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贊 律師

肇慶鼎湖山弘贊律師(1611—1685),明末清初曹洞宗僧人。俗姓朱,廣東新會人,字在犙。年輕時,跟從餘集生學習儒典,博雅能文,弱冠即補縣學生員。清入主後,出家為僧,研習禪法,在鼎湖參謁道邱法師,而得印可。駐錫廣州寶象林,後繼席肇慶鼎湖。弘贊律師生平特重實踐篤履,雖精於禪,因痛心于叢林浮誇不實之風氣,絕口不言禪道,大弘律儀,宣導戒行,以為畢生之志。於康熙二十四年示寂,世壽七十五。撰有《鼎湖山木人居在犙禪師剩稿》五卷、《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會釋》三卷、《心經論》、《四分戒本如釋》十二卷、《歸戒要集》三卷、《八關齋法》、《禮佛儀式》等數十種,並有《兜率龜鏡集》傳世,為弘揚彌勒信仰的專著。

兜率龜鏡集成書緣起

初本師和尚侍者遠目(開晢)上座。童真入道,精進修持,嚴行密踐,得到上生兜率淨土的徵兆和感應。四眾弟子見聞過後,全都羨仰不已,欣然請益。有一位高風亮節的居士,名叫曾通紹,前來求教:“我覺得,既然修行西方極樂世界法門,有《往生錄》記載往生事蹟,廣為流傳。而修行兜率淨土法門,成功上生見佛聞法的古今聖賢也不在少數,怎麼沒有一部書來記載他們的事蹟呢?希望法師能夠把這些征應都彙集成編,作為後人學修此法的榜樣和依據。”

“善啊!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可謂為救病之良藥、苦海之渡舟。凡夫之人,一念迷真,妄緣塵影,以致無量劫來,流轉生死,六道無定,三途火宅。既未證達三賢十地,自然就免不了分段生死。更何況末法後世,狂妄者眾,多以識心影子為見性開悟;錯認石火電光為了卻生死。肆意妄為,喪志空談,撥無因果,視精嚴持戒,刻苦修行的人為執相。詆毀誦經、閱藏、學教的人為鑽故紙(意為書呆子、掉書袋)。貶低那些念佛求生淨土的人為劣根小性、下愚凡志。豈不知馬鳴、龍樹諸大菩薩尚且願覲阿彌陀佛;無著、世親諸大菩薩尚且誓見彌勒補處。難道他們也是劣根、也是癡愚嗎?妄自譏嫌往聖前賢、輕慢譭謗經典律論,這樣大的罪業,又有誰能代受果報?雖有拈花妙旨頓悟成佛,然而妄惑習氣尚在,臨命終時,一旦業障現前,正念全失,跌入輪回,入胎業定,則隔世之迷在所難免。並非我在危言聳聽,五祖戒後身為蘇長公;青草堂後身為曾魯公;遜長老後身為李侍郎;嚴首座後身為王龜齡;雁蕩僧後身為秦子檜。這些還不夠為大家所警鑒的麼?張口閉口見賢思齊、在在處處呵佛罵祖,都是妄念紛飛煩惱熾盛。終究是未證無生,隨業流轉而已。彌陀彌勒真大知識,舍而不參;觀音勢至天臺淨慈,誠為良友,為何不去親近呢?”

開覺的生母鄒氏,已蒙大慈彌勒菩薩接引,上生到兜率淨土。深感洪恩浩瀚,恐無以為報。也曾懇切啟請,能夠將此兜率龜鏡早日完成,為四眾弟子作大周航,為後世佛子作大資糧。恩師應眾之請,披檢經論並諸傳記,彙集見聞傳誦事蹟,而成專輯,付梓行世。

開覺曾因此發問:“未知和尚您的志願,是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上生兜率淨土呢?”

