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卷上】

 

壇城應設上供接引釋迦佛、彌勒菩薩像各一尊。羅列香、花、燈、燭、菓、水等。

一、四眾者齊集大殿。對面站。
二、鳴引磬,接鐘鼓轉向上。頂禮三拜。一問訊。
三、轉身再對面立。
四、引禮現引為首者。迎請法師。
五、法師到大殿已。頂禮三拜。拈香。為首者。執香旁立。
六、舉爐香讚云。

 

《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修法發心》

深信彌勒度亡法。決定得生彌勒國。

兜率淨土聞真諦。隨佛下生證法身。

 

《禮請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七稱﹚

『主法者祈請本師釋迦如來攝受亡者從十方業報本處,來至此剎,蒙受拔度。』

 

 

《禮請十方佛》

一心奉請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羅漢聖眾降臨道場。﹙三稱三拜﹚

 

《禮請彌勒尊》

頂禮法界大慈尊。予生喜樂彌勒佛。堪忍建立清淨土。接引持戒修福者。兜率淨土不思議。當來下生離生滅。祈請大聖慈氏尊。降臨道場度亡靈。普令剎那入佛國。彌勒淨土妙莊嚴。四千天戴蒙教化。龍華三會證無生。

 

《供養》

供養十方佛法僧。以此香花水燈菓。

供養兜率宮三寶。普供法界三寶尊。

 

《念彌勒聖號》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十聲百聲﹚

 

《祈請文》(主法者云)

祈請彌勒大士慈悲垂加護。降臨道場。弟子眾等今日今時所修度亡法。功德迴向。法界眾生。並諸亡靈。速脫苦道。蒙佛接引。上生兜率。彌勒淨土。

 

《兜率海會讚》

位居補處。萬德莊嚴。龍華樹下法演圓。願生彌勒前。聽聞妙法。當來證菩提。

南無兜率院菩薩摩訶薩。﹙三稱﹚

「第一次召請」

智炬如來心破地獄真言(別行經云:「此咒若誦一遍,無間地獄碎如微塵,)
南無。阿瑟。吒始底南。三藐三菩馱。俱胝喃。唵。 枳南囊哇。婆細。地哩。地哩。吽。﹙三遍﹚

普集印咒
那嘛。步不黎。嘎黎。打黎。打他嘎打呀。(七遍)
 

解冤結陀羅尼
嗡。三陀囉伽陀。蘇瓦哈。(七遍)

開地獄門及咽喉咒
嗡。步。布爾那。嘎特咧。打他嘎打呀。(七遍)
 

