部合掌偈讚如來

並八部眾亦皆如此,恭敬叉手勸請如來,爾時梵王與諸梵眾,異口同音,合掌讚

歎,而說頌曰:

南無滿月  具足十力  大精進將  勇猛無畏  一切智人

 超出三有  成三達智  降伏四魔  心如虛空  靜然不動

 於有非有  於無非無  達解空性  世所讚歎  我等同心

 一時歸依  願轉法輪

此中分之為二,一,請儀(長行)二,請詞(偈頌)。偈共為四,另加一句。

再分為五:初一頌,讚佛功德,次一頌,讚佛勝用,第三頌,讚佛心性,第四

頌,明眾歸敬,末一句,結申本旨。茲依偈次明之:

第一頌:南無滿月。南無,皈命義。佛具三身,法身充遍,報身圓滿,化身普

應,三皆喻月,故曰滿月。佛有十力,據辭典檢之:一、知處非處力,處,道

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此智知眾生三世因

果之業報,三、知諸繟解脫三昧智力,此知諸禪定及八解脫三三昧,四、知諸

根力,此知眾生諸根上下相,五、知種種解智力,此知一切眾生之種種知解,

六、知種種界智力,此知世間眾生之各種差別境界,七、知一切所至道力,如

知修戒善者得生天上,修八正道得至涅槃,八、知天眼無礙智力,此知眾生生

死善惡業報而無障礙,得天眼故,九、知宿命無漏智力,此知眾生宿命,又知

無漏涅槃,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餘習永斷不生,如實知故。(出

智論廿五、俱舍廿九)。大精進將:精進,十一善心所之一。佛不加作意,自

然奮勇普利群生故;勇猛無畏,佛具四無畏故。一、一切智無所畏,謂佛自說

,「我為一切智人」,不生怖畏;二、漏盡無畏,佛於眾中宣說,「我斷諸惑

」,亦無所畏;三、說障道無畏,佛於眾中宣說障害佛道之法,無有恐怖;四

、說盡苦道無畏,佛於眾中說:「聖道能出世間,修行聖道能盡諸苦。」亦不

恐怖故。

第二頌:初句明人,次句明其勝用,下二句明其何以有勝用。人指佛言,佛

有三智,一切智,一切種智,通名佛智;別則視差別相者為一切種智,視平等

相為一切智。至一切智智,原以聲聞緣覺亦為一切智,因別於彼,而名佛為一

切智智。今以佛具一切智,故曰一切智人。佛有勝用?超出欲有色有無色有故

。何以有此勝用?成三達智,一、宿住智證明,知自他身之宿世生死相;二、

死生智證明,知自他身之未來生死相;三、漏盡智證明,知自身現前之業果斷

盡相。此即六通中宿命、天眼、漏盡之三通,在羅漢謂之三明,在佛則曰三達

智。並能降伏四魔,諸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皆不能害,為佛所降伏故

第三頌:前二句,明心之性,本體也,後二句,明心之相,狀態也。佛之心體

,猶若虛空,安靜沉默,無有動相。虛空無體無相,而能容受一切有體有相;

雖能容受諸有體相,而體未嘗有所變動。佛心慈悲,任運普利一切有情,有情

雖蒙慈應,佛心無所緣相——無緣大慈,為其心體,由於心體不動,故於有者

而非有之,於無者極非無之。所謂利、譽、稱、樂、衰、毀、譏、苦,術語謂

之八風。前四者增之以樂,故曰有,後四者損之以辱,故曰無。常人易為八風

所動,則生榮辱之感,而起有無之心;佛則於榮之者不能增其榮之感,於辱之

者不能生其辱之心,故於有無俱非,辱寵皆忘。

第四頌:第一句,明佛證境,深解空理,體達實相。後三句,明會眾歸敬。末

句,申述願請。文顯且止!

      二、正陳宗要旨趣

  全經三分,上第一序分竟,此當正宗分,直至第三流通分前止,而為經中最

主要所宗尚之旨趣。於中復分為三,隨文標出即可。

  • 佛告鶖子依報莊嚴

 一、佛知道業如見如掌果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當為汝等廣分別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汝等今者以妙善

心,欲問如來無上道心摩訶般若;如來明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經中將敘彌勒事,先敘其依正莊嚴,欲明依正莊嚴,佛乃以諦聽而誡鶖子,申

明如來深照般若,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所以有此文來也。

菴摩勒果,今依佛學辭典而條理之:一、二果不同,「菴摩勒」與「菴羅」不

同。菴摩勒果即是菴摩羅果。菴摩勒,新稱阿末羅果,又作菴摩洛迦。菴摩果

,新譯菴沒羅果。二者不同。西域記二曰:花草果木,雜種異名,所謂菴沒羅

果(中略)阿末羅果,列舉二果。二、諸說並出:一、毘柰耶雜事二曰:梵言

菴摩洛迦,此言餘甘子,廣州大有焉。上菴沒羅,全別,為聲相濫,人皆惑之

,故為注出,是掌中觀者。二、同五日:菴摩洛迦,嶺南餘甘子也。初食時,

稍苦澀,及其飲水,美味便生,從事立名,號「餘甘」矣。舊稱菴摩勒果者訛

。三、有部毘柰雜事一曰:餘甘子,出廣州,堪沐髮,西方名菴摩洛迦果也。

四、維摩經弟子品肇註曰:菴摩勒果,形似檳榔,食之除冷風。三、疏者臆說

:此可意想相當於常見之蘋果、桃、梨等樣,常人常見,易可識之。儒書則以

「示諸掌」為易見,掌紋伸手,立即可得;佛書則以「掌中果」而表易見,小

巧圓滑,易引注目也。

 二、佛令行者皈依慈氏

告舍利弗:若於過去七佛所,得聞佛名,禮拜供養,以是因緣淨除業障;復聞彌

勒大慈根本得清淨心,汝等今當一心合掌,皈依未來大慈悲者!

佛因會眾請示慈氏事,慈氏乃繼七佛而成佛者,順明道統之法系,而便言及過

去之七佛,以示法有所本,佛有所承也。長阿舍大本經曰:「過去九十一劫,

時世有佛名毘婆尸如來;復次,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棄如來;復前,即彼

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毘舍婆如來。復次,此賢劫中有佛名拘樓孫,又名拘那含,

又名迦葉,我亦今於賢劫中成最正覺。」此七佛中,前三為過去莊嚴劫之最後

三佛,次四佛,為現在賢劫千佛中之最初相繼出世者;本師為賢劫之第四佛,

補處而作第五佛者,即為慈氏。故如來依此佛佛相承之體系於此經中宣唱之。

又者,凡欲得見於佛,務須先行淨除業障,如衣之浣滌而得清淨。大淨土文偈

云:「懊惱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世尊於此,便為昭示:聞彌勒名

,至心合掌皈依者,而於過去七佛所,聞名供養,淨除業障,方為得也。問:

文中「於過去七佛所」句,為指過去行者於過去七佛住世時親見而言?為指今

人於現在見有過去七佛像之場所而言?答:二者皆通,佛法超時空性,普被五

乘故。問:何謂「大慈根本」?答:通常說,「佛法以慈悲為本」,概即此義

。佛法之自利利他,自始至終,一切皆以慈悲為出發點;其所行者,為擴充其

慈悲性,而達到最後慈悲結果之目的云。

三、佛說慈氏國土莊嚴

        一、心境相互交涉

我當為汝廣分別說:彌勒佛國,從於淨命無諸諂偽,檀波羅密,尸羅波羅密,般

若波羅密,得不受不著,以微妙十願大莊嚴。得一切眾生起柔蝡心,得見彌勒大

慈所攝;生彼國土,調伏諸根,隨順佛化。

世尊將欲垂示彌勒國土詳情,特先扼其要點而作一綜合之說明,在令聞者獲實

益也。所說者說?說明彌勒國土,從何因緣成就,而成就彌勒國土,其與眾生

有何所益?能明乎此,則知佛說法之深意矣。據此科分為三:一、心涉於境,

佛說彌勒國土,由於施、戒、忍、進、禪、慧、方、願、力、智之「十願所莊

嚴」,而此十願之發心純正,依於「淨命」,即八正道中之正命,由於正命之

生活律儀化,軌則化,自然不致卑屈人格,外現卑陋之「」態,內存虛甘之

詐「偽」也。又此十願之所行清淨,無求所得於己,有所得者歸附,亦「不受

」之。其行施願時,亦不存其有我所施之心,心不著於施,所以謂之「無著」

。由於忘之莊嚴依報之境,故科之為心涉於境。二、境涉於心,設有臥病者於

此,有人施奉名花一束,陳其榻前,病者視夫花之嫩蝡,光色可愛,自然忘其

憂鬱而引生娛情。山水花月,啟騷人之興緻;觀光勝地,引遊者之蹀踱,凡此

,皆為境之涉於感也。名藍佛地,鐘聲悠靜,梵音雅暢,陳設莊嚴,布置精巧

;一入其中,瞋心便息,和氣頓生。況乎彌勒國土,由於微妙十願所莊嚴,境

能生心,故得使令眾生,「去暴惡而柔蝡,從良善以捨貪」。於此彌勒國中,

又得蒙照「彌勒之大慈光明」,而為其「所攝」受也。三、心境相涉,所謂「

生彼國土,調伏諸根,隨順佛化」者是。生彼國中,能生者、心,所生者、土

;心土發生交互涉入,心則調伏諸根,土則使令眾生隨順佛化,心境交涉,隨

緣不變,成就清淨無量功德。

微妙十願,所指為何,經無明示,依順經文中列舉檀、尸羅、般若波羅密而作

十度之疏解。檀、譯布施;尸羅即戒;般若曰智慧。波羅密譯曰到彼岸,究竟

為義。凡所行者無所欠缺,而達到徹底圓滿之謂。因此,施等十度而與波羅密

可作四句之料簡。茲從略。

        二、大地開擴疆土

舍利弗,四大海水面各減少三千由旬,時閻浮提,縱廣正等十千由旬,其地平正

,如淨琉璃。

彌勒國土,自下分明歷歷敘述,如示圖繪,瞭若指掌。此明其國土遼闊,較今

日為周廣也。

本經與義淨譯之伽陀體式之下生經中偈義相近。該偈云:爾時大海水,以漸減

三千、三百踰繕那,為顯輪王路。瞻部洲縱廣,有萬踰繕那。有情在其中,在

處皆充滿。踰繕那,本經曰由旬,如中國古時驛站,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

里為一由旬之三種。本師住世,南閻浮提地,水有二分,陸地一分——僅有七

千由旬。當來彌勒出現,水量減至三千三百由旬而變為陸地——七千由旬增加

三千由旬:南閻浮提地,縱廣計為萬由旬矣。萬:本經曰十千。

竺法護譯散文體式之下生經云:「爾時閻浮提,東西南北千萬由旬,諸山河石

壁皆自消滅,四大海水各減一萬,時閻浮地極為平整,如鏡清明。」(大正藏

十四冊四二二頁)憬師疏(卍續藏三十五冊三九九頁)曰:「經曰:阿難當知

……十萬由旬者(即上經文千萬由旬,異本作十萬——默。)成佛經(什譯之

散文體)云:是時閻浮提地,長十千由旬,廣八千由旬。金光明經第六云:閻

浮提地,縱廣七千由旬者,今云(憬師對上經文異說之解釋):彌勒初出時,

四海水多減而地多增,故云十萬由旬。後漸久遠時,海水還增地狹短故(所以

由十萬而降為七千由旬——默)。十千及七千不違;若有違文,准此可解也。

……諸山消減及平正如鏡者,約理而言,黃時亦有山石等,而對令(疏上格眉

批:令疑今)故無耳。若不爾,違下文云:大迦葉住此山故」。

憬師是一善為疏解異說者,對經文中「諸山消減」一句,意謂「其時亦有山石

,對令(或對今)故無」。今審閱「今」「令」二字,皆不得其確解,又不便

謂之費解,乃強作解之:「今」「令」皆得。今者,指慈氏住世之當今而言,

即慈氏當今本身之妙境上,地平如鏡,無諸山故;此即法華經中「我此土安隱

,天人常充滿也。令者,人間未必無山、佛之神力,能令大地柔蝡似琉璃故。

此如彌陀經中西方無三惡道,只是彌陀欲「令」法音宣流,而化作其白鶴孔維

而已。

        三、城園華果美妙

大適意華,悅可意華,極大香華,優曇鉢華,大金葉華,七寶葉華,白銀葉華;

華鬚柔軟狀如天繪,生吉祥果;香味具足,軟如天綿。叢林樹華甘果美妙,極大

茂盛,過於帝釋歡喜之園。其樹高顯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雞飛相及。皆由今佛

種大善根,行慈心報,俱生彼國。

此明慈氏國土內所有之景物也,文末點示要旨。景物別之為三:一、花果、再

分四點:一、感性、所謂大適意華,悅可意華,梵語曼陀羅華。此所謂適意者

,即花之感性,謂其感發於人,能令適意也。唐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

驚心。」不免觸景生情。此適意華,由於善根所生,適可於菩提心之意願,明

其華性之感人也。若王維詩云:「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浣女搗衣而喧

竹,漁舟撒網以動蓮,則乃明其人性之感花也。二、色麗,所謂優曇鉢華,此

四方以東為主,東方即為青色。此明具有雜色名花,故科判色麗也。三、體質

,從花葉之質類而分:有金葉者,有七寶為葉者,亦有葉為白銀者。四、比喻

,凡所有花,鬚瓣柔軟,似天上之繪綿;香味無比,若人間之旃檀。二、園樹

,樹之高,三十里,樹之美妙,遠過帝釋之花園,堪稱人間最富麗唐皇之妙景

。三、城邑.慈氏國土,城池都邑,依次排比而立,彼此容有距離,雞雛展翅

,立可登及,此可見其繁榮之極。

文末點示要皆,謂「由今佛種大善根」,明此依報莊嚴,皆由種大善根而得成

就者,善根為因,依報為果故。又謂「由慈心報俱生彼國」,意在激發人之慈

心,使令生於彼國。文中「今佛」何指?語意不明。答:一、指當來慈氏言,

謂慈氏為當來下生後之今佛,依報莊嚴由其願所成故。二、指今釋迦牟尼座下

之眾生,謂依釋迦教化修行慈心之眾生,感生未來慈氏國土故。三、指釋迦牟

尼(指釋迦),未來慈氏國土,固由慈氏及其弟子所感生,但皆得受釋迦法化

而修行發願者,釋迦為其增上緣故。

經中花,作華。花,華通。華字較具美感莊嚴性故。

        四、人生濤高康樂

智感威德,五欲眾具快樂安隱。亦無寒熱風火等病,無九惱苦。壽命具足八萬四

千歲,無有中夭。八身悉長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極妙安樂,遊深禪定以為樂器。

唯有三病:一者飲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

此文敘述慈氏國中人生生活之現象,似應判屬正報,然經泛冗,無嚴格性,文

長而不便統攝;今以文雖說明人生,而人生所享受者則為物質,故就其享受點

而科之為依報也。文中所明者,內具智慧,外享五欲者,一也;四大調適故無

病,逆境不遇故無惱,無病無惱者,二也;中國以蘇才郭福,岐子彭年而譽羨

人之福壽,其時人壽人萬,彭祖遠遜者多,三也;身體魁偉,威德莊嚴,其時

人身丈六,尊特高勝者四也;彼時人生,固未盡斷五欲,而常人於禪定,以禪

定為受樂之器者,五也;人之生活,重在飲食,口味在次,尤其吃而銷化為要

;如能銷化,又需便利暢通,果能上入下出無所阻滯,自保安享百年;再能留

心衛生,加餐防患,即得常守青春無衰老相。夫此飲食、便利、衰老之三者,

為人生自然之現象,在佛謂之三病,佛已永斷分段身故。彌勒國中,人生享受

飲食便利衰老自然怡樂之生活著,六也;女人五百行嫁,七也。

文中「九惱一名」,佛學大辭典(上卷二畫一六六頁)引智度論第九卷文作解

。觀其內容,乃明本師現在所受之九難,似與本經文無關,需者請檢智論及辭

典,茲不錄。如欲強解,余意可方便釋之:中國人,通常說,「天下事,常不

如意者十八九——十分中之八、九分。」即謂:人生煩惱之苦,十事中,九事

皆惱;或十分中,九分皆苦,形容苦事正多。此中九惱,不妨以多惱釋之。數

之極者曰十,茲僅次之,故言其多。又檢羅什譯下生經之憬疏云:「九惱者、

阿含云,一、寒,二、熱,三、飢,四、濁、(指眾生)五、大便,六、小便

,七、欲,八、飲食,九、老。」

        五、翅城引人入勝

有一大城名翅頭末,縱廣一千二百由旬;高七由旬,七寶莊嚴。自然化生七寶樓

閣,端嚴殊妙莊校清淨。於窗牖間,列諸寶女,手中皆執真珠羅網,雜寶莊校以

覆其上,密懸寶鈴,聲如天樂。七寶行樹間樹渠泉,皆七寶成。流異色水更相映

發,交橫徐逝不相妨礙。其岸兩邊,純布金沙。街巷道陌廣十二里,悉皆清淨;

猶如天園,眾寶莊嚴。有大龍王名多羅尸棄:(什譯下生憬疏註:此云,善護)

福德威力皆悉具足。其池近城龍王宮殿,如七寶樓顯現於外,常於夜半化作人像

,以吉祥瓶盛香色水散酒塵土。其地潤澤譬如油塗,行人往來無有塵坌,是時世

人福德所致。巷陌處處有明珠柱,高十二理,光喻於日,四方各照八十由旬;純

黃金色,其光照耀晝夜無異,燈燭之明猶如聚墨;香風時來吹明珠柱,雨寶瓔珞

;眾人皆服用者,自然如三禪樂。處處皆有金銀珍珠摩尼珠等,積用成山;寶山

放光普照城內,人民遇者,皆悉歡喜發菩提心。有大夜叉神名跋陀婆羅賒塞迦(

奉言善教)晝夜擁護翅頭末城,及諸人民,灑掃清淨。設有便利,地裂受之,受

已還合,生赤蓮華以蔽穢氣。

此明翅城勝境也。從此長文中看來,分之分四:一、翅城化境,二、龍王散灑

,三、明珠雨寶,四、夜叉守護,茲別言之:

  • 翅城化境;文中謂翅頭末城,縱—竪、廣—潤,各千二百由旬。又謂高七

由旬七寶莊嚴。所謂高者,即前文之縱義。既謂縱廣千二百由旬,又曰高七由

旬,未免重複而相違;茲將高七由旬接連七寶莊嚴為一句,即謂翅城上七寶莊

嚴之部分,計之約為七由旬。此明翅城之量度也。城所屬之樓閣,妙絕無比,

而皆不假造作,自然生化者。此明翅城之化境也。於此樓閣窗牖間,列有手執

雜寶珠網之無數寶女,於其珠網上無形寶鈴中,不自知覺間,發出天樂之妙音

。此明翅城之女樂也。又在城所屬地,而有行樹與渠泉相間,寶樹寶水,五光

十色,交相發映;各支分水交橫相賞,並行匯合,涓涓流逝,並無相阻互礙之

勢。此明翅城之林泉也。水岸之濱,金沙所成,街巷整潔,有過天園。此明翅

城之清淨也。以上依文約分五點如此。

  • 龍王散灑;中國建城,外圍隍池。孟子曰:「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意謂:城池原為防敵禦寇之設。勢必高其城而深其池,始得收其防禦之效。

文中謂:近翅城,有龍池,龍王名多羅尸棄,此云善護,彼有顯現於外之七寶

宮殿,雄壯偉觀,頗具善護翅城之威望。而龍王原為畜類,因欲實行功德事業

,每入深夜,往往變為人形,利用吉祥寶瓶、貯灌濃郁香水、散灑於附城各地

之塵土上。大地之上,因之油滑而潤澤,便利行者,起舒適感。此固龍王護城

利人之惠賜,文中謂為世人福德所感,想為當然。

  • 明珠雨寶;今日科學發達,工藝日新,人人利用機械,家家備置電器,夜

則路燈煇燿,明似天月,晝則花卉芬芳,秀比仙園,斯可謂之文明。須知:當

來翅城境界,尤過於此。其特出者,翅城街巷各處,一一皆有所謂「明珠柱」

,發射之光,比之於日,向四方普照,每方佔有八十由旬之珠光。光色純黃如

金,所照達處,則變黑夜而為白晝;光色之濃似墨,所有量度,則為恆允而續

明無盡。明珠柱上,充足無比賞心悅目之光色有如此者!而又時有香風徐徐吹

拂之;明珠一經香風襲擊,於明珠上,自然於無形間,普雨七寶瓔珞,繽紛不

絕。明珠柱上,普雨寶瓔之妙用有如此者!人群得此瓔珞而披服之,其感觸之

樂境,有不可名言之怡適。經中說如三禪樂,此為人間天上第一之樂,四禪為

捨境,則無樂也。又因明珠柱上,所雨摩尼金銀珍寶,充遍大地,積成寶山,

普放光明,人群蒙其光照,悉能反照自心,引生歡喜菩提之心。明珠所雨寶瓔

而生人群心上妙樂,又能擊發眾生之菩提心,其功德廣大有如此者!

  • 夜叉守護,經文「有大夜叉神」下便是。文顯且止。問:何故得名雞頭末

城?答:竺法護譯下生經憬疏曰:「雞頭末,此云慧幢。雞頭末為王舍城國界

,一云閻浮提國界,義亦無違。城似雞頭而得名故」(卍續藏三五冊三九八頁

)。問:文初兩出「莊校」,「莊校」何義?答:佛經應用字眼,別具風格,

頗具宗教神聖性者,若膠著字眼,不若神而會之為得。莊字,作莊敬、莊重、

莊嚴、莊正解都可。校字頗為神思,今將校字拆而視之,本為交木二字合成,

試觀多木相交而成者為何義,則不得其確定性,以所見之角度有異,則其所領

會者判斷者自然不同。昔者,造屋者之多用木也,由多木相交而成其書舍,得

名之為學校;多木相交而有長短之比較與得失,因而有校正、校勘之立名;多

木相交而形成錯綜複雜或整齊井秩,與夫豪華絢爛富麗之形態,此可名之校飾

(人群佩帶之裝飾品、名為首飾者以此)。經中所謂莊校者,似具此中最後所

說之第三義也。如文中「寶女手執之珠網上,覆以「七寶莊校」。則此「七寶

莊校」,可作名詞看,謂其珠網上所覆之品物,其原料,則為七寶,而以莊敬

為其體性,校飾——「美觀大方」為其外相也。又文中謂翅城所化之樓閣莊校

清淨,則「莊校」與「清淨」,似可同作形容詞視之。同一莊校,義似有別,

今日點綴或點綴品之二詞略彷佛之。問:文中謂「明珠燈光猶如聚墨」何義?

答:「聚墨」二字不甚明了,饒有風趣。「光」喻於「墨」、頗少所見。請析

墨之一物,凡用於圖畫繪寫之物料者謂之墨。成所見者,有硃沙之紅墨,有烏

料之黑墨,行者刺血寫經之血墨,他若畫家印刷者所用種種質料種種顏色之油

等墨品,皆不盡同,可知墨之範圍甚廣。所謂「聚墨」者,墨質和水沿摩而合

聚為濃厚之形,以別於水多墨少之淡墨也。由於墨與水合故不堅硬而流暢,由

於沿墨濃厚故聚合而光潤,墨有如斯之特性,經中以之而喻明珠之燈光者,良

有以也。明珠燈光之五顏六色(今日市上已有紅綠各色彩燈),可喻墨色之彩

色繁多,明珠燈光之靈活(今日市上已有霎時轉換異色字樣之招牌電燈)可喻

墨汁之流動通暢,明珠燈光之力強(今日市上已有通用一百支光以上之電燈)

,可喻墨汁之聚集濃厚。聚墨與燈光相似者,有如是之多,無怪乎經中引之為

喻。

今見佛學大辭典二四五七頁有「聚墨」一條錄之;「聚墨,譬喻,以譬物之黑

者,無量壽經頌曰:光明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焰明,無與等者。日月摩尼,

眾光焰燿,皆悉隱蔽,猶若聚墨。觀佛三昧海經云曰:優婆夷中二十四人,見

佛身色,猶如聚墨」。如依辭典,謂佛光明耀無比,餘光為佛光所蔽,則現出

陰影墨黑暗之聚墨形態,則與本經明文相抵觸,本經明謂明珠柱上「燈燭之明

猶如聚墨」故。無量壽經頌,粗心一見,似如辭典所云,實則並非如此。以我

所見,無量壽經,謂佛光明無比,而能隱蔽餘光,餘光為佛光所隱蔽,則更顯

佛光之更明,明若聚墨也。若如辭典所解,其所引之三昧海經文,亦不能通。

故復引無量壽經頌,以新式標點示之。

光明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焰明,無與等者!(日月摩尼,眾光焰耀,皆悉隱

蔽。)猶若聚墨。前四句,明佛光之明,餘三句,明餘光之隱,後一句,喻佛

光之明。

        六、人民樂善動態

時世人民,若年衰老,自然行詣山林樹下,安樂淡泊念佛取盡,命終多生大梵天

上及諸佛前。其土安隱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蔽門者,亦無衰惱水火刀

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如子愛父如母愛子,語言

謙遜,皆由彌勒慈心訓導,持不殺戒不噉肉故,以此因緣生彼國者,諸根恬靜面

貌端正,威相具足,如天童子。

國人曰:「為善最樂,讀書便佳」。旨哉言乎!人生社會,環境複雜,一隨風

動,便將墜落,若能鎮定,安於自守,非禮不動,勤於公益,自必有其樂趣也

。本文所述,原為印度宗教思想,而與中國儒家大同觀念非常脗合,期達社會

文明之進步,人民生活之康強,則一致也。今按文義,內含死、生、因、果四

義,前二一對,後二一對,計二對也。茲依次明之:一、死生天上:未來彌勒

國土之人民,垂老將死時,自動就於樹下以為待死之所,不期然而然,此或業

力所使,抑或預知時至故。此時身樂心安,生活淡泊,唯有一念佛法門,把持

於心,以為死後之依托。由於此一正念之昭影,其令終後,則有二種歸途,一

則生於大梵天上,一則生於諸佛世尊前。何以故?念佛淨因必得淨果,由於功

夫淺故得生梵天之上,或由世緣未盡故而生梵天;若其日常功夫深,淨念相繼

者必得生於諸佛前也。二、生逢盛世:俗說:「亂世人不如狗」,朝不保夕,

隨時隨處皆有生命之虞。小而言之,盜賊蠭起,竊害叢生,每於深宵,潛入門

戶,或梟張大膽公然擁入,或以燭火燒人皮肉,或以沸水煮人軀體,或公大刺

割人手足,或以利器挑人耳目。如此痛若豈可勝言!彌勒佛時,光天化日,由

於土地富饒故,人皆無貧苦之患,故互不相怨;由於人心向善故,人皆有自立

之志,故得銷滅竊劫。家宅夜不蔽戶,路不拾遺;社會繁榮安寧,水火不侵,

一切饑饉毒害,從無生起。此非盛世而何!三、因結善緣:順逆之境,由於人

心之所向,心為主要因素,向於善者則順,向於惡者則逆。盛世所以太平,由

於人心平正而集成,如「物不得其平則鳴」,勢所然也。彌勒盛世,人群相處

,經文說:「如子愛父如母愛子」,此真情同手足,恩似骨肉。其基本之出發

點,即經文說:「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故。誠於中,形於外、心慈善

故,自然如經文說:「語言謙遜」。此種樂善人生觀,似為適逢其會之因緣,

實則江山好改,稟性難移,原非偶然而然,經中說:「皆由彌勒訓導,持不殺

戒不噉肉故」。一念慈心不殺之種子植於心,潤育滋長,由此生根,發芽抽技

,勢力擴充,則漸能蔭覆群生,博施眾愛,而普結善緣也。四、果感相好:佛

之相好,由於多生修福而得。例如:孔雀開屏,鳥語清翠,每一動物,皆有其

天生自然之美,諸凡形式色彩,莫不別具風格,若謂非業報所果者,則別無解

說。彌勒盛世,據如上文所說,人民慈善,敬愛和順,內調諸根,外不殺害,

深結善緣,普利人群,以此為因,而得生於彼國者。由於因心純潔,則其感果

亦復莊嚴,此如經中所說諸根恬靜(六根具足無缺,而且伶利聰敏),面貌端

正(面貌方正圓滿,不斜不凹,如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說),威相具足(有威可

畏,有相可敬),如天童子者是(中國人讚譽人之相好,多比之於仙,而曰某人

乃一仙童或謂之仙女,佛經則以天人為美妙,故喻之天童)。

        七、翅城花水鳥樹

復有八萬四千眾寶小城以為眷屬,翅頭末城最處其中,男女大小雖遠若近,佛神

力故兩得相見,無所障礙。夜光摩尼如意珠華遍滿世界,雨七寶華,鉢頭摩華、

優鉢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

殊沙華、彌布其地;或復風吹迴旋空中。時彼國界城邑聚落,園林浴池,泉河流

沼,自然而有八功德水。命命之鳥鵝鴨鴛鴦,孔雀鸚鵡,翡翠舍利,美音鳩鵰,

羅耆婆闍婆快見鳥等,出妙音聲。復有異類妙音之鳥不可稱數,遊集林池。金色

無垢淨光明華、無憂淨慧日光明華,鮮白七日香華,瞻蔔六色香華、百千萬種水

陸生華;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香淨無比、晝夜常生終無萎

時。有如意果樹,香美無比充滿國界,香樹金光生寶山間充滿國界,出適意香普

薰一切。

茲依經文,分之為六:

  • 眾城連環:自「復有八萬四千眾寶小城至無所障礙」水止。謂翅城處於中

央,周圍環繞有無數小城,一一拱向,猶若衛星,又如玉環,聯續相接,好似

重重疊疊之瑤臺也。各城居民,老少男女,地雖相去而有距離,言語可以互應

,淨業可以同修(今日遠隔重洋,已有無線電話),毫無間隔而障礙之。

  • 地布名花:彌勒佛世國土中及翅城境內,名花遍佈,色香無比。自「夜光

摩尼如意珠下至迴旋空中」文止。其中所列之花名,計為十種。今檢辭典錄之

:一、夜光摩尼如意珠華。千字文云:「珠稱夜光」。明珠夜中能發光故。摩

尼梵語,此云如意,華梵並舉故。二、雨中寶華,花以七寶為體故。三、鉢頭

摩華,此又曰波曇、波暮、波頭摩,正言鉢特摩,赤蓮花也。(見玄應音義三

)四、優鉢羅:具正云尼羅烏鉢羅,尼羅云青,烏鉢羅,花也;其葉狹長,近

下小圓,向上漸尖。佛眼似之,故經引之為喻。(見慧苑音義上)五、拘物頭

華,譯曰地喜花,赤白青黃四種蓮色,同得用此一名。又謂之蓮花尚未開敷者

。六、分陀利華、此為正開敷之白色蓮花。此花最大,花瓣數百,名百葉花。

法華經之蓮花即此。此花出阿耨達池,人間稀有,故稱為人中好花,希有花等

。佛在無量壽經說:若念佛者,當是人中分陀利華。七、曼陀羅華、此云圓花

、白團花、適意花。八、摩訶曼陀羅華,此別於前之小者,大適意花也。九、

曼殊沙華,此云赤團花、藍花、柔蝡花。十、摩訶曼殊沙華,光宅法華疏一日

:曼殊沙為小赤團花,摩訶曼殊沙為大赤團花。彌勒國土,滿地遍佈如是各種

名花:亦或由風飄動而於空中飛颺以迴旋也。

  • 園流德水:自「時彼國界至八功德水」止。謂彼國界之範圍內,所有城市

、社區、花園、池沼等處,不假人工,自有人功德水,任運自然流動故。稱讚

淨土經云: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泠,三者,甘美,四者

,輕蝡,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解除饑渴,八者,飲已長養諸

根,四大增益。

  • 寫演妙音:自「命命之鳥至遊集林池」止。此敘彌勒國內具諸眾鳥出妙音

聲演揚佛法也。今依文列之:一、命命鳥,法華涅槃皆稱之命命鳥;勝天王般

若經則曰生生鳥;雜寶藏經,阿彌陀經名之曰共命鳥、一身兩頭鳥也。二、鵝

,三、鴨,四、鴛鴦,五、孔雀。此四種,通常普遍皆有,人所易見。六、鸚

鵡,善學人言,而能操人語之鳥也。詩云:「鸚鵡前頭不敢言」,唯為所聞,

招惹是非故。七、翡翠,鳥名,雄者曰翡,雌者曰翠,(鴛鴦亦然,鴛為雄,

鴦為雌)羽毛美麗之鳥也。八、舍利,鶖鳥。舍利弗之母名。九、美音鳩鵰。

十、羅耆婆耆婆快見鳥。此九,十二鳥,大正藏本原文有誤,茲附表並加說明

於後。

  • 花出光香:自「金色無垢淨光明至終無萎時」止。謂彼國中各種名花,常

無萎縮謝衰,永保悄新嫩美。不但色彩可以遊目騁懷,而又放射青黃赤白各種

微妙之光明,啟發人之本心佛性也。今按文列之:一、金色無垢淨光明華,此

有表法之意。金為寶之最貴者,俗云:真金不怕火燒,金性表真實。由於真實

故無垢,金在礦中而無損於金體;由於金體無損故而能放出其淨光明者。此表

佛性雖在煩惱感中而無所損,自然自可發出智慧光明也。二、無憂淨慧日光明

華,孔子曰:仁者不愛,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又曰:仁者無敵於天下。無憂

者,本於仁慈而愛人,則無復而有憂者加諸其身,本此仁心而普及之,則必如

清淨慧日普舒光明也。三、鮮白七日香華,白色為色之本,善性曰白,惡性曰

黑。七日表示時間上之階段性已能圓滿,例如儒家三年之孝,已能完成,斯可

為孝。由仁慈心,應合於相當時間性之環境因緣,自可飄拂其香風,而惠及之

於人云。四、瞻蔔六色香華,又云:薝蔔,瞻波,香樹名,又曰金色華樹。大

論云:瞻蔔,即黃花樹,其形高大,花亦甚香,其氣逐風彌遠。維摩經云:如

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表法隨意!

  • 寶山香樹:自「有如意果樹至普熏一切」止。此明彌勒國土,其中有寶山

,於寶山間生有香樹,於香樹上,纍纍然之無數果實滿掛於其枝葉之上,其枝

葉間之果實,名之為如意果,滿足人群心中意願故。於此花果之上,發射無比

之香美,普熏而至於一切之處。經文兩出花名,今科之為「地布名花」,「花

出光香」,如此,庶乎不覺其重。

 

 

 

 

 

 

 

 

 

 

 

二經鳥名校勘表

大成佛經(大正藏14冊429頁)      什譯下生經(大正藏14冊424頁)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鵝 鴨 鴛 孔 鸚 翡 舍 鳩 羅         耆  鳩 舍 翡 鸚 孔 鴛 鴨 鵝

      鴦 雀 鵡 翠 利 鵰 耆         婆  鵰 利 翠 鵡 雀 鴦

                        婆         耆  羅

                        耆         婆

                       

                             對校

                     (誤)             (正)

 

  

  

  

   

 

                          

 

 

 

 

       
   

 

              (正 訂)

                           

說明:1什譯下生經列鳥九名,大成佛經列鳥十一名,本表中各列九鳥名,一

因實際只有九鳥,並無十一鳥。大本經十一鳥中,第一命命鳥,即為耆婆耆婆

鳥,華梵重出故。其第十一快見鳥,乃形容各鳥中目明之快見者,並無定鳥所

指故。二因大小經中各舉九鳥可易對勘較明顯故。2今以二經對勘,發現大小

二經中第八第九二鳥名異,再仔細而觀,即知大經有誤,小經正確。3誤點何

在?小經中耆婆耆婆即命命鳥,大經中於此鳥名加上一羅字,經查辭典並無其

羅耆婆耆婆之鳥名;而小經中第八鳩那羅,是三個字之名,大經中鳩鵰,變為

二字之名,即可推知小經鳩那羅之第三羅字,大經誤加於第九鳥名之頭上,第

八為鳩鵰,第九成為羅耆婆耆婆。又者,小經鳩那羅,檢查而知為一鳥名,大

經鳩鵰是二鳥名,果若如此,則其耆婆耆婆上又多一羅字,不成其鳥名,因可

推知其鵰字為誤,應為那字,再加添一羅而成一鳩那羅之鳥名方是。又,鳩

鵰下,將第九鳥名頭上之羅字安於其下之第三字而為鳩鵰羅,亦無此鳥之名,

所以鵰字證其為誤,應去之,改用那字,再加第三之羅字,而成為鳩那羅方是

請檢大正藏對勘。一鳥之名,小事也,治學誠難,今就一得者獻之大雅

,希勿為哂,請正之。

        八、閻浮地天物人

爾時閻浮提中常有好香,譬若香山。流水美好味甘除患,雨澤隨時。天園成熟香

美稻種,天神力故一種七穫。用功甚少所收甚多,稻稼滋茂無有草穢。眾生福德

本事果報,入口銷化百味具足,香美無比氣力充實。

 依文分為地、天、物、人之四:

  • 地積香山:文中謂地出好香多而積之成山,源流美水濃而味甘除患,日光

煦和,雨澤調適,皆能適合時宜,順乎所需者,是也。二、天神助佑:文云:

「天園成熟香美稻種,天神力故一種七穫」。文中用天園天神二名詞,不知者

,則以佛法重視於神,晉而神佛不分,混亂視聽。即以有天園故而有天神,天

神當致力於天園,既然天神配合於天園,天園土質肥沃,天人神力充沛,又焉

得不能一種七穫乎!需知;未來慈氏尚在人間閻浮地上,而非是天園,其時之

人亦非天神,所謂天園天神者,乃不過形容其時之福地則如天園,其時之福人

則如天神而已。明乎此,人則不可依賴於神,務加警惕。三、物產豐腴:文中

謂:「用力少而收穫多」,物能盡其用故。又謂:「稻稼茂而草穢無」,地能

盡其利故。上文中「天神致力於天園」,人能盡其才故。四、人壽加餐:文中

謂:其時人民,其所感果,皆由積福所成,凡所食者,自然變成美味,適口充

腸,色香俱到,因而加餐康壽,氣力充實無比。於此請注意:人所享受,概由

積福而然,積福則在從公利人,俾眾得其實利。理果如是,事務行之!

  • 佛告鶖子正報莊嚴

 一、輪王千子備具七寶

其國爾時有轉輪聖王,名曰穰佉。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具三十二大相

好,王有千子,勇猛端正怨敵自伏。王有七寶:一、金輪寶,千輻轂輞皆悉具足

。二、白象寶,白如雪山七胑柱地,嚴顯可觀猶如山王。三、紺馬寶,朱鬣髦尾

足下生華七寶蹄甲。四、神珠寶,明顯可觀長於二肘,光明雨寶適眾生願。五、

玉女寶,顏色美妙柔蝡無貄。六、主藏臣,口中吐寶足下雨寶兩手出寶。七、主

兵臣,宜動身時四兵如雲從空而出。【千子七寶,國界人民,一切相視,不懷惡

意,如母愛子】。時王千子,各取珍寶於正殿前作七寶臺,有三十重,高十三由

旬,千頭千輪遊行自在。

經中將敘彌勒事,先敘其依正莊嚴,欲明依正莊嚴,佛乃以諦聽而誡鶖子,申

明如來深照般若,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所以有此文來也。

上依報莊嚴中,間有敘及人類生存之文化方面者——精神文明,其文思主體,

則為未來慈氏之國土,故科判之為依報莊嚴。此處首明輪王,輪王為人間尊極

,有王而後有子民,其中亦言及七寶及七寶臺等物體俊麗之文化方面者——物

質文明。而文思主體,則為未來慈氏之人事,故科判之正報莊嚴。乞閱者幸垂

察之!本文分之為四:明王德、子德、寶德、臺德,依次述之:

一、輪王聖德:茲復分說:一、輪王出時,俱舍論十二曰:「從此洲人壽

無量歲乃至八萬歲,有轉輪王生,滅八萬時,有情富樂壽量損減,眾惡漸盛,

非大人器,故無輪王。此王由輪旋轉應導,威服一切,名轉輪王。」大辭典二

八二○說:輪王在增劫,人壽至二萬歲以上,則出世。在滅劫,人壽自無量歲

至八萬歲時乃出世。二、輪王類別:施設足論中說:輪王有四、金銀銅鐵應別

故;如其次第、勝、上、中、下逆次能王,領一、二、三、四洲。三、輪王得

名:梵曰斫迦羅代棘交曷羅闍,又作遮迦越羅。此云轉輪聖王、轉輪聖帝、轉

輪王、輪王,由天感得輪寶降伏四方故。四、輪王受位:契經云:「若王生在

剎帝利種紹灌頂位,於十五日受齋戒,沐浴首身,受勝齋戒時,升高臺殿,臣

僚輔佐。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輻,具足轂輞,眾相圓淨如巧匠成,舒妙

光明來應王所。此王定是金轉輪王。餘轉輪王,應知亦爾」,五、輪王德相—

—依照經文疏解:彌勒佛世,翅城國內,其國王名穰伽。(竺什二譯之下生經

,憬師皆有作疏,二疏均未提及穰伽之譯語,虛大師之義淨譯本講要中云。梵

名餉佉,此譯云「貝」,顯其具足諸多寶貝功德故。)彼為四種輪王中之金輪

聖王——轉輪聖王。該王以德化民,不尚武事,經中謂「不以威武治天下」。

擁有四兵而不用之,中國所謂無為而治故。四兵維何?辭典引長阿含六:一、

象兵,二、馬兵,三、車兵,四、步兵。什譯下生憬疏:四兵者,一車、二牛

、三象、四馬也。該王具有三十二大人相好,乃人間最有福德之品貌者,非常

可貴,不過不及釋尊相好之圓滿而已。智度論四曰:「問曰:轉輪聖王有三十

二相,菩薩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別?答曰:菩薩相者有七事勝轉輪聖王。菩

薩相者:一、淨好,二、分明,三、不失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

慧行不隨世間,七、隨遠離,轉輪聖王相不爾。」需知每一相好,即不具七事

之勝德者,皆為多種善緣而成,而況輪王具足三十二相耶!

三十二相,請閱卍續藏三五冊三七三頁上生經窺基疏,茲不錄。

  二、千子威德:文云:「王有千子」,言輪王子息多故。中國所謂丁財兩

旺,人丁盛也。中庸所謂「宗廟饗之,子孫保之」,家系繼承永恆,皆賴乎子

孫綿延不絕;創興家業,發揚聲威,亦需乎後嗣者統力合作,故宗族盛者家庭

之幸福也。彼王千子,雖富有四洲,擁有七寶,依然勤於政事,勇於公忠,經

文謂之「勇猛故」。其所籌謀,不偏不倚,而其表情,莊嚴端肅,經文謂其「

端正」故。即因王子能自檢身,加惠四夷,所以兵戈自戢,從無干擾,經文所

謂「怨敵自伏」故。此所謂之威德,「威而不猛,莊而且勵」。

  三、七寶福德:輪王七寶,福德所感,故科之七寶福德。茲再分說:一、

七寶來自何方:輪王大福,自然七寶從空而來。辭典引增一經說:「金輪」具

足千輪,東方來應;是時「象寶」從南方來,六象金銀校飾;「馬寶」從西方

來,毛青尾朱;「珠寶」東方來,八角四面火光;「女寶」貌正,隨王左右不

失時節;「主藏兵」,身體紅色,得天眼通;「兵寶」隨王出世,自然來應。

」二、七寶何必定七?竺譯下生憬疏曰:「七寶者,輪王但以散善所化導,故

令所得果報大六欲天,是故成七寶而非六八也」。此種解說,詞固巧妙,理未

周圓。夫散善對定善言。散善果報大六欲天,則定善果報,小於六欲天否?散

善果報成七寶而非若六若八之數,則定善果報成七寶而非七數,將為六八否?