和尚道:“可問取木橛去。”

開覺答:“某甲不解木橛音。”

和尚道:“蒼天蒼天。”

開覺答:“乞和尚垂慈顯示。”

和尚道:“今日舌頭不快。且待別時向你道。”

開覺遂作禮。

這就是《兜率龜鏡集》成書的始末。

康熙十年(西元1671)歲次辛亥孟夏 釋開覺 合南謹識 於 南海寶象林

目錄

初集 應化垂跡

傅大士 契此和尚 婆羅門 二百億羅漢 末田地尊者 引正王

嗢嗢羅羅漢 清辯論師 佛馱跋陀羅 德光論師 道法禪師 慧覽禪師

智嚴法師 華手比丘 戴顒處士 僧護比丘 僧旻法師 慧思禪師

蘇富婁 法顯禪師 道積法師 慧雲法師 貞辯法師 鴻楚法師 真表律師

中集 上生內院

金色獮猴 天女 童子 禽獸 野幹 須達長者

無著世親 道安法師 僧輔法師 曇戒法師 玄藻尼 光靜尼

慧瓊尼 淨秀尼 彥琮法師 慧頵法師 玄奘法師 道宣律師

窺基法師 法上法師 曇衍法師 道丕法師 寶襲法師 智曉禪師

智晞禪師 惠仙法師 法誠禪師 大乘燈禪師 希圓法師 令諲法師

貞晦法師 恒超法師 循州山神 繼倫法師 從諫禪師 息塵比丘

居易侍郎 玄朗禪師 法興法師 智江法師 善本禪師 志德法師

成慈尼 釋開[折/目] 開犖求寂 鄒優婆夷

後集 經咒願文

法華經勸發品 大灌頂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分別功德論

願見彌勒佛咒 彌勒菩薩法身印咒 七佛所說神咒經 

佛說陀羅尼集經 持地論 發菩提心論 贊彌勒佛四禮願文


兜率龜鏡集

    廣州南海寶象林沙門 釋弘贊在犙 輯

○初集 應化垂跡

一切十地及補處菩薩,住于首楞嚴定。(首楞嚴三昧,即健行大根本定,堅固攝持諸法,能分別了知一切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同將軍熟悉軍士強弱、兵力多寡。而此三昧,唯有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和佛能得。一切煩惱魔王魔子,悉不能壞。)於十方世界,以種種形象普門示現,循循善誘化導眾生,普令開悟得大智慧,登解脫岸。所以《首楞嚴三昧經》雲:“而時,名意菩薩對佛說:‘世尊,彌勒菩薩為一生補處,等覺菩薩,僅次於佛陀。當得無上正等正覺,也得此首楞嚴三昧了嗎?’佛陀答言:‘凡是十地菩薩、一生補處等覺位菩薩同佛一樣,都已得此首楞嚴定。’於此同時,與會大眾全都見到彌勒菩薩示現神力,見彌勒菩薩在所有三千大千世界的閻浮提中顯現,或現在天上、或現在人間,或示現出家、或示現在家。又或示現如阿難一般作佛侍者、示現如舍利佛一般的大智上座、示現如目犍連一般的廣大神通、示現如摩訶迦葉一般行頭陀行、示現如富樓那一般說法無礙、示現如羅睺羅一般密行成就、示現如優波離一般持戒精嚴、示現如阿那律一般的天眼第一、示現如離婆多一般的禪坐第一。如是種種,或出現在城邑聚落而行乞食,或顯現為正在說法和禪坐。在場所有的菩薩及天眾,都見到彌勒菩薩顯現首楞嚴三昧的神通威德,生起極大的歡喜,對佛說:‘世尊,如同真金,反復捶打鍛磨,都不會改變他的本性。這些大菩薩們也是一樣啊!隨處隨時,自在示現不思議法性。如果能夠通達首楞嚴三昧,就能通達百八三昧乃至八萬四千一切道行。”