《召請文》

一心召請。累朝帝主。歷代侯王。九重殿闕高居。萬里山河獨據。()西來戰艦。千年王氣俄收。北去鑾輿。五國冤聲未斷。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如是前王後伯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築壇拜將。建節封侯。力移金鼎千鈞。身作長城萬里。()霞寒豹帳。徒勤汗馬之勞。風息狼煙。空負攀龍之望。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如是英雄將帥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五陵才俊。百郡賢良。三年清節為官。一片丹心報主。()南州北縣。久離桑梓之鄉。海角天涯。遠喪蓬萊之島。官況蕭蕭隨逝水。離魂杳杳隔陽關。如是文臣宰輔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黌門才子。白屋書生。探花足步文林。射策身遊棘院。()螢燈飛散。三年徒用工夫。鐵硯磨穿。十載慢施辛苦。七尺紅羅書姓字。一坏黃土蓋文章。如是文人舉子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出塵上士。飛錫高僧。精修五戒淨人。梵行比丘尼眾。()黃花翠竹。空談祕密真詮。白牯黧奴。徒演苦空妙偈。經窗冷浸三更月。禪室虛明半夜燈。如是緇衣釋子之流。一類覺靈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黃冠野客。羽服仙流。桃源洞裏修真。閬苑洲前養性。()三花九煉。天曹未許標名。四大無常。地府難容轉限。琳觀霜寒丹灶冷。醮壇風慘杏花稀。如是玄門道士之流。一類遐靈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江湖羈旅。南北經商。圖財萬里遊行。積貨千金貿易。()風霜不測。身膏魚腹之中。途路難防。命喪羊腸之險。滯魄北隨雲黯黯。客魂東逐水悠悠。如是他鄉客旅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戎衣戰士。臨陣健兒。紅旗影裏爭雄。白刃叢中敵命。()鼓金初振。霎時腹破腸穿。勝敗纔分。遍地肢傷首碎。漠漠黃沙聞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如是陣亡兵卒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懷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鸞鳳和鳴。次望熊羆協夢。()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時。璋瓦未分。母子皆歸長夜。花正開時遭急雨。月當明處覆烏雲。如是血湖產難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戎夷蠻狄。喑啞盲聾。勤勞失命傭奴。妒忌傷身婢妾。()輕欺三寶。罪愆積若河沙。忤逆雙親。兇惡浮於宇宙。長夜漫漫何日曉。幽關隱隱不知春。如是冥頑悖逆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宮幃美女。閨閣佳人。臙脂畫面爭妍。龍麝薰衣競俏。()雲收雨歇。魂消金谷之園。月缺花殘。腸斷馬嵬之驛。昔日風流都不見。綠楊芳草髑髏寒。如是裙釵婦女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饑寒丐者。刑戮囚人。遇水火以傷身。逢虎狼而失命。()懸梁服毒。千年怨氣沈沈。雷擊崖崩。一點驚魂漾漾。暮雨青煙寒鵲噪。秋風黃葉亂鴉飛。如是傷亡橫死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來受無遮甘露法食。

 

一心召請。法界六道。十類孤魂。面然所統。薜荔多眾。塵沙種類。依草附木。魑魅魍魎。滯魄孤魂。自他先亡。家親眷屬等眾。惟願承三寶力。仗祕密言。此夜今時。來受無遮甘露法食。唯願承此良宵甘露法食一心招請。

 

《說文》(主法者云)

佛利有情。悲智洪深。普遍十方。冥陽糜隔。今日依憑教法。作彌勒宗度亡儀超幽大法。洒爾亡靈。遭此勝會。自應嚴肅威儀。來臨座下。共聆妙法。一心受度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

南無大妙相菩薩。

南無法華林菩薩。

南無兜率海會佛菩薩。(各三稱)

 