我以為寶何故定七,並非問題,則等於人身,外有四肢,內有五臟,自然之理

也。若強言之,七數為一個相當之階段,到達於七,似已告一周圓,如今日以

七日訂為一周者是。三、七寶體相業用——依照經文疏解:一、輪寶:車輪中

各條小直木名曰輻,統集在轂之上;轂乃車輪中心穿軸之圓木。輞為車輪外圍

之大圓木;所謂輻者,上連於轂,下接於輞。千輻轂輞皆具足者,此為倒裝文

法,下具足二字,通上輞與轂,並及千輻,以此金輪統具轂輪並及千輻故。老

子云:三十輻,為一轂。有所謂千輪者,千輻金輪,從簡言故。二、白象寶:

白,顯其色也。四腳曰四胑,加頭(一作鼻,鼻為頭之部分故。)尾,股共成七

胑,七胑齊著於地,威嚴獨特,所謂猶如山王故。三、紺馬寶:馬身之鬣、髦

、尾統皆朱色;馬足之下生華,馬之蹄甲七寶所成故。四、神珠寶:此寶經謂

長於二肘。肘印度尺數名。俱舍論十二說,「七麥為一指節,三指節為一指,

橫列二十四指為一肘;竪布四肘為一弓」。或謂一尺八寸乃至一尺四寸為肘,

佛之量倍之。滿眾生願普雨珍寶故。五、玉女寶,中國所謂仙女非凡品故。六

、主藏臣,增一經謂之居士寶,身體紅色,得天眼通故。七、主兵臣:輪王行

動,天空四兵如雲擁護而隨行故。四、寶臺功德:輪王千子,於輪王前,亦盡

其孝親之道;或表其神明之功,造作七寶妙臺,以取悅於其父王,顯現威能於

其國人故。每一寶臺,三十里,高可十三由旬。經中謂此寶臺千頭千輪遊行自

在,憬師疏(什譯下生):「寶臺千頭者,千子所遊處故」。(卍續藏三五冊

四○四頁)意謂此千子所造之一寶臺,下有千輪運之而行,上有千子住在臺上

故有千頭;則此千輪,當非輪之為千,而乃千輻之一輪;於此千輻輪上運載千

頭之千千,遊行無礙而得自在故。此說依文釋義頗為充當。但什譯下生成佛經

原文云:(大正藏十四冊四二四頁)「又其國土有七寶臺,舉高千丈千頭千輪

,廣六十丈」。其與本經略異,未明寶臺而為千子所造,僅謂其國有此七寶之

臺,則寶臺上之千頭從何而來?茲者,另作一解,頭者,臺頁也:輪者,臺足

也。普通屋尖謂之屋頂;今此臺頂,謂之頭,形容臺頂之活動形態,謂其臺頂

如人頭而可掉動由前向後,及得隨向左右而視盼故。普通動物僅有其足,今此

寶臺以輪為足,顯其遊行神速自在故。「千頭千輪」者。謂此寶臺,上有臺頂

,下有輪足,各千數故。又謂「千丈」者,謂臺頂至臺足,相距千丈故。文用

三個千字,分別說明頭、輪各千,及臺高之千丈,顯其數量之多(千字作數量

多解),但不必拘執以千為實數;甚而臺頂之多,數過於千,臺足之輪亦數過

於千,由臺頂至臺足,更不止顧千丈也。問:千子共成一寶臺,抑或各作一寶

臺?答:二義均可。一子成千臺,千子成一臺,都無不可,一多相即故。

 二、四國寶藏龍神守護

有四大寶藏,一一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伊鉢多大藏,在乾陀羅國;般軸迦

大藏,在彌緹羅國;賓伽羅大藏,在須羅吒國;穰佉大藏,在婆羅國古仙山處

。此四大藏,自然開發願大光明,縱廣正等一千由旬,滿中質寶;各有四億小藏

附之。有四大龍,各自守護此四大藏及諸小藏,自然踊出形如蓮華。

上明輪王飛行之七寶隨身,此明輪王尚有四大寶藏無數小藏,分別安置於四大

都城也。此大小寶藏,滿中珍寶,並有四大龍神,分別各自守護其所守之寶藏

,以防意外之侵害與損毀故。「形如蓮華」者,憬疏謂「寶藏涌地貌也」。四

龍守藏之因緣,憬疏引增一經明之,茲錄集之:

增一經云:昔有長者有四兒,勸令皈依三寶矣。不從命,即時父雇黃金,爾時

父將兒詣佛問曰:此兒雇受皈依,得福不?佛答:亦得,謂未來彌勒出世時,

當守護寶,為四龍王也。同經更云:爾時典藏人名善寶,爾時伊羅鉢等四龍王

往至善寶所,語曰:欲所須者,我等相給。則四龍王以四寶藏奉上;善寶取四

藏也;寶即奉上穰佉王也。(卍續藏三五冊四○○頁竺譯小本之憬疏引文)關

於四國、四藏、四龍之說,今就目前所見之經疏中所列舉者,摘出而分別制成

表式,以便閱者之查照。經文分明,母勞多言。

 

 

 
 

 

      乾陀那國(憬疏:此云他持。    伊羅鉢藏(憬;伊羅鉢樹名。此指為龍;

                       竺。)             以折樹枝受龍報故。)

      彌梯羅國(憬:此云共等。   綢羅藏(憬:綢羅龍名。

                       竺。)             龍守藏故。)

      須賴吒國(憬:此云黑色。   大寶藏(即大經賓伽羅

                       竺。)              此云黃眼、龍名)

       波羅奈(辭典:       穰佉藏(虛:此云貝,王名,

                 )             藏近王城故。)

 

      伊鉢多藏……………………乾陀那國(同上第一)

      般軸迦藏……………………須梯羅國(同上第二)

      賓伽那藏……………………須賴吒國(同上第三)

      穰佉藏……………………波羅奈國(同上第四)

 

大經與小本列名、次第全同,唯國名與藏名上下相反—默誌。

 

 
 

 

      羯陵伽國(虛:一作迦陵頻伽,     冰羯羅藏(虛:鬼子母名, (當上

               默:鳥名,聲妙故。)              守藏者)       第三)

      密絺羅國(虛:譯曰多鹿國)     般逐迦藏(虛:又半擇迦      (當上

                                           譯黃門,守城者。第二)

      犍陀那國(默:北印度境,           伊羅鉢羅藏(虛:龍名   (當上

               無著菩薩,乃此國人。)              龍守城故)   第一)

      婆羅尼斯(此云:江遶城)     餉佉藏(虛:王名。          (當上

                                            藏近王故。)         第四)

 

虛講依本,為義淨譯之伽陀本,憬疏為竺法護譯本,二經列名微有差別,解說

因之稍有出入—默誌。

 三、時人見寶棄如瓦礫

無央數人皆共往觀,是時眾寶無守護者。眾人見之心不貪著,棄之於地,猶如瓦

石草木土塊。時人見者心生厭離,各各相謂而作是言:如佛所說,往昔眾生為此

寶故共相殘害,更相偷劫欺誑妄語,令生死苦緣展轉增長,墮大地獄。

此明彌勒佛世,眾生不寶金玉,惟善以為寶也。經文上半段.明眾生棄珍寶如

土木瓦塊,言其心之無所貪者。下半段文。明聞佛說,世間罪孽之源,皆由於

財寶之迷惑,以致於偷劫欺誑,墜入坑阱,故不可以因迷入迷,而可以返覺而

覺也。若分別論之,前文言眾生之無貪,乃從善之方面言;後文言眾生偷劫欺

誑,乃從惡之方面言。問:善惡二途,云何背道而馳?推其根源及其因果之變

化為如何耶?答:彌勒佛時,時和世泰,人壽年豐,資金充足,遍地珠寶,此

所謂物豐也。其時之人,無人我分,情初手足,恩深骨肉,此所謂無我也。此

物豐與無我之二種現今果實,卻由於前生雙修福慧所致。否則,空中不能生花

。由培福故感物豐,惜福者得福;由修慧故而無私我,無私者成其大公也。今

既叨逢聖世,得其美滿人生,由於物豐故,自必自然而不貪著,貪著無所用故

,由不貪故,則必龍而能積其善;又由於無我故、則必自然而無所求,求取無

所用故,由無求故,則必反而利濟眾生,此乃於物豐與無我之二種善果上,又

能實行積善與利生之二種善因也。今生種此善因,必得後世之樂果好報,此為

自然之理,庸復胡疑。此上僅明積善之清淨門,其中具有五對三世兩重因果,

若夫行惡之雜染門,其中亦具五對三世兩重因果,茲不詳言,謹按其義繪製表

式於右,參照本文而觀,自可了然。

 

 

 

 

 

 

 

 

 

 

 

 

 

 

 

 

 

 

 

 

 

世三對五(門染雜)         (門淨清)五對三世

果因重兩                   兩重因果

         

不(對一不二)不    修      修     

(因前)  修 (慧福) 修     (對一慧福)    (前因)

      慧      福    慧      福     

     

 

      起      衣    無      物    

(果今)  我(對一我物)食     (對一我物)    (今果)

      執      缺    我      豐   

             乏 

 

 

      妄      起    無      無    

      取(對一取貪)貧     (對一求貪)    

      求      心    利 (無二) 貪     

                             (今因)

(因今)                          

      惱      作    利      積

      眾(對一惱惡)惡     (對一他自)

      生      業    生      善

    

 

      墮      招    好      樂   

(果後)  惡(對一報果)苦     (對一報果)    (後果)

      道      果    報      果   

 

此表格中,前因後果,各有一對,而於今因中,特列為二對,欲求未來之美滿

花果,勢必致力於當今之耕耘故。況乎只問耕耘,不問收成。

四、城鈴風動宣演皈依

翅頭末城,眾寶羅網彌覆其上;寶鈴莊嚴微風吹動,其音和雅如扣鐘磬,演說皈

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此明翅城情與無情普遍宣演三寶功德,號召全民一致作大皈依也。先明三寶,

後明皈依:

今據佛學大辭典三寶條略加修訂其詞句如下:三寶有四種:一、一體三寶(又

云同體三寶、同相三寶)謂三寶一一體上各具三寶之義,佛體具覺照義曰佛寶

,佛體上有軌則義曰法寶,佛體具無諍義曰僧寶。法體慧日光遍義曰佛寶,法

體具軌則無諍二義,分別名之法僧二寶。僧之具有觀智,軌則、無諍三義,則

為僧之三寶也。二、理體三寶:於真如體上立三寶義,真如覺性為佛寶,真如

法相為法寶,真如性相不二為僧寶。三、化相三寶(又云別體三寶、真實三寶

)分之為二:一、大乘、諸佛三身曰佛寶,六度曰法寶,十地為僧寶;二、小

乘,丈六金身曰佛寶,四諦十二因緣曰法寶,聲聞緣覺為僧寶。四、住持三寶

,木佛畫像曰佛寶,三藏文句曰法寶,剃髮染衣曰僧寶。以上四種,前二局於

大乘,後二通大小乘。行事鈔資持記曰「三寶四種:一體、理體、就理而論;

化相一種,局據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時」。

問:鈴聲無情,云何而得宣演皈依?答:慈氏神力如被故,眾生福業感招故。

問:佛法無量,鈴聲何獨宣演皈依?答:諸佛教門無邊,惟有皈依得入故。問

:云何皈依?答:未歸依者令其皈依故,已皈依者令其持續故,已持續者令其

增長道心故,已增長道心者令其永恆不失故。問:皈依云何?答:謂將自已身

命付予三寶故;折為金湯,捍禦三寶敵寇故;願為侍從,四事供養三寶故;於

住持三寶,殷勤奉事而隨順故;於化相三寶,敬心禮拜修福慧故;於理體三寶

,深觀法性而澈證故;於同體三寶,普悉自他物我皆同一體故。以如是諸義,

鈴聲故得廣演皈依。

  於此余有二義:一為皈依者誡,一為皈依者倡。

  • 皈依者須深體皈依要義,仰體三寶聖恩。三寶體廣普督十方、盡十方之三

寶,皆為皈依者所皈依之。又,三寶有光明淨潔之德,不為有私欲者所染污之

。又,三寶有普通大慈施濟眾生之功,不為偏狹專營私利者所損傷之。果然如

是,則皈依者,不可唯知授皈依者一人為所皈依,餘皆非所皈依,喪失三寶十

方遍性故。其皈依者,不可存有私弊,師徒勾結唯利私已私黨,而不微分供養

他諸比丘,隱蔽自心光明淨德故。其皈依者,更不可障礙他人修諸功德,如他

人出資助建或慈濟等,從中施展阻撓技倆,有損因果功德;授皈依者如其陰為

出此下策,則心偏狹喪失三寶大慈故。謹依如是諸義,特為拈出,而為皈依者

誡!

  • 皈依三寶,人但知其為入佛之初階,而不知皈依三寶統貫至於成佛之極。

佛世尊,何嘗不具同體理性之三寶;諸佛不捨眾生,何嘗不示現皈依住持三寶

,所以皈依三寶者,盡未來際也。皈依三寶,人但知其請師宣說皈依為皈依,

而不知其在乎專精投誠終身服膺為皈依,佛世尊,三言二語,每呼善來或說三

皈即得戒體,由於善根純熟一觸便應故;余儕皈依,徒作敷衍未必真能皈依。

當今末法,欲脫苦厄,捨皈依三寶則無由從,尤須大開法門普倡皈依,普天之

下,幕非佛土,率土之濱,莫非佛徒(此言宗教,非關政治)縱令採用方便皈

依,未必盡合儀則,然而納其入於正軌,求持皈依,其非天下國家之幸福而何

?余所以為皈依三寶者倡!

三、佛說慈氏化現人間

 自下經文,直至流通分前,皆釋尊宣示慈氏之德行,而為經文之樞要,此乃

正宗分中之正宗分。茲依文分之:

一、慈氏托生光相好

時城中有大婆羅門主,名修梵摩;婆羅門女名梵摩拔提,心性和弱,彌勒托生以

為父母。雖處胞胎如遊天宮;放大光明塵垢不障。身紫金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坐寶蓮華;眾生視之無有厭足。光明晃耀不可勝視,諸天世人所未曾觀。身力無

量,一一節力普勝一切大力龍象。不可思議毛孔光明,照耀無量無有障礙,日月

星宿水火珠光,皆悉不現猶如埃塵。身長釋迦牟尼佛八十肘,(三十二丈)脇廣

二十五肘(十丈)面長十二肘半。(五丈)鼻高修直當於面門,身相具足端正無

比;成就相好,一一相八萬四千好,以自莊嚴如鑄金象;一一好中流出光明照

由旬。肉眼清徹青白分明;常光繞身面百由旬,日月星宿真珠摩尼,七寶行樹皆

悉明耀現於佛光,其餘眾光不復為用。佛身高顯如黃金山,見者自然脫三惡趣。

諸佛化身,皆有八相:一、降兜率,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

家,六、成道,七、說法,八、入滅。四教儀中,將往胎略去,加降魔而為八

相。有謂前者為大乘,後者為小乘,其實降魔通大小乘,並不必以此而判大小

乘之區分。(檢辭典)此八相中,以成道為最主要,故又謂之八相成道。此中

——佛說慈氏化現人間一科中,多分演示慈氏之成道德相,故與八相成道非常關

要。憬師釋竺譯下生疏(卍續三五冊四○○頁)云:「今此經中(竺譯本)有

四:一、入胎,二、出胎,三、出家,四、成道。」憬師此說,僅就竺譯本上

前部份文而遽作論斷,而忽視後分文中彌勒宣說微妙之論等三會等說。本疏則

取八相成道而與彌勒化現人間有關,不必將八相而配合經文,閱者自可意會之

。依文分之為十一:

  • 降兜率:竺譯憬疏云:準諸經論,菩薩住天將下生時,先觀四事:一、觀

時分,謂何時中應出世,即知人壽八萬歲乃至百歲等也。二、觀處所,謂何方

處應出世,即其閻浮提中印度也。三、觀種姓,謂出剎利或婆羅門姓。四、觀

依器,謂出父母。文中謂慈氏父母、父名修梵摩,此云善淨;母名梵摩拔提,

此云淨主,以王娘故。父母俱為婆羅門姓,此即菩薩觀四事中之第三觀種姓也

。然於婆羅門種姓中,何人堪為之父,何女堪為其母,而以修梵摩為父,梵摩

拔提為母,作此觀時,此即菩薩觀四事中之第四觀依處也。問:釋迦生於剎帝

利、慈氏婆羅門種生,何故不同?答:釋尊出在滅劫,眾生剛強雖伏,故生王

家以威臨之;彌勒生於增劫,人民樂善和順,乃出於婆羅門而化導之。此乃由

於時世因緣之不同而致如此。此文若配八相,可攝降生入胎之二。

  • 住胎:文云:「雖處胞胎如遊天宮,放大光明塵垢不障」。憬師判此則謂

屬於菩薩觀四事中之第四觀依處,經文明謂「處胞胎,若天宮」,是指住胎而

言,並非觀何人當為其父母也。菩薩胎藏不啻天宮,天體明淨,天人具備身光

,所以菩薩處胎放光,一切塵垢而不障之。

  • 出胎:文中並未說有出胎相,而說「菩薩身紫金色,具三十二相,坐寶蓮

華,眾生視之無厭」。原因:上說處胎放光,此說身相具足坐於蓮華,當可推

知坐於蓮華具足身相者,必為出胎之動作也。

  • 身光:文云,「光明晃耀不可勝視,諸天世人所未曾覩。」菩薩具足諸相

,當有身光,相得光而顯,光得相而彰,光相益增煥發,朗朗赫奕,所以諸天

世人從未曾觀,容或之,亦不可勝視之。勝視者,能曲盡其光明之妙。

  • 身力:文云,「身力無量,一一節力普勝一切大力龍象」。諸動物中,以

龍象之力為最大;於龍象中,龍群相較,象群相比,龍象各有其力之不等,有

上中下三級之別,而以上級之力為大力龍象。菩薩之力,任何力力龍象固不能

敵對,亦不敢領頏,所以菩薩普勝一切大力龍象。

  • 毫光:文中所謂「不可思議毛孔光明至猶如埃塵」者,謂菩薩周身之毛孔

中,具有不可思議之光明,所照及之方隅而無限量,任何物類皆不得間隔而障

礙之。當佛光普照時,舉凡日光、月光、星光、水光、火光、珠光、一切皆悉

隱沒不現,而變為佛光中顯現之埃塵,所謂爆火花也。

  • 身量:文云,「身長釋迦牟尼佛八十肘,(三十二丈)脇廣二十五吋,(

十丈)面長十二肘半。」(五丈)此身量在羅什譯之下生經(大正藏十四冊四

二四頁)中說:「身長千尺,胸廣三十丈,面長十二丈四尺」。

以上大小二本,同為羅什所譯,其中所說身量各自不同,茲特引出對照,以資

比觀。因欲明其異點,先舉小本憬疏文之所解,而後對此大本文,略為言之。

憬疏云:「身長千尺者,千尺者,計即百丈。爾時人身長半卑,謂五千十。(

爾時句,弗解。「五千十」三字,恐為「五十丈」三字之誤。推其意,慈氏出

世,身長千尺,爾時一般人之身長,僅及佛身之牟,比佛卑矮,故只五十丈—

—默。)古言掌與身十分一。若胸與身五分一,謂人身長八尺,面及掌並八寸

,胸廣一尺六寸。是故釋迦長丈六,計十六尺,面掌並一尺六寸,胸廣三尺二

寸,爾乃相稱。既彌勒身百丈,面應十丈,而今云二丈四尺者,恐傳經者誤也

」。(卍續藏三五冊四○四頁)觀憬師引「古言」之用意,一則以古言核準佛

身各部之能否標準化,一則以古言證明什譯小本經中所言彌勒身與面之量度不

符,似為傳經者所誤。余復引憬疏於此者,亦據此二意言之:一、古言從配合

量度而成。佛身固不同於庸常,定以一般量度而為準繩,若以之假作比例,原

無可非。然若以此古言而探測一般人之身份標準,是為得也。二、憬師說「彌

勒身百丈,面應十丈,而今此云二丈四尺」,不知憬師所說「而今此云」,指

何版本而為「而今此云」,上引大正藏之什譯小本經中「身千丈,面十二丈」

,或許憬師所見,與大正藏本不同,抑或憬師撰述,由於手忙腳亂而筆誤也。

本大成佛經中,與什譯小本下生經中所列之佛身量度相差甚遠。本經所列佛身

量各部分皆以肘計數,大正藏中更於每部分之肘量下,加註丈之計數,如身長

八十肘,加註為三十二丈。如丈與尺之比,十尺一丈,則為三百二十尺,如尺

與肘之比,即一肘為四尺也。四八三十二,故三十二丈為八十肘。(藏中脇面

之肘量下,皆依此四尺為一肘之原則而加註之。)其與小本經中身長千尺之量

度頗多距離,其他身量,尚可接近,茲並列出、用作參考。

  • 身相:文中謂鼻高修直至照千由旬者是。佛之鼻相有三特點:一、高、豐

滿義、隆準也。二、修,由眉間直達人中,平穩長垂故。三、直,不彎斜偏曲

故。此鼻挺立於面前,左右二面猶之兩門,此居中樞之位,五嶽中之嵩山故。

周身相好無比,相中有好,好中生光,相、好、光三者,相互資助,妙美無比

,如鑄金像。相有三十二種,名曰大人相,人丈夫相。在佛身上計有三十二個

部份,合乎大丈夫之標準相,得名之為三十二相。於每一相上,得有多少不同

優點之美好,計三十二相上共有八十種好也。

  • 肉眼,文中謂「肉眼清徹,青白分明」,其實、慈氏位臨極聖,五眼圓明

,今現人間,權示人中最為秀明之肉眼耳!

  • 常光,佛身周圍通放常光,環繞身外四周,達於百由旬之面照;在佛光照

及處,天上日月,人間珠寶,山林樹木,一一皆顯然而現於佛光之中,其餘眾

光,則失其用。

十一、身高、佛身巍巍,儼若金山之竪立,寶幢之挺聳,作惡者見之,不墮三

塗,修善者見之,自增福慧,超生人天。

二、慈氏感悟出家修道

       一、諦觀患欲發心出家

爾時彌勒諦觀世間五欲過患,眾生受苦沈沒長流,在大生死甚可憐憨;自以如是

正念觀察苦空無常,不樂在家,厭家迫迮猶如牢獄。時穰佉王共諸大臣國土人民

,持七寶臺,有千寶帳及千寶軒,千億寶鈴,千億寶幡,寶器千口,寶壅千口奉

上彌勒。彌勒受已施諸婆羅門。婆羅門受已,即便毀壞各共分之。諸婆羅門,觀

見彌勒能作大施,生奇特心。彌勒菩薩,具此寶臺須臾無常,知有為法皆悉磨滅

,修無常想;讚過去佛清涼甘露無常之偈: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依文分之為四:

一、慈氏家居所感:大聖慈氏,本已悟解世間因果真相,今日下兜率而降生人

間者,權宜方便教化而施行也。世間因果維何?五欲過患為因,沈沒長流為果

。五欲有二說,一為財色名食睡,一為色聲香味觸;長流謂即生死苦海也。良

以眾生為追求五欲不惜耗費精神,盡量榨取他人利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人

我是非糾纏不已,無法解此羈絆,陷入淤泥,此即世間之因果相也。如是因,

如是果。著色故,為色所迷所縛;著聲香味觸故,為聲香味觸所迷所縛。著色

故,因也;為色所迷所縛,果也。舉例言之。世之有漁色者,自甘陷溺於女色

,精神昏醉於其殼中;雖為其所擺佈玩弄,嘰嘈之,侮毀之,甚而夜宿時,一

任其喜怒無常以相隨,喜則令其指榻同衾,怒則斥彼下床,喝令跪臥於地板上

,彼漁色者習以為常,雖厭而願,此實業報所使之明證也。著財,著名,著食

睡等,其迷縛之力亦然。佛見此輩之人,深為悲憨,欲思有以解脫之,解脫之

道維何?彼為世間因果,此為出世因果,以出世對治世間,正為對症施藥。而

施藥者,勢必先行自裝病者,服食此藥,以使病者信之而不被欺。於是彌勒正

觀苦空無常,見生死苦故,不為生死所迷縛,見五欲性空故,不為財色名食睡

所迷縛,見聲香味觸無常故,不為六塵境界所迷縛。眾生寄居三界之家,充滿

無明垢染,桎梏群生,尤甚牢獄;彌勒意在拯拔眾生超脫之,故其示行厭家離

欲之芳範也。

  • 慈氏施寶所見:慈氏菩薩,三祇功圓,福力大故,下生人間,國土豐樂,

王臣和善。時穰佉王,由其本心之敬崇三寶,復由慈氏菩薩慈悲威神所加護,

遽生大施捨心,頓興皈奉意,不惜鉅金竭誠奉獻彌勒。據經文說:所奉獻者,

計有:七寶所成之寶臺,千寶結聯之帳幔,千寶裝飾之車軒,梵音悠揚之寶鈴

有千億種,飄揚天空之寶幡有千億條,尚有千口可作儲蓄資物之寶器,千口容

納無價珍寶之寶甕。彌勒菩薩為滿足穰佉王之施捨願心,成就其植福因緣,乃

滿盤而納受之。既受之後,不作已有,意在群眾得益,分享其利,乃將穰佉王

奉獻各寶,一一分施諸婆羅門,以慰其心。諸婆羅門得此寶後,未能善體彌勒

意旨,一般庸俗情境依然如故,鬪爭詐取,不稍相讓,竟為求其分物之平,不

計毀壞諸寶而共同攤派之。世人凡情原來如此,世間相亦復如是。

  • 施受觀點不同:愚智氣質殊異,凡聖境界相隔,菩薩與婆羅門之觀點當有

別也。文中說:「諸婆羅門見彌勒作大施而為奇特」,菩薩常行六波羅密,何

奇之有?在婆羅門認為奇特者,當前事實環境擾惑於其心而已。婆羅門心理上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所謂喜者,常人珍惜財寶,彌勒竭誠施捨,想以為愚

,今因其捨而得受之,所以喜也。所謂懼者,彌勒所施,其寶既多,寶值不等

;而所受人,其數亦多,賢愚不等,如何而使賢愚不等之人,獲得寶值不等之

如理分配,竟因求其如此構想,粉碎諸寶共分而了之,所以懼也。而彌勒菩薩

,位鄰極聖,深悟世出世相,真俗融通,理事無礙,今乃作大方便,權示化相

;今見寶臺諸珍財物,方將入於諸婆羅門手,須臾之間,毀碎無常,因知世間

萬法皆悉有為,凡有為者,必無常也。菩薩基於諸法真理,晉修無常想,而作

眾生之啟導,同指玄門。婆羅門作實有觀,菩薩修無常想,其觀點相異如此!

  • 慈氏讚咏甘露:菩薩修無常想時,深體過去諸佛所說之偈。此偈能除煩熱

,清涼性故,此偈獲得不死,甘露味故,此偈重在體證無生,故又名之無常偈

。菩薩用伸讚咏,直趨性門。

此偈法義幽玄,非淺學如余者所能知,茲姑以小乘大乘二義論釋之:

且就小乘義言:上二句為生死流轉門;下二句為涅槃還滅門。約四諦言,上二

句為苦集二諦,屬世間因果;下二句為道滅二諦,屬出世間因果。所謂諸行無

常者,指世間有為法言,大則國土,成住壞空,小則人生,生老病死,世間萬

法,凡有相者,何一莫非無常迅速?此即所謂「諸行無常」也。其所以無常者

,原以世間諸法,皆以有為為性。有為者,「為」即生滅義。生而必滅,滅而

必生,萬法始終有此生滅之作為,永無休止。此即所謂「是生滅法」也。佛法

著重人生之體驗,小乘更從自身上加以檢討,深知有身故生,有身故死,身是

無常為性,所以說「諸行無常」;身整所以無常者,初生嫩蝡,俊秀佳美,漸

漸而壯而老,轉眼皺眉淍衰,不堪人事,以此遷變作為之無常性而得證知其為

生滅之法。又所謂生滅滅已者,指出世間無為法言,人既有身而有生死,身為

苦之因,生死苦之果:欲去苦之果,需務除其苦之因;身是苦之因,故滅身者

則無生,無生則無滅,此即所謂「生滅滅已」也。此時境界,非局外人知,清

淨寂滅無為為性,此即所謂「寂滅為樂」也。

復就大乘言:龍樹中論思想與此甘露頌義遙相互應,茲乃拈出其有名偈頌而言

之。如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又為中道義。」良以世

間一切諸法,無不皆由因緣所生,若離因緣,立即解體無從自立,所以說「因

緣所生法」。基於離緣無性之原則,所以說「我說即是空」。基於由緣而宛然

事相存在之原則,所以說「亦名為假名」。當此世間諸法現前時,固未離緣而

性空,此屬真諦,亦未由緣而實有,此為俗諦;而此真空俗有,一念融通而不

相勃,所以說「又為中道義」。

此中論頌如與甘露偈配釋,可以真俗中三諦義相配,又可以真俗二諦義相配。

今分言之:

  • 三諦配釋: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即中論之因緣所生法,凡屬緣成諸法必

無常而生滅故,此指現前諸法言。生滅滅已句,「生滅」配假名,假名相法有

生滅故,此為俗諦。「滅已」配空,離散因緣無自性故,此為真諦。寂滅為樂

句,配合中道義。寂滅者,即色即空,即真即俗;即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空無礙,寂滅為性。此中無復諸苦,亦無法相形容,假稱之樂。

                 我說即是空(滅  已):空

因緣所生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亦名為假名(生  滅):假

亦為中道義(寂滅為樂):中

  註:諸行無常配因緣法,是生滅法配假名,生滅減已配空,寂滅配中道義亦得。

 

  • 二諦配釋:諸佛甘露偈與龍樹因緣頌,以上已作三諦之配釋,證明二偈脗合

合無間。今作二諦配釋,不必再配以甘露偈,只於因緣偈中求得其真俗二諦義

即可例知。龍樹頌中第一句所指者為法,第二句所說者為空,第三句所說者為

假,第四句為中。法、空、假、中四者,則可攝盡因緣頌義,又如何而知其屬

於真俗二諦?答:若欲於其頌中求得二諦之義,可從其展轉演進過程中得之:

  • 一頌四句,分屬法空假中之四。此四者,可作併平行列之四者而觀之,

以其四句各有其義各有所指故。第二、一頌四句中,初句為有所指之法,第二

句說此法即空,第三句說「亦假」——等即假,第四句說「亦中」——等於即

中,連用三箇即字,即表示此法,與空假中有其相即之統一性。果然如此,可

將四者互作相攝性而觀之,於四者中,每一互攝餘三,如「法」中攝空假中,

「空」中攝法假中,「假」中攝法空中,「中」中攝法空假,以其四者,每一

得與餘三統合而相即故。第三、一頌四句,原因求其語意之充足,而說為四句

之一頌,其中雖有所指之四,實則僅唯有二。茲先以空假而與因緣法覈對,而

後復以空假而與中道對勘。夫因緣法即空,空與因緣無二,故得僅有其空,則

不需二者對立之,僅有其「空」者,「真諦」也。夫因緣法即假,故得僅有其

假,更不可二者對立之,唯有其「假」者,「俗諦」也。由此三法研究,法不

自立,而存乎真俗二諦。若夫「空假」之與「中道」,由空假即故,則名中道

;如無空假相關性,則無復有中道,以此得知中道唯一虛位,而唯有「真」「

俗」二諦。綜上四句中法空假中之四者,法即「空假」,故去「法」而存空假

;空假中之三者中,若除「空假」相關性,別無其中,故去其「中」,唯存空

假真俗二諦也。(附表)

 

 

 

 

 

 

 

 

 

 

 

 

 

 

 

 

 

 

 

 

 

 

 

 

 

 

 

 

 

 

 

 

 

 

 

 

               (四   法)

 

第一重(四法平列)‥ 法   空   假   中

 

 

 

 

     

 

 

 

                        空

第二重(四法相攝)‥  法          假

                       中

                       

                       法

            空          假

                       中

                       

                       法

            假          空

                       中

                       

                       法

            中          假

                       空

 

     

 二

 諦

 三

 重

 演

 進

 圖

 

            上   

           一       

第三重(四法對勘)‥ 段          (真諦)

           相       

           校

 

           下   

           一   

           段          (俗諦)

           相   

           校   

 

 式  

 

 

  

 

 

 

 

 

 

 

 ︶

 

 

 

 

 

 

 

 

 

 

 

 

 

 

       二、隨坐道樹刀夜成佛

說此偈己,出家學道:坐於金剛莊嚴道場龍華菩提樹下,枝如寶龍吐百寶華,一

一花葉作七寶色,色色異果適眾生意;天上人間為無有比,樹高五十由旬,枝葉

四布放大光明。爾時彌勒與八萬四千婆羅門俱詣道場,彌勒即自剃髮出家學道:

早起出家,即於是日初夜降四種魔,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八相中之出家成道二相也。茲參照竺譯下生經云:「爾時彌勒在家未經幾

;時便當出家學道。爾時去翅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花,高一由旬廣五百步

,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當其夜半彌勒出家,即於其夜成無上道。

」觀此竺譯小本經文,較本經文義顯明,故特引之,以資參閱。

按二經對照看來,分之為二,一、明佛成道;二、追敘成道時日。如次論之:

  • 彌勒讚咏甘露偈時,猶未出家,讚已而後出家。然彌勒在家,根本無多時

日,所以小本經說:「爾時彌勒,未經幾時,便當出家學道」。問:出家方能

學道,在家為何不能學道?答:中國家字,是宀豕二字所合成。宀字乃四面交

覆而有堂室之深屋,於此下為一豕字,(豕者豬也。)形容若干豕豬關門在

深籠內而不得出者謂之家。人若為家所累所繫,不免為學道之障。大小乘經中

,所以多讚出家功德。小乘人,在家可修至阿那含果,然必現出家相方證四果

;大乘成佛,亦現出家相。所以彌勒出家學道也。彌勒異乎常人,當出家學道

,即行成佛。問:於何處成佛?答:小本中說:「去翅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

龍華,高一由旬廣五百步,坐於樹下成無上道。」此文比大本為詳,大本未明

龍華所在地也。但大本說此道樹處,名為金剛莊嚴道場,以明其為成佛之處也

。問:云何名為金剛莊嚴道場?答:名曰道場,佛法之道,有八正道,正見,

正思惟,無漏慧為體;正語,正業,正命,無漏戒為體,正精進,無漏動為體

;正念,無漏念為體;正定,無漏定為體。此八以正見為主體,總取無漏,不

取有漏,為見道位之行位。所謂見道者,從凡夫至此位前向未見道,此位創見

出世間道,於此見道之立場,似可得名為道場。若彌勒道場,則又遠過於見道

之地位,其在龍華樹下,例於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相同。二佛道場,同為金剛

之所莊嚴。金剛莊嚴者,從理事二者而言。就理言,金剛指智言,所謂金剛智

,金剛道;謂正成佛時,前一念曰金剛道,正成佛時,謂之解脫道。由於此智

所惑力強,猶如金剛最為堅利,而能破壞一切;其他諸物,而不能破壞金剛,

所以得名之為金剛道。八識規矩頌曰:「金剛道後異熟空」。金剛道又名無間道

從此一念金剛道之無間,立即成佛證解脫道。解脫道者,異熟空也。此所謂金

剛莊嚴道場者,謂此樹之處、而為得金剛智割斷最後一品最為堅細無明、得大

解脫之成佛場所也。若就事言,此近翅頭城之龍華樹下,便是金剛莊嚴;地以

人名,由於此地為得金剛道者之所居,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佛成道

處,自名為金剛莊嚴。既然地因人名,人之程度不同,所見不同,所以同一地

處因人而不同。其地金剛莊嚴如何如何,亦由人之所見如何如何,所以地上菩

薩見佛身土,當視其前後品位而有優劣也。在佛而言,遍處皆為金剛莊嚴,所

以法華經說:「佛常住靈山,我此土不毀。」所謂土不毀者,豈非有勝於金剛

耶!問:樹下成道,何必定取於龍華?答:順乎人情之所見也。龍為鱗蟲之長

,又為祥瑞之物。每尊天子曰龍。「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古人說:「水不在

深,有龍則靈。」龍,靈物也。因其為富於靈性鱗蟲之長,故以之而為道樹之

名。此樹龍蟠虎踞之勢,枝何曲折宛轉環抱,滿掛瓔珞名花奇葩,經中謂為枝

如寶龍吐百寶花,故謂之龍華樹。問:經中「色色異果句」何解?答:色色二字

,譯者文字之巧。一,順上文而言,上說一一花葉作七寶色,接說色色異果者

,以花葉為七寶色,則花葉之色奇妙眾多,在若干奇妙色之花葉中,現出異樣

不同之花果者是也。二、色色者,種種之謂,上句謂花葉顏色之多,現出異樣

果樣色之繁。前解色色指花葉,後解色色指花果,實則雙具二義,此則謂花

  • 彌勒樹下成道,其時出家,具有何種動態,經中並有追溯之明文,當彌勒

初詣道樹時,非僅箇己之一人。而有廣大同群者,所謂「爾時彌勒與八萬四千

婆羅門俱詣道場」。至所謂出家者,事先尚有剃髮之儀式。今日之出家人,出

家投師,由師父為之剃髮。彌勒出家,果上之人,無師可投,當時無復有能為

其師者,經中說:「彌勒即自剃髮出家」。問:出家與剃髮何關?答:諸佛出

家咸皆如此,稟遵先例,需要剃髮。剃髮有二義:一、就事言,髮易藏污,髮

之自身即為污物,髮過長,則頭部不甚舒適。人所以經常按月剃剪之,每日洗

滌之,以不能任隨髮之零亂飄垂,勢需整理之。髮於生理,不無裨益,而於營

謀事務之時日,不免妨害良多。出家以道為重,何苦多勞於不必要之修飾,所

以出家者必將其髮而剃落之。二、就理言,髮為身之污染,無明乃心之污染,

無明擾亂心理,使心不能寧靖,尤甚於亂髮之惹人忌厭,若欲根除於蠢動在心

中之無明,且先從去除亂髮以著手。且也,去除亂髮者,藉以表示去除無明之

決心也。故出家者,必將其髮而去之。問:彌勒於何時得道?得道前,抑有其

他動無否?答:彌勒與釋迦不同,釋迦二十歲出家,三十成道,彌勒於出家日

,是日即得證道。以二佛時節因緣之不同也。於得道時,降伏諸魔,降魔亦八

相成道之一,諸佛亦示有先例;世間好事多魔,佛法亦然,而況成佛乃出世大

事;魔為三界之主,成佛逸出三界,非但不受統轄,反居其上,魔王豈甘屈之

,故經云「即於是日初夜降四種魔,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    無      

耨多羅  上   無上—諸法莫先故   無上覺—惑智斷圓故

三    正              正 覺—簡異生邪智故

藐    等   正等—理事遍如故   等 覺—簡小乘分智故

三    正              正 覺—簡菩薩缺智故

菩提   覺   正覺—離妄真照故           

 

註一:此表依窺基大師上生經疏而製,此一名詞,人人熟知,然因過熟,不加深思,返被

遺忘。如基師過人之材,於疏釋上生經時,從不苟且避繁,亦不有意冗長,以示作家。上

生經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繁瑣名數,一般人,多知之而不詳。言之過煩;不言,人則不

知,故不得已而從大般若經中錄於疏中,以備便於閱者。此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名詞

,固常見之,其義幽微,解說亦多;今取基師疏說,繪成表式,略加註明,以供研閱。此

表三格,第一格,得梵語譯成華言。第二格,解說,從字義與事理本身加以解說:諸法莫

先曰無上,緣佛所證之法,為究竟法,其餘一切諸法,皆不得越過故。理事遍知曰正等,

不偏事理曰等,由於等觀事理而為正故。離妄照真曰正覺,無明斷盡無邪妄故;徹證真理

而正照故。第三格,顯佛智特出,而為凡夫小乘菩薩三者皆所不及,以此一名,而與三者

一一分別加以簡擇,以顯佛智之圓滿。在此一名中之最後一覺字,綜貫以上之名義,謂此

覺為無上覺,為正覺,為等覺,又為正覺故。

註二:繼彌勒成道文下,竺譯小本云:「時三千大千剎土六返震動。地神各各相告曰:今

時彌勒已成佛,轉至聞四天王宮。彌勒已成佛道,轉轉聞微三十三天,艷天(燄摩天)兜

率天,化(樂)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聲聞展轉至梵天,彌勒已成佛道。」(大正十四冊

四二二頁)此文助顯佛成道之威譽,附錄於此。憬師釋之,亦堪發明。如云:「問:佛不

曾唱云吾成道,由何因地神知成道?答:是地神亦如來所示現吧。問:准餘宗,菩薩生時

,聲唯至欲界;成佛道時,聲至色界究竟;轉法輪時,聲至梵天;云何今此經,但言成道

聲至梵天?答:彼意言者,菩薩受欲界身,故唯至第六天;成道時作三界主,故逕色究竟

;轉法輪由大梵請,故至梵世。今此經意,二定以上無自他語聲,故順言唯至梵世耳也。

」(卍續三五冊四○一頁)

       三、佛唱妙偈震動大千

即說偈言:

  久念眾生苦  欲拔無由脫  今者證菩提

  難然無所礙  亦達眾生空  本性相如賓

  永更無憂苦  慈悲亦無緣  本為救汝等

  國城及頭目  妻子與手足  施人無有數

  今始得解脫  無上大寂滅  當為汝等說

  廣開甘露道  如是大果報  皆從施戒慧

  六種大忍生  亦從大慈悲  無染功德得

說此偈已,默然而坐。時諸天龍鬼神王不現其身,而雨天花供養於佛,三千大千

世界六種震動。佛身出光照無量國,隨可度者皆得見佛!