又如《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記載,善財童子參訪到海岸國大莊嚴園。其中有一廣大樓閣,叫做“毗盧遮那莊嚴藏”。善財童子在樓閣前,恭敬頂禮,讚歎稱揚,一心願見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為說種種法要。善財童子聽聞妙法,十分歡喜。希望彌勒菩薩開啟寶閣,入內參拜。彌勒菩薩彈指門開,善財進門,只見樓閣廣博無量,同于虛空,聞不可思議微妙法音,當時得到無量諸總持門,住菩薩不可思議自在解脫。彌勒菩薩告訴善財說:“我為了度化久遠以來,與我同修同參的後學法侶、還有我的父母師長六親眷屬,以及一切有緣眾生,才會降生在此閻浮提界,摩羅提國 拘吒聚落的婆羅門家庭中(波羅捺國 劫波利村 波婆利大婆羅門)。我住于此廣大樓閣中,乃是為了隨順眾生心的緣故、為了增長兜率天中發心同法諸天子之道業、為了將來示現人間八相成道,與諸大菩薩一同教化釋迦牟尼佛時遺留眾生,普令開悟得解。因為這些緣故,所以我會在閻浮提示現命終,生在兜率陀天。”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雲:“佛陀對優波離尊者說:兜率陀天已經化為淨土,乃是修行十善法的人,將來感報所得到殊勝妙好的往生去處。如果我要為你們具體說說此彌勒菩薩的尊貴和兜率淨土十善業報的殊勝,哪怕我住世一小劫都不可能說完。今天在這個法會中,僅僅是為你們簡略解說而已。如果有比丘等七眾弟子乃至一切有情,並不急於入滅,而發願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菩薩,愛敬無上菩提心,希望將來親見彌勒作彌勒佛陀的弟子,都應當這樣作觀。嚴持五戒、八戒、具足戒等別解脫戒,身心精進,修十善法(暫不修習四諦出離),對我剛才所說,兜率陀天淨土之上勝妙快樂,一一思惟,這是正確的作法。千萬不要修偏觀邪。”“優波離聽聞妙法,站立起來,整理衣服,頭面禮佛。並對佛說:‘世尊,兜率陀天居然如此極盡美妙殊勝快樂,那麼阿逸多大士什麼時候才會上生此天呢?’佛陀回答道:‘在十二年後的二月十五日,彌勒菩薩會回到他的誕生地,盤腿禪坐就好像是入了滅定,全身發出紫金色,如同百千個太陽一般,光明顯赫。全身化成舍利,如同黃金鑄造,紋絲不動。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字義炳然,天人們紛紛用眾多妙寶造成佛塔,供養舍利。于此同時,彌勒菩薩于兜率淨土善法寶宮,七寶台內獅子寶座上忽然化生,在蓮花上結跏趺坐。身長十六由旬,色如閻浮檀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全都具足。頂上肉髻呈紺琉璃色,戴著 離垢摩尼寶與無數的紅寶石莊嚴成的天冠。在天冠的百萬億色中,每一色都有無量百千化現諸佛和菩薩侍者。更有他方諸大菩薩作十八神變,住在天冠之中。在彌勒菩薩的雙眉之間,有白毫相光,流出百寶色一般的光澤。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一妙相,每一種好,都具五百億寶色,更有八萬四千光明雲。菩薩與諸多天子,都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晝夜六時恒常宣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僅一時之中,就能令五百億天子得到解脫,更不退轉於無上正等正覺。就這樣毫不間斷說法度生,滿四千歲後(兜率一天,人間四百年),彌勒菩薩會下生人間,與一切大眾同赴龍華三會。這就是彌勒菩薩上生與當來的因緣始末。”(原注:閻浮提,即須彌之南,贍部洲。在此娑婆三千大千世界,有萬億閻浮提。劫波利村,即拘吒聚落。釋迦毗楞伽,能勝、離垢之義,即摩尼寶。甄叔迦,赤色之寶。兜率陀,有叫睹史多,義為喜足、知足,此天多修喜足定,於五欲知止知足)

傅大士

大士姓傅,名翕,字玄風。婺州(浙江金華)義烏縣人。父親名宣慈 字廣愛;母親王氏。家中世代務農。傅翕生於南北朝時期 齊建武四年(西元497)丁醜五月八日。自幼端莊恬靜,醇朴平和,並無特別貪好。從小沒有讀書求學,時常與鄉里一起捕魚。每次捕到了魚,都要放在竹籠裏,沉到水中禱祝:“要走就趕快遊走,如果不想走那就留著。”大家都嘲笑他,說他傻。

梁天監十一年(西元512),傅翕十六歲時成親,娶劉妙光為妻。生了兩個孩子:一個叫普建、一個叫普成(後追隨大士出家)。普通元年(西元520),傅翕二十四歲時,一天他正在 稽停塘邊溯水捕魚,遇到一位叫嵩頭陀的印度僧人。嵩頭陀對傅翕說:“我與你過去世曾在毗婆屍佛(過去七佛之首: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面前共同發願。現在兜率天宮中衣缽都在,你何時回去呢?”傅翕無語。嵩頭陀便令他在水邊觀看倒影,他見自己頭上有圓光寶蓋等的祥瑞顯現。大士頓悟前緣,笑著說:“打鐵的爐子邊,一定有很多鈍蝕的鐵器;名醫的診所裏,一定有很多重病的患者。我哪有功夫妄想天上的快樂呢?利生度人才是當務之急啊!”