《佛說無常經》

稽首歸依無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槃安隱處
 大捨防非忍無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圓滿  故號調御天人師
 稽首歸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圓明
 七八能開四諦門  修者咸到無為岸
 法雲法雨潤群生  能除熱惱蠲眾病
 難化之徒使調順  隨機引導非強力
 稽首歸依真聖眾  八輩上人能離染
 金剛智杵破邪山  永斷無始相纏縛
 始從鹿苑至雙林  隨佛一代弘真教
 各稱本緣行化已  灰身滅智寂無生
 稽首總敬三寶尊  是謂正因能普濟
 生死迷愚鎮沈溺  咸令出離至菩提
 生者皆歸死  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  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  劫盡皆壞散
 大海深無底  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  不被無常吞
 上至非想處  下至轉輪王
 七寶鎮隨身  千子常圍遶
 如其壽命盡  須臾不暫停
 還漂死海中  隨緣受眾苦
 循環三界內  猶如汲井輪
 亦如蠶作繭  吐絲還自纏
 無上諸世尊  獨覺聲聞眾
 尚捨無常身  何況於凡夫
 父母及妻子  兄弟并眷屬
 目觀生死隔  云何不愁歎
 是故勸諸人  諦聽真實法
 共捨無常處  當行不死門
 佛法如甘露  除熱得清涼
 一心應善聽  能滅諸煩惱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苾芻。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汝諸苾芻。此老病死。於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是故應知。此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外事莊彩咸歸壞  內身衰變亦同然
 唯有勝法不滅亡  諸有智人應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儀醜惡極可厭
 少年容貌暫時住  不久咸悉見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年  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  恒與眾生作無利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苾芻眾。天龍藥叉揵闥婆阿蘇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常求諸欲境  不行於善事
 云何保形命  不見死來侵
 命根氣欲盡  支節悉分離
 眾苦與死俱  此時徒歎恨
 兩目俱飜上  死刀隨業下
 意想並慞惶  無能相救濟
 長喘連胸急  短氣喉中乾
 死王催伺命  親屬徒相守
 諸識皆昏昧  行入險城中
 親知咸棄捨  任彼繩牽去
 將至琰魔王  隨業而受報
 勝因生善道  惡業墮泥犁
 明眼無過慧  黑闇不過癡
 病不越怨家  大怖無過死
 有生皆必死  造罪苦切身
 當勤策三業  恒修於福智
 眷屬皆捨去  財貨任他將
 但持自善根  險道充糧食
 譬如路傍樹  暫息非久停
 車馬及妻兒  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鳥  夜聚旦隨飛
 死去別親知  乖離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  是真歸仗處
 依經我略說  智者善應思
 天阿蘇羅藥叉等  來聽法者應至心
 擁護佛法使長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諸有聽徒來至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於人世起慈心  晝夜自身依法住
 願諸世界常安隱  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業並消除  遠離眾苦歸圓寂
 恒用戒香塗瑩體  常持定服以資身
 菩提妙華遍莊嚴  隨所住處常安樂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於初夜分舉身放光。其光金色。遶祇陀園周遍七匝。照須達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猶如霞雲。遍舍衛國處處皆雨金色蓮花。其光明中。有無量百千諸大化佛。皆唱是言。今於此中有千菩薩。最初成佛名拘留孫。最後成佛名曰樓至。說是語已。尊者阿若憍陳如即從禪起。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尊者摩訶迦葉。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尊者大目犍連。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尊者舍利弗。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其眷屬千比丘尼俱。須達長者與三千優婆塞俱。毘舍佉母與二千優婆夷俱。復有菩薩摩訶薩。名跋陀婆羅。與其眷屬十六菩薩俱。文殊師利法王子。與其眷屬五百菩薩俱。天龍夜叉乾闥婆等一切大眾。覩佛光明皆悉雲集。爾時世尊出廣長舌相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各有千色。一一色中有無量化佛。是諸化佛異口同音。皆說清淨諸大菩薩甚深不可思議諸陀羅尼法。所謂阿難陀目佉陀羅尼.空慧陀羅尼.無礙性陀羅尼.大解脫無相陀羅尼。爾時世尊以一音聲。說百億陀羅尼門。說此陀羅尼已。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彌勒。聞佛所說。應時即得百萬億陀羅尼門。即從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爾時優波離亦從座起。頭面作禮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於毘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佛告優波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正遍知。今於此眾說彌勒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爾時兜率陀天上。有五百萬億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羅蜜。為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故。以天福力造作宮殿。各各脫身栴檀摩尼寶冠。長跪合掌發是願言。我今持此無價寶珠及以天冠。為供養大心眾生故。此人來世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彼佛莊嚴國界得受記者。令我寶冠化成供具。如是諸天子等各各長跪。發弘誓願亦復如是。時諸天子作是願已。是諸寶冠化作五百萬億寶宮。一一寶宮有七重垣。一一垣七寶所成。一一寶出五百億光明。一一光明中有五百億蓮華。一一蓮華化作五百億七寶行樹。一一樹葉有五百億寶色。一一寶色有五百億閻浮檀金光。一一閻浮檀金光中。出五百億諸天寶女。一一寶女住立樹下。執百億寶無數瓔珞。出妙音樂。時樂音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其樹生果如頗黎色。一切眾色入頗梨色中。是諸光明右旋婉轉流出眾音。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一一垣牆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五百億龍王圍繞此垣。一一龍王雨五百億七寶行樹。莊嚴垣上。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振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爾時此宮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即從座起遍禮十方佛。