佛成道後,述上所懷,即八相中之轉法輪相也。以下經文,多分皆明慈氏之說

法。佛之出世,本為度生說法故。釋迦三十成道後,說法四十九年,直至最後

雙林入滅,猶諄諄教誡。彌勒世尊,亦本化導本懷誨人不倦之精神,說法利生

,勤勇無間,此為佛之悲愍心至殷切也。綜其畢生說法,皆可作八相中轉法輪

相觀,而此次於成道後,即行初轉法輪,正可謂為八相中之轉法輪相。

按文分之為二;一、唱偈陳述本懷,二、悲心感動天地。於第一科唱偈中,偈

共五頌零一句,擬以四無義釋之,據此,假訂之為四無偈。

  • 脫苦無礙:此中一頌,上半頌,佛音本誓,下半頌,大願圓成。頌

曰:久念眾生苦,欲拔無由脫。眾生之苦,為佛久念,非一朝一夕短暫之念,

非徒空念,意在拯拔之,不過尚未能解脫眾生之苦耳。既所謂念苦日久,拯拔

心長,豈非佛昔本誓耶!眾生何以云其苦?於三界內,一切眾生,莫非是苦。

苦者,逼迫性,失卻自由不得寧靖也。苦有八苦,三苦。由於因果罪業不失關

係,生非非想天,依然墜隨飛貍之身,可不惶懼!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

欲界具三苦,色界具後二苦,無色界具後一苦,此從大體言之。小乘洞察三界

苦縛,厭畏鉅烈,時思出離,生涅槃想,佛則憐愍心切,利生為懷,從初發心

,乃至未成佛前,其中縈*於懷,久念而不釋者,則在拔脫眾生之苦也。頌曰

:今者證菩提、霍然無所礙。俗說:有志必成。而況佛之三祇勤修,百劫莊嚴

,終焉於今證得菩提,霍然無礙,此豈非佛之大願圓成耶!問:證菩提,云何

極能無所礙?答:人之所以最苦者,莫過愚癡,不明真理,以此自苦,擾惱身

心,亦以此苦他,而擾亂他人之身心,良足可歎!若夫智者,知事識理,窮因

究果,處身自安,對人亦得。縱有千艱萬難臨之於前,亦不驚慌泰然自得,徐

圖獲得滿意之成功。佛證菩提,菩提即明覺之意,此非一般之明理可比,而乃

從定慧中透脫之真智;得此智故,超脫世間凡情,即世間法,具有出世間之獨

特真知;以其知性徹底,固然真俗融通,而能具大神通威力,常人所不能者而

能之,向所不可者而可之,所以向欲拔脫眾生之苦而不能,今則霍然無礙,普

度一切眾生也。

  二、了真無妄:前頌脫苦無礙,亦可前二句明脫苦,後二句明無礙。此頌

「亦達眾生空,本性相如實」,明了真:「永更無憂苦,慈悲亦無緣」,明無

妄。以了真無妄,總括於一頌也。良以真妄相對,了真故無妄,無妄故了真。

云何了真?一般人有身見故,即計有我:有我故,即有眾生。眾生與我對立,

我亦眾生之一,眾生即我,我亦即是眾生;計有眾生故,即計有我,我見由於

眾生相上而成立也。由計我而護我,不惜損害諸眾生,作業無非,而企圖其我

相之擴展,於焉纏結於人我相之生死網中,此所以為妄也。今得解脫智故,深

悟眾生由於我相之對立,人我二相泯絕故,二者不再對立,則其我相必歸於空

,此則所謂了真也。問:云何得知眾生空?答:「本性相如實」。此句可作種

種解:茲姑從淺言之,性相各別:我之性,常一為義,我之相,五臟五官之個

體是。此本性相,以佛法觀之,皆得稱之曰如實。所謂如實者,如實空也;亦

即如實而言,本性本相,當體即空。原因我乃假名,幻想而成,於人體上遍處

無得,故為本性空;身之內外,內臟外官,業緣暫現,相非如實,故為本相空

,所以我之本性相,皆如實空也。問:其了真無妄之情態何似?答:「永更無

憂苦,慈悲亦無緣」。於自無妄故,永更無憂苦而得自利,於他無妄故,慈悲

亦無緣極得利他。夫憂苦所以生者,由於對自而有妄,不識自己,真為苦惱,

妄執有我,是名罪過,以有我故不得自在,不自在故心則有憂,身則有苦。朝

朝為我而幻想,日日為身以圖謀,從茲一旦了真空,畢竟永更無憂苦。夫慈悲

心所以有緣相者,縱使能發慈悲之心,而有人我之相,依然於他有妄。今乃了

達眾生相空故,眾生相由於人我對立,則無復有虛妄分別;無分別故,則不緣

眾生相,不緣眾生相故,則無緣大慈悲自然頓生,普利一切眾生。問:云何名

為無緣大慈?答:與樂為慈,拔苦名悲。二者本相通,苦去故自得樂,樂生故

則無苦。然在眾生對相上,及自己發心上不無區別,眾生有苦,則我拔之,此

乃悲心,眾生無樂,而我與之,斯為慈心。慈有三種:生緣慈,法緣慈,無緣

慈。生緣慈者,由於眾生對相當前,見其生老病死,種種苦厄逼身,無由得脫

,乃生憐愍救濟度脫之心——此心從眾生上生起,名為生緣慈。法緣慈者,因

觀諸法現象而生慈心是,如見花木枯淍,雷電傷觸,風雨吹注,巖石崩裂,種

種傷害慘狀,而生拯濟復原同情之心,此乃名為法緣慈。無緣慈者,不必有所

見而自然任運生起不間之慈心者是。又:常人慈心,有所緣相;有緣想故,則

有怨親;有怨親故,則心不平等;不平等故,於親生慈,於怨生瞋,慈瞋心並

,反傷於慈。佛則反是,於一切眾生,不起怨親觀,同生慈生,故曰無緣慈。

又,佛之大慈,不但慈濟於有緣者,即對無緣之眾生,甚而毒心喪害於佛者,

佛視之,更生憐愍心,畏其深墜三途,無由度脫,施展可以感化之方者而感化

之——此於無緣眾生上所生之心,故曰無緣慈。

  三、施行無偏:此中二頌,前頌財施,後頌法施。所謂施行無偏者,施有

財、法二種,加無畏施,共有三種。財有內外。內財者,身命也,頭目手足肝

臟脾胃等。外財者,金寶珍貴國城宅第等。法施者,才藝伎能道德學問開導出

世大小乘之教法。無畏施者,起大勇猛精進無畏之心而行施也。所謂無偏,菩

薩行施,若財施,若法施,均等而施,既施財,又施法,不偏於財法二施之一

;若有所偏,則只財施而廢於法,或只法施而失於財,既有所偏,施行欠缺而

不圓滿。又無偏者,於財無偏,內外財皆施之;於人無偏,凡怨親者均施之。

又無偏者,於法無偏,世間法,出世間法皆施之;其法施者,亦不擇於所施之

人,一一均等而施之。若財若法,皆作如上無有偏缺之施,乃所謂施行無偏也

。所謂「本為救汝等」者,明菩薩所施之願心與目的也。願心則為救汝等眾生之

缺限,目的則為圓滿眾生之所缺,達到不缺之境地。財法缺,施之以財法,是

身外,可曰外財;而為有生命者,可曰內財,則妻子可為內外財之兼具者,此

明所施之物也。以此所施之物,施於財物之所缺者,其所施之人固無數,而所

施之物亦無數,故曰「施人無有數」,此明財施之無偏也。所謂「今始得解脫,

無上大寂滅」者,明菩薩法施之因緣,及其所施之法。法施因緣者,佛法明一

切法,皆從因緣所生,故菩薩法施,亦從因緣所生。云何作如是說?答:頌中

今始得三字,明菩薩施行因緣,謂佛今得作佛,方得如願法施利生故。其所得

者,即解脫,無上大寂滅,佛即以此而為所施之法故,所以此二句有此二義也

。問:云何謂為解脫?云何又謂寂滅?答:解脫自消極言,則是越諸塵勞,無

復有其業界之束縛,自積極言,則為得大自在,永居究竟常樂之安隱。寂滅即

解脫之無為境界,解脫即寂滅之永離諸有,二者有其相關性也。頌文於解脫寂

滅二名之間,用「無上」字,此「無上」,上通解脫下貫寂滅,謂此無上之解脫寂

滅,揀非凡小菩薩之所有,而為如來自證也。如來即以此自證,用作所施之法

。法華經說: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意在使令眾生,同證如來淨法身。孟

子所謂「王不獨樂,與民共樂」;故頌說,「當為汝等說,廣開甘露道」。為汝等

說者,佛為眾生說此無上解脫寂滅之法,令其得入究竟道,即所謂甘露道也。

甘露為不死之樂,故當於一乘無上妙道。中國傳授藝伎,常保留最後一著,不

便公開,而如來於甘露道則廣開之。所謂「廣開」者,則如金剛般若所謂「普令

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科中特標此頌而曰「施行無偏」者以此。

  四、證果無染:此頌五句,第一句明所證果,後四句明無染,即明證果之

所由生,概生於無染之功德也。頌曰:如是大果報。如是,指法之辭,有其所

指之肯定法也。所指者,指何而曰如是?一、指前頌中之解脫寂滅也。二、如

是大果報,指此大果報而曰如是也。三、指寂滅解脫合大果報言,謂解脫寂滅

,即為佛所得之大果報也。問:此大果報,從何所得?頌曰:皆從施戒慧,六

種大忍生。此大果報,無漏為體。戒定慧名曰三無漏學,開之則為六度,一、

布施,以財法二者施之於人。二、持戒,一切非禮不正之行為而戒絕之。三、

忍辱,安心辱受天然蝕害及人事之侵擾。四、精進,夜以繼日努力修學,不稍

怠惰以棄韶光。五、禪定,集中心意專注一境以入定境。六、智慧,如理觀察

決擇諸法。夫此六者,屬顧解脫性之無漏香法,以此妙香而薰成解脫寂滅之大

果報也。問:云何名為六種大忍生?答:忍者,忍可印證之義,謂於此法而能

深入徹底領悟以印證也。對於以上六法,而得入於深忍印證,則其全副精神而

與此六者合為一體,須臾無所分隔,到此,六種大忍得生於如是如來之大乘果

報也。問:諸佛世尊,號兩足尊,六波羅密,固通福慧,得圓佛果,然而,如

來以眾生為念,如來以何心而念眾生?頌曰:亦從大慈悲,無染功德得。謂佛

於眾生慈悲為念,而眾生環境,雜遝紛擾,而佛自處裕如,從無所動,故名之

無染功德。染者,今有白布一疋,著於青,則染之為青,著於黃藍赤黑,則染

之為黃藍赤黑,隨染何色即變其本有之白色也。眾生界中,心種種故色種種。

世間染色,其數可紀;而眾生之心,其數則不可紀。世間染色,不為人所改造

,青則長青,綠赤紫紅亦然,而人之心,時時變動,仁慈瞋忿,喜怒哀樂,反

復無常。於此千變萬化之惡劣眾生界中,出於仁慈悲愍之心,一一與之周旋而

應付救濟之,於違者容之,於暴者忍之,於厄者救之,於怠者策之,令其心願

意滿,得受安樂;然其自身清淨如常,世間愛欲,塵勞穢污,分毫無侵,此為

如來從無染功德所生之大果報也。

  自下長行,第二,悲心感動天地。

上「四無偈」佛說己,精神集中,沉默而坐。諸天龍神隱而不現,說者聽者同

入深忍境界,歸向於解脫寂滅性故。此即華嚴中入不思議之解脫境界也。由於

境界不可思議,天雨寶華供養於佛,地動大千六種震變,此由靜中所發之動,

以顯動靜之一如,更為顯發其不思議境。而佛出身光,普照無量,凡可度者皆

蒙光照,令得見佛。

 

 

 

 

 

 

動:搖颺不安——動.徧動.等徧動

起:自下昇高——起.徧起.等徧起

涌:𡑝隴凹凸——涌.徧涌.等徧涌

震:隱隱有聲——震.徧震.等徧震

吼:𥒞磕發響——吼.徧吼.等徧吼

覺:令物覺悟——覺.徧覺.等徧覺

 

 

東涌西沒

西涌東沒

南涌北沒

北涌南沒

邊涌中沒

中涌邊沒

 

 

(一)        (二)                   ︵

 、       、  、                    三

 大          晉                    六

 品          譯                    十

 般          華                    八

 若          嚴                    種

 六          六                    震

 種          種                    動

 震          震                    相

 動          動                    ︶

 

(三)                        ︵

 、         動:同上——動.極動.等極動  三

 大  前三取形   涌:同上——涌.極涌.等極涌  六

 般         震:同上——震.極震.等極震  十

若                         八

 六                         種

 種         擊:打搏——擊.極擊.等極擊  動

 震  後三取聲   吼:同上——吼.極吼.等極吼  相

 動         爆:火爆——爆.極爆.等極爆  ︶

 

註:查大地震動有三:一、六種時震動;二、六種方震動;三、六種相震動。其第一者,

示作動之時;第二第三,方為震動之義。於第一時動中有三說:長阿含二,佛入胎、出胎

、成道、轉法輪、天魔勸請將捨性命時、入滅。又涅槃經二:從兜率下降時,初生、出家

、成道、說法、入滅。又天臺文句記三引經文曰:有六緣地動,謂入胎、出胎、出家、成

道、法輪、入滅。據佛學大辭典說,天臺嘉祥慈恩諸師,依阿含涅槃二經之文,除阿含第

五時(將捨性命時)加涅槃之出家時而為六時動也。私見阿含小教,涅槃圓教,各有所宗

,何必去小教之第五時,而以涅槃之出家時補足之?果為如此。則非依經說經,而係依私

說己見之新發明。此可謂為如來教外之祖師教!

第二方震動,謂大地震動共有六種方位,即東西南北邊中也,見第一圖。第三相震動,計

有六種相狀。有晉譯華嚴之舊說,大般若經之新說,見第二及第三之二圖。於此六種相震

動下,又各又三相,如動相下有動、極動、等極動;其他如起、涌、震、吼、覺之五,亦

各具三,如此三六成為十八種動相矣。在唐譯華嚴五卷上所譯之詞句,將六相下之各三相

下第三相,一律將等字改為普字。所謂動、徧動、普徧動。他如起、涌、震、吼、擊、亦

均例比此改之,較為明顯易知。

三、慈氏受請說法利生

       一、釋梵請法慈氏開示

爾時釋提桓因護世天王,大梵天王無數天子,於花林園頭面禮足,合掌勸請轉於

法輪。時彌勒佛默然受請,告梵王言:我於長夜受大苦惱,修行六度,始於今日

法海滿足:建法幢、擊法鼓、吹法蠡、雨法雨正爾,當為汝等說法。諸佛所轉八

聖道輪,諸天世人無能轉者。其義平等,直至無上無為寂滅,為諸眾生斷長夜苦

。此法甚深,難得難入,難信難解;一切世間無能知者,無能見者。洗除心垢,

得萬梵行。

佛成道後,旨在利生說法,故諸佛出世,皆為暢達本懷,大轉法輪也。慈氏補

處,幸逢盛世,眾生欣樂法喜,更形倍勝,佛於斯時利導眾生,尤所契機,故

其法席隆旺,受益殊多。依文平分其科為七:

  • 請法之人:慈氏初成正覺即受請說法。其請法者為誰?乃釋、梵、天王天

子也。一、釋提桓因。法華玄贊二曰:「梵云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

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云能天帝。釋提桓因云天帝釋,俱

訛例也。此在妙高山項住,三十三天之帝王。(妙高山即須彌山,此山頂上即

是忉利天。梵語忉利天,此云三十三天。所謂三十三天者,並非三十三重天,

即在同一須彌山頂上,分之為三十三方,居中一方,正為帝釋所居,其餘東西

南北四方,各分為八,四八三十二,猶一國之各行省,連中央一方,計為三十

三天。有說:過去有一女人,率領三十二人,同建一座佛塔,因而感生三十三

天而統領之——默)。過去名憍尸迦,此云璽兒,名阿摩揭陀,此云無害毒,

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彼國古名致甘露處。」二、大梵天

王,色界初禪三天之第三天,初禪天主也,見前序分梵王白佛之疏文中。三、

護世天王,又名四大天王,此所居者,為須彌山半腰處之一山,名由犍羅。此

山四方各有一山頭,為四大居之,各護一天下,故曰護世天王。此為六欲天之

第一重天,亦為帝釋之外將也。其所佔據該山之四方,東持國天,南增長天,

西廣目天,北多聞天。長阿含經曰:「東方天王名多羅吒,領乾闥婆及毘舍闍

神將;南方天王名毘玻璃,領鳩槃茶及薛荔神,護閻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毘留

博叉,領一切諸龍及富單那,護瞿那尼人;北方天王名毘沙門,領夜叉羅剎將

,護鬱單越人」。四、無數天子,欲色二界眾多天子,皆為參預請佛說法之行

列。

  • 請法之地:梵釋諸天,於何處請佛說法,經文說:於花林園。在憬師二種

長行體裁之小本下生經疏中,均未見其有所解說,此為何地並無交代。虛公偈

頌體之下生經講記中,亦未道及其為何地。慈氏於龍華樹下成佛,而於華林園

中為諸天揭示八正道法,想非異處。不過據成佛而曰於樹下,據說法而曰於華

林園而已。龍華即華林園之樹,花林園即龍華之所生處;良以成佛為一人所證

悟,故於樹下即足,不標處名;說法則天人會聚,故需廣大林園,而不彰於樹

號也。此花林園,今在人間,當即人群之居土;而請法者為諸天,亦天之境界

,臺宗所謂之五趣雜居,或凡聖同居土。若諸天為佛菩薩所化現,則此人間之

花林園,當即是實報莊嚴土。

  • 請法之儀:經中說是頭面禮足,合掌勸請轉於法輪。頭面禮足及合掌者,

乃身儀也。頭為身之頂部,面為人相之總代表,足為身之最下部,以自己身部

最上最尊之頭面,而敬禮於佛身最低下之足部,以示最敬之禮也。此亦所謂身

請也。勸請轉於法輪者,勸請乃口儀也。勸則柔悅哀懇之表情,請則婉轉求應

之口音,以示精誠之禮也。此亦所謂口請或語請也。請轉法輪者,若身若語所

請者,究為何事,需有所表,以便被請者知所取擇。今則表示請轉法輪者,意

儀也。為得法喜故,為度眾生故,自心底下沖湧一片熱切緊迫之心波,悠然漬

灌於如來之大覺心海中,希應所感,作大法施,此亦所謂意請也。請法之儀,

三儀具足,三禮統備。

  • 說法之人:其所請者何人?屬筆至此,將筆停擱。忱心合掌,稱念:南無

當來本師彌勒尊佛十聲,懇乞彌勒世尊,當來下生,於花林園為梵釋所請而轉

八聖輪時,慈光加被弟子,得預聽法座席,親嘗甘露,開發慧眼,圓成道果。

  • 說法之懷:慈氏尚未開示正法之前,而示其本欲說法之意願。佛說:我於

過去生生世世之中,却如在漫長之黑夜中眠臥不醒,不醒故愚昧,愚昧故大苦

惱,既而漸漸甦寤,方知修行六度法門。不過,今朝遠非昔日,對於佛法之教

海,確已充滿具足,當能滿足汝等請求者之願心,為之說法。

文中說:建法幢等四句,皆為慈尊表示應為請法者宣說佛法也。法幢、法鼓、

法蠡、法雨,皆說法之形容詞。其表情,容稍有殊,幢者,高顯義,示說法勝

大局面,可以破邪故。鼓者,驚動義,示說法者,可以覺醒愚昧故。蠡者,吹

發義,示說法者,可以鼓吹而作廣大宣傳故。雨者,普施義,法華云:一雨所

潤,三草二木咸得生長故。

  • 所說之法:佛於此時,宣布其所說者,乃一切「諸佛所共轉之八聖輪」也

。而此聖輪,唯佛所能轉之。如世間之大車輪,需有力者方能推之,或如新工

藝,或如新科學所發明新型機戒之車輪,必需明其機戒性之原理,而又需訓練

身體活動上之技巧動作,始得御車平穩,使其暢通而行。中國六藝中,御為其

中之一。所以佛說:「諸天世人無能轉者」。諸天世人,尚未練達出世法輪之

推轉技巧,於出世之原理,猶未熟知,如何而能期其任運駕駛出世法輪,普運

於眾生耶!

  • 佛法之妙:經文中,佛嘗自讚其八聖輪法。尋其所讚,約之為三:一、所

眾生苦。謂法義平等,真理無差別故;理無差別,故不屈曲;不屈曲故,得至

無上無為寂滅;眾生而能無其妄為,於紛然之根塵境中,獨自處於寂滅,則心

不為感,身不為累;身心不為惑累故,所以眾生,則得斷其長夜中之生死苦也

。二、義深難知。佛法深玄而精妙,武氏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釋尊在祇園說

彌陀經,最後說:「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為何佛說淨土法門而為難信?

即如佛說去此十萬億佛土之外,而有一極樂世界,常人固不能信,新學者,認

為神奇。又如說:一聲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八十億劫之時間如

何長,於此長時間內所造之生死罪如何重,又如何一聲彌陀佛號而消滅之!此

中文說:此法甚深,難得難入,難信難解,不能知,不能見。此八聖道,非真

無漏智者不能得而入之,故曰難得難入。依此八聖道而行,得能直至無上寂滅

,此理不為一般常識者所能信而解之,故曰難信難解。由道而能轉生死入涅槃

,此為不能見知之事也。三、離染得淨:離染故,「洗除心垢」;得淨故,「

得萬梵行。」

        二、他方天請慈氏默允

說是語時,復有他方無數百千萬億天子天女,大梵天王乘天宮殿,持天花香奉獻

如來,繞百千匝,五體投地合掌勸請。諸天伎樂不鼓自鳴。時諸梵王異口同聲而

說偈言:

  無量無數歲  空過無有佛  眾生墮惡道  世間眼目滅

  三惡道增廣  諸天路永絕  今日佛與世  三惡道修滅

  增長長人乘  願開甘露門  令眾心無著  疾疾得涅槃

  我等諸梵王  聞佛出世間  今者得值佛  無上大法王

  梵天宮殿盛  身光亦明顯  普為十方眾  勸請大導師

  唯願開甘露  轉無上法輪

說此偈已頭面作禮,復各合掌殷勤三請:唯願世尊,轉於甚深微妙法輪,為拔眾

生苦惱根本,遠離三毒,破四惡道不善之業。爾時世尊為諸梵王,即便微笑出五

色光,默然許之。時諸天子無數大眾,聞佛許可歡喜無量,遍體踴躍。譬如孝子

,新喪慈父忽然復活,大眾歡喜亦復如是。時諸天眾右繞世尊,經無數匝,敬愛

無厭却住一面。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理之所當,事之所然。梵釋請轉

法輪,繼之復有他方無數天人,大梵尊天,咸皆蒞臨請法,此慈氏興世之威德

所感應也。

此中文義分之為五:

  • 諸天獻花繞佛:本土梵釋陳詞情法,說而垂畢,他方無數世界中不可勝紀

之諸天梵王,如重雲簇湧,一致乘天宮殿而齊集於彌勒佛處,此可見其樂法者

之眾,心之誠也。天所乘者為宮殿,固與人間之舟車不同,今日人間顯有進步

,天空有飛機所乘,海上有水艇可遊,其中陳設佈罝,不啻園苑棟軒,然仍不

及天宮殿之妙寶莊嚴,美麗精純。常人拜見尊客,習例持帶禮品以示敬意。諸

天,人也。大梵天,諸天中有權威之王者。梵釋向為愛敬佛法之殷切者。凡佛

在處,梵釋常侍列於左右;若佛出行,大都梵王前引,帝釋後隨。故此時雲集

於慈氏所,皆各奉持天花香而供獻之。天花香,自與凡品不同,天上人間,福

德相差懸殊,食用雜品,無怪其大異也。同一人間,同一物,亦所不同,美國

蘋果與日本蘋果同否?臺灣員林與北投兩處出產之橘子,其口味同否?舉一例

諸,毋庸煩言。諸天奉獻香花於慈尊前,又作何表示耶?經文說:一、「繞百

千匝」。諸天於慈尊四周之所,作圓周繞行,凡繞行一圓周者曰一匝,所謂百

千匝者,繞行圓周之數次甚多也。問:為何而作多次繞行?答:諸天眷戀於佛

極依依不捨,故作多次之繞行。其繞佛者,護佛四周毋得邪侵故,冀蒙佛身圓

光被及而照觸故,仰瞻如來相好莊嚴故,由見如來返照自己身心故。二、「五

體投地」。諸天於慈尊前,行最敬禮故。人所重者莫過於身。五體統括全身,

乃至毛髮,無不涉及,周身統禮為最敬故。三、「合掌勸請」。此亦為身口虔

敬之表示,掌為身之最秀美者,掌心有紋繡,十指如尖笋,指掌統皆相合,即

為人體最秀美之部分以示敬故。四、「天樂自鳴」。諸天來此,隨帶伎樂,樂

能表達情意故,樂為儀禮所必備故。中國儒家,禮樂射御書數,樂為六藝中之

一重要者,而況印度婆羅門教,重視詩歌梵唄,故其為儀禮之必備品也。又,

欲表心聲,亦必有賴乎音樂之為用,故中國古之善鼓琴者,必求得遇知音之人

,如無知音者,則失琴而不復鼓彈。今梵天隨帶伎樂而至佛前,良有深意者在

,非但梵天欲示其請求之深意,而無情之伎樂,不待叩而自鳴,即無情伎樂,

亦疾疾表達其誠請之切也。五、「諸梵說言」。文曰:「時諸梵天……而說偈

言。」

  • 諸天唱偈請法:此中偈頌,共五偈半,計分為三;於第三中,復分為二。

隨偈標示:

偈一、法滅世間暗瞑;此初一頌半也。此中前二句明法滅,後四句明世間暗瞑

。如曰:「無量無數歲,空過無有佛」。此即法滅之現象也。歲數無量,曠時

日久,時長而不可計算也。於此長時中,竟然不得逢佛興世,所以謂之空過。

云何作如此說?人生於世,不只求其飽食暖衣而已,尤所需者,道德與教育也

,中國儒家已注意及此。大聖釋尊,啟發高尚宗教繕修心性之出世教育,導人

生於正軌,去世間之煩熱,其於眾生所受之恩益為如何哉!世間若無佛日普照

,比無天日之黑暗尤甚,所以說:眾生若不生於佛世,則謂之「空過」。又曰

:「眾生墮惡道,世間眼目滅」,此明法滅之悲慘也。惡道者,由其既已造作

於罪惡之業,必然墮落其應入之道也。如人有犯國家刑法,非但不願受刑,而

乃千方百計以求逃刑,然終不克以逃之;造罪者,三惡業道豈可免也。推考三

界眾生所以墮惡道者,由於世間眼目之消滅也。何以故?惡道乃險危之地,失

命喪身,殊堪虞慮,有眼目者,誰不左右顧盼而防限之。佛法者,世間眼目也

。佛法,啟迪人之智慧,增高人之理性,發展人之同情,指導人之正途,無往

而不有利於眾生,此豈非為眾生之眼目?若無佛法,縱有一般宗教教育之感化

,恐猶未必達到精神之實際修養,人世所以多有奸商貪官者也。因無佛法故,

則不明白於因果:不明因果故,則任何惡事,皆可為之而不懼,既不惡而任為

,安能逃脫譴責之定律,由此證知世間眼滅而致眾生墜惡道也。又曰:「三惡

道增廣,諸天路永絕。」此明法滅之怖畏狀態也。依佛法言:地獄、餓鬼、畜

生,此三者謂之三惡道。天、人、阿修羅,此三者謂之三善道。其所以有善惡

道之差別,原因於所造之業不同。由於造作身三:殺、盜、淫;口四:兩舌、

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貪、瞋、癡之十惡業而生三惡道。造上品十惡者墮

於三善道。所謂十善者,身三:不殺、不盜、不邪婬;口四:不兩舌、不惡口

、不妄言、不綺語;意三:不貪、不瞋、不癡。造上品十善者生天,造中品十

善者生人道,造下品十善者生阿修羅道。佛法,總括五乘,攝機普廣,其最其

層之佛法,則為人天乘。世間政治,重在基層工作,基層為一切事業成功之本

源,倘基盤不穩,樹根虛浮,則將來前途之進展,難期有其實效。佛法則重在

人生佛教,從教理上言,由人乘而統貫至於一佛乘;從事實上言,所謂人成即

佛成,人既不能成功,安能希其成佛!所以振興佛法之關鍵,尤須著力於大乘

佛法也。若不能遵守佛教人乘五戒十善法,非僅不能免去將來惡道之苦果,當

前即得展演可悲之戲幕。報載某處發生奸殺滅骨掩屍案情,致遭刑警手銬腳鐐

送入監禁而或槍斃,此即眼前地獄之華報,又如一個青年人,好嫖好財好華麗

,家財極富,享受至豐,曾幾多時,腰纏十萬而囊空如洗,肥腴腹面而贏瘦似

柴,此即眼前餓鬼之華報,又如某某,生性漁色,痛愛女子,其所行動,既不

擇於尊卑,亦無分於長幼,此即眼前畜生之華報。由此現前華報之昭著,當來

惡道之果報,驗知其必不可免。

偈二,佛興甘露門開:此為次一頌半也。前三句,明佛興,後三句,請開甘露

門。如曰:「今日佛興世,三惡道殄滅,增長天人眾。」此即佛兩之現象也。

此可與前頌對照而觀,正與前頌比例相反,一正一反,一反一正,自可類知。

若欲敷演其義,不妨復說之:諸天說:彌勒佛興於世間者,正當今日也。今日

比之任何良辰佳節皆可喜,今日得有幸慶事兆出焉。在廣大無邊之長流時中,

欲求得見如來之機遇,萬分為難,今竟得之,良足欣羨。佛生世間,由於佛之

福德力故,當時佛之世界,自有其異乎尋常之境界;而眾生生於同佛之世,亦

具其多生之福德因緣。生於佛前佛後,所以而入於八難也。須知:佛之報土,

由無漏功德之所集成,而此彌勒世間,雖為示現之化土,亦必具此殊妙莊嚴,

故非善性成就其福德者,則不得容納之。如大海中,不容臭屍。無福者,不能

進入華堂廣廈而享受之,唯需培植善因者,方可茲生佳美優劣之果實也。所以

如來出世,三惡道殄滅,善惡性殊不相容故;增長天人眾,人天教法廣敷演故

。又曰:「願開甘露門,令眾心無著,疾疾得涅槃。」諸天復說:人天乘法,

固為佛法基礎,由此逐步而向上者,乃行者之福,亦法化之奉,由人天乘法,

直達於無上涅槃故。然若行者退屈其志,無明復生,貪瞋頓起,仍復落於三途

,豈不可痛。所以今日,特請如來開示甘露法門。此一法門,以無漏無為為性

。甘露為不死之藥,得以譬喻無漏故。無漏法中,大乘不共法,最為特甚,三

乘共法,法華雖謂之化城,然能得入安隱寂滅故。由欲求免眾生蹈登罪地,請

為開示甘露法門,令其從於無著心中而疾得涅槃也。

偈三,諸梵請轉法輪:此為後二頌半也。前一頌半,明叨佛恩光,後一頌,勤

懇法施。頌曰,「我等諸梵王,聞佛出世間。」首句,梵王自稱之詞。我者,

顯非他人。曰我者,示親切義,非自尊之自我慢也。亦為絕對負責義,請佛說

法,絕不委命於人,而乃親自從事以負責進行也。聞佛出世者:聞,請外聲波

及於耳識也。在未見佛以前,先得有此消息之傳來故得聞之,但非不實之消息

,而為確切之事也。其消息為何?彌勒世尊出生於世也。彌勒當時與釋迦同世

,釋迦說彌勒上生經時,十二年後,彌勒上生兜率,現已經過五十六億萬歲,

釋迦記其此時下生閻浮,所以彌勒下生為實事也。頌曰:「今者得值佛,無上

大法王。」此明非但聞佛出世,而能見佛金容。值佛,親得值遇如來瞻仰慈相

也。此乃當前即見之,故曰今者。所見之佛,名大法王,以能遍知諸法真事實

相故,於一切法自在通達而無礙故,以神通力,於一切法得能隨自轉變故。頌

曰:「梵天宮殿盛,身光亦明顯」。此正明叨佛恩光也。諸天本有光明,宮殿

由妙寶所莊嚴,自然盛壯,由其福力故。今見世尊,由於欽仰如來,得如來慈

光照拂,而與諸天身光交相融合,則諸天身光,倍加豁發,故曰「身光亦明顯

」。其諸天宮殿,亦由諸天福德光明映徹於如來慈悲光明中,光光交遍,宮殿

更形赫耀,故曰「梵天宮殿盛」。最後一頌:前二句申勸,後二句請法。頌曰

:「普為十方眾,勸請大導師。」明我所為者,為十方世界之眾生而請也。所

為之眾既多,能發之心亦廣,由於心廣方能利及多眾故。雖曰志在利眾,而其

自身當在其中,自居於眾生本位故。明我所請者,乃世出世間之大導師也。導

師謂能開導迷津,指示前進之正路,坦然寬擴而不曲折迂回故。世所謂善知識

,方可受此嘉號。今日大導師者,的指彌勒世尊也。頌曰:「唯願開甘露,轉

無上法輪。」此顯請法勤懇之意。解見前文,不必煩言。

  • 諸天陳辭請法:諸天請法之切,遠過常人叩托之情,常人心有所請,於所

請者殊覺為難,甚而於對方通知,給之以一電話亦厭煩焉!諸天唱偈方畢再行

三業之禮敬,以示精誠之至。文中所謂「頭面作禮復各合掌」者,身體也。「

殷勤三請」者,婉轉曲盡人情不懼煩難而乞求也。文中唯願世尊下,乃諸天請

法之陳辭。其陳辭中,「唯願世尊轉於甚深微妙法輪」者,佛法非從深刻體驗

中而不能得其實益,故曰甚深,佛法非世間美飾詞章而乃性靈禪思之境界,故

曰微妙,具此特意者謂之佛法,今請法王轉此法輪。為何請轉此種法輪?一,

「為拔眾生苦惱根本遠離三毒故」。三毒即貪瞋癡之三者,此三乃眾生苦惱之

根本。眾生之苦惱為生死;其所以有生死者,緣於心中之貪瞋癡,作惡造罪而

集成;然此苦惱,應如何拔之?所以必請我佛垂慈而法施之。二,「破四惡道

不善之業故」。惡道束之為三、地獄、餓鬼、畜生,加之有四,於前三中加一

阿修道故,修羅醜惡多瞋屬於惡道,如有福德而兼威力乃判善道,但此修羅屬

善屬惡則不定故。此四惡道,由於多積不善之業而招感此苦果故。欲免其苦果

,需拔其業因,今欲破其不善業因,所以懇請我佛垂慈而法施之。

  • 慈尊微笑默允:慈氏為當來人天教主,並世所尊,釋尊於此,而稱之為世

尊也。慈氏世尊,於諸梵王陳詞請法垂將告畢時,乃即會心微笑,出放五色祥

光,默然許之。「會心微笑」者,領悟諸梵請法意趣故,表示當即受其所請故

,並願將即垂賜法施故。「出五色光」者,五色表示東西南北中之五方,統此

五方,即具十方,原因十方,不出五方,四維上下咸納於五方故。其請法者,

為十方諸梵天王。今放五色之光,即示佛光普達於十方故。亦令十方諸梵蒙光

而聽法故。問:果如所說,慈尊通放一色之光而照達於十方即可,又何必光出

五色?答:東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黃色,五方本具

之色,天然法爾如是,中外古今學說,且所公認。故佛隨順世間極成真實而出

於五色之光,以示佛法,原不違乎五方世界之本色,其所說法,必當隨順十方

眾生心所好樂,令其各各充滿法喜故。

五,諸天歡喜恭敬:諸梵蒙佛允請歡喜無量。文中說:「遍體踴躍」,形容其

喜之極也。喜而踴躍,如魚遊之洋洋自得,已足喜矣:今乃遍體踴躍,上至頭

頂,下至足跟,內心外身,肢節骨毛,統皆活躍跳動而不已,喜態越於常情也

。又舉喻說:梵天之喜,「如孝子見慈父死而復蘇」。孝子終年隨侍父母,勞

而不怨,從不懼難、常帶喜容,而父母亦疼愛之,今見慈父新喪而復活,則其

狂喜為何如可知也。諸梵復再繞佛,退住一面。

 

註:此中諸梵唱偈請法,偈共五頌半,此五頌半偈共分初一頌半,次一頌半,後二頌半之

三科。在疏文中亦標偈一、偈二、偈三之三段。原可單標一二三之字樣即可。因偈文後,

尚有長行文,以恐混亂不清,故標以偈一、偈二、偈三字樣,以示區別。又:初科法滅與

次科佛與文義,二者相反,可以比知,不必多解。但因佛法義理無邊,再行推演,故初後

二科,用疏釋者筆法解之;其中次一科(即第二段)則用梵天說之口吻述之。

        三、眾思脫苦發勤精進

爾時大眾皆作是念:雖復千億歲受五欲樂,不能得免三惡道苦,妻子財產所不能

救,世間無常命難久保;我等今者,於佛法中修淨梵行。作是念已,復更念言:

設受五欲經無數劫,如無想天壽無量億滅,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受細滑觸,會歸

磨滅,墮三惡道受無量苦,所樂無幾猶如幻花,蓋不足言。入地獄時大火洞然,

百億萬劫受無量苦,求脫叵得。如此長夜苦厄難拔,今日遇佛宜勤精進。

梵天請法時許,在會大眾,各皆有其佛種善根。隨即興感,生起各自對佛之想

念,由於善緣激發,必能生其善因也。

此文分之為二:

  • 初次念苦求脫:會眾薰沐佛光之照臨,忽從心底下湧現覺悟人生之意念,

似如夜夢之中有所警覺也。彼所想念何似?簽以為:世人無不想求逸樂,(即

具有高尚之人品者,如陶潛輩,歌唱「歸去來兮」,彷效儒家安分守己之「樂

夫天命」,而在其企圖上,依然嚮往求得一種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之桃園,以為

歸宿)。殊不知世間之樂,終不外乎五欲;心境超脫者,欲念略稍低沉而已。

有時境異思遷,仍復陷於聲色境中。為此五欲所迷,縱能歷經千億年壽極長時

流而享受之,此樂依然不可保留;樂為三苦之一,壞苦所攝故。且因享樂,而

造作損害自他之業行,以致墜墮三惡道中。於此受苦之際,雖有千子萬孫,無

法拯救,亦不能以身代之。受恩之深者莫過於子,情愛之篤者莫過於妻,當在

自我受苦之頃,只能自己忍受,無復希求於彼而代之。誰作誰受,此為定理也

。且也,凡世間法,皆無常性;人之生命,在呼吸間,立刻病發而死者有之,

難以久保也。(劉基論卜云:「且君侯何不思者也?有昔必有今日。是故碎瓦

頹垣,昔日之歌樓舞館也;荒榛斷梗,昔日之瓊蕤玉樹也;露蠶風蟬,昔日之

鳳笙龍笛也……是故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此亦顯發

世相之無常也。)會眾念知世相無常,而亦深知唯有佛法方能脫苦,所以會眾

繼作是念:「我等今者,於佛法中修淨梵行。」蓋欲以修梵行而求脫苦也。問

:何謂梵行?答:梵者,清淨義,清淨之行,則為梵行也。一、斷媱之行。智

度論:斷媱天名梵天,斷媱故離欲染,此攝四禪四無色天故。又:有人修行十

善而不斷媱,今更能自斷其媱,則謂之梵行。二、通取一切戒行曰梵行,別名

斷媱曰梵行。大品云:媱欲障於生天,何況菩提?三、涅槃曰梵相,達到涅槃

之行曰梵行。四、四無量心曰梵行,修行慈悲喜捨得生梵天故。

  • 復次念苦求脫:會眾方作此念,隨而復更念言。初念尚在意識中作意,所

謂念言者,由於私意之推想決定後,而復以口語出之也。而此念言,其與初念

正同,初念簡略,念言較為廣詳耳。所謂「受設五欲經無數劫,如無想天壽無

量億歲」,與初念「雖復千億歲受五欲樂」,其義全同。謂受五欲快樂,其時

極長也。於念言中,更極言其壽長,而以無想天喻之。問:無想天壽若何?答

:所謂無想天,有部經部攝於第四禪之廣果天,不另立別處。而上座部則於廣

果天上,另立為無想天,由於修無想定而生於無想天也。外道依第四禪定,精

修滅心及心所法,而獲得非心非色之法,以補心處,則為無想定。但成實論否

定此義,謂凡夫不能入定滅心,不過定心難覺,其心微細而已。由於外道修比

定而得生於色界第四禪之無想天、享壽五百大劫、心心所滅、身如枯木、外道

謂之涅槃,其實非也。又謂「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受細滑觸、會歸磨滅、墮三

惡道受無量苦」,其與初念中「不能得免三惡道苦」同。此念言中,於五欲樂

中特將媱之一欲加以重說而強調之,媱欲最易迷於人之精神也。在色聲香之五

欲中,以觸樂為最感受故,感樂正與感苦相對,受細滑觸,樂在其中,會歸磨

滅,苦相頓來!而況於墮三惡道,重苦難受。又謂「所樂無幾猶如幻化」,而

與初念「世間無常命難久保」同。世間無常與所樂無幾全同,無幾即無常,所

樂即世間之通相故。猶如幻化,所以命難久保也。念言中,「入地獄時大火洞

然,百億萬劫受無量苦。」此乃對於三惡道中,特為強調其地獄之苦為尤最耳

!人間牢獄,其苛刻虐待,殄滅自由,業已不勝其苦,其地獄中,有將人身綑

綁木樁上而以刀鋸分解者,有將油鍋煮沸而將人身倒懸以入於其中者,又有鐵

質樹林滿掛劍㦸而投人身於其上者,又有飛鳥啄噉罪人之眼目者,復有極熱地

獄,極寒地獄等。若墮無間地獄,無「時」間絕其苦,苦無停息期故,無「處

」間絕其苦,眾罪人身特別放大,周遍於大地獄之四周故。五種無間,見地獄

經。會眾念此苦痛,發願勤修佛法。

註:此段疏文中:附有括弧之文者,原因此文不與疏文聯貫,而能助發疏文之文義,特加

括弧區別之,以示可以單行閱讀。

四、穰佉唱偈出家學道

時穰伽王高聲唱言:

  設復生天樂  會亦歸磨滅  不久墮地獄

  猶如猛火聚  我等宜時速  出家學佛道

說是語己,時穰佉王,與八萬四千大臣恭敬圍繞,及四天王送轉輪王,至華林園

龍花樹下,詣彌勒佛求索出家,為佛無禮。未舉頭頃,鬚髮自落,袈裟著身,便

成沙門。

凡百事業,而能推進容易抵達成功者,要在獲得高位者率先提倡之。果能居高

位者熱誠謀展,則其下者必多相應而順從之。上下同心,步伐一致,其果若無

成效之結果者,未之有也。穰佉聖王,生於彌勒佛世,而為佛之大護法,固為

其多生福德之因緣,蓋亦為佛法興隆時節之成熟也。居此佛法興隆之時,得此

熱心佛法之聖王,則佛教凡百事業,其成功之速度,真所謂易如反掌矣。出家

,乃佛法之一。然佛法,並非僅限於出家。若果出家,自與真修實學而相應,

少事少惱,清淨梵行,自然接近於出世之道。(今日報載,全世界皆感人口過

剩,普遍提倡生產節育,以求減少人口過多之壓迫性。出家原則,其與人口問

題無關,而在間接中自然影響於人口,使其生產數量得以降低,故出家者其與

節育行政,不無裨益)。穰佉國王,不只認識佛法,其與佛法而有深切性之體

驗,深感世間有漏苦痛,所以從其自性中,發起一片熱愛佛法之真情,不惜捐

棄其金輪聖王之尊貴,求請為一解脫煩惱之沙門。自穰佉王出家一舉,從此翅

頭城各地相應出家者,誠如千山樹葉,同隨一陣秋風捲落於滿地矣!

此文分之為二:一、穰佉宣佈意志,二、穰佉即取行動。

於第一科中,偈共一頌半。首四句明世間相;後二句明出家相。世間相中,道

二句,明世相遷變,後二句明世相痛苦。出世相中,以出家學道而表示之。

頌曰:設復生天樂,會亦歸磨滅。生天仍為世間法,世間法,有漏有生死。天

上之樂,世間樂中為最樂,其樂遠過人間若干倍,然而,天上之樂,亦有壞時

,所謂行苦也。況且,天上五衰相現,臨於死境,更為苦痛。所以說:天樂可

以會歸顧磨滅也。頌曰:不久墮惡道,猶如猛火聚。不久者,言其受苦之時立

可而致也。問:世間遷變無常,固為壞苦現象。然而:樂境者,人之所欲也。

若為合理之樂趣,而無傷乎道德,在天然之理則上,豈應不久而墮入於惡道?

答:世間之樂,必有其時間性,若夫時間性之消滅,雖復求樂,亦末如之何也

已矣。須知,樂為善業之所感招,今日樂報盡矣,即今日善業力之銷亡;善業

銷已,則惡業之力必將繼之而興起;惡業勢力擴張,則必招受於惡果。此為因

果循環之理,而為事實之如此也。問:事實何在?答:若以大乘唯識言:人生

累劫所造之善惡業種,一一皆蓄藏於阿賴耶識中,種子數量不可勝計。人生招

感果報,不外六趣。其所以招感果報者,即由其賴耶業種所引生故。賴耶業種

中有善者,有惡者,視其善惡業種中何者為強?何者為弱?何者能更得其緣而

助發其勢力?何者未能得緣而暫行隱息。如有力者而得其助緣之種子,則必能

引生人身之果報體;其無力者之種子,待此有力種子所感之報體盡後,得其緣

助之力,亦可招感人身之果報也。今天上之樂報既盡,則將由其他業種勢力感

生於另一趣之果報中,必然無礙。所謂不久墮惡道猶如大火聚者,天上樂章,

當然不必墮於地獄,善業重者可以上生,中等善業,亦得投入人道,但從善惡

相對而論,樂極生苦,天堂與地獄,正是相反對照,天福受盡,應招苦趣,此

自然之理也。而且,事實上,善種業力銷亡,其賴耶中復有更勝於此善業種之

善業種而能得其助緣以發生感果之用者,容或有之,究竟極少極少,極難極難

。就其多分而言,善力失而惡力得,樂果去而苦果來,此為說明天上福盡不久

應入惡道之事實也。又所謂惡道如猛火聚者,地獄亦不必都為猛火所聚,亦有

極寒之地獄,冷徹肌骨,皮肉凍裂,青紫腫隆,周身兢慄,苦不堪言。頌中說

:猶如猛火聚。猶如者,比譬之詞。原因,人之所最忌畏者,莫過於火,火性

發作,煎熬烤剝,誰能忍受?所以地獄苦痛難堪,甚過於火之焚爍,其寒冰地

獄之景況,而與極熱地獄,炎寒性不相侔,而此寒熱二獄,其逼害人之苦痛性

,毫不相差,就此相同性言,而謂其為如火聚也。頌曰:我等宜時速,出家學

佛道。穰佉王感念世相,無常痛苦,乃疾疾追求出世之超然自得。堅絕表示:

必須出家學道,以求得到精神上之究竟安慰。

於第二科中,為長行文。上唱偈,「坐而言」,此長行文,乃「立而行」者也

。穰佉王唱偈方畢,立即履踐諾言,求佛出家。於此可注意者,此時彌勒佛,

依然尚在花林園,接受諸天請求之說法,身放五色祥光而默允之,因而會眾感

悟無常而思念出家。此時穰佉王,並非在會之聽眾,而在其自所在地,不過敬

佛,欲即請求出家之想,正與會眾同。因穰佉王既為會眾外之份子,故欲出家

者,須詣彌勒所在地之花林園,而求索其允可也。

比長行文分二:一、詣佛出家之陣容;二、出家狀態之自然。

穰佉乃一轉輪聖王,當然具大眷屬,當其出發而至花林園時,即有八萬四千大

臣,發恭敬心,圍繞其身之四周以護衛之,並有四大天王送之而行。此即詣佛

出家之陣容也。既達花林園,向佛作禮,出家意念方興,道相儀容頓具。此即

出家狀態之自然也。

此一段文,說明穰佉王有其福德因緣,熱誠擁護佛法,並有超越常人之特出智

慧,於世出世間,有洞徹深刻之認識,乃作一番精審決擇,知世間法虛妄如幻

,知出世法真常安寂,所以決心捨離世樂,而求取出世妙道也。

五、慈氏入城轉正法輪

        一、足躡城閫驚感地動

時彌勒佛共穰佉王,與八萬四千大臣諸比丘等,恭敬圍繞;並與無數天龍八部,

入翅頭末城。足躡門閫,娑婆世界六種震動。閻浮提地化為金色。翅頭大城中央

,其地金剛,有過去諸佛所坐金剛寶座,自然踊出。眾寶行樹。天於空中雨大寶

華。龍王作眾伎樂,口中吐華毛孔雨華用供養佛。

凡聖出駕,沿途佈置,牌樓紮綵,標語張貼。路傍布崗,百姓夾道。當駕車發

動,向前出行,衛車當前,復有護車隨後,以及侍從人員,不離身邊,真可謂

為防護周到,安全確保,雄壯氣派十足也。法王出行,雖則莊嚴隆重,却順乎

自然,而不事先預為籌謀,別具其清淨嚴肅之風格也。法王庸容和睦,慈悲喜

捨,見者生善,聞者種福,凡有知者莫不崇敬,傾仰皈依之不暇,安有圖謀干

擾之妄動,此所以不必有所防護也。人王防護急嚴,殊不知,愈防護,愈不可

侍,往往在愈防護中,而發生其愈不可侍之事態。報載:某某總統,被某某刺

殺於某某地,其兇手被擒者,亦容見之。此為於防護中,竟發生「防不勝防」

之現象也。法王則不如是,根本不加防護,釋梵導引,人天擁護,比丘圍繞,

大眾皈敬,是不德望影顯,慈悲發露,所以得而然也。佛之福慧,圓滿具足,

內自充足,無侍於外,現成莊嚴,不勞人為,由其非莊嚴而莊嚴,非人為而人

為,故能驚感天花地動,顯現其不可思議最祥瑞之現象也。

此文分之為二:一、入城儀容;二、入城現瑞。

文中謂彌勒佛共穰佉王等入翅頭末城者,入城儀容也。彌勒受諸天請法,會眾

想念出家,尚在花林園中,端坐放光;不期隨有穰佉王詣花林園中,鬚髮自落

現比丘相。彌勒實應當時環境之需要,因緣之成熟,乃即擬為之說法。緣因:

翅頭末城,中央金剛寶座,乃過去諸佛坐而說法者,因即共穰佉王等而去之。

當出發進城時,彌勒共穰佉王偕行,尚有八萬四千大臣諸比丘等,虔誠恭敬而

圍繞之,無數諸天龍神亦衛護之,此即入城儀容之說明也。

文中「足躡門閫」以下者,入城瑞相也。其瑞相:分有六種:一、佛與穰佉適

抵翅城,方足蹈城門進入門限,大地六種震動。究竟其義何表?城閫為城內與

城外之分界,此即表示凡與聖之區別。城內城外各不相同,凡聖境界亦異。方

足躡城閫,正表轉凡為聖,此時天魔毛竪,外道驚懼,大地所以震動也。二、

閻浮提地化為金色。問:此表何義?答:地者心也。通常謂心為地,故曰心地

。其地化為金色者,金在眾寶中為第一。百法輪云:「一切最勝故」。心於一

切諸法中,猶如金於諸寶中為第一,而居於最勝之地位故。三、文云:「翅頭

中城中央,其地金剛,有過去諸佛所坐金剛寶座,自然涌出,眾寶行樹。」此

文於金剛寶座下,眾寶行樹上,二句之間,有自然涌出之一句。此自然涌出者

,為金剛寶座乎?抑為眾寶行樹乎?無從確指。今乃議訂自然湧出金剛寶座為

第三瑞相,自然涌出眾寶行樹為第四瑞相,以此自然涌出之一句而統貫於上下

之二句也。問:翅城中央,云何以金剛為地?又為何於此地上自然涌出其過去

諸佛所坐之金剛寶座耶?答:於足躡城閫文中,業已說明城內為聖境,為無漏

無為之心境。城中央之地者,聖心也,金剛為地者,此地非其他餘物為地,獨

以金剛為地,此心則非其他不純潔之性為性,而以無漏為其性也。其地之上,

自然涌現過去諸佛所坐之金剛寶座者,以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莫不從此無漏

心性上而出生,而其所證所說者,原為此一大事因緣,故謂諸佛踞此金剛寶座

也。四、「自然涌出眾寶行樹」。樹以蔭覆為義,表佛以大慈覆蔭眾生故。五

、「天於空中雨大寶華」,花者,離垢義,清潔義,謂以佛法去除眾生心垢故

。六,「龍王作眾伎樂,口中吐華毛孔雨華用供養佛」。問:此表何義?答:

樂,音聲也,謂佛法開發眾生智慧,使令獲得四無礙辯故。口中吐華,謂能宣

說觸除眾生心垢之佛法故。毛孔雨華,謂將眾生周身污染,一切煩惱所知二障

之不清淨法概去除之,獲得盡所有之一切佛法功德故。「用供養佛」者,吐華

雨華,用供事佛故;去障得淨,用供自性理佛故。

        二、踞金剛座轉正法輪

佛於此座轉正法輪:謂是苦苦聖諦,謂是集集聖諦,謂是滅滅聖師,謂是道道聖

諦,井為演說三十七品助菩提法。亦為宣說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

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受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

緣老死憂悲苦惱等。

諸佛說法,理無差異,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彌勒於未來受大梵諸天請而轉法

輪,大通智勝佛於過去劫中亦受梵天請而轉法輪(見法華經第三卷)。先後二

佛,皆轉示佛法之最基本法輪,所謂四諦十二因緣也。法華文義,比本經詳廣

。如十二因緣,本經僅說無明緣行等之流轉門,而未提及無明滅而行滅等之還

滅門,故本經文簡略。又:本經說苦集滅道之四,則皆名為聖諦,所謂「謂是

苦若聖諦,乃至謂是道道聖師」。而法華則曰: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

苦滅道。其措詞微界者,於理無乘,僅乃各就四諦觀點某一方面而言之耳。本

經自平面而觀四聖諦,聖諦者,聖人悟入之真實理也;或聖者由此四諦為門,

而得進入於真實之理諦也。故此四諦,謂之四聖諦。法華自某一重點而觀四聖

諦,四諦固可平列者,而苦諦為四諦之首,如於苦諦而能得徹底認識,獲得真

智而照了之,則一切苦縛可斷,生死可了。故生尊所示之修道法中,初以五停

心、四念處等,使令觀身不淨,進而繫想苦、空、無常、無我等相,此即標示

觀苦為入道之門,由此可見苦諦於四聖諦中,實為其一重點也。法華基於苦諦

為四諦中之一重要點,故乃特別強調之,此則似乎聲聞教法,重在四諦,四諦

以苦為出發點,如無苦之一觀點,則後三諦無從建立,原因有苦而有後三諦也

。據此原則:法華云:「謂是苦」,即謂苦,確是苦,決不可於苦之上,而否

定其為苦,謂之不苦也。「是苦集」,謂此是苦之所由集也,集為苦之源,無

集則無苦;然雖苦由集來,如無苦之現象在,則無從驗知其有所謂集也。「是

苦滅」,謂此是苦之消滅也,苦確是苦,因其是苦,而為有漏之法,漏即元有

漏洞,有漏洞故終必消滅,而今已得於苦之消滅也。「是苦滅道」,謂此是滅

苦之道,苦固得滅,以其本有可滅之性故,然若而無能滅其苦者,則苦,終無

得滅,此能滅其苦者,是苦滅之道也。二經皆轉四諦法輪,本經謂為轉正法論

,法華則謂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法華文義,更行周備。以上略出二經之異同

。茲復依義而發之:

  • 四諦:就二重因果分為四諦,苦集二諦為世間因果,苦為世間果,集為世

間因:滅道二諦為出世因果,滅為出世果,道為出世因。茲復言之:一、苦諦

:此以三界二十五有為體,此皆為有漏生死之苦法。原因眾生,既具身心苦果

,則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終不脫離苦苦壞苦行苦中。大論云:無量眾生有三

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瞋、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

生。諦審眾生生死實苦。苦者逼惱不自由故。此為苦諦。二、集諦,此以無明

惑業為體。惑有見思二種,業有善,不善,不動三種。由其惑業寄積心識,遇

緣成熟,自能遭受眾生六道生死之果報。集者招感大苦聚故。此為集諦。三、

滅諦,此以無為寂滅法為體。所言滅者,滅煩惱結使故,滅三界作業故,滅生

死患累故。三界惑業滅故證有餘涅槃,三界苦果滅故證無餘涅槃。滅者證得清

淨無為故。此為滅諦。四、道諦:此以戒定慧等無漏心心所法為體。無漏與有

漏敵體相反,此生彼不生故。由此能通涅槃道故。即由此道滅除生死苦縛故。

道者通達出三世安隱境故。此為道諦。

  • 三轉:三轉者、謂佛成道後,於鹿野苑中為聲聞人轉四諦法輪,曾作三轉

也。大通智勝佛坐道場時,十方大梵請法,佛亦三轉四諦法輪,慈氏下生,亦

轉四諦法輪。云何三轉?一、示相轉: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此乃出示四諦之真相,務令行者獲得深切

之認識故。二、勸修轉: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

證;此是道,汝應修。此令行者,務於認識四諦後,更行積極真修觀行故。三

、作證轉:謂佛舉自為證也。謂此正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

復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問:云何諸佛

如來,咸皆三轉四諦法輪?答:請佛說法者三,請之至也;諸佛說法者三,說

之至也;為滿足其法義故,而作三轉法輪。又為眾生有三根故,於上根者以第

一之示轉,中根者以第二之勸轉,下根者以第三之證轉,普令三根各皆悟道,

而作三轉法輪。又為令生聞思修三慧故,初轉令生聞慧,次轉啟發思慧,後轉

得生修慧故。又為生起見修無學三道故,示相在令見道者得見四諦真相故,勸

修勗勵修道者精進修練故,作證專為無學道者而作切實證明故。此為佛法之根

本法輪,唯佛能轉,法華所謂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不能轉也。

  • 十二行:茲參考佛學大辭典略作修飾之:十二行有二種,一、「教」之十

二,謂於四諦,每一諦皆有示相,勸修,作證之三轉,四與三合,故謂之教中

之十二。二、「行」之十二,三轉一一諦中,皆生眼智明覺之四種智,計有四

十八行(三轉計十二諦,一諦具四智,十諦為四十智,再加二諦之八智,故為

四十八行——默)。關於眼智明覺,亦有多種解說:一、就見道義解之:在見

道十六心中四法智忍為眼,四法智為智,四類智忍為明,四類智為覺。二、眼

者,觀見義,智者決斷義,明者照了義,覺者,警察義。已上二義出婆沙論。

三,此通於見修無學之三道,眼以總體之智而名之,智知過去,明知現在,覺

知未來。此為慈恩之義。法華玄贊七曰:「一一轉令聞法者發生無漏真正慧眼

,隨其次第去來今者苦諦之中生智明覺。如是一轉總別四行,三轉諦諦皆有十

二行相,然數等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三轉如次顯示令入見修無學等三」。

此乃單就「行」解之。

蕅益會義云:「十二行者,一、約教,二、約行。約教者,即示勸證是也(同

上四三,教之十二)。約行者,三轉皆生眼智明覺,謂苦法忍為眼,苦法智為

智,苦類忍為明,苦類智為覺。餘三諦亦爾,故成十六心。三根人各得十六心

,故成四十八行,且約一諦名十二行也。(此種解說,不免形成人之根性而與

諦行變成複雜性之形勢,又勉強將四十八行而說為十二行,雖與玄贊略同,但

不如玄贊所說之順乎自然——默)。十二諦是教法輪,十二行是行法輪。教十

二為能轉,行十二為所轉;教輪則能轉,唯一權智,所轉有十二教也。若行法

輪,能轉之教有十二,所轉之行亦十二。或通三人,或約一人,今就見諦道三

乘利根聞示轉,即各生眼智明覺,三人合舉,故言十二行也」。此就「三根」

、「四諦」、「十二行」融合之見解而說之。

  • 三十七道品,此為四諦中道諦之總匯,繼四諦後,經中特標出之。茲依次

而明:一、四念處:一、觀身不淨,身為血肉之軀,內外皆觀為不淨故;二、

觀受是苦,受有三種,苦受極苦,樂受壞苦,行受生滅無常苦故;三、觀心無

常,心識流動生滅不停故;四、觀法無我、法為以上三者之餘,一切皆無我故

。此四就苦之一諦而觀,以慧為體,破除常樂我淨四倒。聲聞先修五停心以止

亂,為奢摩他;此發行人之慧,為毘鉢舍那。二、四正勤:勤修正道故,又名

四正斷,斷懈怠故,又名四正勝,策勵身語力用勝故。一、未生惡不生,二、

已生惡令斷,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增長。謂於修四念處,或有懈怠煩

惱心生,而無信等五根,故需修此四正勤以為生善去惡之助。三、四如意足:

此為六通中身通之一,定所生果曰足,如身依足故。一、欲,於加行欲起定故

,二、勤,勤修定故,三、心,一心注境故,四、思惟,依觀起定故,初修四

念處,重在觀照,修習智心;次修四正勤,更精鍊於慧,慧之力用增勝,定力

未強,此修四如意足,重在修定,期達定慧均等。四、五根:一,信,信三寶

四諦故;二、勤,精勇修持善法故;三、念,憶念正法故;四、定,心止一境

故;五、慧,思惟真理故。此五伏煩惱,引聖道,乃生一切善法之本。五,五

力:一、信力,破邪信故;二、勤力,破懈怠故;三、念力,破邪念故;四、

定力,破妄想故;五、慧力,破亂惑故。此五於五根具有增長力故。六、七覺

支:又名七菩提分法,此以覺察為義,能使定與慧之均等。一、擇法,簡擇真

妄故;二、精進,勇毅去邪取正故;三、喜,心得善法而生喜故;四、輕安,

又日除覺分,除去身心蠱重故;五、念,不忘定慧故;六、定,心注一境故;

  • 行捨,捨除謬妄,去絕意想,平坦心境,更不追憶故。於七法中,行者若

心浮動,則用除、捨、定之三以平之;若心沉沒,則用擇法、精進、喜之三以

警之。其中念覺,則當常念不得退廢;除此念外,其他六覺,可隨行者用之,

隨修其一亦可,未必遍修。依此七法修行,自得證入無學果位,此為修道位之

行法。八、八聖道,又曰八正道,此道離去偏邪故。又能離邪非曰立,達至涅

槃曰道。一、正見,徹見四諦真理,無漏慧為體;二、正思惟,思惟四諦,增

長真智,無漏心所為體;三、正語,以真智而御口業,無漏戒為體;四、正業

,真智除身邪業,無漏戒為體。五、正命,清淨三業,符順正法而生活,無漏

戒為體;六、正精進,發用真智強修涅槃之道,無漏勤為體;七、正念,真智

憶念正道,無漏念為體;八、正定,真智入於無漏清淨禪定,無漏定為體。前

七覺支為修道法,此八正道乃見道法;所謂七覺八正,是數之次第,非修之次

第。此中正見之一,八正道主體,故為道,亦為道分道支,餘七,乃道分道支

,而非是道。卅七道品中,計分七段: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之三段,謂

之三四。五根五力,謂之雙五。七覺支謂之隻七。八正道謂之單八。

 

註:三十七道品,是四諦中道諦,故亦屬於四諦,以其為行者之所必修,因得成為專門之

體系。經中道提及四諦、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緣等法,故得如次敘列,特從辭典中檢纂之,

名相大致清楚,其三十七道品,前後相生之關係,以及相通之性質,文中亦有脈絡可尋。

欲知其詳,請閱中邊俱舍等論併臺賢諸經論疏記。茲併附插三十七道品圖表:

 

少了三十七道品簡明圖表

註:前序分鶖子乞法文中,已略述八正道之名義。今此慈氏為應梵王而亦說八聖道法

以不必再單獨疏此文義。而八聖道乃三十七道品之七類修法中之第七類法,因茲特檢佛學

辭典中有關三十七道品之每一類法,一一錄出,總合而製成一簡明圖表,以免閱者檢查麻

煩之勞。此表大體尚可,並非系統專著,乞諒之。

 

五、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乃四諦之開廣;四諦開則為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縮

則為四諦也。十二因緣,分為流轉還滅二門:流轉門,即苦集二諦之開展,無

明,行,愛,取,有之五支為集諦,其餘七支,則為苦諦也。還滅門,即為滅

道二諦之顯示,無明滅乃至老死十二支全滅,即為滅諦,觀因緣之智,乃道諦

也。十二因緣,通於大小乘,今且依唯識示之:十二因緣,分為四大支:一、

能引支,此為十二因緣中無明與行之二:無明者,謂發業無明,對於異熟果之

愚,以為造善惡業,不必定招果報,又有對於真實義之愚,以為三界,未必定

為苦之與空,故其正能發起招感生死之業,雖瞋慢等皆能發業,無明為主故偏

說之。行者,即由此無明等所發之善惡不動業也。由此無明與行能感將來真異

熟果,故為能引支也。二、所引支,此為十二因緣中之識,名色,六入,觸,

受之五支;識者,由無明行而為能引,此即為其所引之將來總報種子。名色者

,由有總報識種子故,則具將來初受生時歌邏羅等種子,此歌邏羅中,具有五

蘊,色蘊曰色,受想心識四蘊曰名,合此五蘊為名色故。六入者,有識及名色

種子故,即具將來生起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處種子,六處種子稱六入故。觸者,

因有識名色六入種,即具將來六根觸境之時觸心所種,此觸心所種得名觸故。

受者,由觸而有違順等之三種感受,此受即為三受種子故。此五皆為無明與行

之所引發,既引發已,此五支種,法爾不失不壞,故為所引支也。三、能生支

,此為十二因緣中之愛,取,有之三支:愛者,謂由無明與行既引將來識等五

種得成就已,復由迷事無明不了境之虛妄,於所受而生貪愛,於逆境亦起瞋等

,而愛習如水最能潤生故偏說之。取者,由受故種種追求,所愛境界深生染著

。有者,由愛所起業力,數數茲潤識等五支種子,而此種子既被潤已而得有芽

,則必招感將來異熟果報,此三共名能生支也。四、所引支,此為十二因緣中

之生、老死二支:生者,謂後有之芽既已成就,捨此生已,即受彼生;老死者

,既生以後漸漸衰變名之為老,終歸無常,名之為死,此三得名為所生支也。

此十二支中,前十支為因,約現在說;後二支為果,約未來說;此唯識家所謂

二世一重因果也。(倘約過去望現在說,前十支為過去因,後二支為現在果,

乃為二世一重因果。雖十二因緣,可以三世相望,乃至十世百世相望,無不有

其因果性,在唯識家說明十二因緣之立場上與小乘三世兩重因果完全不同,唯

說二世一重因果也。——默)

  • 緣之理則: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此因緣之理則也。有人誤以為世間法是

緣生,出世間法非緣生,實則不然。如以為然,亦可謂之出世間法是緣生,世

間法非緣生。何也?元以世間法,出世間法,具其相互消長之敵對性。即如:

四聖諦法,世間因果之苦集緣生,則出世間因果之道滅緣滅;若如出世間因果

之滅道緣生,則世間因果之苦集緣滅,由此可知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具此

之滅道緣生,則世間因果之苦集緣滅,由此可知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具此

因緣性之理則也。佛說四諦,遍滿法藏,義充毘曇,千言不盡,萬語莫窮。綜

其要旨,無非點明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八個大字而已。在世間法之知苦斷集力

面,徹底說破苦之真相及其來由,使知世間法之因果確實如此,不知苦,無以

知世間法也,故知苦,實為明哲者之所必需,法華基於苦諦而說餘三諦者,良

有以也。在出世間法之慕滅修道方面,重在提示真常寂滅境界,及其趣入之方

,若不由此出世一著,則有何貴於佛法,佛說世間法,示為出世間而說也。本

經基於平等對立性而說四者皆為聖諦者,亦有以也。基於四諦具有世出世間兩

重因果之原則,得以開展十二因緣之流轉還滅二門:佛說無明緣行,行緣識,

乃至生緣老死者,流轉門也;佛說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乃至生滅故老

死滅者,還滅門也。在此流轉還滅二門之敵對消長言之:如流轉門之無明緣行

,乃至生緣老死之緣聚,則還滅門之因緣消失;如還滅門之無明滅行滅,乃至

生滅老死滅之緣成,則流轉門之因緣絕滅。世出世法,法爾自不同也。若在二

門中,各自本門之前後相生關係言,則為: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即如流

轉門中,十二支,固有惑業苦之三種成分不同,無明、愛、取為惑,行、有為

業,識等五支及生、老死為苦。以唯識家,識等五支,為未來生老死現行之種

  • 餘惑業等,概為未來生老死現行之助生因,雖然生因,有其親疏之不同,

而十二因緣,著重於「增長緣」之緣起。因據此一原則,所以一順線到底,而

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或謂無明滅行滅;乃至生滅老死滅也。十二支本

身前後各自相生或相滅者,而前後相生或相滅而一定如此程序不相紊亂者,以

十二支中所配合之前後次序,確就其具有此生彼生,此滅彼滅之切實助緣而建

立者。十二支之最基本者,流轉門則為無明,無明發業,則為惑染,由惑染而

感苦果之人生,所以陷入生死。還滅門則為明智,不愚於異熟果及真實義,深

信三界生死為苦,則滅無明,無明滅故,生死苦縳得以解脫,所以證得涅槃,

生死涅槃,固皆基於因緣之理則,但各有其因緣之差別,切不可任隨因緣之自

然,務須有所善擇焉!

六、緣之觀智:此為略述觀因緣之智也。十二因緣之第一支,即是無明:雖有

說十二因緣為緣覺所緣境,而無明,為一切修大小乘者所求斷之,華嚴家亦說

斷最後一品無明方得成佛。無明,即愚癡之別名,愚癡者,謂不明於真事實理

也。然則如何而能斷之?無明與明,其性相勃,只有明,可以斷無明也。明者

,即智慧之別名,有智慧故,則不愚癡,透入真理,辯於實事。智慧之「明」

來,愚癡之暗,則必為其所破而去之。無明通於一切大乘之所斷,則一切大乘

所修習者皆得斷之。天臺三觀,空假中。賢首三觀:真空絕相、理事無礙、事

事無礙。三論中:三解脫門、觀二諦、八不中道、無得正觀。深密經中,詳明

分別瑜伽。唯識經論中:修四尋同。般若經中,修大般若、百八三昧。楞嚴經

中,入耳根圓通、修楞嚴大定。涅槃經中,諦觀佛性真常。楞伽勝鬘等經中,

觀如來藏妙真如性。摩訶止觀、起信論中、分別各說其修止觀法。總集各大乘

所修之法門,立名不同,而其所修之路線,雖各有其重點,若統括論之皆謂之

「明」,並無不當。以其各皆以絕斷「無明」為目的也。「明」即智慧,「智

慧」即般若。亦謂因曰止觀,果稱智慧。然亦無嚴格區別,慧者,有聞思修之

三;般若亦有文字、觀照、實相之三,故「止觀」即智慧,「智慧」即止觀也

。故大乘所修者,皆得為十二因緣中無明一緣之觀智,同皆稱其為止觀亦可也

。教中關於觀察十二因緣之智者亦有二種:一、七十七智說,此七十七智,建

築於聞、思、修三慧上。此十二因緣,計十二支,此所謂七十七智,即於十二

支中,除去無明一支,只觀後十一支,每支各生七智,故合有七十七智也。謂

初修時,即以老死而言,先從言教上得聞三世緣起關於老死之理有所明了,獲

得此一認識之智,即為七智之一。此即聞慧,與名法住智,又名假智。再次進

而生起實行觀察此一老死之智,先於未來,作順逆二觀,謂觀由有生而有老死

之順觀,與觀不由生而非有老死之逆觀,此順逆二觀為二智。如是觀過去現在

之老死,亦各作順逆二觀,合為四智,(三世各二智,共六智,再加聞教一智

,共七智)。故前後統合為七智。此中後六智,緣理如實而知,是思修二慧,

名為真實智。老死支有七智;除無明支餘十支,亦同作此觀,各生七智,故計

有七十七智。二、四十四智說:謂十二因緣,除無明支,餘十一支,各與四諦

配合而觀。每一支配合四種諦而觀即生四種智,計十一支,故共為四十四智(

若加無明配合四諦之智,則為四十八智,因無明無生起因,故不觀之)。十二

因緣,如何配合四諦而觀?如未來之老死,即是苦諦,老死之集,即集諦,老

死之滅,即滅諦,老死之趣滅行,即道諦。如老死,乃至過去「行」之四諦,

亦作如此觀智,可也。因此七十七智,四十四智,皆與修十二因緣觀者有關,

故略錄之:

 

註:上十二因緣,自法華會義中,略加修飾而節出之,彼乃依唯識義而明者。今再將小教

之義明之:十二因緣,建立為三世兩重因果:如無明、行為過去因;識、名色、六入、觸

、受為現在果,此為過現之一重因果。愛、取、有為現在因;三、老死為未來果,此為現

未之一重因果也。惑業為因,苦為果。前一重因果中無明為惑,行為為;識等五支為苦。

後一重因果中,愛取為惑,有為業;生、老死為苦。雖分為三世兩重因果,上溯之,過去

惑業,更從過去苦果而來;下趁之,未來之苦果,更生未來惑業,成為無始終之狀態。其

十二支名義如此:一、無明,過去無始之煩惱。二、行,依煩惱而起之善惡業。三、識,

現世受胎之心識。四、名色,胎中漸漸發育之身心。五、六入,即將出胎所具足之六根。

六、觸,二三歲時,於事物之境上未識苦樂,已具欲行感觸整位。七、受,六七歲以後識

別苦樂而有感受之位。八、愛,十四五歲以後,生起種種愛欲強盛之位。九、取、成人以

後,愛欲愈甚,馳驅諸境取求所欲之位。十、有,依愛取之煩惱,作種種之業,以定當來

之果位;有者,業也,業能取有當來之果,故名為有。十一、生,由於現在之業,業已招

感未來受生之位。十二、老死,即於來世老死之位也。辟支弗觀此十二因緣,發生兩種觀

感:其一、因見十二因緣無始無終之循環不休,了無解脫之日,所以對於生死苦痛,生起

極端之厭惡感。其二、並見十二因緣,無非惑業苦之三者,虛妄顛倒,所以生起並無我體

之實在感。具此二感,遂乃精修觀因緣智,卒於十二緣理,得以悟入。

三、法音流布再感地動

爾時大地六種震動,如此音聲聞於三千大千世界,復過是數無量無邊,下至阿鼻

地獄,上至阿迦膩吒天。時四天王各將領無數鬼神,高聲唱言:佛日出時降法雨

露,世間眼目今者始開。普令大地一切八部,於佛有緣皆得聞知。三十三天,夜

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乃至大梵天,各各於己所統領處,高聲

唱言:佛日出世降法雨露,世間眼目今者始開,有緣之者皆悉聞知。時諸龍王八

部,山神樹神藥苦神,水神風神火神,地神城池神屋宅神等踊躍歡喜高聲唱言。

此為佛之說法,感得大地震動,其聲聞及於大千也。諸佛八相成道,皆感大地

震動,此為其一。

此中文分為二:一、地動聲及大千;二、天神讚揚佛德。

慈氏轉正法輪,大地驚感發生震動,音聲遍及大千。在一大千世界中,最下者

為阿鼻地獄,最上者為阿迦膩吒天,此聲遍及上下全境,即示其已遍於全部大

千之範圍也。阿鼻何解?又作阿鼻旨,譯曰無間。此為大地獄名之一。無間有

五:一、趣果無間,捨身生報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時無間,定

一劫故;四、命無間,中不絕故;五、如阿鼻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滿

故。此為造五逆業者所感之報。阿迦膩吒何解?阿迦此云色;尼瑟吒,此云究

竟。色究竟天,色界十八天中,最上天也。(阿者,無也,迦尼瑟吒者,小也

,謂色界十八天中最下一天,唯小無大。餘十六天,上下互望,亦大亦小。此

色究竟天,唯大無小)。問:聲動大千,下達阿鼻,上及色究竟,然下達者為

最下之處,上及者最上之處,而聲音傳及於最下或最上之處,必有其漸次歷經

之過程,請為言及之。答:若解此問題,地獄天宮之略情可知也。且先就地獄

言之:地藏經青蓮科註云:「考諸經論,地獄以三類攝盡:一、熱,二、寒,

  • 邊。八熱獄在閻浮洲下重累而住,受熱苦惱。八寒獄在鐵圍山底仰向居正

,受寒凍苦。邊獄有三:山間,水間,曠野,受別業報,此應寒熱雜受」。(

卍續藏三五冊二四○頁)青蓮引文云:「準長阿含起世經等,四洲地心即是須

彌山,山外別有八山,乃至其外鹹海,廣於無際,海外有山即是大鐵圍山。依

立世阿毘曇論云:大鹹海外,有山名曰鐵圍。從閻浮提地南際取鐵圍山,三億

六萬六百六十三由旬。出水亦然,廣亦如是。從鐵圍水際極西鐵圍山水際,逕

度十二億二千八百二十五由旬。鐵圍山水際周迴三十六億八千四百七十五由旬

。第一重海在其中也」。(地藏經中無毒答婆羅門業海所在之處,青蓮引此文

,說明即在此鐵圍山水際周迴中,以此為地獄之所在處,但未明此海中究為何

種地獄所在之處。此文卍續藏三五冊二三九頁——默)地藏經地獄名號品中青

蓮引文:「長阿含世記經地獄品,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繞其外

,復有大海水周匝圍繞八千天下,復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金剛山外復有第二

大金剛山。二山中間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於彼八大地

獄,故曰黑邃。邃,深遠也,黑而且邃,闇之極者矣。故立世阿毘曇論云:世

尊說有大地獄名曰黑邃,各各世界外邊悉有,皆無覆蓋。此中眾生,自舉手,

眼不能見,雖復日月及大威神所有光明,不照彼邑。諸佛出世大光遍照,因此

光明互得相見。住在兩山世界鐵圍外邊名曰界外。以在閻浮東,故曰東方有山

」。(此謂兩山之中,有無間等大地獄在,而與前文,所謂三類一熱,二寒,

三邊處中。其八熱大地獄在閻浮提地下者則不相同。青師引文,著眼在解釋經

文中正當所需解釋之詞句,而不覺知其所解者,前後互異,而且所引者,皆以

經文為依據,其未具有通明,無法校正之。此見卍續三五冊二六八頁——默)

。據佛學大辭典所說及其引文,謂地獄在處,與青蓮註又稍有出入,謂八熱在

瞻部洲地下重重竪立,最淺者在地下五百踰繕那,最深者四萬踰繕那。引俱舍

論十一云:此瞻部洲下過二萬,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梵語捺落迦,此云苦器,

謂地獄也)。深廣同前謂各二萬,故彼底去此四萬踰繕那,以於其中受苦無間

,非如餘七大捺落迦受苦非恆,故名無間。辭典謂八寒在以上八大熱獄外,更

有八處之寒地獄,依次橫列,此與青蓮八寒在鐵圍山底仰向而住者不同。以上

辯地獄所在地之異說。

自下復述八熱八寒名義及其附屬之諸獄情況:問:云何名八熱地獄?答:此八

熱又名八大地獄,一、等活地獄,彼有情遇種種斫刺磨擣,被涼風所吹則蘇如

故,等於前活故。二、黑繩地獄,先以黑繩秤量支體而後斬鋸故。三、眾合地

獄,眾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害故。四、號叫地獄,逼於眾苦,發出悲號怨叫

之聲故。五、大叫地獄,逼於劇苦,更發大哭聲故。六、炎熱地獄,火隨身起

,炎熾周圍苦熱難堪故。七、大熱地獄,此為熱中之最極故。八、無間地獄,

受苦徹痛無間絕故。在此八大地獄,各有十六副地獄,名為十六遊增地獄。在

每一大地獄之四門,各有煻煨增、屍糞增、鋒刃增,烈河增之四,合為一百二

十八。於此復加根本之八熱,即有一百三十六獄。問:云何名為八寒地獄?答

:諸處所說,容稍出入,大致相同。一、頞部陀,此云皰,極寒逼身而生皰故

。二、尼刺部陀,此云胞皰,嚴寒逼身,身分胞裂故。三、頞哳吒;四、臛臛

婆。五、虎虎婆,此三逼於寒威,口中發出如是異聲故。六、嗢鉢羅,此云青

蓮花,寒威折裂身分出青色故。七、鉢特摩,此云紅蓮華,身分折裂似紅蓮故

。八、摩訶鉢特摩,此云大蓮華,身分折裂,宛如大蓮華故。涅槃經十一曰:

八種寒冰地獄,所謂阿波波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阿婆婆地獄,優

鉢羅地獄,波頭摩地獄,拘物頭在獄,分陀利地獄。(前四概就逼於嚴寒發出

戰慄科動而有各種音聲之不同而立,後四就寒威逼身,呈現血肉隆腫破裂而有

各種顏色之不同而立)。又智度論十六云:八寒冰地獄者,一、頞浮陀。(少

多有孔)二、尼羅浮陀。(無孔)三、呵羅羅。(寒顫聲)四、阿婆婆,(寒

聲)五、睺睺。(患寒聲)六、漚波羅。(此地獄外壁,似青蓮華)七、波特

摩。(紅蓮華色,罪人生在其中受苦)八、摩訶波頭摩。(此亦形容地獄之顏

色也)據青蓮地獄經註說,八寒八熱,各有十六遊增,略則各有一百三十六種

,廣則數有百千。故一切地獄,皆不外乎八熱八寒及邊獄之三者所統攝也。

又:地藏經中說:三海之內是大地獄,所謂大者具有十八。他處亦嘗見有十八

大地獄之說,茲就眼前資料會集之:一、青蓮註,引二經說:「一、準問地獄

經云:十八王者,即主領十八地獄是,一、迦延典泥犁,乃至十八觀身典洋銅

,則獄名配合典王,局定十八之數。二、若觀佛三昧海經云:阿鼻地獄,有十

八小地獄;小地獄中各有十八,寒冰地獄黑暗小熱,乃至飲銅各有十八。如是

阿鼻大地獄中有此十八地獄,一一獄中別有十八隔。始從寒冰乃至飲銅一百四

十二隔地獄。今謂彼經以阿鼻為最大,以各有十八為小。(觀佛三昧經,以阿

鼻為大,阿鼻所具之十八中各有之十八為小)。今云大者具有十八,或不對阿

鼻,故各名大」。(今云,指地藏經所云。謂地藏經中所指大地獄有十八者,

非指阿鼻本身言,乃指阿鼻所具之十八獄而言,以此十八,對阿鼻非大,若對

十八中各具之十八隔則為大地獄也——默)。二,佛學大辭典引十八犁泥經說

: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見即欲鬪,泥犁中無兵,而自有兵相殺傷,無歲數

,又不死。其人長大。且以人間三千七百五十歲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

月為一年,經一萬歲,即人間百三十五億歲也。二、居虛倅略,此中一苦當前

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鬪,以人間七千五百歲為一日,其壽二萬歲。(

已下之獄中苦與日、年、壽之倍增,皆此比例)。三、桑居都,其人常被火燒

。四、樓,其人常居大火鐵城中。五、房卒,於大深谷之火中爛燒而不死。六

、草烏卑次,於萬二千里廣四千里之火城爛燒而不死。七,都盧難旦,大火鐵

貫其人。八、不盧半呼,常在火中炮炙。九、烏竟都,寒冷凍身。十、泥盧都

,十一,烏略,十二,烏滿,十三,烏籍,十四,烏呼,十五,須健居,十六

,末都乾直呼,十七,區,十八,陳莫。

經中謂佛感動大地之震聲而下至於阿鼻地獄者,以上所列之一一地獄,皆得達

及之,以其皆為阿鼻地獄之附屬;震聲傳達於阿鼻,必先經過以上之各獄,而

阿鼻為遙遠之最後一終點也。以下再述震聲之上達顧阿迦膩吒天。

於此問題欲知之者,需明人間去天上之距離,天之最下層到達其最上層之程次

為如何,即可知其梗概。除人間外,三界以內,共有二十八天,即欲界六天,

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人間與欲天,皆有關於須彌山,而以須彌山為中心

。須彌山,以鐵圍山為其邊際之外筵,人間即在須彌山腳下附近之大地,此山

東西南北四周,分為四部分,名為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贍部

洲,已俱盧洲。此四洲,即人類所居之人間;我等所居者,南贍部洲。在須彌

山腰腹間,亦分東西南北四方,即為欲界之第一重天;此一重天,分為四方:

東方曰持國天,南方曰增長天,西方曰廣目天,北方曰多聞天。欲界之第二重

天,名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上。此二為地居天。餘上之四天,夜摩天,兜率

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則為空居天也。色界共有十八天,分為四禪,初

、二、三禪各三天,四禪有九天。準大論說:「夜摩等諸天,七寶地在虛空中

,有風持之令住,乃至淨居亦復如是。」又業疏云:「第四禪上,雲居輕薄,

不同下天如雲密合;則知下雖空居,必依雲假風而住持,福業所致耳。」

問:三界所住,約如上述,三界名義何云?答:欲界者,未斷欲念,較人間為

輕而已。阿含云:四天皆有婚嫁,行欲同人;化生小兒在膝上,如五歲小兒;

未久自然寶器,感百味食,天甘露漿食訖,便與諸天等量。詳見俱舍。色界者

,離欲粗散,未出色籠,故名色界;坐得禪定,故得禪名。正報之身是清淨色

,非如欲界垢染色也。無色界者,深厭色籠,修四空定名無色界,以此四天只

有四蘊,故得名也。

問:三界諸天名義,及其行相云何?答:欲界待下文解之。色界初禪三天:一

、梵眾天,二、梵輔天,三、大梵天。眾指一般人民;輔謂大臣;國主曰王,

依其地位分之為三。在此初禪以上,不受段食,已無鼻舌二識,尚有眼目身意

,喜受與意識相應,且有覺觀之二。二禪三天:一、少光天,二、無量光天,

  • 極光淨天(光音)此從身光等級而分之為三。二禪已上,無眼耳身三識,

僅有意識之一,因而唯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無眼等五識故無樂受,又意識

上怡悅濃厚,故是喜受而非樂受,並無覺觀之二。三禪三天:一、少淨天,二

,無量淨天,三、淨天。此三禪天,僅有意識,樂捨二受與之相應;此地意

識怡悅相狀至極淨妙,故立為樂受。因意識怡樂情緒有等差,故別之為三。四

禪九天:一、福生天,粗重相滅,淨福性生故。二、福愛天,捨心轉勝,愛樂

此福故。三、廣果天,此天為人天界中廣大果報故。四、無想天,此為外道修

斷想念而生故;一期中間,心想不行故。(前二為凡夫天,此一為外道天,此

上五天,名為五不還天,又為五淨居天,乃阿那含三果聖人所居之。)五、無

煩天,已滅一切煩雜故。六、無熱天,無一切熱惱故。七、善現天,此能顯現

善勝法故。八、善見天,此能覲見勝法故。九、色究竟天,此為色界最勝處故

。無色界四天,又名四空天。(從第四禪欲入空處,必作方便滅三種色,一、

可見可對色(色塵),二、不可見可對色(五根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色

(法入少分無表色)。此之三色並在色界故滅此三;雖無粗色,非無細色。

楞嚴云:「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 空無邊處,初離以上三種色,心緣虛空,而與無色相應故。二、識無邊處

,捨空緣識,識無邊際,以識為所處故。三、無所有處,亦名不用處,修此定

時,於外空境,於內識境概不用故。四、非想非非想處,此定不緣識處故非想

:不緣不用處故非非想。楞嚴曰:「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此即不緣識處;

又曰:「於無緣盡中,宜發盡性」,即是不緣不用處。

經中謂地動震聲上達於阿迦膩吒天,在震聲傳達之際,由人間之最近,而至最

高遠之阿迦膩吒天,必先波及於中途過程之各天。上列諸天者,為知人與天際

相距之概況也。佛在人間,光照大千,由近及遠;由下昇上,必先涉此諸天,

而達於最高之天。

問:經中謂「地震大千復過是數無量無邊」,按理地震應為遍動三界,何故上

達,只及於色界阿迦膩吒天,而不及於無色界之四空處耶?答:地震當可遍及

三界,然無色界,無業果色,已入於全空之狀態。大凡動者,概在實質物體上

顯示之。而心上驚動形態甚微,況在無色定中,等於打入死鄉,故雖動而不能

動之。假定以佛光而論,佛光照達之處,豈止一四天下,又豈止一三界?無量

百千世界,佛光皆得及之。經中亦多謂其下至阿鼻,上至阿迦膩吒天;緣因此

天,即為三界之極天,以上之空天,既無形式,而又長劫入於空態中,所以經

中不謂其為佛光所及之處。古詩思鄉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

明月,低頭思故鄉。」正當夢人打入睡鄉之夜,雖明月照達其床枕,而夢者熟

睡不覺,縱抬頭見之,地上舖滿白霜,依然昏迷而思念故鄉。此四空天上,雖

在三界以內,了無三界之想;雖無三界之想,而又不能逸出三界,一片沉空滯

寂之心,長無活動翻轉之日,佛光融融,慧日爍爍,欲使彼能起疑乎?恐未之

能也。以其正在思愁於空之故鄉中,故未便舉頭探望光明之來處也。

地動之聲,上達高天,下戾深獄,茲復就其全面積而言之:一佛化境,當於三

千大千世界。其面積約如下說:一個小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

繞之,更以鐵圍山為外廓者是。集合此小世界達於一千之數,為小千世界。再

合此小千世界達於一千之數,則為中千世界。復合此中千世界,而達於一千之

數,則名大千世界。綜合小千一千,中千一千,大千一千之三千,而凝集為一

最大領域者,即為三千大千世界。若以三界諸天配合言之:從最下之無間地獄

,直至初禪之大梵天,為一小世界。集此小世界至一千數之小千世界,則為二

禪天所統屬之。再集此小千世界至一千數之中千世界,則為三禪天所統轄之。

再集此中千世界至一千數之大千世界則為四禪天所管轄之。無色界,既無色,

又無界,無色故無界,只有假名之無色界;寄名於三界之內而已,並非實屬於

三千大千世界。所謂地聲震動波及之全面積若何,經中謂:「如此音聲,聞於

世千大千世界」。以上第一科竟,自下第二,天神讚揚佛德。

慈氏說法,驚感大地震動後,一切天神咸皆高聲讚德。如依經文,可分為三:

  • 四天王讚德,二、六欲天等讚德,三、八部諸神等讚德。今不依文次而分

,就其內容而論:約分為二:一、讚德之人,二、讚德之辭。讚德者,人固有

各類之不同,而其讚辭,並不相遠。

讚德之人中,一、四天王統領無數鬼神,四天王見前解。鬼神,若佛法內之八

部神屬之。儒書謂,鬼者陰之靈,神者,陽之靈。孔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

矣乎!著重人事政治之孔子,亦奉祀鬼神而崇其德者;天地虛空中,自有精靈

之神祗,人之作為,知所誡歟!二、六欲諸天及梵天等。欲天屬於欲界,欲未

斷故。所謂五欲有二、一、財色名食睡;二、色聲香味觸。智度論二十一,說

有六欲,色欲,形貌欲,威儀恣態欲,語言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此皆屬

於意欲。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解見前文。三、夜摩天,此

云時分,彼天中,時時唱「快哉」故。四、兜率天,此云喜足,於五欲樂生喜

足心故。五、樂變化天,於五欲樂境,由自變化故。六、他化自在天,於五欲

境,他樂變化自在故。大梵天,則屬於色界,此在欲界之上,已離媱食二欲;

其所有宮殿,身體,一切天莊嚴具,皆極殊妙精好故。三、八部諸神等。八部

見前解。諸神中,有地水火風四大神,有城池、屋宅神,有山川樹草神。凡此

神類,或為宿業所招報體,或為示現其化身,或為誓願守護此物類者,或為依

此物類而寄托者,或為怨業墮落於此物類者。(如人在水中浴,墮落水中,而

成為落水鬼,如屈原之葬身汩羅,霸王之自刎烏江,皆此鬼類)。以有如此各

種因緣,則在不可見之中,而有各種物類鬼神者在,不可輕言其無。

讚德之辭中,四王天與忉利天等,各作一番稱歎佛德,措辭大致雷同。而八部

山神等,經中只說高聲唱言,而未明其所唱之詞句,想必亦與四天王等無異,

故不再為明示也。其中雖有高聲唱言者三,今就其首番唱言而述之:其中首二

句,「佛日出時降法雨露,世間眼目今者始開」,為明佛法之恩益;後二句,

「普令大地一切八部,於佛有緣皆得聞知」,為明世人之崇仰。佛法如雨露者

,一、雨露示其恩德義。儒書云:恩深者,莫如雨露。世間萬卉,咸賴雨露以

滋長也。二、雨露示其永生義,中國迷信仙術者,據說:有築高臺,其上置一

金人,手執金盤,用貯天賜之雨露而後食之,可得永生。三、雨露示得法益義

,天甘露,服之不死,佛法之甘露,可解生死苦縳而入涅槃也。佛法啟開世人

之眼目者,世間學術典籍,無不啟發人之智慧;而真能使人得其實益,莫如佛

法。佛法具正知見,正法眼,有其準繩而納於正軌;修習佛法者,確得開展本

有之慧目也。佛法甘露,開發人之心光智慧,故大地諸神八部應令聞知,展轉

普令一切於佛有緣者,同霑法益,啟發慧眼。復系之曰:時雨調順,萬物發育

以資長,朝露潤澤,百花含苞而待萌。

 

註一:此中三界諸天,地獄名相,錄自佛學辭典,地藏經青蓮科註。

註二:文中所出之地獄所在處,並不一致;而地獄是個幽冥世界,人所不能見知,豈真有

地獄否?答:佛法不外世間法,世間如是說,佛亦如是說,此在佛法中,謂之世間極成真

實。今在人世上,犯重罪者,明見必受國法裁制,科以極刑。則人死者,生前作惡,無所

不為,豈無自然因果律,而任其逍遙法外,故地獄之說,不可否認之。但在大乘佛法之唯

識家,對於地獄之見解,已不如一般肯定地獄為實在有,但亦不昧乎因果原則,認為自心

所現地獄,却使身心深受極大苦痛。在二十唯識上,小外以四事難大乘唯識義:外人說:

假使一切唯識,為何所見物體,例如一張椅子,攝映於吾人之眼識中,而感覺其此椅為實

有,必定要於「此」所在處(他處無椅,當然不能見到,必定要在此椅所在之處)。又必

定要於「此」所在時(有時將椅子,移置他處,當然無椅,而今正在有此椅子之時)。具

此「定時」、「定處」之二條件,才能見到有此椅子。如唯識所變,為何要為「時」「處

」而限定之。又者,此一椅子,多人同來於此,則多人皆見之,若唯識變,此椅既為我之

識變,無關他人,為何他人亦能見此椅子。若說此椅,是自他等多人共變,為何有此不約

而同的奇怪巧事,能於諸人心識上共變一椅呢?又,倘此椅子唯識所變,等於幻術而現出

之虛假物體一樣,為何此椅而有實際作用,使得眾人皆可利用之,而於彼椅子上坐之倚之

?論主答: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為逼害事,故四義皆成。復乃釋之曰:應知此中

一地獄喻,顯「處定」等一切皆成。如地獄言,顯在地獄受逼害苦諸有情類,謂地獄中雖

無真實有情數攝獄卒等事(此即否定地獄獄卒為實有),而彼有情同業異熟增上力故(此

即顯示識變地獄依然逼惱罪人),同處(顯示要在有地獄之處)、同時(顯示要在罪人來

到地獄之時),皆共見有獄卒狗烏鐵山等物(顯示凡受罪者到此,皆見到極可恐怖之獄卒

以及刀山劍樹等地獄現狀),來至其所為逼害事(顯示地獄現狀,雖為唯識所變,而確能

發生逼惱損害罪人之作用)由此雖無離諳實境(謂此逼惱罪人之地獄環境,離開自心之所

變,却無外在之實有地獄),而「處定」等四義皆成。(謂此地獄雖非實物,但於上文所

難之四個條件,一一皆能解決,所謂唯識者,處定等四義,皆可得以成立)。由此推知,

地獄究在何處?即在自心之處,犯罪者心在何處,地獄即在何處,地獄不離乎罪人之身心

處。關於此一問題,小乘說:地獄刀山可怖慘狀,獄卒逼害罪人,凡此,皆是由罪人造業

,由其業力招感到心外之異大種上,生起形相酷裂量狀奇異等森嚴情態,發生逼惱有情之

作用,故知地獄現前實在,未必在於心中也。論主答:業熏習餘處,執餘處有果,所熏識

有果,不許有何因。復乃釋之曰:執那落迦各自業力,生差別大種,起形等轉變(此謂罪

人造業,由自心造,今所感果,由外在大種生起變似地獄情態。其造業在心,感果在外;