後來傅大士便在烏傷縣松山下雙檮樹間結庵(今雙林寺),自號“雙樹下 當來解脫 善慧大士”。白天與妻子一起躬耕勞作,夜間則精進行道。一次他見釋迦、金粟、定光三位先佛放光照到他身上,從此以後便得香光莊嚴,身體常有妙香。又曾感應七佛相隨,釋迦佛導引在前,維摩詰大士跟隨其後。每日清晨鳴鐘,都有仙人從空中飛來,隨喜行道。

傅大士對弟子們說:“我得首楞嚴三昧。我得無漏智。”弟子們聽後紛紛表示:首楞嚴三昧,這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薩們才能證得。所以傅大士實是住十地菩薩,只是示現凡夫而已。傅大士對大眾說:“學佛修行,一定要向真修實證無生法忍的善知識去參學,不然終是徒勞。我就是得無生人。以前我隱藏起真正的相貌,現在公諸於世,將我真身示現在你們面前。”弟子們歡喜禮拜。大士又說:“你們若要禮拜,可以去大殿禮佛,那就是我本來面目。”

大士說:“我在夢中,憶念起過去世的本師——善明世尊。”有人問:善明世尊,是大士在得道時的本師呢?還是初發心時的教授師呢?大士答道:“並非初發心時的教授師。善明佛出世時,那一世我是一個國家的國王,對三寶承事供養。善明佛壽八萬歲,我將來作佛,壽命也將是八萬歲。”

大通六年(西元534)。大士奉旨入朝,梁武帝蕭衍問大士:“師事從誰。”大士回答:“從無所從。師無所師。事無所事。”自後名聞天下,高僧來參如雲。大士在處常降甘露。傅大士親自躬寫經律達千餘卷,並且發願,令諸眾生離苦得樂。傅大士三次進京,度脫僧俗弟子不計其數。他對弟子說:“我是賢劫千佛中的一佛。如果你們願意在將來生中值遇千佛,就可以見到我。”“待我們此生報盡,暫且先去忉利天會嵩頭陀。很快就返回兜率天,如果你們發願上生兜率淨土,就能見到我。”

大同八年(西元542),大士立誓受持精進齋。並作願文:“弟子善慧,今對釋迦佛及十方三世諸佛、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發大誓願。弟子自念今生,無可從心佈施,拔濟受苦眾生。自今立誓三年,持精進齋。每月六日不飲不食。以此饑渴之苦,代替一切眾生酬償罪業。速得解脫。把我不食所剩餘的糧食,廣作佈施。願諸眾生,世世備足無量財法,永離愛染,不作三惡道業,得大總持,摧伏諸魔,成無上道。”

太清二年(西元548),傅大士又欲持精進不食齋而取滅度,並且立誓,燒身為燈遍為一切供養三寶。大士對眾人說:莫懷憂惱。凡事都有成敗,凡物皆有生死。天下一切恩愛難舍的人們,必定都會離別。現在我捨棄這穢濁之凡身,當得無生無滅清淨法身。你們要舍卻凡夫情執,勿懷悲戀。我們必定會生生世世不相舍離,永為眷屬直至成佛。我們共同籌措荼毗所用的柴草,在雙林山頂設立火龕。願以此因緣,當來世界必為佛事,普度一切,共同解脫。到四月初八日,弟子留堅意、範難陀等一切弟子,紛紛啟請代替師父持不食精進齋及燒身供養三寶。更有四部弟子,剌心、燒指、割耳,凡此種種挽留大士久住世間。

天嘉元年(西元560),傅大士又曰:“我先悟道四十劫後,釋迦世尊才剛剛發心。只是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常能精進捨身苦行,所以比我先成佛。”