發弘誓願。若我福德應為彌勒菩薩造善法堂。令我額上自然出珠。既發願已額上自然出五百億寶珠。琉璃頗梨一切眾色無不具足。如紫紺摩尼表裏映徹。此摩尼光迴旋空中。化為四十九重微妙寶宮。一一欄楯萬億梵摩尼寶所共合成。諸欄楯間自然化生九億天子五百億天女。一一天子手中化生無量億萬七寶蓮華。一一蓮華上有無量億光。其光明中具諸樂器。如是天樂不鼓自鳴。此聲出時。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時諸園中有八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億寶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湧游梁棟間。於四門外化生四花。水出華中如寶花流。一一華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諸菩薩莊嚴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億寶器。一一器中天諸甘露自然盈滿。左肩荷佩無量瓔珞。右肩復負無量樂器。如雲住空從水而出。讚歎菩薩六波羅蜜。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亦有七寶大師子座。高四由旬。閻浮檀金無量眾寶以為莊嚴。座四角頭生四蓮華。一一蓮華百寶所成。一一寶出百億光明。其光微妙化為五百億眾寶雜花莊嚴寶帳。時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寶。以為寶鈴懸寶帳上。時小梵王持天眾寶。以為羅網彌覆帳上。爾時百千無數天子天女眷屬。各持寶華以布座上。是諸蓮花自然皆出五百億寶女。手執白拂侍立帳內持宮四角有四寶柱一一寶柱有百千樓閣。梵摩尼珠以為絞絡。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如是天宮有百億萬無量寶色。一一諸女亦同寶色。爾時十方無量諸天命終。皆願往生兜率天宮。時兜率天宮有五大神第一大神名曰寶幢。身雨七寶散宮牆內。一一寶珠化成無量樂器。懸處空中不鼓自鳴。有無量音適眾生意。第二大神名曰花德。身雨眾花彌覆宮牆化成花蓋。一一花蓋百千幢幡以為導引。第三大神名曰香音。身毛孔中雨出微妙海此岸旃檀香。其香如雲作百寶色遶宮七匝。第四大神名曰喜樂。雨如意珠。一一寶珠自然住在幢幡之上。顯說無量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說五戒。無量善法諸波羅蜜。饒益勸助菩提意者。第五大神名曰正音聲。身諸毛孔流出眾水。一一水上有五百億花。一一華上有二十五玉女。一一玉女身諸毛孔。出一切音聲勝天魔后所有音樂。佛告優波離。此名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廣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及十善果者不能窮盡。今為汝等略而解說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爾時優波離即從座起。整衣服頭面作禮。白佛言。世尊兜率陀天上乃有如是極妙樂事。今此大士何時於閻浮提沒生於彼天。佛告優波離彌勒先於波羅捺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生。却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本生處結加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豔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字義炳然。時諸人天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時兜率陀天七寶臺內摩尼殿上師子牀座忽然化生。於蓮華上結加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悉具足。頂上肉髻髮紺琉璃色。釋迦毘楞伽摩尼。百千萬億甄叔迦寶以嚴天冠。其天寶冠有百萬億色。一一色中有無量百千化佛。諸化菩薩以為侍者。復有他方諸大菩薩。作十八變隨意自在住天冠中。彌勒眉間有白毫相光。流出眾光作百寶色。三十二相一一相中有五百億寶色。一一好亦有五百億寶色。一一相好豔出八萬四千光明雲。與諸天子各坐花座。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處兜率陀天晝夜恒說此法。度諸天子。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於閻浮提。如彌勒下生經說。佛告優波離。是名彌勒菩薩於閻浮提沒生兜率陀天因緣。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花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華上結加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此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汝當歸依。應聲即禮禮已。諦觀眉間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如是等眾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前受菩提記。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是諸大眾。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但得聞是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黑闇處邊地邪見諸惡律儀。恒生正見眷屬成就不謗三寶。佛告優波離。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禮拜繫念。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值遇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於未來世得值恒河沙等諸佛如來。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四部弟子天龍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見一蓮花。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却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花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心說是語時。無量大眾即從坐起。頂禮佛足禮彌勒足。遶佛及彌勒菩薩百千匝。未得道者各發誓願。我等天人八部。今於佛前發誠實誓願。於未來世值遇彌勒。捨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世尊記曰。汝等及未來世修福持戒。皆當往生彌勒菩薩前為彌勒菩薩之所攝受。佛告優波離。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爾時尊者阿難即從座起。叉手長跪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快說彌勒所有功德。亦記未來世修福眾生所得果報。我今隨喜。唯然世尊此法之要云何受持。當何名此經。佛告阿難。汝持佛語慎勿忘失。為未來世開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斷佛種。此經名彌勒菩薩般涅槃。亦名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勸發菩提心如是受持。佛說是語時。他方來會十萬菩薩。得首楞嚴三昧。八萬億諸天發菩提心。皆願隨從彌勒下生。佛說是語時。四部弟子天龍八部。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開示》(主法者云)