業果相望,互為餘處)。彼業熏習,理應許在識相續中,不在餘處(謂業果理應統合一致

化,不應業由心造,感果而在心外,硬把業果分成兩橛)。有熏習識,汝便不許有果轉變

,無熏習處,反執有果,此有何因(識是業種所熏之處,而汝竟不許可自心識上有差別大

種可怖慘狀之地獄果生,而在外大種上非業所熏之處,卻反而執之而為地獄獄卒等之所處

,此豈非顛倒之甚)。準此唯識義說,地獄在何處,地獄之實際情態,此二問題,庶可解

答之。

四、王臣出家慈氏讚佛

一、王臣發心出家

復有八萬四千諸婆羅門,聰明大智,於佛法中,亦隨大王出家學道。復有長著名

須達那,今須達長者是,亦與八萬四千人俱共出家。復有梨師達多,富蘭那兄弟

,亦與八萬四千人俱共出家。復有二大臣,一名梵檀末利,二名須曼那,王所愛

重,亦與八萬四千人俱,於佛法中出家學道。轉輪王寶女,名舍彌婆帝,今之毘

舍佉母是也,亦與八萬四千婇女俱共出家。穰伽王太子名天金色,今提婆婆那長

者子是,亦與八萬四千人俱共出家。彌勒佛親族婆羅門子名須摩提,利根智慧,

今鬱多羅善賢比丘尼子是,亦與八萬四千人俱,於佛法中俱共出家。穰佉王千子

,唯留一人用嗣王位,餘九百九十九人,亦與八萬四千人,於佛法中俱共出家。

如是等無量億眾,見世苦惱,五陰熾然,皆於彌勒佛法中俱共出家。

此文明示法音流布之影響形勢也。由於慈氏德望隆渥,慈恩激勵,全社會,各

階層,一致趣向佛法,湧起一片熱潮,同聲相應,絕大多數,發心投佛而出家

也。普徧出家之近因,當以慈氏德感為主要,推其遠因,隨彌勒出世之眾生,

皆為夙植善本,而於釋迦佛法中曾領受法益者多,由其多生之善種醞釀或熟,

加以當前彌勒佛法之現緣,其歸佛法,出家學道,自如順風推舟,水之下向也

。當時發心出家者,本經所列,約分八乘。小本下生經中,竺譯什譯二本,於

出家者,亦皆列舉之,憬師疏中,亦曾略為分類。但二小本與此大本,所列類

別之先後次序,及其人名,並不盡同。今依本經,略為類別。一、淨信眾,二

、長者眾,三、外道眾,四、大臣眾,五、王女眾,六、太子眾,七、佛族眾

,八、王子眾。如次略而言之:

此上所列之八眾中,經中舉出四位為釋迦佛世而轉生於彌勒佛世者,一、須達

長者,二、毘舍佉母,三、提婆婆那長者子,四、鬱多羅善賢比丘尼子。其餘

八眾之人,抑或為於釋迦佛世而曾結法緣,但經中未明言之。而此八眾,既皆

為當來慈氏座下之出家者,則無從查考其人之未來歷程與狀況。只可依照經中

之列名,而作為某人某人之名號而已,所以無從加以解說;憬疏亦僅略加分類

而未釋名。

於八眾中,第一淨信於,經中謂有八萬四千婆羅門出家。婆羅門,具云:婆羅

賀摩拏,又,沒囉憾摩。此云:外意、淨行、淨志、靜志。玄應音義云:「婆

羅門,訛略也,應云婆羅賀摩拏。此義云,承習梵天法者。其人種類自云:從

梵天口生。四姓中勝,獨取梵名。惟五竺有,諸國即無。經中梵志,亦此名也

,正言靜胤,梵天之苗裔也。」婆羅門是一種族,由於托說梵天,因而形成婆

羅門教,成為宗教之一,中有種種派別,而以梵王為主,四圍陀論為經。大日

經疏二曰:「於彼部類中,梵王如佛,四圍陀典如十二部經,傳此法者如僧,

彼聞如是世間三寶,歡喜皈依,隨順修行。」又俱舍光記一云:「婆羅門法,

七歲已上在家學問,十五已去學婆羅門法,遊方學問,至年四十,恐家嗣斷絕

,歸家娶妻生子,年至五十,入山修道。」第二長者眾,長者眾中須達那,是

釋迦佛世之須達長者。新譯名,蘇達多,此云善施。時人以其仁厚拯濟孤貧,

號之為給孤獨。有名之祇樹園,即為長者施金向祇陀太子購買建築講舍而供佛

以講法者。傳說須達七次貧,後貧最劇。彼於糞壤中得一栴檀木,賣之得米四

斗。告婦曰:且炊一斗,吾當索菜。時佛知可度時至,先使舍利弗往乞食,婦

喜入之鉢中。更炊一斗,日連復往乞,亦喜而與之。復炊一斗,迦葉往乞之,

亦與之。猶有一斗炊之,佛自住乞之,婦喜而盡施之。佛口自咒願:今日罪滅

福生。須達尋還,見之大喜,共飲飯汁。須臾,珍寶穀帛,自然涌出,如往時

之富。須達踴躍,更請佛及僧盡供養之。佛為說法,皆得道。見經律異相三。

第三梨師達多,富蘭那兄弟,什譯小本之第五眾,憬師分之為外道眾,今本其

說。佛學辭典中: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為其中之一,彼立一切法,斷滅性空

,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第四大臣眾:什譯小本之第六眾,本經名梵檀末利

,小本名旃檀,本經名須曼那,小本名須曼。第五王女眾,小本將此王女,科

之為天宮眾。此女名舍彌婆帝,小本謂為穰佉王寶女,大本謂為轉論王寶女,

當然穰佉即轉輪王也。所謂寶女者,穰佉王之生女,強名寶女,亦當可能,王

宮貴眷,玉葉金枝,未始不可曰寶女。但穰佉處於翅頭末城,前經文中謂於城

內,自然化生七寶樓間,於窗牖間列諸寶女。而憬疏將此寶女,列為天宮眾。

在前文與憬疏之對照下,此寶女似為天仙之女,自然而化現之極品仙女也。而

此寶女,經文謂為釋迦佛世之毘舍佉母。據俱舍論,說有二義:一、此為夫人

之名,毘舍佉乃星名,二月之星也,夫人生於二月,故曰毘舍佉母。梵語毘舍

佉,此云長養,謂長養功德也。二、毘舍佉是鹿,毘舍佉母,是鹿子母,從子

得名也。此夫人,是彌伽羅長子兒婦,有子名鹿。故曰鹿母。此母生三十二卵

,由卵而生此一名鹿之子也。第六太子眾:太子名天金色,小本名天色。此為

穰佉王之太子。依印度慣例,全國人民,共分四姓:一、婆羅門,為淨行者,

或出幅,或在家而修淨行求證涅槃者。二、剎帝利,為王種,奕世君臨,統轄

餘三姓者。三、吠舍,舊曰毘舍,為商賈,貿易有無者。四、戍陀羅,舊曰首

陀,為農民及奴,身勤稼穡者。穰佉為國王,當屬剎帝利之王族。剎帝利,譯

曰田主。經中謂此太子乃釋迦佛世之提婆婆那長者子,尚未見其出處,想為佛

世之有名長者之子也。第七,佛族眾,與彌勒同族之婆羅門子名須摩提者,亦

釋迦佛世有名比丘尼之子而轉生也。第八王子眾:穰佉千子中留一人,餘皆出

家。

二、慈氏推功於佛

         一、分別修行功德

爾時彌勒佛以大慈心語諸大眾言:汝等今者不以生天樂故,亦復不為今世樂樂來

至我所,但為涅槃常樂因緣,是諸人等皆於佛法中種諸善根。釋迦牟尼佛出五濁

世,種種呵責為汝說法,無奈汝何,教植來緣,令得見我。我今攝受是諸人等:

或以讀誦分別決定修多羅、毘尼、阿毘曇為他演說讚歎義味,不生嫉妬,教於他

人令得受持修諸功德來生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來至我所;

或以妓樂幡蓋,華香燈明供養於佛,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施僧常食,起立僧

房四事供養,持八齋戒修習慈心,行此功德來生我所;或為苦惱眾生深生慈悲,

以身代受令其得樂,修此功德來生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淨慈心,以此功得來

生我所;或造僧祇四方無礙齋講設會,供養飯僧,修此功德來生我所;或以持戒

多聞,修行禪定無漏智慧,以此功德來生我所;或有起塔供養舍利,念佛法身,

以此功德來生我所;或有厄困貧窮孤獨繫屬於他,王法所加臨當刑戮,作八難業

受大苦惱,拔濟彼等令得解脫,修此功德來生我所;或有恩愛別離,朋黨諍訟極

大苦惱,以方便力令得和合,修此功德來生我所。說是語已,稱讚釋迦牟尼佛:

善哉善哉,能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等百千萬億諸惡眾生,令修善本來生我所。

王臣出家與慈氏之讚佛,似乎是兩事,本可分別理論。一者,若將此二事分為

兩段,出家自是出家,讚佛自是讚佛,則出家而與慈氏不生關涉,乃成為單調

而無意趣。其出家又何所貴。二者,依經文而觀,彌勒當時之讚佛,非出於無

因,而有現前事實所引發者,即為翅頭末城人心之傾向於佛,尤其掀起一番出

家之風,彌勒方乃感其釋尊先於五濁惡世教化難以教化之眾生之功,而有此今

日之因緣成熟,故今日普出家學佛者,皆釋尊過去大雄之力也。三者,此二

事,在經文上,確有聯貫性質,若拆之而分為二,等於一襲袈裟,割成兩片,

則不便披著,而為無用之布帛矣。有此三點微意,將此二事,特合并之而為一

科。

釋尊彌勒相互讚揚;彼此因緣,利及後世,頗堪注意:

其一、先後二佛之關係:且以法華經言。該經全文,計二十八品,天臺將前十

四品分為跡門,後十四品判為本門。本跡各有序、正、流通之三分。而彌勤菩

薩,即三見於經文,分別在序、正、流通之三分中,由此足見彌勒菩薩擁護靈

山會上法華道場之殷切也。在第一之序品中,法華會上,四眾雲集,釋尊為諸

菩薩說無量義經已,正入三昧身心不動,天雨妙華,地感震動。佛即隨放白光

,遠照東方。於佛光中,悉現東方八千佛土中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事業。彌勒念

想其瑞相因緣,因而請問於文殊。問偈詳盡,敘事親切。此見彌勒慕仰釋尊之

心為何如?文殊告之,此即釋尊垂說大法之預兆,諸佛說法,亦現斯瑞。且謂

過去有二萬佛,同名日月燈明,其所說法,初中後善。最後一佛,初有八王子

,亦隨父出家。爾時日月燈明,亦說無量義後亦入三昧,亦感天華地動;八部

大眾,亦於彼佛光中得見東方萬八千佛土中之佛事,其於今日會中得見釋尊

光中之佛土無異也。時有妙光菩薩,有八百弟子,燈明起身出定,為之演說法

華經六十小劫,則如食頃,隨與德藏菩薩授記而入涅槃。佛滅度後,妙光受持

法華為人演說,八十小劫。而日月燈明之八子皆師妙光,受師教而得大菩提,

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八百弟子中有一「求名菩薩」是誰?「妙光菩薩」是誰

?文殊說:求名者「汝」,妙光者「我」也。在第十五、十六兩品之本門序正

二分中,皆由彌勒菩薩為主要。第十五之從地涌出品,為本門之序分。其中說

:他方菩薩,請於佛滅而留此土以弘法華,佛末允之。忽而從地湧出無數菩薩

,因聞佛聲,從地下虛空中所發來,詣至空中七寶塔中,頂禮多寶及釋尊,經

五十小劫而讚於佛。其中有四導師代表諸菩薩問訊世尊。時彌勒菩薩深知會眾

疑念,請求世尊開示此諸從地涌出菩薩之因緣。世尊稱讚彌勒之能問如是大事

,並告以:「此諸菩薩,由我所化,皆我子也。」因此彌勒更滋疑寶,如何於

伽耶作佛,維時極短,而能教化如是無數之諸大菩薩耶!第十六之如來壽量品

,為本門之正宗分。正為解答此一問題者,故第十五品,是為正宗引起之序分

。世尊說:世人謂我去伽耶城不遠,於道場中得成菩提,然我成佛以來無量百

千那由他劫,於塵點劫前業已成佛,有時說於然燈佛前授記,處處自說名字不

同,年紀大小,當入涅槃,皆方便也。有人見我於雙林樹下入滅,然今非實滅

度,亦方便也。第十八之隨喜功德品,為本門之流通分。修持法華者,著手於

四信五品,四信者:一、一念信解,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他說,四、深信

觀成。五品者:一、隨喜,二、加自受持讀誦,三、勸他受持讀誦,四、兼行

六度,五、正行六度。彌勒於此品中,請問釋尊之隨喜功德,佛說:此種功德

,充滿大千珍寶布施於人固不及之,即令四百萬億眾生證得阿羅漢果猶不及之

。此見法華初步隨喜功德之殊勝也。彌勒特提出問佛者,旨在推讚法華功德,

勉人自行展轉勸化他人,切實深信法華而實行者也。其奉法之誠,化導之願,

廣大彌深,益加顯著。即此法華一經,四見彌勒,分列於此四品中,而此四品

,碻為一經之中樞。無初序品,則不能引生跡門中釋尊三周說法;無第十五從

地湧出品為本門之序分,則第十六之如來壽量品所謂本門正宗,乃無由生起。

至第十六品,為全法華之正中心,尤更重要。他如第十八之隨喜品,重在實行

,展轉流通,功在化他,普益眾生,亦弘經之大願也。彌勒菩薩,豈僅靈山會

上法華道場中法眾之巨擘,諸大小乘經中,隨處皆見有彌勒菩薩,襄助釋尊法

施,推展其慈悲濟世之德,豈可勝言。彌勒菩薩,既為釋尊座下法佛實行而擁

護者,而釋尊對於彌勒也其為如何?釋尊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

,一生事業,悲願為懷。最後雙林入滅前,依然普度有緣。在拘尸那城有名梵

志名須跋陀羅,壽一百二十壽,通四圍陀經,聰明多智,得非想非非想定。因

聞佛垂涅槃,乃往佛所拜見。釋尊大慈,結最後緣,開示八聖道法,遂證阿羅

漢果。即在釋尊之悲懷中,時以正法久佳為念,對於涅槃已後之法業,業縈纏

於其心願中。地藏本願經中載:爾時無量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集

忉利天宮,其與地藏同來者心懷踊躍,注視如來。時世尊伸臂摩諸分身地藏菩

薩頂言:濁世眾生,吾令捨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億化導

,信受歸敬者有之,業重者,則不隨順。「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

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

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

授記」。(分身集會品)釋尊在忉利天宮,此時對地藏菩薩作此說言,地藏慰

悅釋尊,請勿憂慮,如說奉行。於此亦見釋尊佛法有所寄托,深慶得人,在彌

勒未出世以來,正法付托於地藏;在地藏荷法而有階段時,正法付托於彌勒,

如此,佛法得以久住,釋尊大願於焉得滿。復次:何處見有正法付囑於彌勒者

耶?竺法護譯下生經云:「爾時迦葉去如來不遠,結加跌坐,正身正意繫念在

前。爾時世尊告迦葉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餘;然今如來有四大聲聞堪任遊

化,智慧無盡眾德具足。云何為四?所謂大迦葉比丘,屠鉢歎比丘,賓頭盧比

丘,羅云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

要彌勒出現世間。所以然者,彌勒所化弟子,盡是釋迦文弟子,由我遺化得盡

有漏。摩竭國界毘提村中,大迦葉於彼山中住。又彌勒如來將無數千人眾,前

後圍繞往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諸鬼神當與開門,使得見迦葉禪窟。……彌勒

如來,當取迦葉僧伽梨著之。是時迦葉身體奄然星散,是時彌勒復取種種華香

,供養迦葉。所以然者,諸佛世尊,有敬心於正法故。彌勒亦由我所受正法化

,得成無上正真之道。」據此而觀,先後二佛,其關係深切,至極明顯。

其二、先後二佛之啟示:彼此相敬,佛佛道同。釋迦彌勒關係如此,相敬精神

,躍然紙上。其所舉動,而予吾人極大啟示,却有再論之必要。先後二佛,明

有師道之義,前文中佛說:彌勒亦由我所受正法化,得成無上正真之道,可以

證知。既有師道,則受業者,當必禮遇,雖佛亦然;以言固可令從,不如以身

率先而行之,尤為切實。慈悲懺云:「天下善知識者,莫過師長,父母養育,

只此血肉之軀,師長大慈誘導,資植戒德,啟發智心,結羅漢胎,成就聖導,

若能終生行道,只可自利,非報師恩」由此可知師恩誠難報也。先後二佛,

基於師友之道,皆率先禮讓而為後世之啟示。然則彌勒如何禮敬釋尊耶?即在

本經本意中,彌勒一再褒讚釋尊,充分透露其傾慕之至誠,欽崇溢於言表,展

卷自明。上文說:「彌勒當取迦葉僧伽梨時,即放種種華香而供養之,為於正

法生敬心故。」此見不僅禮敬釋尊,凡正法在處,皆禮敬也。然則釋尊如何應

待彌勒耶?法華從地涌出品中,謂釋尊分身諸佛,從他方而來坐寶樹下,跏跌

師子座上。其佛侍者請問此湧出菩薩來自何處。諸佛分別告侍者曰,已有彌勒

菩薩,佛為授記,請問斯事,汝等因是得聞。釋尊告彌勒曰:「阿逸多,乃能

問佛如是大事。」於此見得釋尊之推崇彌勒,非彌勒不足以引生法華本門之正

宗也至為顯明。佛家付法以衣相傳為證,釋尊思念即此,在未入滅前,隨以自

所著之僧伽梨,親付於迦葉,囑其留住人世,莫入涅槃。慎重護持大衣,直待

彌勒下生後,親付予之,方為完成法務。於此益見釋尊應對彌勒之殷望也。此

種師友相敬之道,行之於佛,而垂於後世,此亦即為彌勒之所謂正法也。釋尊

為令正法久住,制訂戒律,明示僧伽戒範,維護禮讓,敦高僧品;祖師謹懼,

提倡威儀,雖小節亦重視之。試觀今日戒期中,十師登壇以前,喧十師名,招

呼新戒抬頭認師,以免日後之遺忘德相,此亦為提倡敬師之遺風也。每於戒錄

前,除刻印新戒人名外,卷首列舉十師及阿闍黎德號,並註明生年月日,究其

何故,尚有不知者在;旨在勗勉受戒者非但不應輕忘戒師德號,每逢喜慶之日

,亦應賀祝而紀念之。此亦為昭示來者應有所知也。又:叢林朔望之日,朝課

後禮祖,規定頂禮壇上十師及剃度師者,亦為表示集體和合當對有恩者之師長

需行最敬之禮也。先有佛制,後有祖規,隨後再有叢林芳範,給予吾人重重啟

示,若能終身行之,則近乎道;全體緇素均皆體解,躬行實踐,佛法振興,無

復疑慮。釋尊當日度比丘尼出家,勉為其難,或恐影響佛教,(孔子亦謂女子

小人同為難養)。因特制立八敬法,以抑制之。故吾深望出家比丘尼之愛道眾

,依戒而行,禮敬大僧,住持佛法,興隆常在,時時體會如來啟示,日日力行

祖師芳規。

此文分之為三,一、通說;二、分說;三、結說。

  • 通說:在法會中大乘虔敬歸佛,彌勒如來深推其發心之因緣,就其總目標

而通說之,其目的只唯有一,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也。於中有所簡擇

,非者去之,是者存之。非者,不為求得生天之樂,亦不為現世人生富貴享受

之樂而學佛。是者,但為求得真常法樂涅槃妙境而學佛。涅槃此云圓寂。德無

不圓,惑無不寂故。德圓故真常,惑寂故得法樂,此為佛證之境也。會眾而能

去除世欲,求證出世樂者,皆必有其殊勝因緣,是諸人等皆於佛法中種善根故

。不過種善根之一事,非輕而易者,欲令一向未學佛者,以入佛門,欲如何巧

說與方便,著實費力。所以說:「釋迦種種呵責,無奈汝何」,緣因教化於人

,培植未來出世之勝緣,須假多方說法以導之。幸而今日,過去已種善根者,

皆得覲見於我彌勒。則我本乎慈悲,開甘露門,攝受汝等共進入之。攝者,自

外而攝入於內,使法界眾生同入佛海;受者,彼既來之,而我則安之。

  • 分說:在文中隱意而觀。行人計分三個過程;一、發心修行,二、生植彌

勒佛生,三、證得出世涅槃。由因而果,涅槃,究竟果也。文中所謂來至我所

」,即明由過去植因,今得隨彌勒出世而得來至「我」(彌勒佛)所。文中「

來至我所」共十一種,謂修此十一種功德中若多若少,或修任何一種。又曰「

生植彌勒佛世」者,旨在勗勉行者修此十一種功德也。

此十一種功德,欲以少數字標題,殊為不易,茲姑強而出之,然未必能全其義

  • 分別法義:行者所以得植彌勒佛世者,能為人演說三藏教法不生妬心以令

他人依教而修功德也。修多羅,以綖為正翻,以綖貫花使之不散,以教貫攝法

義令不散故。義譯為契經,或經本。此有總別二種,總則三藏之修多羅藏,該

攝十二部;別則十二分教之一。毘尼,此即如來所制之戒律,律藏之梵名也。

阿毘曇、新云阿毘曇、毘曇是其畧稱,譯曰無比法,新譯對法。智慧之別名也

。以智慧對觀於法故。以小乘薩婆多之論藏為代表,如六足,發智,婆沙,俱

舍者是。

  • 修行施戒:若能對人施以衣食,於已持戒修慧,得值彌勒佛世。
  • 幡燈供養:行人得植佛世者,如以伎樂吹奏,讚揚佛德,或於殿宇,幡蓋

懸列,花、香、燈明,陳設於佛前。

  • 施僧齋戒:如欲生值佛世,需具多種因緣,一、施僧常食,恆常發心施食

故,經長飲食施僧故。二、起立僧房以安僧居,以使行者有所故。三、飲食、

衣服、湯藥臥具,四事供養三寶故。四、謹持八分齋戒,學習清淨行故。八戒

齋又作八關齋,八支戒。俱舍論十四曰:何等名為八所應離?一者殺生,二、

不與取,三、非梵行(非梵行三字注意,謂不可作非梵行之事,而作梵行之事

,此與邪媱不同,而不可男女媾合也)。四、虛妄語,五、飲諸酒,六、塗飾

香鬘歌舞觀聽,七眠坐高廣嚴麗牀坐,八、食非時食。此中前八為戒,後一為

齋。依俱舍,八戒即八戒齋;依他論,七戒與後一齋法合為八戒齋也。五、常

存慈心,博愛平等。

  • 身代受苦:以身而代眾生受苦,使其脫離困厄,而得精神之安樂,得值彌

勒佛世。

  • 修行慈忍:忍辱能制自己剛欲暴勵之心行,慈悲能發廣大同情悲愍眾生之

意念,能慈忍者,得生彌勒佛世。

  • 齋講飯僧:開設無遮大會,請僧說法,設齋供養,得生彌勒佛世。
  • 精修三學:戒、定、慧三法,是無漏法,修之得生佛生。
  • 起塔供佛:欲值佛世者,想念法身,起塔供養之。
  • 行無畏施:凡遇困苦,為王法誅戮;或作八難業者:一、地獄,二、餓鬼

,三、畜生,四、鬱單越,五、長壽天(色無色界長壽安穩處),六、聾盲瘖

啞,七、世智辯聰,八、佛前佛後。凡此苦惱皆拔濟之令其免難,當生彌勒佛

世。

十一、解救患難:有恩愛者有別難之苦,有怨憎者有會遇之苦,尤其朋黨之間

,反易肇生諍訟,引起極大苦惱,情深而苦愈重也。於此恩怨,人情糾葛之間

,而能多方設法解救之,使其和合如初者,得值彌勒佛世。

  • 結說:彌勒說是語已,讚抑釋迦世尊,謂上來如是修行之眾生,培植善根

,以致當來下生之今日,得生於我彌勒佛世,皆釋迦於五濁惡世難行教化而行

教化之所賜者。

          二、偈讚釋迦如來

時彌勒佛,如是三讚釋迦牟尼佛,而說偈言:

  忍辱勇猛大導師  能於五濁不善世  教化成熟惡眾生

  令彼修行得見佛  荷負眾生受大苦  令入常樂無為處

  教彼弟子來我所  我今為汝說四諦  亦說三十七菩提

  莊嚴涅槃十二緣  汝等宜當觀無為  入於空寂本無處

偈辭大別,前七句,讚佛;中三句,自述;後二句,誡聽。

前七句中,讚佛:忍辱勇猛大導師,對佛所作之稱請也,亦敬佛之詞也。忍辱

,耐苦耐勞為義;勇猛者,不屈不撓為義。大導師,導誘眾生至於極大之安樂

處也。五濁不善世,時勢之惡劣也;惡眾生,人心之險惡也。五濁:劫濁、見

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也。惡眾生,貪瞋痴,作五逆十惡者。釋迦能於此

五濁惡世而出現之,此即謂之大忍辱,偈中所謂能出現於此五濁不善世也。或

眾生如何難教化之,更況所謂而能成熟之,此非勇猛之精神而何?此偈中所謂

既能教化而又能成熟於惡眾生也。第五句:荷負眾生受大苦,此句雙具「忍辱

」「勇猛」二義:不忍辱如何能代眾生受苦,不勇猛又如何能代眾生受苦;忍

辱者,苦加於身而能安然忍受之,勇猛者,苦加於身而能挺然不懼之。譬如大

火當前,然燒燎灼透入浸襲於其皮肉毛骨之內,而能耐其焚熬之苦痛,此忍辱

也;如見其人將入於火坑,而自身堅毅果敢,奮然投入火中,以救人為急務,

不顧其自身燒灼之苦痛,此勇猛也。釋迦往昔行菩薩道時,三千大千世界,皆

其捨身命處,此所謂荷負眾生受大苦也。既出眾生之苦,又入眾生之樂,若出

其苦,而不得其樂,此如為山九仞,豈只功虧一簣,故必令入於常樂無為之處

也——此即究竟涅槃之處。但此並非起步即至終點,勢非循序而進,故世尊教

彼弟子來我所。

中三句中,自述:我今為汝說四諦,亦說三十七菩提,莊嚴涅槃十二緣。在彌

勒之立場而言,汝等由於領受釋迦教化而來我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目的在求得究竟涅槃;其願既大,其事亦勝,我今當為開示於汝,使汝通行所

欲達至之所常。樂無為是所達處,此即涅槃。依字釋之為「滅」、「滅度」、

「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新譯梵語「波利暱縛𠲸

」,此云「圓寂」,德無不備障無不盡故。依義釋之:涅名「稠林」,槃名為

「出」,出蘊稠林,故名涅槃。又,槃名「織」,涅名「不」,以不織故名為

涅槃;如有縷者便有所織,無則不然;如是若有業煩惱者便織生死,無學無有

業煩惱,故不織生死。又義釋為「無後有」、「離繫縛」,「超度生死苦難」

等。依法相宗,立有四種涅槃。一、自性清淨涅槃,即吾人本有之清淨佛性,

在聖不增,在凡不滅,諸佛出世,若不出世,常常時,恆恆時,湛然清淨,等

苦虛空。但眾生尚未現證,而為客塵煩惱所蓋覆耳。二、有餘依涅槃,謂於煩

惱障業已斷盡,而能證得我空真如之理,但其所有依身尚未斷滅耳。三、無餘

依涅槃,其與有餘依斷除煩惱障則同,但其生死苦果之所依身,則己斷滅而無

餘耳。四、無往涅槃,二乘未斷所知障,不了生死涅槃無差別義,於是而執生

死之可厭,涅槃之可欣;佛乃二障永斷,二死雙亡,了知生死涅槃平等平等,

以大悲利樂有情故不住於涅槃,以大智現證真空故不住於生死,此為佛所證得

之究竟涅槃也。此四涅槃中:一切有情,有前之一;二乘極聖,有前之三;大

乘切地,有第一與第四之二;唯世尊具四也。問:佛身清淨無漏,何有「有餘

」「無餘」二涅槃義?答:一、如來身無實苦,可能示現苦果之依身,故其得

具有餘無餘二種涅槃。二、如來無漏色身,隱顯不定,故亦得具有餘無餘二涅

槃也。欲達此諸涅槃,我今為汝說四聖諦,說三十七道品,說十二因緣;此諸

佛法,皆為莊嚴涅槃者。涅槃為所莊嚴;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菩提為能莊嚴

。若不修諦、緣、菩提等法,無從證入涅槃。

最后二句中,誡聽:汝等宜當觀照無為,入於空寂本無處。彌勒佛說:我已揭

示莊嚴涅槃之實行法門,所謂四諦十二因緣等法為汝說竟;汝等依此佛法,宜

當勤觀無為,以此能莊嚴之法而莊嚴於所莊嚴之空寂本無處,則庶乎不負其來

至我所之一行。

          三、復讚眾生修行

說此偈已,復更讚歎彼時眾生於苦惡世,能為難事。貪欲、瞋恚、愚癡迷惑短命

人中,能修持戒作諸功德,甚為希有。

彌勒如來,開示諦緣等法已,復念一般多數眾生,而能隨佛下生出家,來至我

所,進求無上涅槃,實為甚大因緣之事。人數之多,前文所列出家者眾,動輒

以八萬四千人計。關於此種計數,姑以二義釋之:一、就實數而言,以數計之

,人數確當於八萬四千之數也。二、就虛數而言,不以數計,謂其人數之眾,

不易以數計之;其人之實數,或有過於八萬四千者,或未及於八萬四千者,概

以八萬四千言之,形容其數量之極多也。印度人,向以八萬四千而顯數額之多

,如中國人說:人山人海,千千萬萬者相同。有如此之多數人群而能發心出家

修行,誠可值得讚歎。原因:貪著世欲者,本為人之習性。孟子雖說「人之初

,性本善」,但不否定天有好生之德,而仍有享樂主義與與思想者在。人能不

畏其苦而好道,雖孟子未必能行之;彌勒佛世,竟有廣大群眾,其回格,咸不

下讓於孟子者,洵可欽仰之也。其可欽仰之高風為如何歟?一者,生於苦世,

能為難事;二、三毒短命人中,能作功德。於苦世中,人為痛苦所磨折,生計

不暇顧及,屈伸全無自由,惶恐憔悴,逼困纏繞,有何心於道乎!又逢人壽短

促之世,加之貪癡愚迷,既不明乎事理,而又惑乎正義,任性瞋怒,隨情貪取

,如此相沿成風,形成險惡人間,而又能發心持戒修諸功德乎!今來彌勒佛所

之人,一能不計其原本生於人世之苦難中而行佛事,二能衝開原本愚癡短命之

迷網而入於戒行門中以作功德,所以彌勒佛說:甚為希有。孔子厄於陳蔡,門

人亦謂夫子至道至大,道至大焉,天下竟不能容,彼以此語裝飾顏面,其內心

之悲哀可知也。於此益見於厄難中而奮發者,甚為希有。

經中所謂苦惡世,即前文所謂之五濁惡世,茲復言之:一、劫濁,劫為何義,

梵語劫簸,譯言分別時節,又譯大時。此有小劫中劫大劫之三:小劫者,以人

壽為據點而論,自人壽八萬四千歲計算,每百年滅一歲減至人壽十歲,謂之一

滅;復自人壽十歲計算起,每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謂之一增,合此一

滅一增謂之一小劫。經過如此二十個小劫,謂之中劫,此中劫計有成、住、壞

、空之四期,即為四個中劫,各有二十個小劫。總合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之八

十小劫,為一大劫也。劫為時分,古人謂其無體,乃就屆時而有渾濁不淨之法

而假立為劫濁者,謂至人壽二萬歲已後,而有見等四濁之生起也。文句記曰:

准悲華經,八萬至三萬亦有不濁,至二萬歲為五濁始。二、見濁,此依五利使

而立。此使迷於四諦真理,惑性最利者:一、身見,執五蘊假者為實我,執我

所受用之諸物為我所有者。二、邊見,計我死之後,執我體為斷滅者,或計我

體乃常住者。三、邪見,撥無理事因果者。四、見取見,妄興知見,計非道為

道者,五、戒禁取,以邪法為是,計非戒為戒者,由此五者交相織成而為渾濁

知見也。三、煩惱濁,煩惱指五鈍使言、其中貪、瞋、痴、慢之四,迷執事物

所起之惑,其性分較鈍;而疑使就其迷於四諦真理所起之惑而立,性非銳利,

故此貪等五,皆得立之為鈍使。時屆劫濁,眾生則易滋生其「劫之濁」與「見

之濁」也。四、眾生濁,劫濁眾生,既為以上二濁集成苦果,故感報則衰殘,

而心智極頑鈍,因之苦多福少矣。五、命濁,人生亦由前二濁之影響,壽命逐

漸退縮至於十歲為止。考此五濁,劫濁本為時分,而無實體依於後四而立;在

後四中,見濁、煩惱濁、乃濁之自體;後二濁亦依之而成。眾生濁,攬於見慢

果報而成立故。

於此五濁,余復就字義與現事而言之;即如,天雷誅擊,地涌洪水,巖石崩瀉

,沙土飛揚。妖風四起,樹林蕭蕭滿地落;紅日爆炸,鉛鑛鎔鎔似水流。如此

不可抗拒之天然破壞力,而得危害於地球上之人類生存者,劫濁也。怪妖言論

,多為不經之談;異端邪說,每類無謂之語。不分是非,顛倒黑白,逾越常軌

,違犯理則,見濁也。不甘守分,妄起異想,奸詐取奪,損害他利。盜取石崇

之榮富,高攀汾陽之福貴,煩惱濁也。生在世間,徒具人形,寄托社會,苟且

安身,固不得立功於天地,亦無復保持顏面見父母。如能不作暴惡,則已為上

焉者,或恐墮落而失生存,則流入為下焉者,眾生濁也。一生唯走宵小之路徑

,半世全為胡混之蠻蟲;既未種福於前生,將亦造罪於未來,生平潦倒無依,

為人賤劣可厭者,命濁也。

 

註一:此段經文很短,正文只五十個字,本欲附在前後二段中,不另立為一段。原因:其

中內容,是一件獨立之事,其文氣,又可離開上下文而自能成為一節;因此,特別立一專

節。

註二:劫濁當然時無實體,依法而立。在劫濁中,雖有不可抗拒之災害;依佛法言:仍為

眾生共業所招,業體並非時體,則劫濁,固然無有實體。然而,共業到達成熟時,必然發

生不可抗拒之災害,故可謂此天然災害而為劫濁。根據此理,佛法中:大三災與小三災,

則當屬之於劫濁。今依佛學辭典錄出之,以便查閱。

註三:佛學大辭典載:小三災:一住劫中,有二十增減劫。發生於減劫之中者,謂之小三

災。一、刀兵災,時人為非法,瞋毒轉盛,相見即起猛利之害心,隨手所執皆為利刃,互

相殘害也。二、疾疫災,時人具如前諸過失,故吐「非人毒」而流行疾疫,遇之便命終。

三、饑饉災,時人具如前諸過失故,天龍怒而不降雨,世間久遭饑災,多生命終。刀兵災

起,計七日;疾疫災起,七月七日:饑饉,七年七月七日方止。又:大三災,四大劫中,

過住劫,則入壞劫。壞劫有二十增減劫,前十九增減劫,壞有情世間;最後一增減劫,壞

器世間。壞此器世間,有火災、水災、風災之三者,是為大三災。此三災,非起於同時,

各自輪次而起,以壞世界也。第一火災,七個日輪,同時並出,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

初禪天,為火所燒者。第二水災,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第二禪天,為水所浸瀾者。第

三風災,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第三禪天,所有一切物寶,為風所吹而飄散者。其次第

,先有火災七度,後有一度水災,更有七度火災復有一度水災,如果每七火有一水;七度

水災後,更經七度火災,有一風災。然則三災為一周,有八七火災與一七水災與一風災,

故總經六十四度之大災,即六十四大劫也。一大劫中,有成住壞空之四劫,壞劫之中,有

一度之大災。(按文理觀,火燒初禪,水浸二禪,風掃三禪,要七火後始有一水,共需八

個七火,一個七水後,始有一個大風災;此大風災,其中經過六十四度之過程,始飄散第

三禪天。此第三禪天吹散後,方為一個大劫中之大三災。若如佛學大辭典所載,「總經六

十四度之大災,即六十四大劫也」。此說於理不合——默。)

註四:問,釋迦彌勒,同在賢劫,想可勉去大小三災,得謂其非劫濁否?答:所謂劫濁者

,著動於其國土,乃謂渾濁現象,而在其國土也。如極樂世界,根本無有渾濁現象,無有

三災,與娑婆不同。由於大小三災,據極長之時間而言,在同一劫中,容許不經三災,是

其眾生之幸福。但,此娑婆,必為三災所侵襲之地,故謂其為苦惡世。即不遭遇長時流內

之三災,而在此短時內仍有無數之苦難與煩惱,當然仍可謂之劫濁。而此劫濁,非就佛言

。法華經說:「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此土當即今日之靈鷲山。

         四、推尊釋迦化導

爾時眾生不識父母沙門婆羅門,不知道法。互相惱害近刀兵劫,深著五欲嫉妬諂

佞;曲濁邪偽無憐愍心,更相殺害食肉飲血;不敬師長不識善友,不知報恩;生

五濁世不知慚愧,晝夜六時相續作惡不知厭足;純造不善五逆惡聚,魚鱗相次求

不知厭,九親諸族不能相濟。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以大方便深厚慈悲,能於

苦惱眾生之中,和顏美色善巧智慧,說誠實語,示我當來度脫汝等。如是導師明

利智慧,世間希有甚為難遇。深心憐愍惡世眾生,為拔苦惱令得安隱,入第一義

甚深法性。釋迦牟尼三阿僧祇劫,為汝等故修行難行苦行,以頭布施,割截耳鼻

胑體,受諸苦惱,為八聖道,平等解脫利汝等故。

彌勒於當前事實,復加有所想念焉!五濁惡世,眾生為見慢等諸煩惱所擾惑,

今竟修諸功德而來我所,則緣於釋迦牟尼先於我來人間以前,修菩薩行而導誘

之,始有今日之成果也。但,回思五濁惡世之眾生,為何極難教化者,其眾生

所造之惡,達於何種罪惡之境地?是可想念而及之。而釋迦牟尼為一大慈悲者

,其以拔濟眾生為悲懷,其化生殷切之精神,又為如何銳毅,亦有當以申訴者

。本節經文,基於此種原則而表達之,今據本文,約分為二。一、眾生作惡無

厭;二、釋迦慈化無量。

  • 眾生作惡無厭:釋迦住於苦惡世中,其所化此土眾生,其所造惡而無厭足

。依據經文約而分之:初總說:次別說。總說者:「爾時眾生不識父母沙門婆

羅門,不知道法。」眾生作惡之本,即由於不知道法;不知道法,故不識父母

沙門婆羅門。不知,即佛法中之無明,無明愚癡為性,愚於真理,迷於事相,

理事俱迷,因果無從建立,自然趣入邪逕,無惡而不作也。愚於真理,則不知

道,真理為必由之道故;迷於事相,則不知法,法則為事相之準故。由於立在

無知場合,於其生身父母,竟亦忘其本,雖教之而不能信,以為不足可信也,

此即所謂「不識父母」。若淨行沙門,梵行婆羅門,均為人世之善知識,示人

以正道,理應親近,侍而學之,由於無知故,不肯低首敬謁,此即所謂「不識

沙門婆羅門」。別說中:約分為五:一、刀殺:「互相惱害近刀兵劫,深著五

欲嫉妬諂佞」。此謂人群雖同聚合於天地間,彼此五欲增盛,於其勝我者,或

等於我者,則嫉之,恨之入骨;或佞之,陰藏險惡;復由嫉佞之交

相叢集於其心,甚感彼此無法共存於世,只有出之以互相逼惱,撕殺惡,演

成近於刀兵劫難之場合,殊為可慘。嫉存於心,刀殺發於身手之表現也。二

、血食:「曲濁邪偽無憐愍心,更相殺害食肉飲血」。此明人類不知人性可敬

,同類應當相親,異類亦應相愛,因為明乎此理,則失去同情心,憐愍心,而

成其曲濁邪偽之心,相互謀害,食其肉,飲其血,亦在所不計,窮凶極惡,畢

露醜態。三、背恩:「不敬師長不識善友,不知報恩」。此明根本未受教養,

恩愛德化概不知曉,師長當有過去受業因緣,提獎之德;善友亦復蒙其啟發與

資助者,而今已矣。出家者,當日是其壇師,今日見之佯裝未見而不瞻顧,甚

或聞其喪葬,雖在附近,依然傍若無聞。此為僧界喪失道義之極。四、無慚:

「生五濁世不知慚愧,晝夜六時相續作惡不知厭足」。天下有二種人,一、不

知慚愧者,二、不要性命者。於此二人,任用何法,皆不能施化之,可謂天下

之最不可救者,當然六時作惡不知厭足,本性極惡也。五、造逆:「純造不善

五逆惡聚,魚鱗相次求不知厭,九親諸族不能相濟。」此明造五逆罪者。五逆

: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於多

數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中,出以手段使之鬥亂而廢之者。另有同類五逆:一、犯

母與無學之比丘尼,是殺母罪之同類。二、殺入定中之菩薩,是殺父罪之同類

。三、殺有學之聖者,是殺羅漢罪之同罪,羅漢乃無學之聖者。四、奪僧眾成

和合之緣,不使和合之事成就,是破僧罪之同類。五、破佛之窣堵波,是出佛

身血之同類。此二種五逆罪,皆為罪惡中之極逆於理者,是五無間業,必墮無

間地獄,其罪無法逃赦。如此極惡之人,目中有何九親諸族而可濟之,只是求

不知厭,似如魚鱗之相次也。魚鱗相次,一作魚鱗相咀。此有二義:一、魚鱗

相咀,形容其心孔之多如魚鱗,每片魚鱗,皆舒放而吸咀於水之泡沫,心孔一

一皆貪取於多方之財利也。二、魚鱗相次,形容其取求之對相多如魚鱗,此此

彼彼,層出不窮之無盡財路,皆湧現於取求者之前,似如魚鱗層層排比而相次

也。惡世眾生造惡如此。

  • 釋迦慈化無量:眾生往日住惡世中,雖然自身蒙昧而不覺知,竟逢釋迦慈

化之,遂得改惡從善,培植今日隨從彌勒下生之因緣。釋迦慈化無量,依經分

之:一、誠實開示:釋尊開示眾生要旨,即為紹介我彌勒當來出世,作大度脫

佛事,而能度脫彼等,故經曰:「示我當來度脫汝等」。釋迦出示此義,基於

深厚之慈悲心,廣大之方便用,無大慈悲,則不肯確切剴陳,無大方便,則不

能令聽者信從,故經云「以大方便深厚慈悲」。而釋迦說法之形態,從容和順

,諄諄善誘,誨人不倦,故經曰:「和顏美色善巧智慧」。其所說之法義與事

實,如法,而說如實而說,故經曰「說誠實語」。彌陀經中釋尊揭示極樂世界

之依正莊嚴,乃為說誠實言,六方諸佛,同時出廣長舌,稱讚彌陀淨土,亦證

明釋迦之說誠實語,今說彌勒未來下生人間之依正莊嚴,亦同為說誠實語也。

釋尊以如此慈悲,善說,誠實而說佛法,皆由其具有明利智慧故,此種導師,

誠不輕易而親近之,緣因,實為世間希有之人,故經曰:「如是導師明利智慧

,世間希有甚為難遇。」二、深心拔苦:釋尊化現世間,元為使眾生去除難去

之苦痛,得受難得之安樂。難去之苦痛者,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也;難得之安樂

者,入深法性第一義也。此由於深心憐愍惡世眾生故。深心者,刻實之大悲願

心也;憐愍者,本於自然之理智而徹底發出之同情心也——有此悲願與憐愍心

,始得切實「去人之苦」「與人之樂」,釋迦大心本即如此。故經曰:「深心

憐愍惡世眾生,為拔苦惱令得安隱,入第一義甚深法性。」三、勤修道行:釋

迦如此慈化無量之大雄精神,亦由於長劫砥礪而成長者。人之運動身體,練習

武功,必需日日實習操練,不畏艱困,方能得有進步。入而無恆,不可以作巫

醫。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況乎佛家

修練心術之慈悲觀,亦必練習而發展之,久之,自得增廣其悲願。十寒一暴,

終無所成。故經曰:「釋迦牟尼三阿僧祇劫,為汝等故修習難行苦行」。所謂

難行苦行者,人所不能行,而釋迦能行之,人所不肯捨,而釋迦能捨之。例如

,犧牲性命,大則捨頭臚與人,小則割截耳鼻,分解胑體而濟人,菩薩如此修

行,不可勝計,故經曰:「以頭布施,割截耳鼻胑體,受諸苦惱。」此種菩薩

之行,既然極為難行,而釋迦何必定欲行之?而其行之,於自於他有何所益?