嵩頭陀入滅,傅大士當即召集諸弟子說:“嵩公已經舍報返回兜率天宮等我了,與我一同行度生事業的人都已入滅,我決定舍壽,不再久住於世。”遂作《還源詩》十二章。

太建元年(西元569)歲次己醜,夏四月丙申朔旦,大士示現微疾,臥病在床,對他的兒子普建和普成二位法師說:“為了救度有緣眾生,我才從第四天下到人間。你們要慎護三業、精勤六度,行懺悔法,避免墮落到三惡道。”二位法師答道:“一旦您不再住世,大家都離散走了,佛殿也不成了,那可怎麼辦呢?”傅大士說:“我去世後,會有瑞相顯現。”二十四日乙卯,傅大士入涅槃,壽命七十三歲。舍報之後三日,相好不變,全身都有餘溫。看上去端正整潔,手臂關節都極柔軟。又過七日,烏傷縣令陳鐘耆來到山上,欲求香火。將香與四眾傳遞。當香傳遞到大士身邊時,大士突然反手接香,示現還源。沙門法璿等都說:“我們太有幸了!見到菩薩慈悲垂示還源相。手自傳香,這是菩薩示現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之真諦,使得後世眾生都能知曉大士的功德聖跡,蒙沾法益。

大士上生之前,曾對弟子們說:“我滅度後。不要移動我的床榻。過七天后,會有法猛上人,送編織的彌勒佛像來。就將此像一直安放在我的床上,標示我形,顯示我相。”及至大士入滅後七日,法猛上人果然將彌勒佛像和一個小銅鐘子,安在大士的床上。然後頻頻作禮、不斷流淚。須臾之間,忽然不見。(詳載《善慧大士語錄》。這是大士證首楞嚴三昧的示現方便。正如《首楞嚴三昧經》中所說明的那樣)

契此和尚

(五代梁時)在明州(浙江)奉化縣,有一位常常提著口布袋的和尚。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只知道他自稱契此。身材肥碩,眉皺腹大。居無定所,隨地寢臥;常用拐杖背負一口布囊,一切日常用品全都貯藏在內,人們都稱他為長汀子布袋師。

他曾自說偈言:“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有時他在雪地裏躺臥,而全身上下毫無雪跡,大家都覺得神奇。布袋和尚常能示人吉凶,必有顯現表明徵兆。尤其是對於天氣的預測頗為應驗,如果他在烈日下拖一雙高齒木屐,人們就知道很快就會有雨;又見他在陰雨中系一雙濕漉漉的草屨,人們就知道很快會天晴。

有時候他坐在街邊,有時候他站在路中央,有時候他與孩子們一同嬉戲追逐,經常被孩子們戲弄。他有偈言:“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腸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滴灰泥。無一點彩色。人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淨非拂拭。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

梁貞明三年(西元917),布袋和尚在岳林寺東廓下,一塊磐石上端坐,嚴正肅穆,欲示圓寂。留下偈言:“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安然瞑目。大家便將布袋同和尚一起埋葬。後來有人見他又出現在別的地方,同樣也是背著布袋子,於是都競相描摹他的外貌,作為傳世供奉的形象。(千百億就是娑婆三千大千世界 萬億四大部洲。)

婆羅門

在中印度菩提樹的東面,有一座佛殿,高一百六七十尺。地基寬廣,一面約長二十余步。以青磚蓋成,外面塗著石灰。層層累疊的佛龕,全都供奉著金像。四壁雕刻巧奪天空,或裝飾連珠圖案,或塑刻天仙形像,屋頂上安置一個金銅寶瓶。精舍的東面接壤重閣,屋簷飛特,共有三層。椽柱、棟樑、門窗,都用金銀鏤刻雕琢裝飾;寶珠玉石錯落點綴。內室深廣,共有三進,每一道門的左右都有龕室。左邊的佛龕內供奉觀自在菩薩像,右邊的佛龕內則供奉慈氏菩薩像。都用白銀鑄成,高達十餘尺。這座精舍最早是由無憂王建立的,那時格局較小。後經一位婆羅門(梵志,神職階層)擴建,才有那麼大的規模。

這個婆羅門最初並不信佛,他篤信大自在天。傳聞天神住在雪山中,他便和弟弟一起,前往禮拜求願。天神問:“但凡有所願求,必要有足夠的福報。你們福報不夠,所以我沒法答應你們的祈求。”

婆羅門說:“那要怎麼樣修福,才能滿我的心願呢?”