今日設壇虔修彌勒宗度亡超幽大法。超度爾等及十方法界六道眾生。悉皆脫離苦海。同生兜率陀天彌勒淨土。今趁此良緣。宣說佛法。尚望大眾。恭心靜聽。聞而起信。進而思修。則可離苦得樂。得生兜率赴龍華直證佛果矣。吾人何故須要學佛。因為世間有六道輪迴生死之苦。學佛者自己固可免輪迴之苦。又可度眾同出苦輪。此學佛之本也。今為爾等亡靈略述佛法。令汝等了知學佛乃世間第一要事。六道者即地獄。餓鬼。畜牲。此三屬惡道。受苦無窮。難得出。人。阿修羅。天是三善道。雖較為優。然而報盡。或造惡業。仍墮三惡道受苦。落三惡道之因。無非是廣造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痴。十種惡業。凡人念及三惡道之苦。便不宜造此十種惡業也。汝等對佛法既生信心。便當歸依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因此三者。具無上稀有尊貴之義。如世間財物之可貴。故稱為寶。若歸三寶者。即不為外道邪魔之所殘害。又眾生在六道中。輾轉輪迴。流浪生死。好似遊子落魄他鄉。無所依靠。今歸三寶。便是重返家庭。獲得溫暖。有父母怙恃。今歸三寶。佛如父母。怙恃我們。又《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三世等品第五云。歸依三寶者。龍華二會得度生死。得證阿羅漢果。《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云。歸依彌勒者。於無上道得不退轉。爾等眾佛子隨我自誓歸依三寶。