經曰:「為八聖道,平等解脫利汝等故」。為「八聖道故」於自有益;「平等

解脫利汝等故」於他有益。八聖道,親證出世真理之無漏智,得此理智,則得

滅除生死,故得「自利」。證此真理,深入平等法性,即能平等解脫一切眾生

,故得「利他」。

          五、大眾安慰喜慶

時彌勒佛,如是開導安慰無量諸眾生等,令其歡喜。彼時眾生身純是法,心純是

法,口常說法。福德智慧之人充滿其中。天人恭敬信受渴仰。

此明彌勒開導以後,大眾深得安慰喜慶之怡悅情態也。彌勒作如上之開導,言

之精詳,語之審辯,此經中所謂「初善」「中善」「後善」,無不盡其利生之

功,以使眾生得其實際安慰,發生充滿之歡喜;故經曰:「時彌勒佛,如是開

導安慰無量諸眾生等,令其歡喜。」大眾聽聞彌勒佛法已,所受恩益,匪可言

喻,經中謂之「身純是法,心純是法,口常說法。」此三皆通自他二利,若強

而為分,前二自利,後一利他。三皆通自他二利者,三者若純是法,自可得霑

法益,他亦深受感招而獲法益故。三者別從重點言之:身心二益,屬於個已之

身心故,口則重在化他,使他得益故。所謂法者、法則、法式、法義、法理、

法味、法益、法門、法化、法施、法道、皆所謂法也。「身純是法」,通身皆

納於教法之範疇故。「心純是法」,舉心動念無非是法。心注於禪故為「定法

」,心念濟貧故為「施法」,心念軌律故為「戒法」,心存安忍故為「忍法」

,心起勇銳進求故為「勤法」,心在分別法理故為「慧法」——凡心所生,悉

向於出世佛法故。「口常說法」,非法不說:則如儒家非禮勿動、非禮勿言、

非禮勿聽,非禮勿視也。當此彌勒下生時,凡過去領受釋迦法化而悉隨彌勒以

來人間,故經曰:「福德智慧之人充滿其中」。際此勝緣,咸皆傾慕,故經曰

「天人恭敬信受渴仰。」

五、彌勒如來三會說法

一、初次大會紀勝

時大導師各欲令彼聞於往昔苦惱之事,復作是念:五欲不淨眾苦之本。又能除捨

憂慼愁恨:知苦樂法皆是無常。為說色、受、想、行、識;苦、空、無常、無我

。說是語時,九十六億人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得阿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三十六萬天字,二十萬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天龍八部中有得須陀洹

者,種辟支佛道因緣者,發無上道心者,數甚眾多不可稱計。

龍華三會,眾所習知之事。讀大成佛經,讀至此下,方發現第三大會之四字,

想及第一會及第二會之經文,究在何處?再檢查其他各小本下生經文與註疏,

以求得其實際之結論。此一法事,為彌勒下生中之主要者,若如疎忽而遺漏之

,則為疏述者之大愆。經此一番研核,特標列彌勒如來三會說法之一科於此。

小本下生經,計有三種,羅什譯之長行本,義淨譯之伽陀本,大致相差不遠。

竺法護本,文字組織全異。羅什譯之小本,文義與大成佛經全同,或因僅大小

本之不同,文字有廣略之別,而內容無殊,且同為羅什所譯,自然頗相近也。

此什譯小本,在彌勒推讚釋迦苦行布施文後,即明示三會度眾之人數;大成佛

經推讚釋迦苦行文後,僅有度眾人數,而未標出初會說法,二會說法之字樣,

什譯小本,反而稍詳。並明其三會說法,其所說法所在地,皆為華林園,亦比

大本明晰。今依羅什譯小本對勘,標列此一科題於此段經文前。

義淨譯伽陀本中,說彌勒成道後為輪王婆羅門說四真諦法,而後推讚釋迦過去

令彼眾等修行而來我所。接說三會度眾人數,再接說三轉法輪以後乞食事,為

天人供養。全文大致如是。據此全文而觀,今標此科題於此,亦相符合。

竺法護譯之小本下生經文,組織全異,今檢憬疏與竺譯本對照參看,錄其文中

之重要部分及其文字組織,以便閱之:

自經文中佛成道後言之:彌勒成道以後,地神將此消息轉達,直至梵天。自下

全文,憬疏共分二大科:一、三會眾;二、十想眾。原因,佛成道後,唯一大

事說法而已。說法以聽法者為代表,故列此二大科。三會眾者,即三會說法之

聽眾也。三會眾:憬疏共分為六,一、魔王眾,二、長者眾,三、國王眾,四

、大臣眾,五、佛母眾,六、剎利眾。佛為前二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乃謂爾

時初會眾得阿羅漢。佛為次二眾中梵摩長者求作沙門,令彼皆得阿羅漢果,唯

修梵摩斷三結使。憬疏:三結者:身見、戒取、疑。此三實乃見惑,為見道所

斷,此三障「道」勝故。身見不樂解脫,戒取執著邪道,疑則不能進修故,如

盡七生往返,必盡苦際。後二眾親詣佛前請求出家,而得成道。自下論及於多

數出家眾中有越次不越次取證者,釋尊便言及其自己之四大弟子,囑迦葉住摩

竭國界毘提村中,以待彌勒之下生而來覲見。經謂眾生見迦葉,名為最初之會

。隨後文中,略提及第二,第三會之得道人數而已。自下十想眾,文中謂彌勒

以諸比丘為對象而說十想:一、無常想(治常倒),二、樂有苦想(治樂倒),

三、我無我想(治我見),四、實有空想(治我所見)  此二皆治我倒

  • 色變之想,六、青瘀想,七、膖脹想,八、食不消想,九、膿血想(此五

皆治淨倒),十、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對治貪著。自下彌勒說此十想,皆謂過

去釋迦已為汝大眾等而曾說之。隨文述及今日眾等而能來至我所者,皆因曾受

過去釋迦教化之所致故。(竺譯下生經文之重要精華,盡附於此——默)

竺譯,自大體觀之,別開生面,不無其獨到處。不免在整米群中含雜極多微小

之米屑,如此煮成稀粥,老年人,咀嚼之,濃而可口,青年工作者,或許興趣

較為差遜。茲因大成佛經,文勢與竺譯小本不同,不必模彷,科判自當有別,

乞諒之。(本疏並未科分為三會眾,而題為三會說法,與憬疏不同)。閱者諸

君:依經而言,彌勒如來,究於何處,作三會說法?諸佛說法,何有定處,況

彌勒尚在未來之事?人間微事,決定以後而復更動者平常易見,況如來果德不

可思議者乎?言雖如此,讀經焉可不尋前後脈絡,如鳥掠空直舉高飛而不却顧

乎!答:什譯小本,慈氏三會說法,在華林園,此符龍華三會之說,前已言之

。茲將竺法護之譯本言之:該譯本中,發現有兩處初會之說。一、佛於龍華樹

下成道,魔王詣佛所,長者至佛所,此「佛所」當指龍華,佛於此,為此二眾

說施戒生天之論,竺譯說此為初會。依此,則「龍華」為初會之所在地矣。其

二,憬疏列三會六眾,釋尊說慈氏當來皆與之接見而作得度因緣已,隨說當時

彌勒佛前得度之人中,有越次取證,有對取證者。因而釋尊言及阿難迦葉之二

人,此二人,乃釋尊當時之人,未必關及於未來慈氏事。而釋迦竟說爾時阿難

是不越次取證者,依爾時二字而觀,當指彌勒下生言,謂阿難將來在彌勒座下

,為一不越次取證者。因說阿難事,迦葉繫念釋尊,釋尊令迦葉住山中以待彌

勒下生。釋尊說:將來至此山中;山中並有眾生得見迦葉之身。見迦葉身己,

竺譯本又說:此名最初之會。依此而言,彌勒見迦葉為初會,迦葉在山中而不

在華林園,則初會,應為迦葉所住之山中。竺譯本,有此前後二說之初會不同

。其第二會,第三會,僅提及得益人數,未明所在地。謹錄之如此。

義淨譯之伽陀本,內容前已述及,內中雖僅提及三會度眾人數,提據文字線索

而尋之,三會所在地,當為龍華無疑。

今本大成佛經,其三會說法之文,起自於何,其說法之處於何,作此二種抉擇

。其一,說法經文,與憬疏釋竺譯本者不同,如按竺譯本中列三會眾,慈氏初

成道後之說法即屬於三會,則本經中慈氏入城踞金剛座說法者即屬之。今不依

從,乃取此科中之經文以為初會。其二,說法之處,依經文而觀,初會與次後

二會不同。初會說法處,仍應以翅頭末城為中心。原因:慈氏入翅頭城踞金剛

座說法以來,經中未明言其移往於何地,直至初會度脫九十六億人後,經中方

說明其出翅頭末城,還華林說第二會法;第三會,經中未明說法處。文勢上:

接連第二會說法之文,順便接下,當可推知第三會之說法處與第二會同。據此

而作一結:慈氏三會說法:初會在翅頭末城;次後二會在華林園。

此為慈氏三會說法之第一次大會也。慈氏於翅頭度人無量,說法無量,行將暫

別翅城,在未去城以前,作此一度較大法會,故名之為初次大會之說法也。依

經文分為三:一、令眾知苦;二、為眾說法;三、時眾獲益。

  • 令眾知苦:「時大導師各欲令彼聞於往昔苦惱之事,復作是念」者:大導

師指慈氏如來言,此乃釋尊稱之,謂能善為眾生作大開導也。心識暗昧則蔽塞

,暗昧宜用光明照察之,蔽塞可以籌劃疏通之;破其暗,通其塞,慈氏能之,

故曰大導師。慈氏於此而興其念,此念從慈悲心中而來,以眾生為念中之對象

也。欲使眾生得其益,而能令至於安隱處者是為佛之所念;欲實現其佛之所念

,而確使眾生得至於安隱處者,則非使眾生深知其所不安隱者則不可:於是,

佛則不得不告其所不安隱者;欲告其所不安隱者,須先令其回億往昔苦惱之事

。原因:若不深明過去感苦之殷切,則乃不知苦之真義;苦義不明,則脫苦絕

無可能也;若其無由脫苦,則又何從而得至於安隱處耶!今即了知往昔之苦狀

矣,則必追尋苦之所由來;知苦之由來,方知苦之所由去;若不知其來處,又

從何而知其所去處耶!慈氏曰:五欲不淨眾苦之本,此即昭示苦之由來,則為

五欲不淨;五欲不淨去之,則苦之本去矣。此外,欲能得至安隱處者,需能除

捨憂慼愁恨,兼知苦樂皆無常也。原因:苦憂二者,同屬受心所,身之所感者

為苦,心之所感者為憂,所感者同,能感者略別耳。故苦憂之由來同出一轍,

苦憂興之,則愁恨必隨之;反之;苦憂滅之,則愁恨亦必隨之。故慈氏說,「

又能捨除憂慼愁恨也」。其苦樂無常又為如何?苦樂對待之法,苦樂轉變無常

,明乎此理,如其不受苦樂,則得至於安隱處也。

  • 為眾說法:為說色、受、想、行、識;苦、空、無常、無我。慈氏令眾知

苦者,能知其苦,而後聞法得其益也。慈氏現正說法,開示宇宙人生之真理,

為說色受想行識之五蘊,即為明宇宙人生之現象:為說苦空無常無我,即明宇

宙人生之真理。色,該括一切物料,假相,原素,大約十一種、色、聲、香、

味、觸、眼、耳、鼻、舌、身、無表色。其中物質成分偏多,此為成立宇宙之

基本分子;宇宙現象,即由其而成立,此屬於外在而客觀者。受、想、行、識

之四者,乃精神界之原素。識是精神之主體,受、想、行,是精神界附屬之心

理作用。受有苦、樂、捨之三種感受:想是心理上對於外物之構想、描摹、施

設名言。心所有之附屬作用,約五十一種、除受、想外,餘四十九種,若善、

若惡、及無記性者,概名之為行。受想於人生生死之影響特重,故分別各立為

一蘊;餘四十九共立為一蘊。人生現象,即由其而成立,此屬內在而主觀者。

總之:色為宇宙觀之構造者,受想行識為人生觀之構成者,明此五蘊,則統該

世間盡所有法。而此世間法所具之理性,即為苦、空、無常、無我。此世間法

,為眾生業所招感,形成拘縛不自由之逼迫性,故名為苦。此世間法,為因緣

合聚而成,無實自性故空。又其行相遷流不居故無常。又不能離緣而獨存故無

我。此苦、空、無常、無我之四者,即為現象界之理性。而此理性即三法印:

  • 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槃寂靜。此三法印,統合為一,即為一

實相印。由於諸法無我故,而諸行無常;無常無我故得涅槃寂靜;涅槃寂靜故

,則離生死眾苦而至於究竟安隱之處。彌勒如來,於此初次大會,作此警惕性

之說法,普令一切皆得至於究竟安隱之處,說理俱善,獲益更多。三、俾眾獲

益:聽法者,經中說有九十六億人得羅漢果,此為初會中主要受益人,各下生

經中概言及之,皆以此為受化之主體。另有天子三十六萬,天女二十萬,發無

上菩提心。天龍八部,分別種植三乘法緣。

  • 時眾獲益:聽眾中之得益者,經中歸納為三類。茲將三類所得之果益,從

辭典中檢出以供參閱:第一類人所得者阿羅漢果。梵語阿羅漢,此有三譯,一

、殺賊、殺煩惱賊故。二、應供,受人天供養故。三、不生,不受生死故。此

為小乘證悟之極果,位登無學。第二類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見前釋

,不復贅。第三類人分別獲得三種法益。一、得須陀洹者。梵語須陀洹,舊譯

入流,逆流,新譯預流,此為小乘初果,謂為預入聖流而逆生死之流也。又大

乘義章,正翻修無漏,傍翻名逆流,又曰觸債,三途債欠已酬;拒受苦果故。

又智度論:須陀名流,即八聖道分,洹名入,謂入八聖道而流入於涅槃也。由

此預流證入涅槃,須於人間天上,經過七返往生,即證阿羅漢果。此七往來中

,於人中有七度中有,七度生有,於天中亦有七度中有,七度生有,合有二十

八生;七之數同,故云極七返。所謂二十八生者,除最初得果之身。蓋若於人

趣得預流果者,七生天上,有七之中有與生有;又七生人中,有七中有七生有

,於其最後之人中「生有」入涅槃。又於天趣得預流果者,下生於人,有七中

有七生有,上生於天,有七中有七生有,於其最後之天上「生有」入涅槃,故

知除最初得道之身,若加之,則為二十九生。此乃就預流果之鈍根言:其利根

者,有一生而直證阿羅漢者,需視根性而定。二、種辟支佛道者。略云,辟支

。舊譯緣覺,新曰獨覺。智度論二名俱存,具二義故。初值佛發心,思惟世間

之法,後出無佛世,無師自悟故曰獨覺;又觀內外因緣而悟道則曰緣覺。天臺

家以之為別種,於無佛世而自悟者為獨覺;於有佛世觀十二因緣而悟道者,則

為緣覺。三、發無上道心者,指發大菩薩心而進求於佛道者也。此三種,如次

為小乘,中乘,大乘之別;但有「證得」、「下種」、「初發心」之不同,自

然相去,甚為懸遠。

二、次後二會紀略

爾時彌勒佛,與九十六億大比丘眾,井穰佉王八萬四千大臣比丘眷屬圍繞,如月

天子諸星宿從,出翅頭末城,還華林園重閣講堂。時閻浮提城邑聚落小王長者,

及諸四姓皆悉來集龍花樹下花林園中。爾時世尊,重說四諦十二因緣。九十四億

人得阿羅漢;他方諸天及八部眾六十四億恒河沙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住

不退轉。第三大會,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三十四億天龍八部,發三菩提心。

此為三會說法中之第二,第三兩次大會之紀略也。初會說法於翅頭末城,次後

兩會,彌勒出城還華林園而說,則此兩會之說法處,當然同為華林園也。其所

說法,為四諦十二因緣,第三會,雖未標明其所說之法,以前後文勢而觀,或

按理而推,則當屬於四諦十二因緣之法義。

此文分之為三:一、出城;二、說法;三、得益。

「出城」:彌勒與比丘及穰佉王,為「出城」之主體人。其中當以彌勒為首;穰

佉與比丘等,在佛之周圍而行,示其敬崇擁護。經中以喻譬之:佛如月天子,

王臣比丘,則如諸星宿之環拱而行,嚴肅莊嚴,令人崇信。其他小王長者四姓

人等,乃各方雲集翅城之伴助。主伴重重,俱會一處,大法宏宣,正在開啟。

「說法」:則為四諦十二因緣。

「得益」:如經文所說。

「三菩提」,三,譯為正:菩提,譯曰覺。住不退轉,梵語「阿毘跋致」。有

三不退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依法相宗,入十住位,唯

識觀成,無復流轉生死,曰位不退。初地成就真唯識觀,利他之行不退,曰行

不退。八地已去無功用行,念念如是如是,曰念不退。天臺則謂自別教初住至

第七住為位不退,斷見思惑,超三界故。自第八住至十廻囘終為行不退,破塵

沙惑,不失利他行故。初地以上為念不退,破無明惑,不失中道正念故。淨土

宗更加「處不退」,生西方後,不再退墮穢土故。

 

註一:慈氏三會說法之疏文前,其中所論及者,有三點意義:一、標明「慈氏如來三會說

法」之一科文,說明其為何需要標明此一科文之意義。二、研核慈氏三會說法之所在地,

大小本中比對查考。三、慈氏成道以來,其一生之示化詳情,在各大小本中所載之資料,

概行作有系統之摘要。恐因疏文繁瑣不便看閱,特附說明。

註二:經中有「三明」「六通」,「住八解脫」之句,特檢抄之。三明:一、宿命明,知

自他身宿世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他身未來生死相,三、漏盡明,知現在苦相,斷盡

煩惱故。此即六通中之三。通明何異?直知過未生死之死此生彼曰通,兼知生死行業因緣

曰明。六通:於三明外,加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八解脫,舊名八背捨:一、內有色

想觀外色解脫,內有色想之貪,觀外青瘀等色使貪不起;此依初禪而起,緣欲界色。二、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內雖無色想之貪,使更堅牢,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使貪不起;此第

二解脫依二禪起,緣初禪色。上二為不淨觀。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此觀淨色故曰淨

解脫;於定中除不淨相,觀八色等清淨光潔妙寶之色,觀淨色而不生貪,觀力轉勝,得此

淨解脫於身中故曰身作證;具足圓滿住於此定,故曰具足住。此依第四禪緣欲界色。上為

可憎之不淨色;此為可愛之淨色。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

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此四者依四無色定而起;各於所得之定,觀苦空無我而素

捨之,故名解脫。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住。此為滅盡定,依第四禪棄捨前之非非想即一

切之所緣,故曰解脫。第三禪無解脫,以其無有眼識所引之顯色貪故(二禪已上無五識)

,又為自地妙樂所動亂(此地曰離喜妙樂地)故無解脫。

註三:前在「慈氏推功於佛」一科文中,曾提及比丘尼之八敬法,此又名八尊師法,八不

可越法,八不可過法。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難,今為女人,說八盡形壽之不可過法

,若能行之,即是受戒也。何等為八:一、百歲之比丘尼,見新受戒之比丘,亦應起而迎

逆禮拜,敷淨座請坐。二、比丘尼不得舉謗比丘。三、不得舉比丘之罪,說其過失;比丘

能得說尼之過。四、式叉摩耶(學法女)已學戒(六法)應從眾僧求受大戒。五、比丘尼

犯僧殘,應於半月中在二部(比丘比丘尼)之僧中行摩那埵。六、尼於半月內當於僧中求

教授之人。七、在比丘處,不可夏安居。八、夏訖,當詣僧中求自恣之人(懺悔法)如此

八法,應尊重恭敬讚歎,不可盡形違越。」茲檢出,補附於此,尼僧尤應注意。

六、慈氏率眾入城乞食

一、慈氏顯示神變

時彌勒佛說四聖諦深妙法輪,度天人巳,將諸聲聞弟子天龍八部一切大眾,入城

乞食;無量淨居天眾,恭敬從佛,入翅頭末城。當入城時,佛現十八種神足,身

下出水,如摩尼珠,化成光臺照十方界;身上出火,如須彌山流紫金光,現大滿

空化成琉璃;大復現小如芥子許,泯然不現;於十方涌於十方沒,令一切人皆如

佛身。種種神力無量變現,令有緣者皆得解脫。

此明彌勒率眾入城乞食之法事也。

佛法之事,法華經說:「一切資生事業,而與實相不相違背」;一切事,無非

佛法也。但所行者,需合於法而符於戒。佛之戒與法,凡諸人事當可納於其中

,故學佛者,舉措行止,皆需遵循法與戒之原則,而在其軌範之中。一切人事

,食為其中之重要一端,故本段敘及彌勒乞食事。乞食是為僧制之一環,與佛

法有其重要之關係者在,今就其有關於食事者略而言之:

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通常說:法輪未轉,食輪先轉。先哲說:一日不食

則饑,終歲不衣則寒。古人說:民以食為天。又說:食、色、性也。食為全人

類中所重視者,殆無可否認。佛亦注及於此。食有幾種?對此問題作一透視,

既可明了食之種類差別,更可推知其需要食事者非局限於人類而已,佛說:食

有四種:一、搏食,又曰段食,以鼻舌吸食,分段而食之;此以香味觸三法為

體。二、觸食,舊譯樂食,謂觸喜樂之事而有資養身心之食事功用,如觀劇、

遊嬉、打牌、習藝等,不覺困倦精神倍增,頗感覺其滋養,而益身心;此以觸

與樂為體。三、思食、又曰念食,謂對某事生起希望之心,因而不計饑餓,反

覺精神愉快而有資益之用。據說:一貧女,衣食不給,將小孩置於睡籃中,屋

樑上,懸掛盛飯器皿,囑小孩伺父回家,當取器中飯食給之,小兒注視飯器,

思及此食,忘其饑餓,後父歸而未能與食,小孩因感失望命斃。此以第六意識

及其思欲二心所為體。四、識食,小乘以第六意識之思為體,由彼支持身命故

。大乘則以第八阿賴耶識執持身根為食事故。食有如此四種之多,當可推知人

間具有四食;佛亦可具四食,佛得隨類應化而示現故。大小乘未證無餘涅槃者

,得具四食,已證無餘涅槃者則無段食,鬼神天等,亦僅後三食而已。若論佛

神人鬼等,其所食時,亦各不同。一、天食時:清旦諸天受食。二、佛食時:

日中正午佛受食,過午不食。三、畜生食時,日暮畜生受食,四、鬼神食時:

昏夜鬼神受食。佛陀當日制戒,根據此種原則,特制過午不食之非時常戒,以

符合於佛食之時也。夫比丘者,應當寡欲清心,不必徒貪口福,每日有早午二

食,已足支持身體;若過營謀營養,則去道反遠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可為警惕。

夫行道者固不必耽著食事而非分營謀,但四事供養亦非輕易者。依佛制,比丘

不應作不如法之邪命生活,而應行合法之乞食制,此為佛對比丘明示之食法。

所謂邪命生活者有四:一、下口食,謂種植畢園,和合湯藥,以求衣食而活命

者。二、仰口食,謂仰觀星宿,日月風雲,雷電霹靂之術,以求衣食而活命者

。三、方口食,謂曲媚豪勢,巧言多求,通使四方,以求發展而生存者。四、

維口食,學習醫卜星相推算吉凶等事以求衣食而活命者。凡此以上諸說,大概

根據四方四維上下方位而立之食名。鞠身蹲地,耕種耘芟;身向下故曰下口食

。日月風雲,上附於天;仰觀星雲,頭面向上故曰仰口食。豪勢權貴,散居四

方;各地奔走,不定蹤跡故曰方口食。唯維口食一名,反未見有解說,以意推

之,四維是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屬於東西南北四方之斜角,蓋謂此種之

邪命生活,屬於斜角形,非是方而正者,蓋以相卜推究八字算命,原非土農工

商正當行業所屬,故屬於斜角形之才妓;雖曰小妓,反可貴客雲集,日進斗金

,煞似孔明管輅之活現耳。佛制比丘,對此邪命生活,則不聽許,乃倡所謂乞

食制,並訂沙彌十戒中過午不食之一條。比丘入午,屆時攜鉢至施家乞食,既

可免去耗廢營謀燒煮之時光,而可用之於進修道業;又可令施者生施捨心,供

養僧寶種植福田。於自於他,兩皆均利。當時佛弟子中,有專向貧者乞食,令

其種福,後世得樂果故。有唯向富者乞食,施捨僧食,並無虧損於財利故。佛

則主張均平乞食,不分貧富,依次而乞。如此,則自己不生分別倒想,而於眾

生,又得一律平等悲愍故。今彌勒佛,率眾入城乞食,亦步釋尊遺法之後程,

光燈續焰,使此如法受食之事,將流行於無盡,偕法性而常存。

此文分二:一、率眾入城,二、顯現神通。

彌勒大慈,樹立僧團規範,舉行乞食法事。當彌勒三會說法方己,即擬行乞食

。佛與僧眾原住華林園,其地偏於郊野,而乞食則宜於人群薈莘之地,庶能有

所乞食。乃即率眾向前進發,而入城也。同行者,有弟子中最切近之聲聞眾,

擁護佛法之天龍八部眾,另有五淨居天之不還果等及天人等,此一乞食團,陣

容壯大。

乞食原本僧家常事,固不必大吹大擂,但眾生凡情,每多揍熱鬧者眾;若無勝

用,則不足以驚感於人。法華經中妙莊嚴王,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由於

淨藏淨眼二子,聽受母教,於虛空中現大神變,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或現大

身滿虛空中,而又復現小身等;因而感化妙莊嚴王,率領淨德夫人詣往雲雷音

王佛所出家修道。由此而觀,一個外道行之妙莊嚴王,如無二子神變力之感化

,則永無向佛之緣;父子恩愛之切,尚不足啟發其理性,唯神通力可以感化之

。彌勒佛乞食而入城時,現示十八種神變,亦為方便度生而然也。其十八種神

變,姑據本經文而擬整:一、身下出水,二、變水如摩尼珠,三、再變摩尼珠

如光臺,放光照十方界,四、身上出火,五、變火為須彌山紫金光,六、變滿

空之紫金光而為琉璃,七、大復現小如芥子許,八、芥子許亦復無有,泯然不

現。此共八種神變。另十種神變,即是「於十方涌」「於十方沒」,令一切人

皆如佛身。十方者,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此十方,每方一神變,故共為十種

神變。神變之法,即於方之相對者互作涌沒。此與六種震動不同,彼為地動,

此為人身之動作,由有情身而現之神變也。故曰令一切人皆如佛身。現通者之

彌勒佛,現此神變時,即於一切之人身上,皆使其成為佛身;人身成為佛身,

則為現示神變之用。然則如何現其神變耶?使令此人身之佛身,從東涌出而沒

落於西,此為一種神變,其他九方準此,故有十神變也。若詳言之:一、東涌

西沒,二、西涌東沒,三、南涌北沒,四、北涌南沒,五、東南涌西北沒,六

、西北涌東南沒,七、東北涌西南沒,八、西南涌東北沒,九、上涌下沒,十

、下涌上沒。此十神變,加前八種,共為十八種神變。

二、梵釋獻貢偈讚

釋提洹因三十二輔臣與欲界諸天,梵天王與色界諸天,并天子天女,脫天瓔珞及

以天衣而散佛上。時諸天衣化成花蓋,諸天妓樂不鼓自鳴,歌詠佛德;密雨天花

,栴檀雜香供養於佛;街巷道陌竪諸幡幢;燒諸名香其煙若雲。世尊入城時,大

梵天王釋提洹因,合掌恭敬以偈讚佛:

正遍知者兩足尊  天人世間無與等  十力世尊甚希有  無上最勝良福田。

其供養者生天上  未來解脫住涅槃  稽首無上大精進  稽首慈心大導師!

此明慈氏入城,梵釋諸天虔敬之表示也。

釋梵分別代表欲色二界。帝釋統忉利天,率領其他三十二分區,每區一輔臣,

計三十二輔臣,敕令其相隨帝釋而奉如來。大梵天王,初禪之主,色界諸天中

最為虔敬於佛者,故其相偕色界諸天同來奉佛。此欲色二界中,各有無數天子

天女,亦分別隨同各界天主而來奉佛。此經中所謂「釋提洹因三十二輔臣與欲

界諸天;梵天王與色界諸天,并天子天女者是」。此皆為敬奉慈尊之諸天王臣

及其子女也。茲復明其以何形式而敬奉於佛?依經分別言之:一,「脫天瓔珞

及以天衣而散佛上」。此即奉獻天衣瓔珞也。瓔珞是珠玉珍寶聯結而成為一串

一串可以掛佩於身部上之美麗飾物,有可佩戴在頂上者,亦可掛在領項胸部之

間者,或又可在滿身之上皆繫佩此種瓔珞者。天女尤多用之;天子亦復美麗莊

嚴,而採用之。天衣輕飄搖曳,俗所謂天衣無縫,不假造作,自然而可形成,

此為天福之所招,真不可思議。而欲色諸天之人,一向珍攝天衣珠瓔,今見慈

尊,向具愛貪美好觀念之貫例,竟消散于無形中,乃於自身上所佩戴之瓔珞,

特別解下而散於佛之身上,儒家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今佛法却以所欲

者加於佛身,以示供養之忱。二、「時諸天依化成華蓋」。蓋即傘蓋,通常為

圓形,可以用之遮蓋佛頂者。此固由天人捨心與福力而得眾多天衣結成為花蓋

,抑亦如來神力所加被也。三、「諸天妓樂不鼓自鳴,歌詠佛德。」經云:「

塵剎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繫風可量,無能說盡佛功德。」佛

德雖歌詠之而不能盡;誠心奉佛者,佛德愈不能說盡而愈歌頌之,所以天樂不

鼓而自鳴佛德也。四、「密雨天花,旃檀雜香供養於佛。」香以旃檀為最貴者

,花以天園出生為極品者;天人散佈之量,既普遍,又繁多,故謂之密。五、

「街巷道陌諸竪幢幡」。幢為圓長高廣之形,示佛威德之勝,幡為飄逸雅緻之

品,示佛慈德之勝,於街巷內普遍竪之,藉顯佛法功德之普廣耳。六、「燒香

若雲」,心香以達信也。梵釋作如此供養己,而復以偈讚之。

偈共兩頌:初一頌讚佛,後一頌供佛得益。

先說初頌:正遍知者兩足尊,天人世間無與等。上句明佛德,下句明無與等,

由於佛德之高勝於一切世間,故一切皆不能等於佛。佛之德號為兩足尊,若福

若慧,皆臻達於圓滿故;尤其佛之智慧朗然普照,正知法理,遍知法相,一切

凡夫外道,聲聞緣覺,大乘菩薩,皆所不及故。下二句中,初明佛力,次明佛

為福田。皆讚佛之詞也。佛有十力,解見前。力能發生殊勝功用。此力佛所具

有,二乘則缺此力用,故曰甚希有。佛為福田者:天臺釋梵網經之戒疏曰:「

福田有八,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四、闍黎,五、僧,六、父,七、

母,八、病人。」佛,聖人,僧為敬田;和尚,闍黎,父母為恩田;病人為悲

田。賢首戒本疏說,有人云八福田者,一、造曠路美井,二、造水路橋樑,三

、平填險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七、救濟苦厄,

  • 設無遮大會。賢愚經云:施五人得福:一、知法人,二、遠行人,三、遠

去人,四、饑餓人,五、病人;加之三寶,亦為八種福田。此八福田,經中謂

佛為無上最勝之良福田。

復說次頌:其供養者生天上,未來解脫得涅槃。此二句明供佛得益,下二句讚

佛詞。所謂其供養者,連接上文而言,謂供養上所說之正遍知者,乃至世間最

勝之良福田者,如能深心供養之,則必獲得大益;自近而言,得能生於天上,

自遠而言,未來之世,可以解脫纏縛,遠離生死,安住於涅槃之道。三寶具有

如是功德,故下二句偈,特伸敬佛之詞:稽首無上大精進,稽首慈心大導師。

由佛之大精進力故而得成佛,而得建立三寶,而得宏展法施利益群生;由佛之

大慈故,而能返往天上人間,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普濟諸有,度脫苦厄。

三、天王相應偈讚

東方天王提頭賴吒,南方天王毘樓勒叉,西方天王毘留博叉,北方天王毘沙門王

,與其眷屬恭敬合掌,以清淨心讚歎世尊。

  三界無有比  大悲自莊嚴  體解第一義  不見眾生性

  及與諸法相  同入空寂性  善住無所有  雖行大精進

  無為無足跡  我今稽首禮  慈心大導師  眾生不見佛

  長夜受生死  墜墮三惡道  及作女人身  今日佛與世

  拔苦施安樂  三惡道已少  女人無諂曲  皆當得止息

  具足大涅槃  大悲濟苦者  施樂故出世  本為菩薩時

  常施一切樂  不殺不惱他  忍心如大地  我今稽首禮

  忍耨大導師  我今稽首禮  慈悲大丈夫  自免生死苦

  能拔眾生厄  如火生蓮花  世間無有比

此明四天王相應梵釋而亦唱偈,以讚彌勒如來也。

文分為二:一、長行,二、偈頌。

長行中,列四天王名,並敘其以最敬之三業而讚於佛。經中四天王之名,與長

阿含經略同,東方提頭賴吒,阿含名多羅吒。南方毘樓勒叉,阿含名毘琉璃。

西北二天王西二經相同。止持會集音義四天王曰:東方持國天王,謂能護持國

土,故居須彌山黃金埵;南方增長天王,謂能增長善根,故居須彌山瑠璃埵;

西方廣目天王,謂以天眼常觀,擁護南閻浮提,故居須彌山白銀埵;北方多聞

天王,謂其福德名聞四方,故居須彌山水晶埵。此四天主,分居須彌山腰部東

南西北四方,巡視人間善惡擁護佛法之天神,今於彌勒入城乞食之際,虔誠以

偈讚佛。

偈頌中,偈多而義亦多,茲略分之:第一,二句,明佛大悲。第二,五句,明

佛入空性。第三,四句,明勤空相合。第四,四句,明眾生苦。第五,五句,

明佛拔苦施樂。第六,三句,明佛出世因緣。第七,八句,明修菩薩行。第八

,四句,明佛果功德。每四句一頌,共八頌零三句。

自下略為論之:

  • 二句:三界無有比,大悲自莊嚴。佛於三界中,人天固不可相比。十法

界中,餘九法界,皆不可相比。等覺猶有一分無明在故。佛固為自證境界,佛

:所以為佛者,所謂萬德莊嚴;於萬德中,大悲為上首,為尤要,一切菩薩悲

心,皆不及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為佛果勝妙莊嚴。

  • 五句:體解第一義,不見眾生性,及與諸法相,同入空寂性,善住無所

有。此明佛證二空之理。第一義,空寂性,無所有,頌中連用此三名詞。其實

,三者皆空性代名詞,詮說各別,義則無殊,乃佛陀無分別智上親證之絕對境

也。境界絕對故,莫復有以相並比立者,故曰第一義:在第一義上無微少塵跡

與染著而可得,故曰無所有。無所有上則無物可得,故曰空寂性。佛已體證悟

解此第一義之絕對境,自然不見眾生性,及與諸法相。眾生性者,眾生攬五陰

四大和合而成之自性,無實眾生性可得,故為我空。諸法相者,諸法由眾緣集

合而成之一一假相,而非實相,故為法空。

  • 四句:雖行大精進,無為無足跡。我今稽首禮,慈心大導師。世尊於所

證境上,固為超諸行相之勝義諦,而其能行之智,能行之心,無住無著,所以

雖行大精進,無為無足跡。於此二句,可作因果二位而言。佛於因位上修菩薩

行,如金剛經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乃至六度萬行,莫非如是,此

即因行精進,無為無足跡也。佛於果位上,不住涅槃而入生死,不染生死而證

涅槃,如天之日無幽不照,而無一毫有照之念可得,此即果行精進,無為無足

跡也。無為者,為而不為也,無足跡者,猶足行地上,而無蹤跡之遺留也。後

二句,示禮佛也。

  • 四句:眾生不見佛,長夜受生死,墜墮三惡道,及作女人身。佛日在天

,任運普益萬物,未嘗思益於萬物也。眾生不求見佛,佛亦未嘗捨之,陰壑之

草木不蒙於日光,日光亦不棄之。而草木不霑日光,則無發育之可能:眾生不

見佛,則無解脫之可言。所謂眾生不見佛者,一、不肯求見於佛,二、雖欲見

佛而不得見佛,三、本可及見於佛,因錯過見佛機緣,而不復再見於佛,此皆

由於眾生惑,業,報三障之所然也。若如不見佛,究有何種缺憾?經曰:一、

長夜受生死,二、墜墮三惡道,三、及作女人身。受生死,是總說之詞,墮惡

道,作女人,是別說之詞,蓋墮惡道,作女人,皆為受生死也。如謂女人為生

死,男人豈非生死?緣惡道及女人,為生死中之尤苦者。原因,不見佛者,則

多作業,更多造罪,故其難脫生死;甚而業重故,致墮於三惡道中,或由心之

卑屈險曲故,而轉生招受於女報也。

  • 五句:今日佛興世,拔苦施安樂,三惡道已少;女人無諂曲,皆當得止

息。此與上頌相反,上頌由於不見佛而致生死苦痛,此頌明能見佛,則其痛苦

當能改觀。今日佛興世,雖說佛之興世,其如眾生不欲見佛何?所謂佛興世者

,就佛而言,佛乃無時不興於世;如天之日,日則從未脫離於天際。真所謂佛

興世者,在乎眾生之能見佛;真能見得佛,真能體解於佛而行同於佛,則真為

佛興世矣。如果佛興世,依教奉行,則不造苦因,苦因不造,則苦自拔;而能

造樂因,樂因滋生,則樂果必從,此經中所謂拔苦施安樂也。三惡道,亦因佛

興世而已少,由於受佛化而不作惡道業故。而女身之報,經中說:皆當得止息

,免女報故。原因:女人受佛之化,已無諂曲心故。因滅,果自不生。

  • 三句:具足大涅槃,大悲濟苦者,施樂故出世。自佛本身言,佛為一大

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欲使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本經說:「施樂

故出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獲得究竟常樂故;獲得究竟常樂者,即經中「

具足大涅槃」也。佛所證得大般涅槃,獲得究竟常樂故。所謂大般涅槃者,不

住於涅槃,而亦不住於生死,由其激發大悲心願普濟眾生諸苦厄故;故稱之曰

:「大悲濟苦者」。

  • 八句:本為菩薩時,常施一切樂,不殺不惱他,忍心如大地。我今稽首

禮,忍辱大導師!我今稽首禮,慈悲大丈夫。佛以普利一切眾生為佛知見上之

最高目標,佛以求證無我最高理境為所趣向,此所趣向,即捨我而為眾生。為

欲達此捨我為眾生之目的,則必常施一切眾生之安樂。眾生之安樂,即我之安

樂;我之安樂,在求得眾生之安樂;眾生安樂故,而後我安樂也。法性平等,

人我一體,人我平等故,而獲得究竟安樂,斯為安樂也。然欲常施一切樂者,

其基本操守,要在不殺不惱他。一切眾生,無不求生;一切菩薩,無不施樂。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眾生求生者,生亦我所欲也;菩

薩施樂者,義亦我所欲也。而佛世尊,往昔行菩薩道時,犧牲自身,施捨無量

頭目手足而與眾生以滿其願,此即孟子所謂「所欲有勝於生者,捨生而取義者

也。」菩薩於他,不殺不惱;菩薩於自,能忍能受,安忍不動如大地故。我今

稽首禮,忍辱大導師者,讚其安忍如地之德也。我今稽首禮,慈悲大丈夫者,

敬其不殺不惱之恩也。

  • 四句:自免生死苦,能拔眾生苦,如火生蓮華,世間無有比。自免生死

苦,自得安樂之自利功德也;能拔眾生苦,他得安樂之利作功德也。固然能利

他故而得自利,然能犧牲自利而專務於他利者世所希有。雖專務於他利,非但

毫無犧牲自我之感,而反覺其有利於我者更為世所希有。雖專務他利甚覺有利

於己,不僅心之有所覺而已,而於事實上亦毫無傷於己耳。佛已脫離生死縛故

,千刀割其肉,萬箭射其心,則如刀之割風,箭之射空,故此經中謂之火中生

蓮華也。良以世間,只有水生蓮花,植物安得生於火中?刀箭殺身,誰不云苦

;今竟於火中得生蓮花,乃即骨肉之軀,竟如空中之風而不畏黃截割之苦,故

     附   文

爾時魔王於初夜後夜,覺諸天人民,作如是言:汝等既得人身俱遇好時,不應竟

夜睡眠覆心,汝等若坐若立當勤精進,正念諦觀五陰無常、苦、空、無我。汝等

不為放逸不行佛教,若起惡業後必致悔。時街巷男女皆効此語言:汝等勿為放逸

不行佛教,若起惡業後必有悔,常勤方便精進求道,莫失法利而徒生徒死。如是

大師拔苦惱者,甚為難遇!堅固精進,當得常樂涅槃。

註:本人撰疏:以「大正藏本」經文為依據,其中所附校勘各藏字句,並未詳

閱,只求文理通順而可便於讀誦而已。浩霖法師六十四年曾已刊印彌勒三經初

版一千五百冊,其中並有大成佛經之正文。值茲刊印本經疏時,浩師囑依該三

經本中大成佛經文為准,刊印本經文,務需與該本經文詳加校正,使本經文與

該經文相符一致。此「爾時魔王」下之一節,在大正藏中似乎未見,今依該經

文錄附於此,作為附文。在本疏中如有類似於此者,概謂之附文。凡附文者一

律不作疏釋。

四、佛弟食訖入定

爾時世尊次第乞食,將諸比丘還至本處入深禪定,七日七夜寂然不動。彌勒弟子

色如天色,普皆端正,厭生老病死,多聞廣學守護法藏,行於禪定得離諸欲,如

鳥出㲉。

 文分為二:一、世尊入定,二、弟子守藏。

世尊食訖,即行深入禪定,以示食與禪之相應也。當乞食時,次第而食,即示

食與法之相應也。次第食者,於所乞食者,不擇貧富,心中不生階級想;不擇

親疎,心中不起恩怨相;既無智愚賢不肖之差別相,亦無老少男女之種類相。

沿街巷,循戶次,一一前進,乞取其食示心平等,此所謂次第乞食也。維摩經

說:「於食等者於法等」。一、於乞食者,無對相差別,則為食等;以平等心

受施者之食,於法相應,則為法等。二、所乞之食,由於各戶所與,故所施食

,不免精粗美惡之不同,而受食者無簡別相,則為食等;當受食時,亦不專取

其精美而遺去其粗惡者,則為法等。三、所乞之食,當體即空即假即中,則為

食等;而受食者能與所乞之食相應,而起中道妙觀,則為食等。當知食即是法

,法即是食;食等則法等,法等即食等。食等法等,平等平等。

世尊將諸比丘還至本處。此目何地而曰本處?尋視經文之線索而觀,世尊乞食

,由華林園出發而來於此翅頭末城者,今食訖,還歸本處,當可還歸於華林園

也,事實上,不必如此解。下文詣山授衣,並未言及來自何處,去至何處,由

此驗知此中所謂本處者,即必須作另一看法。經中說:還至本處入深禪定。乃

謂入深禪定,即為還至本處也。本心性之處曰本處,此本處即法界,還歸至本

處者,即法界藏身也。又,此本處,即遮那妙體,華藏莊嚴,又即大光明藏,

佛之自他受用身土之統一體性。佛於法界藏身,諸比丘入深禪定,於七日中寂

然不動。

諸比丘弟子,色相端正,報體美妙也。厭老病死,知世間法皆苦而無常也。廣

學守法,解行相應也。修禪離欲,修梵行也。如鳥出㲉,遠離生死海,證入涅

槃城。

 

註:乞食一事,本為佛制。乞食雖為比丘之生活;而佛制,生活即是法事,離生活無法事

,亦即離生活,即無佛法也。故舉足動手皆為佛法。佛法中,不合理者去之,於理相應者

存之。佛據此種原則而制訂戒律,行之於僧圍,而推廣及之於社會,故當時印度社會人,

富宗教性,於佛之律制,尤為崇敬,對於佛陀思想行動而有深外之認識。因而對於乞食制

,推行甚易。每一社會階層,對於前來乞食者,莫不殷勤接待,歡喜恭敬而賜施比丘之食

。佛法行之中國,乞食制,向未能推行之。原因:中國向以儒家思想為思想,社會信佛者

雖多,而於佛之思想,未能深入。加之,中國士大夫之風氣較甚。對於乞食看法,而與印

度人之頭腦不同,似覺形同乞丐,不甚雅觀。中國比丘,求其適宜環境,亦不汲汲於乞食

一事,乃另求適宜辦法。禪宗祖師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主義,半工作,半禪修之風,

因而普遍盛行。且融合大乘佛法思想,凡資生事業,不與實相違背者,皆為佛法。今日中

國戒期中,戒師尚率眾循街次第乞食,國人亦賜食而知其為佛制,此非經常之舉,國人亦

諒解之。此為附說中印兩國乞食制之推行略情。

七、慈氏登山領付袈裟

一、帝釋請詣山中

爾時釋提洹因,與欲界諸天子,歡喜踊躍,復說偈言:

  世間所歸大導師  慧眼明淨見十方  智力功德勝諸天

  名義且足福眾生  願為我等群萌類  將諸弟子詣彼山

  供養無惱釋迦師  頭陀第一大弟子  我等應得見過佛

  所著袈裟聞遺法  懺悔前身濁惡劫  不善惡業得清淨

釋尊為令正法久住,當日曾以袈裟授於迦葉尊者,囑其住於山中,待彌勒當來

下生人間時,轉將此衣交付之。今彌勒乞食入定已,為酬釋尊之遺旨,並啟發

弟子奮勇精神,前往狼跡山領受迦葉保存之法衣,以示荷負佛法重任也。本文

所明者即為此事,茲於迦葉尊者本事因緣附此述之:

佛之大弟子中,迦葉為傳佛心印第一人。具云摩訶迦葉波,以別於十力,優樓

頻羅等之迦葉姓也。彼修頭陀大行,為大人所識,故稱之為大迦葉,摩訶即大

也。迦葉波,是姓,婆羅門種之一姓,其名畢波羅。迦葉波,有二義,一譯為

龜,曰大龜氏,其先德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言龜氏。又一譯

為飲光,蓋古之仙人,身光炎熾,能映餘光使令不現,故言光波,亦云飲光。

今迦葉尊者,身光赫奕映蔽餘光,故曰飲光。畢鉢羅,樹名。蓋依樹而得名者

。基師上生經說:過去毘婆尸佛入滅,弟子起塔供養,中安佛像,佛面金容微

缺,貧女乞得金珠,發心修補。時迦葉作鍛金師,貧女持此金珠請其修補佛面

,金師喜而為之。因共立願常為夫婦。從是九十一劫,身真金色,最後生至梵

天。後來摩竭國,一巨富,名尼俱律陀,資產豐富,比瓶沙王子千倍為勝。竟

無兒媳,於其舍邊樹神處求子,樹神轉告帝釋,乃至梵王。梵王正在考慮派遣

何人於此富家托生之際,適有一人,將欲來生梵天,梵王乃敕令將欲生此梵天

者托生於此巨富者之家。當時欲生梵天而來托生者,即迦葉也。其父母禱樹求

  • 此樹即畢鉢羅樹,迦葉出生,因禱此樹求得,因乃名之為畢鉢羅。迦葉生

後,相師占之,謂必出家。父母欲即娉妻以阻其意,後果得一金色女,即過去

施金補佛面之貧女也。夫婦相處,從無染意,由其宿因,深厭世間,啟辭父母

,求欲出家。父母聽許,夫婦二人俱來佛前請求出家。佛為說法,遂即證得阿

羅漢果。一日,迦葉在韋提訶山帝釋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頭陀乞食

網衣,受常坐法隨敷樹下,少欲知足,樂遠離行。時大迦葉以佛神力,於彼石

室忽然不現。現於竹園,行詣佛所,世尊遙命之曰:善來迦葉,久乃相見,汝

當就此如來半座。佛移身時,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又一次,佛在靈山會上,拈

花示眾,百萬人天大眾之前,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示之曰:吾有涅槃妙

心,正法眼藏,付汝摩訶迦葉,汝其謹慎護持。又者,佛於最後遺訓,特將袈

裟付予迦葉,囑其等待當來彌勒下生時,再行付授於慈尊,此蓋由於迦葉能負

重任,而釋尊特委託之,所謂佛門中深慶得人也。

摩訶迦葉,又為佛弟子中唯一實行者,佛有十大弟子,各有一能。一、舍利弗

,智慧第一,二、目犍連,神通第一,三、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四、阿那律

,天眼第一,五、須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樓那,說法第一,七、迦旃延,

論義第一,八、優婆離,持律第一,九、羅睺羅,密行第一,十、阿難陀,多

聞第一。此十子中,各具一種樂欲偏行之法,此所行之一法偏勝,而其他九種

特長亦得兼攝,故各皆具十德。摩訶迦葉,重在實行,故為頭陀第一。梵語頭

陀,又作「杜荼」,基師上生疏,作「杜多」。譯曰抖擻,抖揀、洮汰,浣浣

等,謂擻衣服,飲食,住處三種貪著之行法也。一謂抖擻煩惱,離諸滯著。又

謂抖擻,舉棄於物令盡無餘,從喻名之。頭陀之行,依憬疏計十六種,衣中四

,食中六,處中六,茲分說之:衣中四者,一、糞掃衣,常人將糞掃雜布委棄

於地者,撿而又之,縫之而為衣也。二、毳衣、撿取鳥毛洗淨而製衣也。三、

納衣,取用種種細片之布綴納之而為衣也。四、三衣,又曰單三衣,但著僧伽

梨,鬱多羅,安陀會之三衣,不用其餘長衣也。食中六者:一、乞食,又曰常

乞食,不敢接受他人之請食,亦不受僧中之食也。二、次第乞,不擇貧富,依

次乞食。三、不作餘食,午前中,但作一度之正食,不便作二度以上之正食。

二度以上之食,謂之餘食。作小食,則不在此限,餅果粥等謂之小食。(憬疏

:謂「作注餘食法」,此與不作餘食,可能不同,待考。)四、一坐食,又曰

一食,午前中作一度正食,不便作小食也。五、一揣食,又曰節量食,受一丸

之食於鉢中,不多食也。假令一食或多食,則以為有害而節食量也。六、不中

後飲漿,午後連水分亦不取用而食之。(憬疏曰:若下品行者,雖出家,以種

種邪命為自活;若中品,雖離前過,而受僧食及施主別請食;若上品,唯行乞

食)。處中六者,一、阿蘭若,譯曰遠離處或空閑處,住於遠離人群之空閑處

尚有庇蔭,去之而坐於露天之地,五、隨坐,有草即坐,不必坐於露天中,六

、常坐,經常跌坐,不橫臥故。此依具足說有十六:若如他處,亦有說為十二

者。如四分律說有十二:謂依中為二,一、納衣,二、三衣。(略去糞掃衣,

毳衣之二)。食中四:略去此中次第乞,不飲漿之二。(次第乞,攝入於乞食

故;不飲漿,一坐食中攝故。去此二種,故僅有四)。處中六,與此仝。

此文明帝釋諸天子請求隨從彌勒如來往詣彼山而供養於摩訶迦葉以聞法懺悔也

。計分為三:一、初偈讚佛福利眾生,二、次偈請隨往見迦葉,三、後偈願聞

遺法懺悔。初偈前,先有請求者之人,謂帝釋諸天子也。其所請求者之詞:即

此三頌,如下略述。

  • 世間所歸大導師,慧眼明淨見十方,智力功德勝諸天,名義且足福眾生。

此偈讚佛福利,內四句中可分為三,一、明佛恩德,頌中第一句也。謂此大導

師,應為一切世間所歸依。何以故?謂此師能作大開導也。如開導小河,只能

利於小舟之運行,及其停泊,若如開導大海港,可能停泊極大之航空母艦。佛

之功德,利及群生,其恩惠,似如海港之利舟艦,而有過之。世間宗教,導人

至於善處,則如小川而能利及小舟之運行。而佛之聖教,導人至於超出世間最

極美善之境界,則如海洋而得任隨一切艦隻以進行,所以謂之大導師。二三兩

句,明佛智德。二句明慧眼見十方,三句明智力勝諸天。慧眼與智力,名異實

同,前者就所見者廣,故曰見十方;後者就功能大,故曰勝諸天。眼即智之代

名詞,故智即眼也。夫佛所具眼,較一切為勝,以其勝故,則能充具一切不勝

者之智力,而劣眼,則不能見夫勝者之所見。眼為五種,佛皆統具:一、肉眼

,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之眼,遠近、內外、晝夜、皆得見之。

  • 慧眼,二乘照見真空無相之智。四、法眼,菩薩度生照俗之智。五、佛眼

,佛智圓照真俗理事無礙之智。具此五眼,豈只所謂明淨而見十方,十方局於

方向方位,(如孔子所謂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則其所知,而為方位所局限)

,大覺聖智,超三世時間,超十方空間,茲就了知俗諦,假名為見十方也。所

謂佛智勝諸天者,諸天只有天眼,後三眼俱無,就佛得具天眼,暫不論有後三

眼,假名之勝諸天也。名義且足福眾生者,此第四句,明「佛號」德。修西方

淨土者,一聲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彌勒上生經中佛說:若人繫

念思惟,念兜率陀天,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見一蓮華,若一念頃稱彌勒名

,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

之罪。若有禮敬彌勒者,除却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龍華菩提樹下

,亦得值遇發無上心。此為世尊金口所說,誠證佛之名號,具足萬德(萬德洪

名),所以福利一切眾生也。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功

德不可思議!