天神答道:“要想種下善根種子,要想求得最勝福田。惟有菩提樹了,菩提樹是佛陀證道的地方。你們現在就趕快去吧,在菩提樹附近修建大精舍、大水池。多行供養,你們就會心想事成,所求如願了!”

婆羅門接受了天神的指令,生起極大的信心。兄弟兩人一同返回,一人建造精舍,一人開鑿水池。於是廣修供養,勤求心願,後來果然一切都如願以償了。成為國王的大臣,所有得到的俸祿賞賜,全都廣行佈施供養。

精舍施工接近尾聲,要開始塑造佛像了。婆羅門到處尋找工人,希望能夠供奉如來最初證道時候的形象,然而招募工作很不順利。過了很長時間,才有一位婆羅門來應招。他說:“我專長圖畫描摹佛陀的勝妙形象。”人們問他:你造像需要什麼工具材料呢?他說:“只須足量的香泥,有一盞油燈照明就好,我在裏面塑造,你們把門窗關死。六個月後才能打開,佛像就雕成了。”大家全都照辦。很快六個月過去了,還差四天的時候,精舍內發生種種異相,大家都很驚恐,開門觀看。只見殿內,佛像儼然,結跏趺坐,右腳在上,左手收斂,右手垂地,向東而坐,莊嚴肅穆,如同真身一般。座高四尺二寸、寬丈二尺五寸,佛像高丈一尺五寸、兩膝間距八尺八寸、肩寬六尺二寸;相好具足,慈眉善目。只可惜在右乳部位,還沒全部完工,不很光潔。卻哪兒也找不到那位婆羅門工匠,大家恍然大悟,原來真是菩薩感應,只可惜不知是哪位菩薩示現,只能殷勤啟請,希望得到點播。

有一位法師,宿根深厚,單淳質樸。他在夢中見到了那位婆羅門工匠。婆羅門對他說:“我是慈氏菩薩,知道你們要塑造佛像,我擔心工人思慮不周,未能明瞭佛陀聖容。所以我親自來繪圖雕塑。佛像右手下垂,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即將證道。此時,天魔恐懼,與魔女魔眾前來破壞。這時,有一位地神先到佛前,助佛降魔。如來對地神說:你不必憂慮恐懼,吾以忍力,必定能夠降伏魔軍。魔王說:我怎麼能相信呢?誰來證明呢?如來即時垂手指地,說道:此有證。當時就有第二位地神從地下踴出作證。所以我塑造佛像,仿照當時的情景,右手下垂。”大家這才知道,這是彌勒菩薩的感應,無不感歎。只是右乳略有瑕疵,只能用一些珍寶,混合填補。整尊佛像珠瓔寶冠,奇珍交飾,莊嚴無比。

後來有一位設賞迦王,不信三寶,不但將菩提樹砍伐,更要將佛像毀壞。當他看到佛像莊嚴,佛面慈悲安詳,心中不安。在回宮的途中,對身邊的大臣說:“最好能夠拆除此尊佛像,改造供養大自在天神。”大臣聽到旨意,感覺十分怖畏和為難,歎息道:“毀壞佛像之罪業,必然導致未來歷劫招殃。而違背國王的命令,則今身乃至於整個家族都難以保全,這可怎麼辦呢?既不想毀壞佛像,又不能違背王命,進退兩難,該如何是好?”十分無奈。於是他找來一些親信,在釋迦牟尼佛像前,砌了一堵牆,又在佛前點燃明燈。在牆上繪製大自在天形象,完工以後他向國王複命。國王的內心恐懼難耐,飽受煎熬,全身上下生出許多膿皰,不斷抓撓以至於體無完膚,全部開裂,沒過多久就喪生了。大臣見國王已經亡故,連忙趕去精舍,拆除佛前的壁牆,時隔多日,發現先前點燃的燈火,居然還沒熄滅。

這座珍貴的佛像,至今仍舊供奉在精舍內。所謂“若無功勳,今古焉傳。”諸佛菩薩感應無差,真實不虛。(原注:無憂王即阿育王。婆羅門此雲梵志,天竺四姓之一也。)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妙喜宗竹山法明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