 

(主法者念一句,眾念一句

佛法及僧諸聖眾。直至菩提永歸依。

清淨施等我誓作。為利有情成佛道。三說三拜

 

(主法者云)

歸三寶。便為佛弟子。更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提者。成佛果也。自度度他。脫離苦海。乃至成佛道。是謂發菩提心。菩薩者。覺有情之義。佛者大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謂為佛。眾佛子明此義後為求自利利他。是故應當隨我發菩提心。

 

(主法者念一句,眾念一句

南無釋迦牟尼應正等覺。文殊普賢大法王子。一生補處彌勒慈尊。法身常住。佛眼普觀。憐愍有情。現為我證。我等皆依。如來大乘。甚深法藏。普為一切。發菩提心。求生兜率。得見龍華。聞正法輪。親承道記。願垂加被。令我成就。頂禮一拜

 

《發願》(跪誦)(舉。眾和)

弟子眾等。普為法界一切眾生。發廣大願。我等雖生末法。值遇聖世。興隆三寶。聞大乘教。知有彌勒菩薩。受一生記。現居兜率。當來補處此界中。成無上覺。於龍華菩提樹下。三會度生。以是因緣。心生愛樂。發菩提心。不捨娑婆。不求斷結。依性空智。修諸善根。讀誦大乘。甚深法藏。受持禁戒。不缺威儀。三寶福田。一如教種。稱彌勒大悲洪名。燒眾名香。妙華供養。晝夜六時。行深三昧。以此功德與諸眾生。誓願先生兜率淨土。次遇龍華。惟願彌勒世尊。釋迦文佛。一切三寶。現為我證。慈力加被悲光照我。令我所懺清淨。所願成就。願我等亡靈。六道眾生。捨離疾苦。正念現前。如入襌定。親見彌勒。現大人身。放白毫光。與諸天子。作天妓樂。持眾天花。來迎接我。我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上生兜率陀天。於蓮華上。結跏趺坐。聞諸天子。讚言善哉。令我歸依天主彌勒。我於爾時。諦觀白毫。既得超越百千億劫。生死重罪。菩薩為我說無上妙法。令我堅固不退轉於菩提道心。頓入百千三昧。然後隨從菩薩下生閻浮翅頭末城。為聖眷屬。或為王子。臣佐吏民。長者居士。淨行六師。種種方便。化諸同類。彌勒成道。我等隨儴佉王。先往勸請轉妙法輪。龍華初會聞微妙法。悟無生忍得菩提記。亦得承事供養賢劫諸佛。於星宿劫。普及十方。未來一切諸佛世尊。當現世間。我悉供養。得受記別。又願自今已往。盡未來際。具大行願。神通辯才。現法界身。隨類說法。度脫一切。無邊眾生。令成佛道。無有窮極。虛空界盡。眾生界盡。業與煩惱或使有盡。我此願王。終無有盡。發願已。歸命禮三寶。(眾頂禮一拜)

 

(主法者云)

菩薩即發大菩提心願已。更當廣行六度萬行。方能成就佛果。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也。布施度能治慳貪。布施有三。謂財。法。無畏施是。財施濟人困厄。法施度人出輪迴。無畏者即是不令一切眾生恐懼怖畏。當捨一切殺害眾生之心。即為仁慈悲心之布施。持戒者對治惡法也。《上生經》云。欲生兜率淨土者。當持五戒。八齋。十善。具足戒。持戒便斷一切惡。生一切善。此生即種成佛因。將來必定證佛果。忍辱對治瞋恚也。瞋恨為落三惡道之種子。故學佛者必慎戒之。對於橫逆拂心之事。皆安忍順受。並視為消我宿業之良緣。若不能忍辱而起瞋心。即如經言。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反之。則促我成佛之因緣。精進對治懈怠。凡夫欲修佛道。如農夫耕田。不怕勤苦。方有收獲。修行之道亦復如是。禪定乃對治散亂也。禪定之法。當先一心信仰恭敬三寶。常持諸佛菩薩聖號。妄念起時。弗壓弗流。久久便可令心不亂。貪瞋痴慢之念自息矣。般若者。對治愚痴也。乃在世間智慧之上。是出世間的智慧。修此度者先觀世間一切法空幻無常而不住空相。蓋佛法乃非空非有。中道不著邊際之法門。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則眾生與佛同體矣。常作是觀。則我人眾生壽者相之執。自可破除。四相除已。貪瞋痴慢妒之念不起。五毒之念不起。則一切種智成就。而圓證佛果矣。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遍)

 

《再發願》

一心歸命。兜率陀天。彌勒菩薩。願白毫光。照燭我身。持佛禁戒。思念十善。行眾善業。於念念中。稱佛聖號。廣植福田。若臨命終。預知時至。身無眾苦。遠離顛倒。如入禪定。捨報上生。蓮開即見。慈尊接我。與諸天眾。光消罪障。福智增長。眾生願度。煩惱願斷。法門願學。佛道誓成。願隨從佛。降生閻浮。龍華樹下。成等正覺。我與有情。勤修供養。請轉法輪。常聞妙法。證不退轉。更得承事。供養未來。賢劫諸佛。盡未來際。無有空過。於諸佛所。廣修萬行。利益眾生。滿斯道願。

 

《禮彌勒文》

志心歸命禮。當來彌勒佛。

諸佛同證無為體。真如理實本無緣。

為誘諸天現兜率。其猶幻土出眾形。

元無人馬迷將有。達者知幻未曾然。

佛身本淨皆如是。愚夫不了謂同凡。

知佛無來見真佛。於茲必得永常歡。

故我頂禮彌勒佛。唯願慈尊度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一拜)

 