  • 願為我等群萌類,將諸弟子詣彼山,供養無惱釋迦師,頭陀第一大弟子。

此偈乃帝釋請求隨從如來往山覲見摩訶迦葉之詞也。群萌類,植物之初生者曰

萌。我等方入佛法之門,未得陞堂入室,似如初生之萌類,而未開發,自謙之

詞也。今特請求如來,率領我等諸天以及比丘弟子,共入彼山,覲見釋迦座下

十大弟子中,頭陀第一之摩訶迦葉以申供養。此為下三句頌之綜合述說。偈中

所謂:「供養無惱釋迦師,頭陀第一大弟子」,即指供養迦葉而言,問:迦葉

本為釋迦弟子,何故要說供養釋迦師之頭陀弟子。答:以弟子屬於師,師為弟

子之所尊,故指弟子兼明其師,以使知此弟子而為誰者之弟子,所謂明師出高

徒也。又稱釋迦師曰無惱者,佛無逼迫惱害:凡自然現象之逼惱,人為事項之

逼惱,心理煩燥之逼惱,均概不得逼惱之。

  • 我等應得見過佛,所著袈裟聞遺法,懺悔前身濁惡劫,不善惡業得清淨。

帝釋續述此第三偈,我等請求詣往彼山者,為因要求見得過去釋迦世尊所遺留

之袈裟,兼可得聞摩訶迦葉承受釋尊之遺法也。換言之:我等詣彼山中,迦葉

行將釋尊遺留之袈裟而出示之,以廣我等之觀瞻,培植福德;迦葉又得開示我

等,宣說釋尊遺留之教法,以啟我等之智慧,所以心甚嚮往。上二句頌如此,

下二句再述。至彼山中,奉見尊者,得見頭陀高德之人,必能深受加被,洗滌

我等不善惡業,我等屆時尤應誠心懺悔,俾麥前身濁惡災劫,於茲蠲棄。

二、慈尊往詣山中

爾時彌勒佛,與娑婆世界前身剛強眾生及諸大弟子,俱往耆闍崛山。到山下已,

安詳徐步登狼跡山。到山頂已,舉足大指躡於山根,是時大地十八相動。既至山

頂,彌勒以手兩向擘山,如轉輪王開大城門。爾時梵王持天香油,灌摩訶迦葉頂

,油灌身已擊大揵椎,吹大法蠡。摩訶迦葉,即從滅盡定覺,齊整衣服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長跪合掌,持釋迦牟尼佛僧伽梨,授與彌勒而作是言:大師釋迦牟尼

,多陀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臨涅槃時,以此法衣付囑於我,令奉世尊。

此慈尊應帝釋所請,率眾往詣山中以接見於摩訶迦葉也。此中文略長,分之為

三:一、慈尊現通擘山,自爾時彌勒佛至如轉輪王開大城門。二、梵王油灌迦

葉,自爾時梵王至吹大法蠡。三、迦葉見佛付衣,自摩訶迦葉至令奉世尊。自

下分別述之:

  • 慈尊現通擘山:慈尊應請往詣山中,其所率領者何人?此一班人,現今業

已皈敬慈尊,而其前身,概為剛強性之眾生。問:何為偕同此類眾生而入山中

?答:在眾生界中,剛強性者,如有我見固執而無柔蝡心者居多。然此輩眾生

,累世前身,業經於釋尊教法中熏修多聞,今已善根成就。在此往詣山中正可

復見釋尊弟子,便受教益,更為所宜,故慈尊率而去之。問:迦葉所住之山,

屬於何界?又為何山?此山何名?近於何處?答:此山屬於娑婆世界。梵語娑

婆,譯曰堪忍,謂此世界五濁充滿,眾苦逼惱,眾生於中堪能忍受苦故。此山

為何山者?依經名為狼跡山。此山近於何處?依經說:慈尊至耆闍崛山之下,

安詳徐步而登狼跡山,便知狼跡山在耆闍崛山之咫尺間,相距甚近也。耆闍崛

山即鷲峯山,在王舍城近郊之區。憬疏謂狼跡山,為崛山之少分也。大智度論

第三十五云:大迦葉入王舍城乞食,食已未久,登雞足山。山有三岑,仰如雞

足,尊者入中結跏趺坐,作誠言:願我此身及納依鉢杖久住不壞,乃至經五十

七億俱胝六十百千年,慈氏正等覺出世時,施作佛事。發此願已尋般涅槃,時

彼三岑便會成一,掩弊尊者巖也。據此,則狼跡山即雞足山也。問:慈尊登入

山中,其有何種神力動作否?答:一、初至山中,慈尊即以足指踏躡山根,當

即感動大地,發生十八種動相。二、既抵山巔,慈尊用手,分擘山石,使之向

左右兩面分開,當即如轉輪王之金城門,頓然啟開,可以由之而入。躡,足踏

也。擘,分解也。

  • 梵王油灌迦葉:梵釋相應,同赴狼跡。慈尊擘開山門,諸天雲集,大眾仰

慕。爾時梵王,身居人天中崇高地位,即思對於尊者而作誠敬之表示,乃持用

天宮最妙香之油,以灌摩訶迦葉之頂。此時迦葉方在定中,灌此油者,藉以啟

請其出定之意也。灌油以調潤其身心,使其情緒之暢發,並示以最敬之恭敬供

養。灌身已,復行擊大揵椎,吹大法蠡,以示對於尊者歌舞歡欣之不已,兼以

號招人天咸同禮敬於尊者,億劫良緣,幸無錯失。揵椎,皆用之以敲法器者。

敲鼓之具曰鼓揵,打魚之具曰魚椎。椎,又作槌,打物發聲之小木棒也。涅槃

經十三曰:如鳴椎集僧,嚴鼓戒兵,吠貝知時,是名法世。敕修清法規器章曰

:椎,齋粥二時,僧堂內,開鉢、念佛、唱食、遍食、施財、白眾皆鳴之。維

那主之;下堂時,餘僧侍者鳴之。蠡為螺屬之外亮,以口吹之,發生激烈洪喨

之高聲,而能號召於人。

  • 迦葉見佛授衣:當梵王油灌迦葉時,迦葉之容態如何?屆時迦葉正在滅盡

定中。(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無心定。大乘義章二曰:滅盡定者,謂諸聖

人患心勞慮,暫滅心識,得一有為非色心法,補領心處,名滅盡定。同九曰:

::數法以彰名,心及心法一切俱亡,名為滅盡,當亦名為無心定也。)由於油灌

供養,法蠡吹鳴,迦葉當即從滅盡定中而覺醒。開眼之時,百萬人天齊集,慈

尊威容尊特,當即三業殷勤禮敬於如來也。所謂三業者:一、身體,經中說:

齊整衣服,示嚴肅也。又曰偏袒右肩,示信順也。又曰右膝著地,長跪合掌,

示行最敬之禮也。二、意禮:經中說:持牟尼佛僧伽梨,授與彌勒。此僧伽梨

,迦葉遵釋尊之囑而轉付於慈尊者,亦即轉達釋尊意旨於慈尊,迦葉作釋尊慈

尊二者間之意見聯繫者,則釋尊,慈尊,尊者之意見而融合之為一,意意相通

而為一體化,故曰意禮。三、口禮:於中先讚佛,後述事。先讚佛者;經中說

:而作是言,大師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在此讚詞中

,大師釋迦牟尼,是別讚「釋尊」者;多陀阿伽度,雖用之而讚釋尊,却為一

切諸佛之通稱。此中以前三號而代表十號,具足稱之則為十號,茲抄錄之:一

、梵語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乘如實道,來度眾生。二、阿羅訶,此云應供

,應受人天供養。三、三藐三佛陀,此云正徧知,真正普徧覺知一切諸法事理

。四、鞞多庶羅那三般那,此云明行足,三明之行業已具足。五、修伽陀,此

云善逝,雨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六、路伽憊,此云世間宗,一

切世間有情非情之事,悉能知解。七、阿耨多羅,此云無上士,諸法以涅槃為

無上,眾生以佛為無上。八、富樓沙曇藐婆羅提,此云調御丈夫,佛於某時說

柔軟語,又或說苦切語,善為調御入於正道。九、舍多提婆魔㝹沙喃,此云天

人師,佛為人天之師,示其應不應作。十、佛陀路迦那他,此云佛世尊,佛陀

即覺者,世尊,為世所尊故。若分「佛」與「世尊」,成十一號。成實論合

無上士與調御丈夫,故至世尊正為十號。大論別解此二,至佛為十號。世尊別

為尊號;具上十號,得稱世尊故。後述事者,經中說:臨涅槃時,以此法衣付

囑於我,令奉世尊。謂我今奉衣於世尊者,遵師訓也。釋尊臨入滅時,最後鄭

重遺言,尤為重要,我當盡心遵守崇奉,毋敢怠忽,懇請慈尊慈悲領衲。

三、慈尊遺釋群疑

時諸大眾各白佛言:云何今日此山頂上有人頭蟲;短小醜陋著沙門服,而能禮拜

恭敬世尊?時彌勒佛訶諸大弟子,莫輕此人。而說偈言:

  孔雀有好色  鷹鶻鷂所食  白象無量力  師子子雖小

  撮食如塵土  大龍身無量  金翅鳥所博  人身雖長大

  肥白端正好  七寶瓶盛糞  污穢不可堪  此人雖短小

  智慧如練金  煩惱習久盡  生死苦無餘  護法故住此

  常行頭陀事  天人中最勝  苦行無與等  牟尼兩足尊

  遣來至我所  汝等當一心  合掌恭敬禮

說是偈已告諸比丘,釋迦牟尼世尊於五濁惡世教化眾生,千二百五十弟子中,頭

陀第一身體金色,捨金色婦出家學道,晝夜精進如救頭然,慈愍貧苦下賤眾生恒

福度之,為法住世,摩訶迦葉者,此人是也。說此語已,一切大眾悉為作禮。

釋尊應化人間,去今日時間甚近,所示現之地區,去中國亦甚近;人生環境,

生活,壽量,亦如現前之我等人類,並無差別。若如將來彌勒出世,依下生經

所說,時間,空間,一切處,完全改觀。於當來下生時,彌勒率眾至狼跡山,

大眾一見摩訶迦葉,甚以為怪,何以而有人頭之小蟲耶?此乃由於當來慈尊之

世界,而與過去釋尊之世界有所不同耳。良以:時空環境大有轉變也。當時大

眾,或有不明實情,故致生疑。慈尊愍其不知,特遣所疑而答釋之。以是有此

一段經文。

於中大分為二:一、大眾疑惑,自時諸大眾至莫輕此人。二、慈尊遣釋,自而

作是言至本文止。於中二,一、偈頌,二、長行。

偈頌中有六義:一、喻說三對,第一義計七句。二、重德不必取色,第二義計

四句。三、智生能滅惑苦,第三義計四句。四、今日住山原因,第四義只一句

。五、往昔苦行功深,第五義約三句。六、遵命來到我所,第六義有兩句。七

、汝當當應敬禮,第七義是末後二句。共二十三句,內分共七,即為七義。

長行中二:一、明尊者為釋尊之弟子,二、明尊者所具之德行。於第二中又六

:一、明頭陀行,二、明去欲行,三、明精進行,四、明慈濟行,五、揭示尊

者之名,六、大眾敬禮尊者。

自下依此文段述之:

  • 大眾疑惑:齋集於狼跡山諸比丘人天大眾,一見摩訶迦葉,殊覺驚奇,今

日此山頂上,何以而有類似小蟲身體形段,復生長人體上之頭面者,於此短小

醜陋之身上而又披著沙門之袈裟,而彼方見慈尊,又特具禮儀,而能虔誠禮拜

,恭敬奉侍,此為云何因緣耶!意謂:若曰為人,云何身軀而有如是之小;若

曰為蟲,云何而於身上生長人之頭面?又者,既著沙門具有儀表之袈裟,云何

身相短小醜陋,令人見而生厭。又,貌相雖欠端嚴,云何深明禮則,而能見佛

輙行禮拜恭敬之。凡此諸多不明其故,皆是滋疑者。慈尊因眾詰問,當即訶止

而曰:「莫輕此人」。下文中,慈尊將此因緣出示揭文以說明之。

二、慈尊遣釋  分二:一、偈頌中六

  • 三對喻說:第一義七句,「孔雀有好色,應鶻鷂所食」;此為雀鷹一對。

「白象無量力,師子子雖小,撮食如塵土」;此為師象一對。「大龍身無量,

金翅鳥所搏」;此為龍鳥一對。大眾致疑迦葉身相之短少醜陋,慈尊遣疑中,

先以三對比喻明之。第一,以孔雀與鷹鷂對比;孔雀,性較如順。鴈、性甚兇

猛,嘴爪銳利,視力極強,以捕雞鼠鳥兔為食;夏季,藏隱深山,秋末,行入

平野覓食。鷂,狀似於鷹而較小者。鶻,隼也,猛禽之一,一名鷂鷹。鷹、鶻

、鷂之三者,名雖稍異、大概同為鷹類,或身軀大小等微有不仝,而皆為兇暴

之禽鳥。蘇軾石鐘山記曰:「而山上栖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若有

老人欬且笑於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磔磔」,形

容鶻鳥鳴聲之燥急。「老人欬笑」,亦形容鶻鳥鳴聲之怪妖。「余心方動」,

似有懼畏神情而欲去之之意。此上略明雀鷹之性,大有差別。偈中說:「孔雀

有好色」。形容其羽毛美麗;尤其孔雀開屏,尾毛敞開,出現一個一個翠綠色

之長圓花形,令人可愛。又說:「鷹鶻鷂所食」。孔雀之色,美則美矣,其如

鷹鷂何?一旦被鷹鷂所發現,不免受其兇暴性之蹂躪,重則被其傷害,輕則被

其奪食,可知美色,未必有利於己也。語云:「瘦田醜婦家中寶,美貌嬌妻惹

禍根,」此語可為殷鑑。所謂「白象無量力,師子子雖小,撮食如塵土,」此

為師象一對。前鷹雀一對,是對於身體有「醜陋感」言,此師象一對是對於身

體有「短小感」言,象,為身體之大者,而其力亦大。師子之身,未必有象大

,而師子之子,其身當更為小。象在佛經上形容其莊嚴而有大力,為普賢菩薩

所駕馭。師子在佛經上讚歎其威德而發吼音,乃文殊菩薩所跨御,佛亦稱為人

中之師子。故佛法說,名為師子吼。師子一吼,百獸皆驚。師子,百獸之王也

。若「師」「象」相比,象力雖大,愚笨滯鈍,慢緩稽延;師子之子,個體雖

小,奮迅雄猛,威神活躍,大象遠不能及。龍生龍,鳳生鳳,天性自殊,故曰

師子子雖小,撮食如塵土,則非大象以鼻取食,而無奮勇威力所可比也。若謂

「大龍身無量,金翅鳥所搏」,此為龍象一對。龍身固大,金翅鳥身亦大,此

誡當時大眾,不可自以身相高大莊嚴而為自衒:大身中,猶有更高大者,大小

原本相對而立也。舊華嚴三十六云:佛子,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虛空,以清淨眼

觀察大海龍王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力搏開海水,悉令兩闢,知龍男女有命

盡者而撮取之。如來應供應等正覺金翅鳥王亦復如是,以清淨眼觀察法界諸宮

殿中一切眾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奮勇猛大力止觀兩翅搏開生死大愛海水,

隨其所應出生死海,滅除一切妄想顛倒,安立如來無礙之行」。據此,龍身雖

大,要為金翅鳥所取食,眾生身雖大,仍為如來力之所攝受,大眾宜應歸命釋

尊,勤修佛法。

  • 重德去色:第二義四句,人長雖長大,肥白端正好,七寶瓶盛糞,污穢不

可堪。慈尊誡大眾不可以世俗知見而衡量於尊者也。此偈與以下偈文對比,此

明世俗凡情,下明出世聖智,迥然懸殊。在俗情上,只取暫現無常假相,而不

深思品德,如見其人,取其身材窈窕,肥胖有肉,皮膚鮮白,姿色漂亮,言語

流利,動作活潑,此為俗情之常也。如曰:「人身雖長大」,示身軀雄壯也;

又曰:「肥白端正好」,示貌容美好也,世人殆皆以此為所取。若夫人之品德

如何,在國能否拯救斯民出於塗炭?在家能否建樹家聲,善教子女?出家能否

肩荷如來家業,宏揚大教?啟迪眾生慧命?人各能否各盡職守,同造人類幸

福?不此之計!此乃所謂短視者也。殊不知外貌美觀,內則空虛者甚多。劉基

賣柑者言,「杭有賣果者,其柑燁然,玉質金色,剖之,烟撲口鼻,其中乾若

敗絮;物如是,人亦然。」故云:「七寶瓶盛糞,污穢不可堪。」外貌美麗,

不啻於七寶瓶;腹中所藏,盡為膿血糞便。倘若個人,體質強健,尚能以皮肉

包裏,暫隱污穢暴露,一旦精神消亡,則其膿血盡洩無遺,又烏足珍之!

  • 智生惑滅,第三義四句:此人雖短小,智慧甘練金,煩惱習又盡,生死苦

無餘。慈尊以摩訶迦葉之德行而告示於大眾也。此人者,指迦葉而言。短,長

之對,非長則短也。小,大之對,非大便小也。長之中,尤有長者,則「長」

為短,,「尤長」為長。「尤長」之上,又有「復尤長」者,則「尤長」為短,

「復尤長」為長。短之中,有「尤短」,有「復尤短」,亦可類推。長與短,

又可作比較,比較而又可比較,故長無定長,短無定短也。大眾對迦葉作短小

觀,即識心上之虛妄分別,慈尊就其妄想分別而因仍之,故亦曰「此人雖短小

」也。此句中著眼點,妙在一「雖」字,下三句,即自「雖」字上所演成,雖

之中而有「不復可雖者」在。「不復可雖」者,乃「真情實際」之謂也。於真

情實際盛,摩訶迦葉之為人者如何耶!慈尊揭其重要之德行,約之為三:一、

智慧生,所謂「智慧如練金」。智慧堅固,佛法上,譬之如金剛;而金剛又為

智慧之代名詞,名之曰金剛智。此處之智慧如練金,可作二種之解說:一、金

在正練時,練之又練,始可練而純熟,謂之智慧如練金金,其智慧積久修學,

正如金之方在熔練間也。二、金已練達純熟,則成為純熟之練金:謂之智慧如

練金者,謂此智慧已達於純熟階段,而如純熟之練金也。二、煩惱滅,所謂「

煩惱習久盡」。煩惱者,惛、煩、擾、惱之謂也,惛則不明,煩則不安,擾則

干擾,惱則傷心,此四者皆附屬於心。由於心上有此四義附屬,則本心上天然

真性而不得現;心由此四蒙蔽,則精神界不安,自不得超脫矣。今迦葉其人,

非但煩惱滅,而其餘習亦久盡之。三、生死斷,所謂「生死苦無餘」。人生最

苦者,莫如生死。老子亦謂「吾人以有身為大患」。人生在無盡長期中,生死

不休,輪迴無盡,其遭受痛苦,何可勝言。摩訶迦葉,修練證得阿羅漢果,永

不復受三界分段生死,畢竟證得無餘涅槃矣。考此智慧、煩惱、生死三者,固

然各有特性,及其意義與作用,但此三者卻有極大相關性。彼此相互消長,葛

藤牽聯,若斷若續。今假以煩惱為三者中之中心而言:煩惱為主動之生起,則

生死成,智慧滅;若煩惱滅,則智慧生,生死斷。於此得見三者消長之關係。

煩惱本為心上附屬作用,蒙蔽心體之虛妄想相;而在本心上,自然亦得具有此

種陰影,亦可由外界影響於心而形成之者。良以煩惱出現,自心即成不清淨性

,自心光明,當為煩惱所掩塞。因而心體之上,發生兩種情態:一、心體光明

一互被塞則生無明,由無明故,則失心體之明,心失其明,則智慧無復得生,

此即煩惱與智慧之相關性。二、心體不清淨性故,則產生染污成分,心理染污

,自必虛妄作業,虛妄作業,結生死因,由生死因招生死果,此即煩惱與生死

之相關性。所以造妄業者,由於愚迷理性,謂之迷理無明,不明理故造業,造

業故生死,由生死故不得證得涅槃。所以起無明者,由於於事不明,謂之迷事

無明,不明事故則無知,無知故則無智慧,由無智慧故,則當流轉生死。如其

不入生死而證涅槃,自可證得阿羅漢果。今迦葉尊者,於此三種功德,悉已圓

具。

四、住世護法,第四義一句:護法故住世。宏法與護法,僧俗分任。為僧者立

於僧之崗位,應盡僧之職守,宏法也。為俗者深體擁護佛法之立場,竭其力之

可能,護法也。佛在世,殷勤囑咐國王長者,護法敬道,良有深意。如此,則

各有專司,易於責成。若所謂宏法不易,而護法尤為不易,應重視之。絕不可

因其不易而泄泄然任其自然,更應盡其護法之力也。然於特殊之立場,宏法與

護法,得於僧俗間而互易之,需視事實之必要性,不宜輕遽而為,以防亂轍。

今摩訶迦葉,遵囑住山護法守衣,彼一生苦行頭陀,而非他人所堪任,最後堅

定志願,忠耿護法,苦行精神,堅決卓越,誠為佛教中大法幢,至堪景仰。

五、頭陀苦行,第五義三句:常行頭陀事,天人中最勝,苦行無與等。摩訶迦

葉所行,則為頭陀行,苦行。頭陀行,亦名少欲行,此與絕欲行不同。問:在

佛法中,能行無欲行,無乃徹底乎?答;此三名詞,看來相近,實有不同:「

絕欲行」者,強制斷絕人性之欲也,如手之貪取,割其手,則貪自去,甘好媱

,則削其能媱之器官,則媱自去,以此手段而制欲,可乎!不能也。縱手與器

官,均皆害而削之,其如心之蠢蠢欲動而不能去欲何?所謂「無欲」者,已到

達於欲之「竟無」之程度也,此為果上之人,謂之無學。所謂無學,則無所行

,雖然學即是行,則不必名其「無欲行」,而可語之為「無欲者之無學果」也

。所謂少欲行者,乃為一確當名詞。行者在修行歷程上,居於人本位,自有人

之性,人性不能全無其欲,非木石故。然所欲者,需合於道而順乎義,尤應合

乎佛制。合於佛法者,則必著手於少欲,少欲非絕欲,亦非無欲,而為納「欲

」入於軌也。頭陀行,即此少欲行也。所謂苦行者,佛法未必強制人而為苦行

;印度外道多修苦行,佛陀旨在去「人」奢欲而示現苦行以策進之,然非佛法

之根本也。而頭陀行,亦非苦行,如一坐食,一撮食,露地坐等,取其便於修

行,而不營謀分心,財似近乎苦行,使人知苦而近乎道,故頭陀行,假名之曰

苦行也。今摩訶迦葉,「常行頭陀事」者,自出家以來,無日不行頭陀事也。

又謂苦行無與等」,蓋其操持頭陀苦行,高「人」一等,而非他人所及。故又

曰:「天人中最勝」。

六、遵釋尊命:第六義二句:牟尼兩足尊,遣來至我所。有人見此科題,不免

興難問罪,偈中並無遵命之詞,為何而作如是之標題?就釋尊方面言,故曰牟

尼兩足尊,遺來至我所,今就尊者方面言,故曰遵釋尊命而來見慈尊也。如是

標題,經疏旦顯,其義方足,未敢故為杜撰。所謂遵命者,以顯摩訶迦葉護法

盡責之至也。蓋此處,為讚迦葉之詞,用遵命,似頗相當。所謂遵命,非輕而

易者,言之匪難,行之維艱也。而對遵命之觀感,人各有所不同。孔子曰:父

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教矣。孔子基於世間一般平

常之道,而論父子關係,其子能於其父死後三年之間,能無違乎其父之遺志,

遵其父命而行之,則可謂之善盡其孝。今之人。每多責望其子女而能乘龍御鳳

,亦多為其儲蓄豐裕富足之資而與之,然有識者則不然,徒為積蓄而貽害之,

養成禍患無用之人,不如栽培其德學,使其而能自食其心力為已足耳!出家之

人,宜其不負師恩,而以律行為所守,進而熏修禪慧,進求出世之道,如此,

雖不能謂其遵師命,報師恩,常可云乎出家矣。今摩訶迦葉,始終貫徹其苦行

精神,能於佛滅後,五十六億萬年中,不改本師釋尊之遺教,長期盡守護衣之

責,竭盡遵命之孝思,若謂其為世出世間之忠孝兩全者,誰曰不宜。

七、勉眾禮敬,第七義末後二句:汝等當一心,合掌恭敬禮。此為慈尊勗勉會

眾,理應禮敬於摩訶迦葉也。

長行中二:一、明尊者身份;二、明尊者德行。經曰:說是偈已至千二百五十

弟子中之文,此明尊者身份,乃大師牟尼之大弟子也。自頭陀第一至悉為作禮

,此明尊者德行之文。於中為六:一、明頭陀行。經曰:「頭陀第一,身體金

色」。以具金色映蔽其餘金光之個體,而能勤作苦行頭陀也。二、明去欲行,

經曰:「捨金色婦出家學道」。尊者父母為其娉妻。語父母言:能為我得紫金

色女,方可娶之。時婆羅門鑄一金女,村落中人拜之為神。後有一女軀體金色

,光明映奪金神,尊者父母為其娉得。既至其家,了無異意。後乃天婦相率詣

佛出家。見上生經基疏。三、明精進行,經曰:「晝夜精進如救頭然」,謂尊

者精進,修持努力,則如髮頂被火焚燒,急於搶救,奮勇可敬。四、明慈濟行

,經曰:「慈愍貧窮下賤眾生,恆福度之為法住世」。窮苦人,每為人所鄙視

;下賤眾生,自不知其賤,更為苦惱,同情於此等人者,方為有心肝之人。尊

者既憐愍之,又慈愛之,尤其是福度之,而又恆福度之,其為法住世之精神,

益見其堅卓不拔,偉矣哉!五、揭示尊者之名,經曰:「摩訶迦葉者,此人是

也」。餘人未必有摩訶迦葉如此之獨特行也。六、大眾敬禮尊者,經曰:「一

切大眾悉為作禮」。慈尊為大眾言之,大眾遵命行之。

四、佛勅現通說法

爾時彌勒持釋迦牟尼佛僧白梨,覆右手不遍纔掩兩指,復覆左手亦掩兩指,諸人

怪歎先佛卑小,皆由眾生貪濁憍慢之所致耳。告摩訶迦葉言:汝可現神足井說過

去佛所有經法。爾時摩訶迦葉踴身虛空作十八變,或現力身滿虛空中,大復現小

如葶藶子,小復現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履地如水,履水如地,坐臥空中身

不陷墜,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南踊北沒已踊南沒,邊踊中沒中踊邊沒,上踊下沒

下踊上沒,於虛空中化作疏璃窟。承佛神力以梵音聲,說釋迦牟尼佛十二部經。

大眾聞已怪未曾有,八十億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不受諸法得阿羅漢,無數天人

發菩提心。繞佛三匝還從空下為佛作禮,說有為法皆悉無常。辭佛而退,還耆闍

崛山本所住處;身上出火入般幼槃,收身舍利山頂起塔。

此文分之為三:一、慈尊勅明因緣:爾時彌勒下,至皆由眾生……之所致耳。

  • 慈尊勅應行事:告摩訶迦葉言下,至十二部經。三、慈尊勅知得果:大眾

聞已下,至山頂起塔。於下依次述之:

  • 慈尊勅明因緣:佛法重在實行,不事衒耀,神奇怪變,概不重視。佛弟子

中,因修定慧三昧而得通明者,不乏其人;亦有因具通明而神現神變者,佛則

止之,以免惑亂人心,引生意外。今者,彌勒慈尊,初見摩訶迦葉,授意於彼

,敕令於大眾前,顯示神變,其故何在?得無違佛長軌!答:佛法重在利生,

現通者、佛常誡止,恐其有礙利生,故呵之。但有時不顯神通妙用,則不足以

奮起一般群眾之精神,堅固信心,故策發之。佛無定法,求得於當而已。今會

眾中,初見摩訶迦葉,形體矮小,苦相醜陋,即有輕厭之感。既而慈尊持取釋

尊僧伽梨,正擬披著,其衣僅能掩蔽慈尊金手兩指,整個右手,不克遍覆之。

復將其依蓋覆左手,其依亦不克遍覆之,亦僅能掩其左方金手之兩指耳。釋迦

牟尼佛僧伽梨,可謂小則小矣,以此而推,釋迦牟尼丈六金色,僅得等於彌勒

之兩指許。慈尊以此兩指許之衣,能否披著於身耶!經中並無明文而言之。但

經中說:「諸人怪歎,先佛卑小,皆由眾生貪濁憍慢之所致耳。」據此而觀,

會眾有兩種觀感:一、對佛身生卑小感;二、知由眾生貪濁所致。前者是其錯

覺,諸佛法身遍法界,以未具無漏智力故不知也。後者有所頴悟,經中說,由

貪濁憍慢所致,吾人當引以為誡;憍慢者心高也,心高故而得其矮小報體,理

應然也。慈尊痛感會眾不明此理,以妄為實,執小執大,生彼生此,故勅摩訶

迦葉示現神變,以啟發其覺悟之心,免生偏頗之感。

  • 慈尊勅應行事:經曰:告摩訶迦葉言:汝可現神足,井說過去佛所有經法

。此即佛示摩訶迦葉,令其行所應行之事。一、令現神變,二、令說經法,以

此二事,感化大眾,令於過去佛勿生輕心。經曰:「爾時摩訶迦葉踊身虛空作

十八變」。此即迦葉欽遵佛敕而於大眾前示現神變也。所謂十八變者,一、依

經:「或現大身滿虛空中」。二、依經:「大復現小如葶藶子」,註疏者,將

大復現小四字,移作第三神變;今第二神變,如葶藶子四字上,加或現小身

四字,即成為或現小身如葶藶子」。三、「大復現小」。經中如葶藶子四字上

,原有大復現小四字,將彼四字而移植於此者。四「小復現大」。此為原經

文如葶藶子下之文,自此以下概依經文列出,不再改動(請參閱下面圖表)。

  • 身上出水。六、身下出火。七、履地如水。八、履水如地。九、坐臥空中

身不陷墜。十、東踊西沒。十一、西踊東沒。十二、南踊北沒。十三、北踊南

沒。十四、邊踊中沒。十五、中踊邊沒。十六、上踊下沒。十七、下踊上沒。

十八、於虛空中化作琉璃窟。又經曰:「承佛神力以梵音聲,說釋迦牟尼佛十

二部經」,此即迦葉遵命於大眾前宣說經法也。所謂十二部經者,今依辭典檢

出之:一、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經中直說法義之長行文,謂其能契理契機

也。二、祇版,此云重頌,或應頌,應於前長行文重宣其義,每句字數有規定

者故曰偈。三、伽陀,此云諷誦,又曰孤起,不依長行而直作頌偈者。四、尼

陀那,此云因緣,如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之教化因緣,如經中序品即因緣

經也。五、伊帝目多,此云本事,佛說弟子過去世因緣之經文。六、闍多伽,

此云本生,佛自說過去世之因緣經文。七、阿浮達磨,新云阿毘達摩,此云未

曾有,記佛現神力不思議之經文。八、阿波陀那,此云譬喻,經中說譬喻之文

。九、優波提舍,此云論議,以法理論議問答之經文。十、優陀那,此曰自說

,無問者,佛自說之經文。十一、毘佛略,此曰方廣,說方正廣大真理之經文

。十二、和伽羅,此曰授記,說聲聞菩薩授記之文。此十二部中,修多羅,祇

夜,伽陀之三者,為經文之體裁;餘九部為經文之內容,各載其別事之不同,

故共合而成之,則為十二部經,亦名十二分教。慈尊所勅應行二事,尊者如法

奉行。

  • 慈尊勅知得果:尊者依教作此二種佛事已,其獲何種得果耶?依經而言,

得有二種果益:一、天人獲益,二、自己辭佛入滅。所謂天人獲益者,經曰:

「大眾聞已怪未曾有,八十億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不受諸法得阿羅漢;無數

天人發菩提心。」文中得阿羅漢者計有八十億人,已證阿羅漢者,則不取著於

諸法,諸法亦不能擾動之,故曰「於諸法中不受諸法」。其所以不受諸法者,

外之塵境已能遠之,內之心垢業得離之也。文中尚有無數天人發菩提心,明得

羅漢果外,更有無數天人,發大眾人之菩提心也。所謂自己辭佛入滅者,經曰

:「繞佛三匝還從空下為佛作禮,說有為法皆悉無常辭佛而退,還耆闍崛山本

所住處,身上出火入般涅槃,收身舍利山頂起塔。」尊者行事已訖,當即辭退

,然世間俗諦,尚帶儀禮程序,依經分之為三:一、繞佛作禮,繞佛者,謂雖

辭行仍心繫念於佛也。作禮者,辭佛而作最敬之禮也。二、陳情辭退,尊者說

諸法無常,一面宣說法相,一面表示有會必離,初見佛為會,今別佛為離,今

辭佛而退,故說諸法無常也。三、還山入滅,辭佛而去於山中,以自火焚身入

滅而歸塔中。於下文中,再看慈尊有無行動。

 

 

 

 

 

 

 

 

 

 

 

      

大小一對

文字方塊: 大小一對    1 現身滿虛空—(現  大  身)

    ︶                                            

    ︵                                   

    2 縮身如芥子—(現  小  身)

    ︶

    ︵                                                              

文字方塊: 阿
羅
漢
果
所
現
之
十
八
種
神
變

 

 

文字方塊: ︵

八
對
兩
單
,
共
為
神
變
十
八
種

︶
  3 先大而后小—(由大身上現小身)

 

大小•小大一對

文字方塊: 大小•小大一對  ︶                                        

  ︵                                   

  4 先小而后大—(由小身上現大身)               

  ︶                                             

  ︵                                

 

身出水火一對

文字方塊: 身出水火一對

﹙          ﹚

 

 

  5 身上出水                     

  ︶               

    ︵                                              

  6 身下出水                    

  ︶                                

  ︵                                

 

履地履水一對

文字方塊: 履地履水一對

﹙           ﹚

 

 

   7 履地如水                     

   ︶                            

   ︵                                        

   8 履水如地                    

   ︶                                

   ︵                                           

 

( )

文字方塊: 住 空 (單 法)   9 住空不墜— (                   ) ——                       

   ︶                                

   ︵                                  

 

東西踊沒一對

文字方塊: 東西踊沒一對

身從東踊而沒西

                  

 

    10 東踊西沒                       

    ︶

    ︵

    11 西踊東沒                   

    ︶                                

    ︵

 

南北踊沒一對

文字方塊: 南北踊沒一對

﹙              ﹚

 

 

    12 南踊北沒

    ︶

    ︵

    13 北踊南沒

       

       

        14 邊踊中沒

 

﹙             ﹚

 

 

邊中踊沒一對

文字方塊: 邊中踊沒一對       

       

        15 中踊邊沒

       

       

 

﹙              ﹚

 

 

        16 上踊下沒

 

上下踊沒一對

文字方塊: 上下踊沒一對       

       

        17 下踊上沒

 

身化為窟(單法)

文字方塊: 身化為窟(單法)       

       

        18 身化琉璃窟 — (                  ) ——

       

 

(註一)丁福保氏佛學大辭典上通檢內,有十八神變一條,檢翻閱之,見「羅漢」條;再

查閱,又見「阿羅漢」條;再檢查之,僅註阿羅漢之殺賊、應供、無生之三義,竟無十八

神變之說明。亦可謂該當編者之慌亂也。

(註二)經文中所列之聲聞十八神變,本人按上下文義及完滿十八神變之數,乃將原經文

略加改訂。見前疏文;請與原經文參閱對照。但經文不必改動,應存之,疏者以備其缺也

。如全依經文,則八對兩單之義,未必能如此之明顯。

(註三)附列上表,以資查閱。

(註四)大小一對,其與小大,大小一對所不同者,單現大身滿虛空,曰大,單現小身如

芥子,曰小,此為大小一對。(經中說如葶藶子,大概為草種之類,中國人常以芝綠豆

為小者,印度則以芥子、微塵、葶藶子為小者)。小大,大小一對者:小大二字,先現小

身,而後於小身上轉變為大身者;大小二字,先現大身而後於大身上轉變為小身者。此與

前大小一對不同。其餘文義甚明,不必再述。

(註五)此處十八神變,為聲聞所現之神變,其與前文彌勒佛入城將舉行乞食時所現之神

變,有所不同,彼為如來所現之十八神變故也。此聲聞之十八神變,皆依其自己之身體上

所見之神變。如經云:「踊身虛空作十八變」,此即明言十八變,皆由踊身之身上而現也

。又,或現大身滿虛空中;又,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又坐臥空中,身不陷墜,皆為明證

其神變而由其身體上所變現者。至如來之神變,固亦有於身上所現者,而其主要之神變,

經曰:「令一切人皆如佛身,種種神變,無量變身。」此謂如來,不單在自身上現神變,

而令一切人皆得現神變。又曰:「身上出火,如須彌山流紫金光,現大滿空化成琉璃。」

此顯如來展轉變化,依正融通,依中有正,正中有依,依正互變,重重無盡,如帝釋之因

陀那網交相互映,功德不可思議。

(註六)聲聞現通,有作意心,其所現神變,有局限。而如來神變,無功用行,自然而現

;其所現神變,無所拘礙,亦無限量。

(註七)依經文一字不添加,將文中大復現小如葶藶子作為神變之一,則共有十七種神變

,如若將文中「坐臥空中身不陷墜」之一神變而改為「坐空不墜」及「臥空不墜」之二神變

,則原經文中亦得具足十八神變。至疏文及表格上,已具十八神變,如將坐臥空中身不陷

墜而為二者,則有十九神變。故十七、十八、十九之三說,可得並存而無所妨,取捨聽便。

(註八)十八變,在本經中,前後兩見,因無從查考,即按原文加以條理而解說之。頃因

閱藏,另得一說,節出用為參照。所謂十八變,皆為佛菩薩定力之神通妙用。一、震動:

謂由定力震動一室,乃至大千皆得令其東湧西沒等。二、熾然:謂於得定自在力之身上,

出現各種色光,如底沙如來入火光定,光明熾盛。三、流布:謂以定力施行教法,如普賢

菩薩神力護經。四、神現變:謂以定力變化異類,如現各種身形化導眾生。五、轉變變:

謂以定力轉變大小不同等物,如點土成金,攪長河而為酥酪等。六、往來變:謂以定力,

行走山石壁崖,或昇天入地皆無阻礙。七、巻:納須彌於芥子,藏世界於一粟。八、舒:

展小令大,如以一塵遍攝法界。九、眾像入身:如摩耶夫人腹中容藏無邊世界,如來毛孔

內,寄住無數菩薩,主伴重重。十、往同類趣:受身於六趣中,任意為之;所受之身,同

其種類。十一、隱:如佛菩薩於大眾中,忽然不現。十二、顯:如靈山會上,忽然從地湧

出無數諸大菩薩。十三、所作自在:於一切世界內,任意行住坐臥,隨心所作一切,十四

、制他神通,謂能制伏邪通。十五、能施辯才:於求法者施予聰慧。十六、能施憶念:謂

以定力加被,令諸有情憶宿世事。十七、能施安樂:令所化者離苦得樂。十八、放大光明

:如世尊放光照萬八千世界等。此上所說,出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本,宗密襌師隨疏鈔

。宗密並未說明此說之出於何經何論,抑或為其私自纂集之說,亦未可知。(見卍續藏第

七冊四六八頁)

五、慈尊安慰骨身

彌勒佛歎言:大迦葉比丘是釋迦牟尼佛於大眾中,常所讚歎頭陀第一,通達襌定

解脫三昧,是人雖有大神通力而無高心,能令眾生得大歡喜,常愍下賤貧苦眾生

。彌勒佛歎大迦葉骨身言,善哉大神德釋師子大弟子大迦葉,於彼惡世能修其心

。爾時摩訶迦葉骨身,即說偈言:

  頭陀是寶藏  持戒為甘露  能行頭陀者

  必至不死地  持戒得生天  及與涅槃樂

說此偈已,如疏璃水還入塔中。

此文分之為三:一、釋尊過去已讚說。二、慈尊當今正讚說。三、骨身入塔臨

別說。

< >釋尊過去已讚說:摩訶迦葉自用三昧定火,焚燒其身,舍利收入培中。慈尊甚感其德而作安慰骨身之讚說。問:云何讚說?答:慈尊先從過去釋迦牟尼

 

佛對於尊者之讚說而言之,蓋謂釋尊於大眾中,常常讚歎迦葉。迦葉德行無量

,舉其大者而言:一、其人頭陀第一。二、通達襌定,解脫,三昧。三、經云

:「是人雖有大神通力而無高心,能令眾生得大歡喜,常愍下賤貧苦眾生。」

歸納言之,則為:令眾生喜。問:尊者有何善巧能令「眾生」生喜?答:一、

經中說,「是人有大神通力而無高心故」。二、經中又說,「常愍下賤貧苦眾

生故」。經文中,能令眾生「得大歡喜」句,上接「無高心」文,下連「愍貧

苦」文,文句之巧也。原因:有神通力者,出世無漏功行,已至於圓熟階段,

而為一般初學者所不能及。世間技藝擅長者,往往自鳴其高,而尊者具備通明

,現十八神變,竟能心平似水,澹然自得,而與人慈和如常,故眾生見之,自

然生大歡喜。又者,世人若見貧苦眾生,內心慳悋性成,伸手解囊相助者,縱

有其人,未必多見。尤其下賤眾生,流於甘心養成惰性,即救濟之,導其納入

正軌,給予正當職業與生活,而彼竟然不屑從行,此為天下最苦惱者。尊者出

其至誠悲愍安慰之,使令超脫人間卑視之鄙棄心理,由是下賤貧苦眾生,自然

得生歡喜之心。

經中說:「尊者通達禪定、解脫、三昧」。今將三名撿出之,略加申說:一、

禪定:禪定,似為禪與定二名綴合之詞。梵語禪那,舊譯思惟修,思惟其所對

之境而研習之。新譯靜慮,心體寂境而得審慮其對境故。梵語三昧,譯之為定

,謂心定止於一境而離散動故。由此而言,禪為梵語,定為華語,華梵並舉,

故名之為禪定也。據大辭典說:一心考物曰禪,一境靜念曰定。此說頗符其義

。但又說:定者,一切息慮凝心名之為定,故定之名寬,禪為定之一分,故其

禪之得名狹也。余意此說,未必盡然,既曰一境靜念曰定,則一切息慮凝心故

。——考此二詞稍異,其義並無不同。若曰一心考物曰禪,則一切事理集中於

物故,如此而言,禪與定之二考,禪主考物,定主靜念,又何足顯其寬狹之論

。在辭典義,禪與定,似可相通:禪那思惟修,自有定止寂靜義,故通於定,

三昧之定,雖無思惟修而確有寂靜義,故通於禪。余則以為禪定二者,相似止

觀合一性,故合而名之禪定也。茲再單就禪之一名言之:禪、禪那之略。(亦

定心之法,故譯曰定)此云棄惡,棄除欲界五蓋諸惡故。又譯功德叢林,以其

結果功能得名故。又譯為思惟修,以思惟心而正觀故。其基本禪心,屬於色界

定地,禪宗則以涅槃妙心為定體也。智論十七曰:諸定功德皆思惟修。二、解

脫,梵語木底,木叉,此云解脫。此為離縛而得自在義,解惑業縛,脫三界苦

故。又為涅槃之別稱,涅槃自體離繫縛故。又為禪定之別稱、如空、無相、無

願三解脫故,八背捨,亦名八解脫故。三、三昧,即上文禪定之名。舊稱三昧

,三摩提,三摩帝。譯曰正定,心定一境不散動故。又曰正受,正受所觀法故

。又曰調直定,心暴燥者則調之,心屈曲者則直之,心散亂者則定之。又曰正

心行處,正「心」行動,使令合於法之所依處也。又曰息慮凝心,息止緣慮,

凝結心念也。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禪

定攝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

心行處,心則端正。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則直。總觀以上三名,固各有其相

互稍異之處,而個有其相互通合之處,甚而可得融合之而為一。例如禪定一名

,雖為禪那與三昧之合稱,然而禪有定義,心不亂故,定有禪義,心正直故(

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至若解脫之與禪定,禪定譯為功德叢林,解脫即是

涅槃,涅槃豈非無為功德之所依耶!又三解脫,八解脫,即以禪定為體,又所

謂離縛脫苦而為解脫者,當亦由於所修禪定,而能獲得如是之受用結果。

< >慈尊當今正讚說:經曰:「彌勒佛歎大迦葉骨身言:善哉大神德釋師子大弟子大迦葉,於彼惡世能修其心。」慈尊深感摩訶迦葉之實行,而引述釋尊往

 

昔對於尊者之讚說,繼之而後,即作慈尊當今之正讚說,以讚說於摩訶迦葉者

。其讚說詞,即此經文也。所謂善哉大神德釋師子大弟子大迦葉者,指所讚之

人,兼明其師,示其有所傳承也。世之人,稱人之子,兼言其父,而曰某之子

;今則稱人之弟子,兼言其師,而曰某之弟子,故謂大迦葉為釋師子大弟子也

。釋師子者,本師釋迦牟尼佛。佛為釋種姓中出類拔萃者,威德若師子,令人

可畏;聲教若師子,令人可敬,崇高地位若師子,高踞百獸之上,故謂釋尊為

釋師子也。大神德者,佛具三明四智五眼六通七辯八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

共法,乃其大神明而不可測之功德也。經曰:「於彼惡世能修其心」,此明所

讚之德。摩訶迦葉之德行,舉其大者,已如釋尊往昔所讚說,今慈尊又當作何

讚說耶?於無盡讚說中,而讚為「於彼後世能修其心」而已。縮而言之,則為

修心二字,蓋以恆沙佛法,皆不出乎心,心為佛法無盡藏,諸佛所證,亦只心

源而已,故修心二字,即能統攝一切佛法。今慈尊復讚說於摩訶迦葉尊者能修

其心,本乎釋尊之讚說而讚說之而已。問:慈尊云何本乎釋尊讚說而讚說之?

答:釋尊列舉迦葉各種德行而讚說之,慈尊即本其所列舉之德行,而讚說為能

修其心耳。問:試舉其例明之。答:釋尊讚嘆其「頭陀第一」,慈尊即讚歎其

「能修頭陀行之心」:釋尊稱讚其「通達禪定解脫三昧」,慈尊即讚其「能修

通達禪定解脫三昧之心」。又如讚歎其能令眾生「得大歡喜」,即稱歎其「能

修使令眾生喜悅快慰之心」,又如讚歎其「常愍下賤貧苦眾生」,即稱讚其能

修憐愍下賤貧苦眾生之心」。若再分析之:摩訶迦葉,其所行頭陀行,計十六

種,彼行第一「乞食行」,即稱讚其「能修乞食之心」,彼行「頭陀第十六行

」,即稱讚其「能修頭陀最後第十六行之心」。他如:摩訶迦葉、持戒、精進

、忍辱、護法、乃至遵命住世五十六億萬年忠心於法,妥將袈裟付與慈尊,完

成肩荷佛法重大使命,凡此一切功德,皆為慈尊謂其「能修其心」。迦葉德行

,說不能盡,故慈尊統括而言曰:「摩訶迦葉,能修其心」。

< >骨身入塔謝讚說:摩訶迦葉授衣說法竟,前文已明其焚身入塔,慈尊繼之而讚其德,迦葉雖則唯有骨身,而無皮膚血肉,當慈尊讚歎時,骨身依然如親

 

聆如來開示,及其讚歎。迨及慈尊讚歎垂訖,摩訶迦葉骨身行將再度入塔之前

,即說偈言。所以作此說者,蓋以今當臨別之時,以示禮謝慈尊讚說,又述自

身熱衷於法,並警惕世間一般信佛緇素人群,有此三種因緣也。其所說偈,雖

僅寥寥數語,而其意味實深長焉。話不在多,在得其情,理不在深,在會其意

。尊尊即以修心二字,即可讚說迦葉功德已罄。迦葉出說偈言,亦能扼握佛法

重心。如戒本中之七佛戒經,概為戒律之心髓,迦葉偈言,甚類似之。如迦葉

佛所說戒經:「一切惡莫作,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當止惡行善時,心無

能止能行之相,即為志意清淨),是則諸佛教。」今摩訶迦葉之偈言,其與迦

葉佛所說戒經,皆足為佛法住世永古典範。以下出迦葉之偈言,略為明之:

文二,一、說偈,二、入塔。說偈中二:一、總說,二、分說(總說,即初二

句;分說,即後四句)。

自下總說之:「頭陀是寶藏,持戒為甘露」。夫尊者骨身垂將入塔,最後臨別

遺留偈言,所欲說者而總說之。在尊者意,學佛之要,做人之本,莫尚乎頭陀

行,更貴乎持戒,能行此二事,正如履及安平之地,毫無險難發生,故特別鄭

重提出,而告諸世間。頭陀是寶藏者,珍寶庫藏曰寶藏,此寶藏,乃出世功德

法寶之庫藏,世間愚者既不了之,亦不得之。問:頭陀本為苦行所攝,云何謂

為出世之庫藏?答:頭陀行,在外貌,近乎苦行;其本質,則為少欲行。一切

出世間法所不能聚,其癥結,則在於多欲,多欲故,則傷失功德,摧毀法身,

永為生死所縛。頭陀行,抖撤塵垢,身心光潔,出世功德,由之而生,由之而

集,生而集,集而叢聚,於焉而形成一大寶藏焉。(於此余為諸仁者告:一、

發心實行少欲者,如一坐食,一揣食,不中後飲漿等,皆宜細心檢點其所行,

勿徒為文飾之舉。二、縱不克行少欲者,凡所經營,需顧及群眾,環境,勿專

為我或我之集團而著想,以致阻塞其他人進展,利益。人生百年,結恨生怨,

實為不智)。此所以謂頭陀為寶藏也。持戒是甘露者,甘露為不死之藥,持戒

,乃最基本之善行,最穩妥之修行,一切凡魔所不能障礙,一切欲念所不能發

生。只要能如實修持戒行,即可得至不死之地。所謂不死者,即持戒之功德,

歷億劫而不磨滅,永無消失之謂,此所以謂持戒是甘露也。

自下分說之,為二:一、頭陀行,二、持戒行。

「能行頭陀者,必至不死地」,此分說中頭陀行也。一切佛法,固皆得至於不

死之地,其原因,佛法乃為清淨行故,無漏行故。然今特推頭陀行,戒行而為

必至於不死之地,以戒行頭陀行,於佛法中尤有穩固健全性,故於得至「不死

地」之句上,更加一必字,謂非可能至於不死地,而乃必然斷然直達於不死之

地也。戒行與頭陀行,形式上,容稍不同,而精神上,不容差異,同以少欲為

中心。基於少欲而行事,於人事上,自然相安,可免衝突。在自己之精神上,

避卻多少煩惱,無形中,獲得愉快而安樂。再從此少欲意念上,事事注意之,

以少欲精神而剋服一切事之困難,則一切事,皆可於少欲中而能得到美滿之結

果。因能對於世事而少欲,則於勤修佛法之出世事,易於發生興趣;基於少欲

而發生佛法之興趣,則其修學佛學之功夫,必得容忍之彈性;有此容忍之彈性

,則修學佛法,自可緩急得宜,舉措有則,如此循進,必可安穩而達於有成。

以此而說少欲頭陀行者,必至於不死地也。下二句:「持戒得生天,及與涅槃

樂」。此分說中持戒行也。夫戒之之具體性,計為三聚:一、攝律儀戒,二、

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大乘廣攝此三聚戒,聲聞重於攝律儀戒。初戒重

在止惡而自利,後二重在行善而利他,以是而有大小乘戒之不同耳。三聚淨戒

中,菩薩以利他精神為主,聲聞則於嚴護自身為尤要,基於戒德天然理性次第

,三聚中,特列攝律儀戒為第一。何則?若無攝律儀戒,則無從建立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蓋攝律儀戒,若不能持而行之,而欲其真能行持攝善法戒,饒

並有情戒者斷不可能。若曰可能,徒然於死人面上加以塗飾,蒙蔽活人視線而

已。攝律儀戒,即基於少欲之精神而建立,若不能少欲,攝律儀戒,則失其本

,後二戒亦因之喪失。故此少欲之精神,實為一切大小乘戒之根本,實為一切

佛法根本也。依據本頌:持戒得二種利益:一、得能生天,二、得涅槃樂。所

以得此二種利益者,仍基於攝律儀戒之少欲精神,不克少欲,則不克行攝律儀

戒,能持攝律儀戒,自可生於天上,自得涅槃樂也。今以五戒言之,五戒基於

少欲精神而能守持,由能守持五戒故而能生天得涅槃樂。云何五戒而基於少欲

精神耶?答:一、不殺生,凡有生命者皆不得殺。殺之所由起,基於心之欲,

心有欲殺之念故不能止,乃從而殺之。心之所欲殺者,基於欲殺之條件,人我

是非恩怨等,或因口腹之欲而殺下等眾生,故此欲殺之條件,仍以欲為其體。

「心欲」因於「物欲」、「自欲」因於「他欲」,下等動物「欲求生」,殺之者

則「欲於口腹」,此彼「欲」之相衝突故殺之,如能「少欲」故則「不殺生」。

< >不偷盜,他人之財,不與不取。如為「生活欲」而逼取之,固亦有者,心存「非分之欲」而「強取」「奪取」「詐取」「術取」者比比皆是;若減除「

 

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此「好色」二字,即「色欲」也:如能壓制其

「欲念」則「不邪媱」。四、不妄語、兩舌、惡口、妄言、綺言,均絕之。言

語上之掩飾文過,殆皆有「欺心之欲」,欲使其「不正事」之不外洩,「巧言

令色」,假作端直;或心意強暴,或事態嚴重,乃逞其「意氣之欲」,而大出

惡口,如其對方示以難堪之顏色,而方寸中留下無窮之怨恨,於自於他均屬不

智。五、不飲酒,酒能「昏智」,更能「縱欲」,無益。由此可知五戒五欲,

其性極為勃逆。問:持五戒者能「生天」「得涅槃樂」耶?答:佛法分為五乘

,生天,為人天乘。得涅槃樂:聲聞,緣覺二乘,能得無餘涅槃;菩薩成佛,

則得無住大涅槃樂,持戒者,亦能得此涅槃樂也。若將涅槃之廣義言之,凡精

神上獲得安慰怡悅之樂者,皆可名之得涅槃樂。如裸者得衣,饑者得食者皆是

。持戒者,則更能得此涅槃之樂。問:請明持戒者所以能生天之義。答:即如

殺生,則結怨仇,彼此報復循環不已,雖欲逃避,因果不許;所以殺生者,不

能遁脫於付還殺生之債業。世間犯罪者,尚不能潛逃出境逍遙法外;世間有正

當事務申請出國者,較易辦到。故持殺生戒者,無因果酬償之債,所以得離怨

仇互相報復之區。以此而觀,不殺生者得以自由行動:即欲生天,無所阻絆;

無阻絆故,易於生天也。問:持殺戒者,不負業債得能自由,即能決定其生天

耶!答: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於此,可以思過半矣。以方位言之:東南西北

中五分,如次配青赤白黑黃之五色。凡青色者皆屬之東方,乃至凡黃色者皆屬

之中央。假定以區域而言,五方區域之人,自有其五種不同,久而形成人種之

差別。故主管政治者,亦因其性質而區別其類,所以方以類聚也。以覺言之,

物亦由於同群者而分之:今有稻、麥、粟、米於此,凡屬稻者,則皆檢歸於稻

類,麥歸於麥,粟歸於粟,米歸於米,順其性也。理應如是。文化人與文化人

相近,野蠻人與野蠻人交遊,此為無足可怪者,自然之勢。今即依此原理而推

之:殺生者,自應歸屬於殺生類,而寄住於殺生之方位;不殺生者,自應歸屬

於不殺生類,而寄住不殺生之方位,皂白以分,涇渭以辨,牛欄不育豬群,狗

窩豈容鷹鳥,故當同其所同,異其所異。天上為五戒者所寄居,不負殺害因果

債欠,所以多享福樂。由於生前積福,所以自然受福,人間富貴,遠比天上不

及。據此,人間天上修因感果有所差別,理合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仍有殺業

性者生在人間,而不殺者,自必生居天上。良以不殺生者,不負殺債,得能自

由生天,自無任何攔劫。此同於人間具有正當業務而需出國,因無不合條件,

所以易於申請不致阻難。若不殺生,則與天人氣分相投,似同親友,相處易於

融洽,所以得生天上;此如世人申請出國,所去之國,是其親生子女、或最善

友誼之住所,當必歡迎前往,理所當然。

說偈訖、第二、入塔:

說此偈已,如琉璃水還入塔中。

尊者說偈已訖,當然還入塔中。文中謂尊者骨身入塔,如水流而湧進塔中。又

謂此骨之水,又非平常所見之水,而以琉瑤為體質,琉璃光色透明,普通為固

體,而此骨身之琉璃又為液體,此為不可思議之奇蹟也。尊者身證無漏,獲得

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由此五分而成之法身,自非一般人

業報身之所能比,故其骨身非庸常也。尊者能現十八神變,第十八神變,即為

身化疏璃窟,故在尊者自分一,骨身當如疏璃水,道力熏成使之然也。骨身即

舍利,故應起塔供養之。

八、慈氏懿德彌佈世間

爾時說法之處,廣八十由旬,長百由旬,其中人眾若坐若立,若近若遠,各自見

佛在其前獨為說法。彌勒佛住世六萬億歲,憐愍眾生故令得法眼。滅度之後,諸

天世人闍維佛身,時轉輪王收取舍利,於四天下各起八萬四千塔。正法住世六萬

歲,像法亦六萬歲。汝等勿應勤加精進,發清淨心起諸善業,得見世間燈明彌勤

佛身,必無疑也。

此為佛說彌勒當來下生應化事蹟之最後一段文也。其內容,舉其要事,作綜合

說明而已。並加勉詞,囑修佛法,得見慈尊,以為結束。若天臺家分科法,此

文可判為流通分。蕅益彌陀經要解,即以「六方諸佛稱讚淨土功德」之文,判

為流通分。天臺法華經分本迹二門。本門有序正流通三分,迹門亦判有序正流

通三分,皆以經中重要文而判入流通分,經文傳世,初中後善;展轉宏揚,貴

在流通也。一般疏述者,多從「佛說是經已」以下之文,始判為流通分。在此

流通以前之文,多為十二分教所攝。十二分教,又名十二部經,乃經之本文,

應屬於正宗分,故不判入流通分。但如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妙音菩薩本事

品,皆屬十二部經中之本事,當為經中主要正宗分,而天臺家,則判為迹門流

通分。夫佛說法,於經文中,隨時得讚讀誦受持經文功德。故勸人讀誦受持展

轉流通者,得以判為流通分。本文隨順前文而連結之,未便判入流通分,作為

正宗分之最後文,可也。

依文分之為三:一、道場廣長量度——爾時說法處至獨為說法。二、慈氏住世

年壽——彌勒佛住世位令得法眼。三、慈氏滅後之事——滅度之後至必無疑也

< >道場廣長量度:於中二。一、道場量度,二、見佛說法。經曰:「爾時說法之處,廣八十由旬,長百由旬,此明道場之量度。」所謂說法之處,並未指

 

定何處,含渾之詞。蓋佛說法之處,縱然有所專指,亦非常識心中境界,不如

不定作其所指,故佛則曰「爾時說法之處」。若就全經文而觀,慈尊說法之所

在,不外三處,一、華林園,二、翅頭末城,三、耆闍崛山(狼跡山)。或總

指此三處者固可,若專指某一處者亦無不可。毘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

國土中,恆轉無上輪。於此可見佛由願力說法而遍於法界也。今就世間相而言

:其說法處,廣度八十由旬,長度計百由旬。虛大師上生經講要:由旬,即中

國之驛站,印度分為上中下三品,上為八十里,中為四十里,下為二十里。其

道場廣長量度,可以準此推算之。問:其聽法者,在視覺上,見佛說法之感覺

為如何耶!經曰:「其中人眾若坐若立,若近若遠,各見佛在其前,獨為說法

。」謂在說法處所中,聽佛說法之人,非常眾多,有坐而聽說者,亦有立而聽

說者。其聽法之人,有距佛甚近者,亦有去佛較遠者。同一空間,有距離遠近

量度不一,同為聽眾,有喜愛坐立姿態不等,然而人各見佛,觀感劃一,並無

殊異。在各人視覺上,各見有彌勒如來,親在其面前,單獨為其自己而說法。

問:云何而有此種現象?答:明月在天,溪、澗、溝、澮、池、沼、泓、澤、

無不現有月色於其中,以有水也。佛遍法界、梵、釋、聖、賢、天、龍、神、

鬼、莫不現有如來於其前,以有心也。凡有水處皆現月,凡有心者當作佛。

< >慈氏住世年壽:一、住世壽量。二、利生功德。先明壽,後明益。經曰「彌勒佛住世六萬億歲」,此明如來在世年壽也。問:佛住於世,所行何事?

 

答:經曰,「憐愍眾生故令得『法眼』」,此明佛住於世利生德益也。問:云

何名為法眼?答:佛有五眼,前二種中肉眼、天眼,謂之凡眼;後三種中慧眼

、法眼、佛眼、謂之聖眼。於後三聖眼中,聲聞為慧眼,菩薩為法眼,如來為

佛眼。又,證空理者曰慧眼,了假相者曰法眼,理量等觀者曰佛眼。又,如理

智曰慧眼,如量智曰法眼,理量統一智曰佛眼。又根本智曰慧眼,後得智曰法

眼,本後無別智曰佛眼。又空智曰慧眼,假智曰法眼,中智曰佛眼。又一切智

曰慧眼,一切種智曰法眼,一切智智曰佛眼。又自利智曰慧眼,利他智曰法眼

,自他二利智曰佛眼。此處所謂法眼者,不必以上抉擇三智差別而論之,經曰

「憐愍眾生故令得法眼」,於眾生中而為慈尊所憐愍者,其數不可勝紀,其所

得慈尊化益者,又不可限定,故此法眼一名,不必限定所指。所謂法眼者,普

令得生正法相應之眼目也。

< >慈氏滅後之事:文三,一、焚身起塔,二、正像年壽,三、勸勉見佛。一、焚身起塔。經曰:「滅度之後,諸天世人闍維佛身。時轉輪王收取舍利,於

 

四天下,各起八萬四千塔。」蓋慈尊滅度之後,人天大眾,遵循世間常軌,將

佛身闍維之,火化也。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取佛舍利分布四天下;各令所統

率一天下之人皆起八萬四千寶塔;於每一寶塔中,皆安置如來舍利,以示崇奉

之、供養之。二、正像年壽。經曰:「正法住世六萬歲,像法住世二萬歲。」

大正藏第十四冊四三四頁原版,像法二萬歲,今依該本校勘小字文中,改訂為

六萬歲,校勘文之符號,將原文像法住世二萬歲,依照宋、元、明三本,更正

為像法住世亦六萬歲。今釋迦佛,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比例相同。今遵

依此原則,並根據宋元明三種版本而改訂之,敬乞智者諒之,本旨,為求佛法

久住於世也。三、勸勉見佛:經曰「汝等宜應勤加精進至必無疑也」。釋尊說

法至此,行將告盡,勸勉大眾宜勤進修,以期得見當來慈尊。慈尊,乃一切世

間之大明燈。吾人如能滅惡生善,澄淨心源,自必蒙光照燭,其勉旃!

     三、奉敕弘傳法化

佛說語已,尊者舍利弗,尊者阿難,即從座起為佛作禮,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

!當何名斯經?云何奉持?佛告阿難,汝好憶持,普為天人分別演說,莫作最後

斷法之人耶!此法之要,名一切眾生斷五逆種淨除業障報障煩惱障修習慈心與彌

勒共行,如是受持!亦名一切眾生得聞彌勒佛名,必免五濁世不墮惡道經,如是

受持!亦名破惡口業心如蓮華定見彌勒佛經,如是受持!亦名慈氏不殺不食肉經

,如是受持!亦名釋迦牟尼佛以衣為信經,如是受持!亦名若有聞佛名決定得免

八難經,如是受持!亦名彌勒成佛經,如是受持。佛告舍利弗,佛滅度後,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鬼神等,得聞此經受持讀誦禮拜供養恭敬法師

,破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得見彌勒及賢劫千佛,三種菩提隨願成就,不受女人

身,正見出家得大解脫。說是語已,時諸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此為本經三分中最後一分,流通分文也。

依文分為三:一、阿難鶖子請問釋尊——佛說語已至云何奉持。二、釋尊因問

分別解答。又分二:一、佛示阿難本經名義——佛告阿難至如是受持。二、佛

示鶖子受持功德——佛告舍利弗至得大解脫。三、大眾同聞欣喜禮退——說是

語已至禮佛而退。

< >阿難鶖子請問釋尊:一般經後,自佛說經已,亦有人天大眾歡喜禮佛而退之文,釋經者依文判為流通分。若本經此處流通分文,具有二種要點,一、詳

 

明本經名義,二、復明持經功德。一一細說,以令行者知所進取,而有利於展

轉流通。「經典所在,即是如來舍利之身,法道能宏,必為大德僧伽之士」。

良以阿難與舍利弗,為釋迦之夾侍,肩荷家業,弘法盡責,於佛說經垂將罷座

時,特於佛前,提出有關流通弘傳之二種重心問題,請求開示,於此可見二尊

者熱心宏傳於教法,即大德僧迦弘提正法之嘉範。如來承其所問,不惜反覆詳

明之,加惠受持者使知深義,策勵宏傳者振奮流通,以此,大教得遍於十方,

聖言永流於三際。

鶖子名義如前已說,阿難之事略明之:梵語阿難,此云歡喜,又云,不染。中

阿含云:「四眾若聞阿難所說,若多若少,無不歡喜。欲發問,先謦欬,大眾

皆歡喜。四眾若觀其嘿,或行住坐臥,指撝處分,進止動轉皆歡喜。」阿難本

為佛之族弟,佛為淨飯王之子。阿難為斛飯王之子。生於佛成道之夜。佛壽五

十五,阿難二十五歲出家,侍佛二十五年,受持一切佛法。當於佛前求侍時,

佛言,阿難甚過去侍;過去侍,聞說乃解,今佛未發言,阿難已解。於二十五

年中,所聞八千犍陀,皆誦不遺,不重問一句。阿難具有八不思議,涅槃經四

十云:「佛告文殊:阿難侍我二十餘年,具足不種不思議,一、受特別之請待

,不住施主之家,往必與眾共。二、如來之衣,雖故物不受之。三、見佛以當

見時,四、見女人不一欲心。五、聽法不再問。六、知佛所入之定。七知眾會

之得益。八、知佛所說之法。」佛滅度後,阿難坐師子床,迦葉大眾讚曰:「

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華,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增一云:「知時明物

,所至無疑,所憶不忘,多聞廣達,堪任奉持者,阿難陀第一。」又,佛滅度

後,文殊彌勒對阿難等於摩揭陀國大石窟中結集三藏,阿難初時煩惱未盡,迦

葉牽出阿難於窟外。阿難坐禪經行,後夜疲極息臥,頭未至枕,廓然大悟,為

大阿羅漢。其夜叩門呼。迦葉言,汝由門鑰孔中來。即由鑰孔中入。遂得參預

結集勝典。

經中謂「舍利弗,阿難從座而起,禮佛胡跪白佛言」者,此明請法之人;於請

法之際,對於所請者之佛前,以作請法之敬禮也。經曰:「世尊,當何名斯經

?云何奉持之?」此即請法者問詞,請法者心中有所不明,乃以所不明者請求

如來開示之。其所不明者,斯經當為何名,又當如何奉持?如得經名之體認,

則知所奉持,若夫茫然於經之名義,則奉持亦將失所依憑,故問經名,而兼及

於奉持也。問:經名有何重要,於佛將罷坐時,而必作如是請問?答:凡一經

名,大有關係於教理行果。如尊者問:斯經當為何名,此即請問於教理;又問

云何奉持,乃即請問於行果,以是而知經題,實有關於佛法之整體。經文所詮

者,即教之與理,根據其所詮教之性質(如天臺家,某經於五時八教中,判屬

於何時何教。)及其教之內容——教中所詮之理——而得訂其經名(如天臺家

玄譚,名體宗用教五重,而以名列為第一)。由於體會經名與內容,則可得知

佛法之教理,統貫全經之大旨,再進而依於經旨,而奉持之,此即屬於聞思修

三慧中之實行,由此實行熏修成無漏佛種,即為行者所得出世道果。此一經名

具有如是功德,阿難與舍利弗,今於佛前,所以作此必要之請問。

< >釋尊因問分別解答:釋尊因循二尊者之請問,乃分別為其解答之:先示阿難本經名義:經曰:「佛告阿難,汝好憶持,普為天人分別演說,莫作

 

最後斷法之人。」好者,務需謹慎細心而受持之,憶者、尤當服膺於中而不忘

失之,持者、永恆守持而不失之,皆勗勉之詞。「普為天人分別演說」:佛作

廣大普遍性之說法,以一切眾生為當機,若天若人,皆分別為其演說法義。囑

其展轉宏傳,化化不絕,「莫作最後斷法之人」。如來慧命寄在於法,法若傷斲捐毀,如來慧命則不存在。佛對阿難作此誡詞後,方為審核本經名義。據佛

所說本經之名,計有七種:一、此法之要,名「一切眾生斷五逆種淨除業障報

障煩惱障,修習慈心與彌勒共行」,如是受持。於此名中,細分具有三義:一

、「一切眾生斷五逆種」,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謂

之五逆。此經主旨以慈為本,重在戒殺,故首主斷五逆種。二、依經修行,則

能「淨除三障」。業障即「人為障」,由人所造作故:報障乃「自然障」。如

天地災耗,風雨失時,水火無情,虎兇毒害,皆意識料想不及之自然現象,佛

法謂為眾生共業所感。煩惱障,意界之「思想障」也。三、依經「修習慈心,

與彌勒共行」,彌勒因中修行,在於慈心,人若依彌勒所修而行,路逕相同,

則謂之為共行。佛說每一名下,皆曰如是受持,敕令行者依經名所具涵義,而

起如實之受持。以下均同,不復一一。二、亦名「一切眾生得聞彌勒佛名,必

免五濁世不墮惡道經」。原佛宣說彌勒功德洪名,令人常聞彌勒佛號,久久稱

念,則能生大功德,不墮於三惡道中;即因勸念佛名必可滅罪斷生死故。三、

亦名「破惡口業,心如蓮華定見彌勒佛經」,經名或以所詮義理而立,或以重

要主旨——即其主張而訂,所謂「破惡口業,心如蓮華」,即為「修因」,定

「見彌勒佛」,即為「得果」,修如是因,得如是果,欲令眾生修因得果,即

為本經宗旨。今以經宗而立名。所謂惡口業者,惡口為學佛大忌。一般稍具知

識者,於逆事當前,多具涵養,不輕面紅耳赤,出發粗言暴語。學彌勒者,當

以彌勒言行為準則,首需破除惡口之業,去其外形上暴厲恣睢不莊敬之容態,

而後嚴肅其自心,成為蓮華美妙,柔和,之純善氣質。由於內心淑善,外形端

莊,自必定見於彌勒佛也。四、亦名「慈氏不殺不食肉經」,天性仁慈者,若

見一切眾生身命,皆同自己身命。而一切眾生,亦無不愛護身命者。有人住此

,蚊盡侵之,隨即於不著意間,自然反應而撲滅之,凡來自各方具威脅性,而

侵害於人者,人必立加抗禦之。人如此,物亦如此,凡有生命者,物我無不同

然,則何能殺喪他命,而違勃手人所具之本性,慈氏所以絕對不殺生也。既不

殺生,則不食肉。肉,原本附於動物體上,若肉,為他所割取,則此動物,安

能保全其生命?食肉同於殺生,殘忍之極,喪失人性。若圖口腹而殘害於物命

,彼具靈知之物,則必心有所不忍,將含恨於九泉,圖報復於萬年,此慈氏所

以絕對不食肉也。五、亦名「釋迦牟尼佛以衣為信經」,佛將涅槃,特以金襤

袈裟付於摩訶迦葉,令其持住於山中,直待五十六億萬年後,彌勒下生出現世

時而奉給之,以昭佛統之紹繼,令生正信於世間,此為佛法住世一大因緣。人

若明乎此,以起正信,固得繫於法化興隆,當亦助乎修行進益。一衣傳授,嘉

惠人天,以是奉為本經立名。問:世尊何以重視於衣,而為展轉傳授之具耶!

答:世尊作此表示,順手世諦方便,一般人心理上,凡事皆以物象而為標誌,

作為心中留戀之印象,此即唯識家所說之種子,種子落入於心,持久不失,其

必麥來結成美滿花菓。例如:孟母斷機,三遷所居,近於善鄰而處,孟子受得

熏習,竟成一代大儒,可為明證。世尊以衣而為佛統傳授之證,亦為留給世人

之深刻印象耳。即如:國際間,軍政要員之相訪,政府授之以勛章。又如,社

會上,知友恩親之表情,交換有價之物品,皆為培植人情種子,有助發展事業

於未來。若謂傳授法統,世尊何必定用袈裟耶?例如:我人贈人以物,物固多

矣,任何物品皆可贈之,何必定贈此物,而不贈予他物?我答之曰:他物當亦

可作贈品,在當欲贈時,我之意念,想及此物而贈送之耳。世尊所可傳授者,

又豈只一衣而已,世尊所可傳授者,言之不盡。大致而言:一、內心思想,即

其所遺留之十二部教典;二、外物運用,凡世尊在日,其所運用衣鉢針筒囊袋

錫杖,乃至僧房講堂等一切物品,無不可作為傳授之具者。甚而世尊身體行動

,語默動靜,皆可傳授於人。孔子論語鄉黨論,其中歷舉孔子出入行住衣著飲

食等,如席不正不坐,肉不方不食,衣不齊不著,入不中門,行不履閾等,又

何一形態而不可傳授於後世儒者耶!而況世尊說法契理契機,制訂戒則合度合

量,於事於物皆能曲盡其宜哉!雖然世尊,一一皆可傳授於人,而被傳授之吾

人能否一一受之,則成問題。契經中說,世尊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契經作如

是說,豈世尊自誇相好,而衒惑於人乎!實即世尊自擬將自所具三十二相八十

種好傳授於吾人;能否受之則在吾人;發心贈予者有,而承受者卻無,慈濟施

人以食,大有人在,饑餓受食者縱然受而食之,卻不能消化以資潤於身體,可

謂怪事!經中說:三祇修因,百劫修相好,要在行者真能承受其所遺傳耳。世

尊取衣用為傳授,以衣食住行之四,為人生四大所需,食不可一日或缺,衣不

可一時所無,衣為四大所需之首,故假衣以為傳授之需。後人據此而為衣鉢相

傳,如中國禪宗,衣鉢直傳至六祖止。社會亦沿用衣鉢相傳之美名。論語說,

「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形容夫子之道

至大,後世儒家採用衣鉢相傳之說,引申為其得意弟子心心相印之意。今釋尊

既以衣傳之彌勒,彌勒自非吾人所可比,而真能承受其所傳,即如釋尊傳我人

以三十二相,我人真慚愧極矣,於三十二相中,任何一相皆不能承受,而況三

十二相!彌勒對於世尊所傳授者,又豈止接受其一襲袈裟?又豈止三十二相?

內之身心,外之法物,滿盤載受。凡釋尊具足三明、四智、五眼、六通、十力

、四無所謂,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功德,彌勒無不充滿具足一切,毫不棄捨之,

欠缺之。在世間上,能有如釋迦之師而不悋惜自所圓具之分毫功德,盡量授與

若彌勒弟子其人乎?又能有如彌勒弟子毫不遲疑直下承當擔荷若釋迦本師家業

乎?!六、亦名「若有聞佛名決定得免八難經」,此從聞名獲益以立經名。佛

之名號,功德匪可思議。人群生當初民時代,渾渾噩噩,蒙無知,一生空過

,剎那即逝,數千年後,有聖者作,教之衣,教之食,教之以相生相養,生有

所養,死有所歸,世界方得日趣文明。猶憶未開化以前,法制儀禮未備,舉措

盲動越軌,不啻身處黑闇,何殊牲畜無知,任乎自然,聽乎剝削,此非無知之

苦邪。有聖者作,而後文明興,生活有著,得免侵害,於是而可相安以處。復

有出世聖著作,而後普施法雨,遍洒甘露,培佛種於深心,發慧芽於識田,脫

生死以出九有,證涅槃而尊三界,此為吾人萬劫以來莫大幸福。彌勒佛者,出

世大聖人也,功德號標,德與名俱,如聞其名,即得深受大益,一稱嘉號,當

可獲福無量,消除八難於無形,圓具四德以克成,此皆佛光加被,功德不可思

議故。七、亦名「彌勒成佛經」,請閱釋題。

次示鶖子受持功德:經曰:「佛告舍利弗,我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

婆夷,天龍八部鬼神等,得聞此經受持讀誦,禮拜供養恭敬法師。」所謂佛滅

度後,指時間言。比丘比丘尼等,謂受持斯經者,計有四眾八部等人。此四眾

八部等人,於佛滅度後,對於此經能生二事:一、「得聞此經,受持讀誦」。

由聞而受持,而讀誦:聞謂於耳識上聽聞經中之文義;受,謂納受經義於自心

;持、謂常守經義而不失;讀謂臨文發出高聲而朗喧;誦謂默誦經義而思惟熟

記之。二、「禮拜供養恭敬法師」。謂持經者,對法師示以虔敬之儀禮。法師

約有二種:一、此法師,乃受持是經者直接指導之人,二、此法師,未必為持

經者直接關係人,而為弘宣大法之大德。受持是經者於此二種法師咸皆禮拜恭

敬供養之。於直接親承受法之法師,法因良深,對之敬禮,本所應然。其或即

為闡揚聖教之法師,敬禮亦所宜然。敬禮雖曰禮人,兼亦禮法。故宜兼之。問

:受持是經供養法師,所得功德為何如歟!答:依經而言:一、「破一切業障

報障煩惱障」。三障所由生起,起於虛妄心之想相。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持經所由生起,生於信念之澄淨,不聞而自聞,返聞聞自性,真妄,如水火

,猶明暗,兩不並存。明能破暗,真能去妄,所以持經功德,能破業障報障煩

惱障也。二、「得見彌勒及賢劫千佛」。彌勒即當來下生人間之世尊,乃賢劫

千佛第五佛。人若得見賢劫第五彌勒佛,則必次而見賢劫第五以後之一一諸

佛,乃至一千佛。原因:行者親承第五彌勒佛,受其法益,無漏功德,日漸滋

生,當得阿鞞跋致,所以必得親承賢劫千佛中之一一諸佛。問:持經何以得見

彌勒佛?答:良以持彌勒佛經,念彌勒佛名,想彌勒佛境,觀彌勒佛像,心心

與彌勒佛相應,念念與彌勒佛集合,此必自得見彌勒佛。況傅大士,布袋和尚

,記載於歷史上彌勒仲化身者有之,則不需待至五十六億萬年後即可得見。諸

佛法身,充遍法界,一念念佛,一念相應,念念念佛,念念相應。洪鐘在架,

扣之則鳴,此為必然之事。三、「三種菩提隨願成就」。菩提即彌勒因行所莊

嚴,果地所成就,人若持此經,學彌勒行,步趨彌勒,彼人也,余亦人也,彼

能是,我則能是!故行者得隨願成就三種菩提。三菩提二說,一:一、聲聞菩

提,二、緣覺菩提,三、諸佛菩提。二:一、真性菩提,真名不偽,性名不改

,不偽不改名曰真性,真性即菩提,故名真性菩提。二、實智菩提,能照真性

之智,稱理不虛,名為實智,實智即是菩提,故名實智菩提。三、方便菩提,

善巧隨機,化用自在,名為方便,方便即是菩提,名曰方便菩提。四、「不受

女人身」,受持是經者,因地正確,果地純潔故。問:女人為何賤劣?答:茲

引古語明之:孔子云:女子與小人同,甚為難養,近之不遜,遠之招怨。法華

經云:女身垢穢,非是法器。女人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

,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此皆得以證明女身之不堪大任

。五、「正見出家,得大解脫」。一般出家者,假出家名,謀求生活冀得舒適

,著重應付,旨在利養,此非正見出家。正見以菩提心為本,道念為要,實行

佛法,嚴持戒律,去除惡染,從事善德,庶乎其可。如其初則出世俗家,除去

卻業牽纏,而後出三界家,得出世樂,方名出家。依經分別持經功德如此。

< >大眾同聞欣喜禮退:經曰:「說是語己,時諸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說是語己」,近指流通分文前之正宗分,遠指序分。在會聞佛說法

 

之大眾,其數不可勝紀,故曰「時諸大眾聞佛所說」。佛,指本師釋迦牟尼能

。聞,有通於全經之前後俱聞者,有插席而來僅聞得部分文者,皆為耳與意俱

親從佛處而得其聞。「皆大歡喜」者,根機不同,獲益亦異,歡喜心情,亦復

相異。有得人天益者,有得三乘益者,亦有發大心求大菩提者,此乃自證境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非餘人所可測及。「禮佛而退」,對佛之敬禮,聞法

之常軌。所謂「退」者,「形退」而非「心退」,諸法緣生緣滅生滅無常,無

常即常,性相法爾,原來如是。夫如此:則彌勒國土昭然常存,歷萬劫而無失

遍十方以廣遠。

民國紀年,六十有四,秋七月間,適逢賤長七十年。美國紐約,浩霖法師,函

示慶賀,兼附所請。其言曰:「余志宏揚彌勒法門。查彌勒三經,上下生經,

虛大師有講要本,窺基有上生經疏,憬興亦有上下生經疏;惟彌勒大成佛經,

藏中尚未見有古今人之註疏,伏願法師暇餘簒撰之,出版流通,當負全責進行

,勿勞累也。法師著述,精鍊簡樸,不尚浮詞,求得其意,人皆仰之。唯大成

佛經,既然古今尚無疏本,若得法師詳加發揮,闡發慈氏廣大仁慈之精神,崇

善去惡之主旨,則可登世界於寧靖,樂人民於安和,化災耗於無形,滅魔障於

域外者矣!想法師將有同感乎」!余嘉其志而樂意應允之!本疏原求簡明而已

,浩師請以詳敘,現初稿約十四萬五千字完成。原本經文明顯,義豐詞雅:智

論原經文亦明白如話,釋文問世,益見精詳而光華。不學如余,檢閱靈章,彷

效古典,內中加列科判,仍名之疏,焉敢與古疏競美耶!著筆伊始於民紀六四

年冬六個月內,若斷若續,至次年春,方告擱筆。出版於民六六年,襄助付印

及校對者,朱斐居士。伏願閱疏而解經者,解經相印於佛心,導入正覺三昩海

。閱疏而受持是經者,持經深植無漏種,遇緣廣發妙善花。閱疏而讀誦是經者

,讀經口出微妙香,光潔明淨似青蓮。閱疏而書經者,筆鋒流溢牟尼珠,啟發

正信堅固心。最後結曰:功德所有,盡迴施於眾生;願心一片祈鑒知於千佛!

中華民國、宏經造論沙門、釋默如,高雄觀音山。

 

 

 

 

 

 

 

 

 

 

 

 

 

                

稽首彌勒世尊,性慈心慈,慈為種姓,慈念澈始貫終,圓滿無上菩提。佛讚慈德

,記其紀滿上生。五百億天,脫寶冠以化外宮;又一大神,現額珠而變內院。於

外宮內院間,五神競獻藝巧,一心圓成莊嚴。爾乃化生師子座上,面如滿月,光

逾千日;頂上天冠,供菩薩以作神變,眉間毫相,照眾生而滌罪愆;晝夜恆轉法

輪,廣度無數人天。迨至陸增水減,物產豐腴,心善相好,壽高八萬;隨願下生

閻浮,托跡婆羅門家,神龍降水沐浴,天人散華飄灑;與樂以慈,拔苦興悲,思

求出離以捨家,趣向寂滅而證道。復詣龍華三會,廣度釋迦四眾,受五戒者,初

會得度,計九十六億人;受三皈者,次會得度,計九十四億人;稱佛名者,後會

得度,計九十二億人,此為慈恩彌天,誠乃德隆永劫。弟子眾等,謹遵遺教,隨

力精修三品行,盡心憶念萬德名。現生命終,生兜率而登蓮臺,他年隨侍,下閻

浮以受法益;從今生,盡於未來,祈法化以袪迷,乞現身而破妄。伏願,佛眼鑒

照,慈光普攝;法性湛寂,晴天雲空萬里,應機示現,昏夜月照千江。人民和樂

,德化興隆,國家富強,世界大同。法界眾生,齊成佛道,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上生兜率 彌勒世尊 莊嚴內外院分明 說法度天人 九品修行 同見佛金身

南無阿逸多菩薩摩訶薩三稱

下生濁世 彌勒慈尊 化身托跡婆羅門 脫俗示離塵 三轉法輪 普度有緣人

南無阿逸多菩薩摩訶薩三稱

彌勒佛大慈尊 內院莊嚴殊勝 師座赫耀圓光現 娑婆眾起虔誠 陸地增加即下

生 捨俗頓時成聖 龍華三轉妙法輪 廣度善根人 願逢三轉妙法輪 塵世絕凡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疏提要

 

本經為姚秦鳩摩羅什譯,乃彌勒三經之一,屬下生經,以別於晉秦唐三譯之小本,故謂大成佛經。準古判釋三分:初、序分,明佛說此經之因緣。二、正宗分,明彌勒當來下生國土人情依正莊嚴,以及彌勒化蹟,有關種族降生出家成道說法現通受衣等各項。三、流通分,結。

本疏為論疏合併式。科判清晰,極便檢查。經中玄奧,多作深入淺出之疏釋。對小本經憬興疏說,間作挑剔評判。發覺名字疏誤者,詳加考核訂正之;關於名相繁瑣者,繕會圖表顯示之。此亦本疏之貢獻。

佛法重在解行,欽仰彌勒佛法者,請依此經疏而學習之,而悟解之,而觀行之,而實證之,自得文字觀照實相三昧,逐步涉躐,當可誕登道岸。

民六六年春,默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妙喜宗竹山法明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