志心歸命禮。當來彌勒佛。

佛有難思自在力。能以多剎內塵中。

況今現處兜率天。師子床上結跏坐。

身如檀金更無比。相好寶色曜光暉。

神通菩薩皆無量。助佛揚化救含靈。

眾生但能志心禮。無始罪業定不生。

故我頂禮彌勒佛。唯願慈尊度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一拜)

 

志心歸命禮。當來彌勒佛。

慈尊寶冠多化佛。其量超過數百千。

此土他方菩薩會。廣現神變寶冠中。

佛身白毫光八萬。常說不退法輪因。

眾生但能修福業。屈申臂頃值慈尊。

河沙諸佛由斯現。況我本師釋迦文。

故我頂禮彌勒佛。唯願慈尊度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一拜)

 

志心歸命禮。當來彌勒佛。

諸佛當居清淨剎。受用報體量無窮。

凡夫肉眼未曾識。為現千尺一金軀。

眾生視之無厭足。今知業果現閻浮。

但能聽經勤誦法。逍遙定往兜率宮。

三塗於茲必永絕。將來同證一法身。

故我頂禮彌勒佛。唯願慈尊度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 。(一拜)

 

《再禮彌勒文》

稽首彌勒世尊。性慈心慈。慈為種姓。慈念澈始貫終。圓滿無上菩提。佛讚慈德。記其紀滿上生。五百億天。脫寶冠以化宮殿。又一大神。現額珠而變法堂。於兜率陀淨土。五神競獻藝巧。一心圓成莊嚴。爾乃化生師子座上。面如滿月光逾千日。頂上天冠。供菩薩以作神變。眉間毫相。照眾生而滌罪愆。於兜率陀天全境。晝夜恆轉無上輪。廣度彼天眾天人。迨至陸增水減。物產豐腴。心善相好。壽高八萬。隨願下生閻浮。托跡婆羅門家。神龍降水沐浴。天人散華飄灑。與樂以慈。拔苦興悲。思求出離以捨家。趣向寂滅而證道。復詣龍華三會。廣度釋迦四眾。受五戒者。初會得度。計九十六億人。受三皈者。次會得度。計九十四億人。稱佛名者。後會得度。計九十二億人。此為慈恩彌天。誠乃德隆永劫。弟子眾等。謹遵遺教。隨力精修六事行。盡心憶念萬德名。現生命終。生兜率而登蓮臺。他年隨侍。下閻浮以受法益。從今生。盡於未來。祈法化以祛迷。乞現身而破妄。伏願。佛眼鑒照。慈光普攝。法性湛寂。晴天雲空萬里。應機示現。昏夜月照千江。人民和樂。德化興隆。國家富強。世界大同。法界眾生。齊成佛道。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歸依彌勒大士》

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

以是因緣名慈氏。為欲成熟諸眾生;

處於第四兜率天。四十九重如意殿。

晝夜恆說不退行。無數方便度人天;

八功德水妙華池。諸有緣者悉同生。

我今弟子付彌勒。龍華會中得解脫;

於末法中善男子。一摶之食施眾生。

以是善根見彌勒。當得菩提究竟道。

(主法者云)

願爾等佛子。速歸依彌勒。求生兜率天。未來龍華會。得受菩提記。

願爾等諸佛子。隨我發願歸依。自得菩薩攝受。

 

(主法者念一句,眾念一句

弟子眾等。

今在彌勒菩薩聖像前。至心歸依。兜率陀天大慈尊。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三說。三頂禮)

 

《燒香供養兜率陀天王咒》即是燒香供養彌勒菩薩。持香誦三遍

嘛塞。嘛塞。嘛塞。嘛嘛塞。巴喇嘛塞嘛納西。拉阿拉尼哈不哈巴拉尼。哈禮密低噶納都巴哈啦。娑訶。

 

《稱佛名號》

南無離怖畏如來。南無寶勝如來。南無廣博身如來。

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多寶如來。南無阿彌陀如來。

南無甘露王如來。南無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如來。

(三遍)

 

《稱彌勒名》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十聲百聲﹚

【卷中】

【卷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妙喜宗竹山法明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